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酿古酒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特拉华州的瑞和帕斯海滩上,落日的余晖在金色的沙滩上拖出最后一缕光芒。“角鲨头”啤酒吧的喧闹刚刚开始上演。
  帕特里克·帕特悠悠地晃进酒吧。这位66岁的考古学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副教授。他身穿皱巴巴的Polo衫、走形的卡其裤和皮便鞋,在一群套着毛衫和法兰绒裤的年轻酒客里看起来颇为扎眼。
  但酒吧老板卡拉季安看到他却眉开眼笑,像迎接首席贵客一样对他举起了酒杯。从某种角度来说,帕特的确是这里的贵宾。
  只要能尝上一口远古的酒,帕特和卡拉季安这两位不折不扣的酒徒愿意做出任何尝试。他们会宰杀山羊制作新鲜酒囊,只为了让古酒散发出纯正的野味;他们也曾用出土陶罐盛酒,再丢进烧红的石头来将其煮沸。
  帕特教授可谓古啤酒界的首席专家。只要刷洗下出土酒罐中的残渣,在实验室里仔细分析,他就能用化学法破译那些早已失传的古酒配方:世上最老的大麦啤酒是他鉴别出来的(发现于扎格洛斯山脉,公元前3400年出现);最古老的葡萄酒是他发现的(同样来自扎格洛斯山脉,公元前5400年就有);最远古的酿酒也是他辨别出来的,这是新石器时期的一种烈性酒,在中国黄河流域发现,距今已有9000年了。
  他的著作曾在各种学术期刊和书籍上发表,给农业、医药业和史前商路考古都带来了无限光芒。但是,受益的不仅仅是学术界。“角鲨头”啤酒吧的不少独家私酿,正是拜他所赐,这也是老板卡拉季安眉开眼笑的原因。比如他家的“點石成金”(Midas Touch),这款曾得过多次大奖的啤酒,正是帕特根据公元前700年的弥达斯王墓中的配方酿造而成的。
  
  古酒秘方
  为了酿造一款古埃及啤酒,帕特和卡拉季安曾逛遍开罗最古老的汗·哈利里市场。他们在满地的鸡叫声和讨价还价声中,逡巡于无数个香料摊位,对着那些粉末又捏又嗅,试图找出配方中必不可少的几味。
  古人总喜欢在酒里加入各种匪夷所思的配料:橄榄油、桃金娘枝、奶酪、绣线菊、艾蒿、胡萝卜,更别提大麻和罂粟花这类迷幻剂了。他俩这次酿的埃及酒,是根据帕特在蝎子王一世陵墓中发现的配方来调配的。在墓里那3150岁高龄的祭酒残渣中,帕特发现了香薄荷、百里香和芫荽的踪迹。
  另一部分配方线索则来自更远古的遗址,18000年前的埃及库邦尼亚河床。在那里出土的石磨中,残留着洋甘菊和埃及姜饼棕的粉末。虽然难以证实,但帕特推断它们很可能是酿啤酒用的。
  两位酿酒实验家甚至尝试采集当地的酵母,因为它们可能是远古品种的后裔。要知道,如今大部分商业酿酒所用的酵母,都是工业化培养的菌种。
  他们将填满糖分的培养皿留在一个偏僻的埃及蜜枣场过夜,这样便能捕捉随风传播的酵母细胞。取得的样品被寄回比利时的实验室后,里面的有机体会被分离出来,再大量繁殖。
  回到“角鲨头”啤酒吧。他们埃及之行收获的配料,混合后散发出一种奇怪的菠萝味。是中东香料za’atar放太重了,将洋甘菊的味道都压下去了?还是埃及姜果棕泡进热水后的味道太冲?帕特尝了尝,提示酿酒师们少放点za’atar香料。
  这些配料被倒进一个不锈钢大桶,加上大麦粒和啤酒花一起炖煮。根据帕特的研究,理想的远古煮酒燃料应该是木头或是动物干粪,而不是瓦斯,但这不是很可行。“不过,他们在桶的基底用了砖块隔热,这是种很相配的古代技术。”他赞赏地补充。
  趁着煮酒的当儿,帕特悄悄溜到吧台边,给自己满满地斟了杯冰凉的“点石成金”,顺便轻蔑地朝喝着可乐的客人们瞥了一眼。“建造金字塔的时候,每个工人每天都能领到四五升啤酒。”他总喜欢这样大声强调,这也是卡拉季安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啤酒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命之源。它是一天辛苦工作的慰藉和回报。如果啤酒哪天不够了,工人们绝对会罢工抗议,我们也别指望看到金字塔了。”
  很快,芳香醉人的蒸汽溢满了酒吧,煮好的麦汁折射出金黄的光泽。酿酒师们将整瓶浑浊、暗黄的埃及酵母倒进去,发酵便开始了。
  这是一次实验性的酿造,所以头一批埃及古啤酒只有七桶左右,全部会于两周后在纽约展出。这使得酿酒师们非常紧张,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刚好够啤酒发酵成熟,他们自己也没机会提前尝尝最终成果。
