怎样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预习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因而对于预习更需要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教师由“扶”到“放”,以便真正让学生学会预习,既而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遗憾的是当前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虽也有預习,但随意性较大,从而导致预习仅仅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对预习进行实实在在的指导,以期提升预习实效。
  一、细化预习流程,做到“眼见为实”
  低年级学生预习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归根到底还是不会预习。所以,对于预习来说,最重要的是方法指导。对此教师可以明确预习步骤,让学生知道每一步做什么,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预习,还会步步留痕,便于学生检查反馈。如此对于学生来说,预习不再是概念性内容,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方法。笔者曾结合低年级学生实际,把整个预习流程进行细化,具体做法如下:
  (1)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2)练习读生字、生词,最少读三遍,并圈出自己拼读有难度的生字词;(3)读两遍课文,要求圈出成语以及读不通顺的句子;(4)对照课后笔顺图进行自学,并尝试对易错笔顺进行描红;(5)给第一类生字组两个词语,并在课文里圈出相应生字词;(6)对于理解有困难的词语,尝试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预习内容明确,流程步骤清晰,并且简单易于操作,学生只要跟着教师预习一遍,一般都能掌握其方法。
  二、全程跟踪预习,做到“一包到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向师性是最高的。加之低年级学生表现欲强,做了一件事情,就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对于预习来说,也是如此。诚然,如果批改所有预习,无形之中便会加重教师负担。对此,最好的方法就是抽样批改,或者轮流批改,每天五个学生,做到雷打不动。可以逐条对照预习内容,按照流程步骤进行批改,根据质量给予个人加星激励。通过批改笔者发现,一开始学生的思考是停留在表面上,找不出课文重点、难点,但是坚持下去,做到全程跟踪预习,效果会逐步提高。
  如教学《小鹰学飞》一课,一个学生圈的易错生字是“盘、总”,一个学生圈的是“顶、命、拼”。对此,笔者让他们进行比较思考,第一个学生虽有思考,也考虑到前鼻音与后鼻音,但后一个学生却结合了自己的方言特征,即“inɡ”与“in”不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预习思考自然会逐步深入。针对预习检查,教师可以放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将预习所想与学习所得进行对比思考,这样坚持下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
  三、搭建展示平台,做到“习以为常”
  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才会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对于学生来说,长期坚持预习,固然需要有教师的要求,但更多需要的是让学生享受过程,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搭建平台,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展示,以便享受过程。笔者曾在学生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后,改变检查模式,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向全班学生交流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
  如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时,一位学生就上台展示了“珠”与“株”的区别。他先是请学生观察其偏旁,说“珠”是斜玉旁,一般都是形容珠宝的,而“株”则是木字旁,一般都是与木头有关的;接着出示题目,即“珍( )、守( )待兔 、一( )桃花、眼( )”,结果全班学生无一答错,效果很好。对于“珠”“株”两个同音字来说,学生理解得很到位。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预习有交流、有展示,还真正遵循了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一理念,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的快乐。长此以往,学生的预习习惯自然可以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小胖猪最不喜欢穿鞋子。这天,小胖猪光着脚丫和妈妈一起去散步。  迎面走来了红狐狸。 “你瞧,红狐狸的皮鞋。”猪妈妈说,“这双鞋让红狐狸神了。”  “那双皮鞋的颜色是还可以。”小胖猪看了一眼。  拐弯处,小刺猬又走了过来。  “你看,小刺猬的布鞋多可爱。”猪妈妈说,“这双鞋让小刺猬显得多淑女。”  “那布鞋的圖案是不错。”小胖猪看了一眼。  山坡上,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  “你注意到没有,小兔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数学认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然而,很多爸爸妈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时,总是以“学了什么”和“记住多少”为标准,这有违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特点。我对孩子数学启蒙教育的方法是将抽象的数的概念、运算和游戏、生活运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变“学”为“玩”,变“记”为“用”,充分挖掘生活中学数学的时机,在运用数学知识的
星期天,熊小弟看动画片入了迷,看了一集又一集。他感到眼睛胀胀的、酸酸的。这时爸爸回到家,看到电视机前的熊小弟眼睛红红的,对他说:“眼睛是我们一生的好朋友,一定要保护好它。小朋友每次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会伤害眼睛。”  熊小弟赶紧关上电视,和爸爸一起到户外踢球。  户外锻炼之后,熊小弟感觉眼睛舒服多了。  爸爸带着熊小弟一起查阅关于眼睛的知识,学习了保护眼睛的方法。他鼓励熊小弟把學到的
一、疑问:词语怎样教  词语该怎么教?观察我们的课堂,似乎有迹可寻的——首先是读准字音,然后是认清字形,接着理解词义,最后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是我们多少年摸索探究积累得来并富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思路。于是,我们一直延着这样的路径教着。  观察我们的课堂,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整堂课就是词语的天下,先读准音,再记住形,接着说一说义……一节课把所有的词语弄懂了、学会了,本节课也就
学以致用,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习得技能比单纯理解更为重要。虽然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或者蜻蜓点水,无济于事。本文以《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外阅读拓展中融入练笔,既而推促课堂生成精彩。教学片段如下:  师:从题目来看,本文写的是“我”最好的老师。但是在一开始却写了一个有点不近人情,甚至还会糊弄学生的老师,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如果不矛盾,那么
那天,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哭了。这个倔强的男孩在我的一声问候“今天上课时,电脑坏了吗”后,竟抑制不住地哽咽起来,进而号啕大哭。  他是刚转来的学生。黑黑的皮肤,瘦瘦的身体,紧闭的双唇中透着一股冷峻,有些少年老成的感觉。开学那天,站在爸爸身旁的他,一直在审视我们每一位老师。渐渐地,他的表现让我大跌眼镜:作业拖拉、上课说话,下课打架……我不再像往常一样耐心询问每次事故的缘由,有学生报告他的“恶迹”后,我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一时的流行话题。这次,特级教师王林波进行的课文之旅,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到了旅行家徐霞客的世界。  上课伊始,徐霞客的生平、后人制作的邮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进入课堂。王老师从“好词”入手,扎实教学,学生读词,字正腔圆。王老师耐心的指导、幽默的表达给课堂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被带进了徐霞客这位“奇人”的“奇事”之中。  一、读“奇人”,课里寻文路 
“茆院长”也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虚拟存在,或是一个团队。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问题是他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当手机已经变成“外挂器官”、当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必须、当“70后”的教师遇到“90后”的学生,如何轉变方式、创新思维、把握职校管理新常态、创造职教工作新效益?茆院长可谓牵到了“牛鼻子”,巧妙利用了新领域——网络,有效渗入了新空间——贴吧,从而“解决学校问题、了解学生心声”,进而收到了新成效。
《生命 生命》一文的作者杏林子从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件寻常生活中的小事入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性思考。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笔者从顺应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出发,就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作者生平事迹资料,通过课堂的适时展示,帮助学生深入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情感与文本的交融,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片段如下:  师:课文读到这里,大家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小朋友,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100岁生日,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庆祝一下吧!  请为大蛋糕涂上漂亮的颜色,并到第95页找到喜欢的圖案来装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