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赏识教育,分析了赏识教育的工作理念,并探讨了赏识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赏识教育 应用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考进普高,退而求其次地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但因为文化课基础较差,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这些挫折感使他们渐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效果。针对中职学生的上述特点,对中职学生开展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全纳的爱”等奥秘的归纳与总结,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脉相通。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自然成长规律的教育,它以“学说话、学走路”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理念体系,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归纳出“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提醒”的操作原则。
二、赏识教育的工作理念
1.花苞心态。
花苞心态就是耐心地等待花开,即在学生犯错误、考试不及格时,教师不抱有功利心态,不怕孩子输,不拔苗助长,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以接纳和乐观的心态等待学生的成长和改进。
2.坚信学生行。
就像孩子学说话时口齿无论多么不清楚,学走路时无论多么歪歪倒倒,父母都无条件地接纳,永远相信孩子行。教师也应如此,不管学生当下的成绩如何,行为习惯如何,都应相信他们是善良的,是聪明的,只要他们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3.无条件地为学生骄傲。
在教师眼里学生都是“好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教师无条件地为学生骄傲,在一言一行中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
4.承认差异。
教师应承认差异。成绩好的学生行,成绩差的孩子也行;品行好的学生行,品行稍微差点的学生也行。不仅承认不同学生身上的差异,而且欣赏这种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5.允许失败。
教师应允许学生失败,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都不斥责,而是教育和鼓励。除非必要,否则不轻易给予惩罚。即使是惩罚,也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将赏识教育贯彻始终,用耐心和细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一旦树立自信心,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能找到一种前进的动力,朝着正确的航向行驶。
三、赏识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中职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因而他们更需要通过赏识教育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学习,自信地学习。以下我谈谈个人觉得行之有效的几种做法。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找到自身的价值。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对未来持消极态度。针对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前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没有掌握好,我们还有机会在中职阶段补回来。专业课是新的起点,我们新的机会又来了,每一位同学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新的征程。但是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把握现在的机会。可以多举一些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例子或直接邀请优秀毕业生来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学生看到希望,看到动力,重新振作起来。
2.面对学习上的失败要进行正确的归因。
在以往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某门课程是自己的弱项就不喜欢该门课的任课老师,从而持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授课时注意教学方法,私下和学生做好沟通,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效果才会好,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3.重新定位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会觉得永远矮人一截,永远直不起腰来。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多观察他人,学会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扬长避短。要发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并及时总结经验。要在课上及各种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具有教育、保健和治疗功能,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波动。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面谈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提高心理素质。
5.帮助学生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刚进校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学生一进校就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来,不让学生虚度年华,虚度光阴。指导学生制订长期的学习计划,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在前两年的理论学习中,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平常的见习和第三年的实习中通过实践,去弥补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上岗证对于他们的意义,明白证书是他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就业的必备条件,激励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参考文献:
[1]秦娟,王莹章.职校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
[2]鄢廷婷.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0).
[3]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11-1.
关键词: 中职教育 赏识教育 应用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考进普高,退而求其次地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但因为文化课基础较差,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这些挫折感使他们渐渐失去自信,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效果。针对中职学生的上述特点,对中职学生开展赏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全纳的爱”等奥秘的归纳与总结,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脉相通。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自然成长规律的教育,它以“学说话、学走路”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理念体系,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归纳出“尊重、信任、理解、包容、激励、提醒”的操作原则。
二、赏识教育的工作理念
1.花苞心态。
花苞心态就是耐心地等待花开,即在学生犯错误、考试不及格时,教师不抱有功利心态,不怕孩子输,不拔苗助长,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以接纳和乐观的心态等待学生的成长和改进。
2.坚信学生行。
就像孩子学说话时口齿无论多么不清楚,学走路时无论多么歪歪倒倒,父母都无条件地接纳,永远相信孩子行。教师也应如此,不管学生当下的成绩如何,行为习惯如何,都应相信他们是善良的,是聪明的,只要他们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3.无条件地为学生骄傲。
在教师眼里学生都是“好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教师无条件地为学生骄傲,在一言一行中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
4.承认差异。
教师应承认差异。成绩好的学生行,成绩差的孩子也行;品行好的学生行,品行稍微差点的学生也行。不仅承认不同学生身上的差异,而且欣赏这种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5.允许失败。
教师应允许学生失败,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都不斥责,而是教育和鼓励。除非必要,否则不轻易给予惩罚。即使是惩罚,也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将赏识教育贯彻始终,用耐心和细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一旦树立自信心,他们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都能找到一种前进的动力,朝着正确的航向行驶。
三、赏识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中职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因而他们更需要通过赏识教育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从而更好地学习,自信地学习。以下我谈谈个人觉得行之有效的几种做法。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找到自身的价值。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对未来持消极态度。针对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前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没有掌握好,我们还有机会在中职阶段补回来。专业课是新的起点,我们新的机会又来了,每一位同学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新的征程。但是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把握现在的机会。可以多举一些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例子或直接邀请优秀毕业生来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学生看到希望,看到动力,重新振作起来。
2.面对学习上的失败要进行正确的归因。
在以往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某门课程是自己的弱项就不喜欢该门课的任课老师,从而持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授课时注意教学方法,私下和学生做好沟通,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效果才会好,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3.重新定位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会觉得永远矮人一截,永远直不起腰来。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和集体活动中多观察他人,学会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扬长避短。要发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并及时总结经验。要在课上及各种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具有教育、保健和治疗功能,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波动。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面谈等方式,帮助学生疏导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提高心理素质。
5.帮助学生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刚进校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得学生一进校就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来,不让学生虚度年华,虚度光阴。指导学生制订长期的学习计划,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在前两年的理论学习中,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平常的见习和第三年的实习中通过实践,去弥补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上岗证对于他们的意义,明白证书是他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就业的必备条件,激励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参考文献:
[1]秦娟,王莹章.职校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6(02).
[2]鄢廷婷.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0).
[3]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