  帕特考虑的则是另一个时间段。“恐怕18000年来,都没有人再闻过这种香味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考证法国酒起源
  帕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有个办公室,里面书架上摆的都是令人清醒的书籍:《无机结构化学》、《东撒哈拉畜牧者》等。书籍旁边摆着古代铜酒器的复制品、塞着瓶口的中国白酒瓶,以及一个古代“点石成金”酒瓶——瓶底黏着的琥珀色残留物,正是这位考古学家的灵感之源。这是铁器时代的一种麝香葡萄酒,里面加了番红花、大麦和蜂蜜,那种甜蜜的香味很容易让人想起法国著名的苏特恩甜白葡萄酒。
  作为宾大“生物分子考古实验室”的科研总监,他的行程总是满满当当:这个秋天,除了与卡拉季安去埃及,还要飞去澳洲参加古伊朗酒论坛,再去法国参加一个勃艮第酒研讨会,顺便参观几个香槟酒庄,尝尝夏布利的白葡萄酒,再前往法国南海岸一个重要的考古发掘点。
  帕特的技术员常需要借用别的学科实验室的仪器,他们总是有很多的合作支持者,因为帕特的研究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更重要的是,他每次都会用几瓶古法酿造的好酒来回报对方的支持。
  在他的实验室中,一个在烧瓶里加热的咖啡色液体正滋滋冒泡。它里面沉淀着古意大利埃特鲁斯坎出土的陶罐碎屑,这是帕特从刚造访过的那个考古点收获的。这些不起眼的碎屑,是用钻石钻头,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双耳陶罐上剥离出来的。将它们在氯仿和甲醇溶剂中熬煮,能将里面渗入的远古有机化合物提取出来。帕特非常希望能在里面找到酒的成分,这样就能解释,发酵酒是如何被传到法国的。
  他打算解读的是个棘手的问题,“地球人都知道,法国是酒的代名词。他们对酒的发展和研究花了相当大的工夫。许多从法国出口的植株,最后成了澳洲、美国加州酒业的根基。但是,酿酒法是怎么传到法国的?没几个人能回答。”
  在法国人看来,酒文化是法国历史根深蒂固的一份子。但帕特推测,第一个法国葡萄园出现前,古意大利的埃特鲁斯坎可能已经在酿酒了。直到公元前600年发酵酒由商人出口到法国,这些高卢人之前寻欢作乐时痛饮的,恐怕还只是些让后代看不起的,粗陋的蜂蜜麦汁混合物。
  “这个古陶罐发掘于法国的拉特,一所建于公元前525年,毁于公元前475年的民宅里。如果法国人直到那时还在喝埃特鲁斯坎的酒,那么很可能他们还没有建起自己的酿酒园。”
  帕特他们寻找的不是酒精,而是一些复合物的残留。比如,蜂蜡的碳氢化合物代表这可能是加蜜的饮料;苦涩发白的草酸钙——人称“啤酒石”——则是酿造大麦时的副产品,这暗示着酿制啤酒的存在;而最保险和简单的酒类揭发者,要属酒石酸了,这是酿造葡萄时才有的复合物。
  树脂的存在同样是一种线索。因为古代酒商经常用它做防腐剂,而且能给啤酒添加一种怡人的柠檬香。如果在埃特鲁斯坎碎屑中能发现柏树脂,有可能当时的意大利人还跟北非的腓尼基人来往紧密,因为这种香料正是那边的土特产。
  当这瓶咖啡色混合液慢慢煮成一堆粉末,研究者们便动用色谱仪来检测这些样品。他们会根据每个成分对光吸收和反射程度的不同,绘制一张示意图,再将示意图与特定元素(比如酒石酸或草酸钙)的示意图相比较。如果两相吻合的话,那就要做进一步的认证了,比如Feigl点滴反应:将样品跟硫酸和苯酚衍生物混合后,如果成品在紫外线下呈现绿色,它就很可能含有酒石酸。
  帕特将部分样品寄给了“美国酒与烟草税和交易办公署”的科学家米佐安,他的专职就是分析酒中的成分。几个月后,一封邮件带来了好消息:拉特出土的碎屑里的确含有酒石酸,也就是说,这是从埃特鲁斯坎进口的酒。同时,法国的考古学家们又发现了一个公元前400年的踩酒桶。根据这两个发现,帕特已经可以大致确定,法国酿酒就起源于那个时候。
  
  饮酒学派
  帕特在宾州大学拿到考古和历史博士学位后,就成为了铜铁器时代陶罐的专家。渐渐地,他发现这些陶罐里所残留的东西,可能比陶罐本身更珍贵。“通过少量样品,我们就能洞察古人的食物、药物和香水等,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1988年,帕特的同事在考察公元前3100年的戈金遗址中,发现了疑似酒的残迹。通过各种鉴别法,他俩成功地找出了酒石酸,并将论文发表在业界期刊上。“这是一种全新角度的考古学,我们对于古代酿酒的各方面都有了极大兴趣,它的范围涵盖了化学、种植学、园艺学等。”业界开玩笑地稱这个新学科为“饮酒学(drinkology)”或“口渴学(dipsology)”。
