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个小女孩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刚刚唱出,全场观众一片掌声雷动。“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一位男子边弹吉他边满怀深情演唱着。
这是2018大年初一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这首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被支教老师梁俊和山村小学女孩梁越群深情演绎,一夜之间走进亿万中国人的心,而《苔》背后的故事更加让人动容……
梁俊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的一个小山村。为减轻家庭负担,2001年,18岁的梁俊高中毕业后,便怀着对城市美好的憧憬来到重庆闯荡。然而,城市的喧嚣浮躁让他无所适从。没有了家乡的风景如画,也找不到淳朴的乡土人情,他感觉自己被连根拔起。
梁俊努力想在城市扎根,他当过吉他教师、乐队经纪人、广告公司的策划与文案、乐器行店长,慢慢地,他在重庆有了一席立足之地,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开心。他说:“找不到生命的价值,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赚钱,赚钱,赚到钱以后怎么样,就吃喝玩乐,我觉得挺空虚的。”
怎样找到生命的价值?梁俊想到去做公益,他去福利院关注弱势孩童,帮助那些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或者来自贫困乡村的孩子。他特别喜欢孩子:“我觉得孩子身上有一种特别实在的感觉,他们和人交流坦诚、率真,你不需要跟他们有太多磨合,不用动脑就可以交流,就是那种干净的感觉。”
他每两个星期去一次孤儿院,里面的孩子大部分不能与人交流。无论跟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几乎都没有任何回应。但坚持了一年之后,情况开始变得不同。“他们对我们有了生命上的感知,所以我知道重要的不是我们去讲什么,而是我们去到那里。这个过程让我看到,长时间做一件小事的力量很大,它对生命的影响也很大。”
2012年,梁俊结识了同样喜欢孩子的公益活动组织者周晓丹。周晓丹是一个爱笑的姑娘,她就像一束阳光照进了梁俊的心房,每次见到周晓丹,梁俊心中所有阴霾被一扫而光。两个人相识10个月后决定携手一生。
2013年,梁俊和周晓丹新婚一周后,决定来一场特别的蜜月之旅——到贵州乌蒙山区支教。烏蒙山的石门坎新中小学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僻静苦寒,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被大雾笼罩。梁俊和妻子并未因山区条件差而畏惧,真正让他们苦恼的是山区孩子很内向,不敢说话,有的甚至会被吓哭。那一刻,梁俊有些心疼。这些孩子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酗酒的父亲,出走不归的母亲,疾病缠身的爷爷奶奶……隔绝的环境留下的不仅仅是贫穷,更将怯懦、胆小、自卑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一个叫朱银泽的学生,鼻子总是吊着两串长长的鼻涕,即使北风刮得最厉害的时候,也只穿一件单衣,衣袖上总是鼻涕和泥土混在一起黑黢黢的。有一次,梁俊忍不住问他:“朱银泽,你上一次洗澡是什么时候?”朱银泽想了想,答道:“小的时候。”梁俊哭笑不得。
“我能带给这些孩子什么呢?”梁俊反复问自己。他想起上海语文名师丁慈矿老师的“诗教”理念,又想到苗族人天性爱唱歌,何不用唱歌的方式教孩子们学诗呢?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诗歌,去寻找体味生命的价值和爱,对眼前这个世界,以及周遭的生命更有认同感。
为了让自卑的孩子们开口,梁俊想了一个办法,每周让他们上台考试:唱歌、演话剧、讲故事、朗诵……刚开始上台,孩子们要酝酿很久才发声,“含苞待放”的过程漫长,梁俊总安静地等待着,鼓励着……