  从此,帕特将宾州大学的考古库藏翻了个底朝天,凡是能找到残留物的瓶瓶罐罐他都没放过,全部刮出来认真研究。同时,他也积极地游走于世界各地,探访当地传统饮料。埃塞俄比亚的蜂蜜酒、中国的50度白酒、秘鲁的chicha吉开酒(一种当地人用嚼烂的玉米渣酿出来的发酵酒)都曾被他一饮而尽。
  2000年,在宾州大学博物馆举办的一次晚宴上,帕特对大家透露了他想用米达斯王墓中配方酿酒的意图。当晚他的电话便被酒商们打爆了。“角鲨头”老板卡拉季安成功地用一桶中世纪蜂蜜麦芽酒收买了他。
  他们一起酿造出了“点石成金”(米达斯王墓中的酒)、“贾湖酒”(中国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中8000多年前的配方)、已经绝迹的洪都拉斯Theobroma可可酒、秘鲁Chicha吉开酒(每年只有五桶的产量)。如今正在酿造实验过程中的古埃及Ta Henket酒,正是他们的第五项合作。
  这款埃及文名字意为“面包啤酒”的产品,于2010年11月在纽约图坦卡蒙王展览上揭开了头纱。当蜜桃色的不透明酒液从双耳大罐中倒进酒桶时,厚得像奶油的泡沫顿时溢了出来,酒香飘满了大厅。
  “带点柑橘树、香草和泡泡糖的香味。”“好像还放了迷迭香和蜂蜜?是不是有一点芝麻味?”“前调闻着像是熟透的蔬菜和酵母。”酒评家们七嘴八舌地猜测。
  帕特先啜了一口样品。咂咂嘴,他立刻举起酒壶,容光焕发地为在场嘉宾们倒开了。这是他最享受的一刻。
  
  他们一起酿造出了“点石成金”(米达斯王墓中的酒)、“贾湖酒”(中国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中8000多年前的配方)、已经绝迹的洪都拉斯Theobroma可可酒、秘鲁Chicha吉开酒(每年只有五桶的产量)。
其他文献
微公益的发展会给大慈善机构带来压力,一方面推动国家在立法和相关政策上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大公益机构也是一个促进。两者存在竞争之后,你做得不好,大家就不给你捐款,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微公益”是全民公益  怎么看待这个“微公益”的“微”字儿?  黄浩明:“微公益”是微博兴起之后人们创新式地提出的组合新名词,2010年还被评为10大公益新关键词。虽然“微公益”是个新词,但“微公益
佛山小童被汽车碾轧,十八路人视而不见,舆论哗然,微博上,民众也进行深入反思。广东有人趁热打铁,提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  这样的提议当然立刻引发争议。支持者说,你看,美国、德国都有这样的法律。也有人坚决反对,主要理由是,见死救还是不救,是个道德选择问题,不应当试图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道德问题。  我支持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因为这是必要的,而反对者的论证站不住脚。因为,见死不救虽与道德有关,但首先是一个
聪明与否取决于意识的协调过程,而非参与的神经元的数量,爱因斯坦之所以聪明,可能是因为他用了更少的脑细胞活动,而不是更多。    在媒体与日常广告中,很多人宣称人脑功能只用了极少部分,最常见的数字是10%,主张人脑只用了10%的人总会宣称这样的数据来源于科学研究。当被问到具体的内容时,有人宣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死后捐脑用于研究,聪明如他也只用了大脑的10%的功能,这种谎言足以满足一般的质疑者,但无法
醒目的中国红,一张张东方面孔,今年1月17日,谭盾、郎朗、袁隆平、杨利伟、姚明、邓亚萍等人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很多人说,看了这个广告很紧张,第一个想法是:中国人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孔庆勤博士说。孔是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家形象片的传播效果正是其研究对象之一。    输出和收获  这部花巨资打造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传播效果并不理想。这是11
生化技术与食品行业较之以往呈现出高度的亲和力:它缩短了周期、增加了产量、改善了口感、甚至改变了生物时钟……于是,有学者感叹,真正的食物已经消失,代之以“类似于食物的可吃的东西”。激素食品泛滥成为当前食品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把激素食品的兴起,置于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脉络之中考察,可以说激素也是这个时代的隐喻。    随着卫生部声明的发布,纷纷扰扰的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事件似乎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然而
中国的都市化媒体越来越呈现出立体化的精神生产欲望和能力,在网络时代中的纸媒不仅没有萎缩,反而更具有因回应挑战而产生的活力;《南都周刊》精品文丛就是这种新闻活力和新锐精神的很好例证。  不妨把都市新闻周刊看做是时代精神汇聚的舞台,同时也是各种话语博弈的战场。因此,生活、人物、观点、新词— 都市生活中的人物和他们的观点以及所表述的语言,这四个角度有很强的囊括性,也有足够的延展力。当代都市生活的构成元素
我对90后是失望的,因为我对任何形式的封闭都心怀警惕。当然,你可以理解成我嫉妒,也可以理解成我心虚,青春的盘子里,菜换了一轮又一轮,无敌的是盘子本身。我也希望真理停留在年轻的那一岸。    蒋方舟,80后作家,七岁写作,九岁出版第一本书《打开天窗》,2005年担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    我之前总是被前辈打量,等到90后长大到足以成为一个词,我立刻用银簪在自己身后划了一条大河波浪宽,忙不迭地跳
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的,是企业负面信息曝光的频率。拒绝承认,幻想隐瞒,让中国企业们在面对危机时, 反应总是跟不上当前的网络节奏。这样一个新时代,每个企业都可能成为各类危机的麻烦者。当危机来临时,企业应该如何正确面对?    刚刚过去的7月,似乎是不少企业的危机期。先是宣称家具全部都是国外进口的达芬奇被查出,其部分产品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产”;接着知名餐饮企业味千拉面一直标榜的“猪骨熬制”的汤底实则是
两年前,当陈罡和吕刚第一次模仿《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系列那样,把网友写的游记、交通、食宿、景点和贴士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并排版成像书一样的“旅游攻略”放到自己创建的“蚂蜂窝”网站上供人下载时,他们并没想过后来会多么受欢迎。  两年后,这个简陋得近似于个人网站的旅游社区,注册用户已从当时的15万,飙升到200多万,攻略书也从原来的寥寥几本,增加到囊括五大洲甚至南北极在内的数百本—在
闾丘露薇  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著有《行走中的玫瑰》、《无薇不至》、《不分东西》等。    因为要去新加坡,同行的伙伴毫不犹豫把身上的香烟全部扔掉,这让我觉得有些惊讶,因为对方可是一个对于很多规定都不太愿意遵守,更不要说自觉遵守的人呀。比如在香港坐出租车,每次都要提醒好几次,他才不情不愿地扣上安全带,就算香港室内全面禁烟,他也总能够找到为了做生意而网开一面的餐厅包间,这让我这个从小就遵守各种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