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叫梁越群,大家都喊她小梁,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说话,即使说了,也很难听清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一次考试中,小梁第一次读出袁枚的《苔》。“有谁比这些孩子更适合学《苔》呢?大山里的孩子,他们生命的尊严与自信等待着再一次绽放。” 梁俊兴奋地将《苔》放在书桌前,拿起吉他弹了起来,寻找适合这首诗的和弦与节奏,边弹边就着诗随口哼唱起来。就这样,一首简单的小歌诞生了。那一刻,梁俊热泪盈眶:“我居然在教室里,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找到了春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梁俊本来就是一名厉害的吉他老师,走到哪里吉他不离身。他开始上网搜索古诗谱曲的作品,却找不到那种旋律朗朗上口的曲谱,他干脆自己谱曲,上课时唱,下课时也唱;清晨唱,日落唱;悲伤时唱,欢乐时也唱;一群人唱,一个人也唱……
山里的孩子识字和理解能力都跟不上,所以只能因材施教,自己选诗。每周一诗,一个学期就是18首,选诗还稍微容易一些,谱曲时常跟不上教学进度。有时候,曲子还没有写好,孩子们就歪着脑袋问:“老师,为什么这首诗不唱了?”梁俊只能硬着头皮说:“老师会努力的。”
一个学期以后,孩子们的唱诗声响彻了整个山谷,在教室,在操场,在后山,这些歌声,让乌蒙蒙的乌蒙山也明亮了起来,大山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对古诗有更天然的亲近感。春天山野绿了的时候,大家一起歌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布谷鸟声响彻山谷的时候,孩子们唱道:“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夏日闷热难耐,就吟唱清凉的诗:“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冬天雪花大如席,就一起高歌:“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放学后值日的孩子,一边扫地一边高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午排队打饭的时候,孩子也会突然高歌:“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扬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年下来,每个孩子都有了百多首诗的储备量,几乎“出口成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梁俊要求孩子们坚持写日记,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一个孩子叫张礼国,比较懒惰,从前考试分数总是个位数,后来有一次考了60分,喜滋滋地写了一篇作文:有一次英语考试,试卷发来,我看到了一个6,后面还有一个0,我高兴坏了!可惜当时爸爸妈妈不在家,不能马上告诉他们。现在我是一个努力的孩子,有一种药可以救我了,就是不要做懒惰人!
“我的家乡是个美好的地方,虽然它在高山之间,但是我爱它。”“城市有空调,农村却没有,这就是人类发明的。我还要发明比城市更好的东西。”“我每天去爷爷的坟前看一下,我想:为什么人会死?”……孩子们写村寨的景色、动物和植物,写乡野生活中的趣味,为他们去世的亲人写下思念,给脾气不好的父亲写下“你要好好帮妈妈干活”的感人长文,也写出“为什么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挨了父母责骂后的委屈心情……
有一次考试,梁俊出作文题“什么东西是看不见却存在着的?”一个叫朱思语的小不点5分钟交上来一首诗《爱和风》:“爱,当爱之锁开了,就很难关住,那爱就像魔鬼,深深地抓住你的心,让你爱吧,爱吧!风,就像梦一样。你想把她抱住,可她还是去了,你看不见她,她却可以穿过你。”朱思语后来告诉梁俊:“有一天我和朱思英、朱银春去赶场,在石门那里看到一个女孩,我就爱上她了。”这首小诗,写的就是他当时的体会。
班里有一个叫吴荣兴的男孩,性格有点儿木讷。虽然与人沟通有些困难,但小男孩学诗却很认真。在一次写作课上,吴荣兴写自己在寨子里的所见所闻,“明月悬空照大地,东边烟火亮点灯”。梁俊很感动:“我感动的不只是他写了美好的诗句,更是他在以诗的方式记录着眼前的生活。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单纯是月亮,不单纯是烟火,而是有生命的。他将这些记录成诗的时候,我就被这些字句给打动了。那些单纯的简单的字句,是他生命的故事。所以,孩子心里都会有一首诗,只看你要怎么样让他拿出来。”
“我们即使拥有的不够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梁俊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在梁俊的鼓励下,孩子们写下越来越多令人赞叹的作品。
梁俊像着迷一样,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們身上,弄得新婚妻子经常嗔怪他:“你去跟你的孩子们结婚吧!”梁俊掩饰不住内心的甜蜜:“我们在山上的蜜月之旅多特别,多幸福啊!”周晓丹看到丈夫从未这么开心过,她的内心同样有所触动:“做这些事情你能体会到孩子们的成长,那种快乐我觉得是代替不了的,它能够让人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两年的支教生涯结束后,梁俊和妻子将孩子们写作课上完成的日记、作文、诗歌编辑整理成册,取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书中记录下老师和孩子们在乌蒙山相遇时发生的故事,吹拉弹唱,喜怒哀乐藏于字里行间,每篇下面都有梁俊和周晓丹真诚美好的点评。
虽然梁俊已经离开了乌蒙山,但孩子们却成为他心中放不下的牵挂。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回去看看他们。
2014年春节,梁俊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童书乌蒙”,将孩子们的诗文作品整理发布,与所有人一起分享。2016年年底,他发起众筹,集结孩子们诗文作品的新书《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也得以出版。
2017年年底,梁俊和梁越群还有乌蒙山里30个孩子受邀参加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录制。梁俊和周晓丹带着刚刚一周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和大山里的孩子们再次重逢。孩子们见到梁老师都一脸傻笑。梁俊担心,这么长时间,孩子们是不是把那些古诗都忘了呢?他默默地背好吉他,召集大家站好,弹起《乡村四月》的前奏,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旋律,那些诗词,孩子们脱口而出!梁俊心里乐滋滋的,一首接一首弹,他们跟着伴奏一首接一首地唱……这些旋律与诗句,依旧在孩子们心间,从未走远。
“小梁,你紧张吗?”正式录制下台后,梁俊不禁问梁越群。因为现场不但有工作人员和许多观众,还有鉴赏团的老师们,连他心里都有点小紧张。可是梁越群却轻声说:“我不紧张!”“为什么不紧张?”梁俊简直不敢相信,以前羞涩的小姑娘,在这么大的场合却如此镇定。“因为我们练习过很多次了,还有,因为老师在我的身边。”小梁的声音仍是轻轻的。
梁俊说:“我知道在外人看来,表达是一个很正常的能力。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我看到很大的成长,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可能这样的教育并不能与那些很好的资源比肩,但对于孩子来说,我觉得这是非常宝贵的。《苔》不仅映照着孩子们的生命,也映照着我的生命。”很多人对《苔》这首小诗的理解是励志,但梁俊另有所见。“我的解读有两种,一种是安静,就是做不起眼的小事,生命会长出特别的花朵;另一种就是,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苔是不会开花的,是一种隐花植物,它生命的意义就是死亡,它的死亡可以让那片土壤变得肥沃,然后小昆虫和真正开花的植物就愿意去到那片土壤上生存,苔有这样一种精神,成就别人的一种精神。”支教,就是梁俊选择的一条安静的、成就他人的路。正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18年春节过后,梁俊召集几位不知名的音乐人,组建了一个名为“苔音乐”的音乐团队,专心于音乐创作。他的公益之行还在继续。“我希望尽快成立一个‘苔基金’,把我所创作的诗歌民谣放回到乡村,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即使不会弹吉他,也可以拿这些歌一起来唱,一起来感受这种诗性教育的方式。”
责编/昕莉
这是2018大年初一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这首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被支教老师梁俊和山村小学女孩梁越群深情演绎,一夜之间走进亿万中国人的心,而《苔》背后的故事更加让人动容……
特殊的“蜜月之旅”
梁俊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的一个小山村。为减轻家庭负担,2001年,18岁的梁俊高中毕业后,便怀着对城市美好的憧憬来到重庆闯荡。然而,城市的喧嚣浮躁让他无所适从。没有了家乡的风景如画,也找不到淳朴的乡土人情,他感觉自己被连根拔起。
梁俊努力想在城市扎根,他当过吉他教师、乐队经纪人、广告公司的策划与文案、乐器行店长,慢慢地,他在重庆有了一席立足之地,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开心。他说:“找不到生命的价值,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赚钱,赚钱,赚到钱以后怎么样,就吃喝玩乐,我觉得挺空虚的。”
怎样找到生命的价值?梁俊想到去做公益,他去福利院关注弱势孩童,帮助那些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或者来自贫困乡村的孩子。他特别喜欢孩子:“我觉得孩子身上有一种特别实在的感觉,他们和人交流坦诚、率真,你不需要跟他们有太多磨合,不用动脑就可以交流,就是那种干净的感觉。”
他每两个星期去一次孤儿院,里面的孩子大部分不能与人交流。无论跟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几乎都没有任何回应。但坚持了一年之后,情况开始变得不同。“他们对我们有了生命上的感知,所以我知道重要的不是我们去讲什么,而是我们去到那里。这个过程让我看到,长时间做一件小事的力量很大,它对生命的影响也很大。”
2012年,梁俊结识了同样喜欢孩子的公益活动组织者周晓丹。周晓丹是一个爱笑的姑娘,她就像一束阳光照进了梁俊的心房,每次见到周晓丹,梁俊心中所有阴霾被一扫而光。两个人相识10个月后决定携手一生。
2013年,梁俊和周晓丹新婚一周后,决定来一场特别的蜜月之旅——到贵州乌蒙山区支教。烏蒙山的石门坎新中小学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僻静苦寒,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被大雾笼罩。梁俊和妻子并未因山区条件差而畏惧,真正让他们苦恼的是山区孩子很内向,不敢说话,有的甚至会被吓哭。那一刻,梁俊有些心疼。这些孩子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酗酒的父亲,出走不归的母亲,疾病缠身的爷爷奶奶……隔绝的环境留下的不仅仅是贫穷,更将怯懦、胆小、自卑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一个叫朱银泽的学生,鼻子总是吊着两串长长的鼻涕,即使北风刮得最厉害的时候,也只穿一件单衣,衣袖上总是鼻涕和泥土混在一起黑黢黢的。有一次,梁俊忍不住问他:“朱银泽,你上一次洗澡是什么时候?”朱银泽想了想,答道:“小的时候。”梁俊哭笑不得。
“我能带给这些孩子什么呢?”梁俊反复问自己。他想起上海语文名师丁慈矿老师的“诗教”理念,又想到苗族人天性爱唱歌,何不用唱歌的方式教孩子们学诗呢?他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诗歌,去寻找体味生命的价值和爱,对眼前这个世界,以及周遭的生命更有认同感。
古诗唱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为了让自卑的孩子们开口,梁俊想了一个办法,每周让他们上台考试:唱歌、演话剧、讲故事、朗诵……刚开始上台,孩子们要酝酿很久才发声,“含苞待放”的过程漫长,梁俊总安静地等待着,鼓励着……
班上有一个小女孩叫梁越群,大家都喊她小梁,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说话,即使说了,也很难听清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一次考试中,小梁第一次读出袁枚的《苔》。“有谁比这些孩子更适合学《苔》呢?大山里的孩子,他们生命的尊严与自信等待着再一次绽放。” 梁俊兴奋地将《苔》放在书桌前,拿起吉他弹了起来,寻找适合这首诗的和弦与节奏,边弹边就着诗随口哼唱起来。就这样,一首简单的小歌诞生了。那一刻,梁俊热泪盈眶:“我居然在教室里,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找到了春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梁俊本来就是一名厉害的吉他老师,走到哪里吉他不离身。他开始上网搜索古诗谱曲的作品,却找不到那种旋律朗朗上口的曲谱,他干脆自己谱曲,上课时唱,下课时也唱;清晨唱,日落唱;悲伤时唱,欢乐时也唱;一群人唱,一个人也唱……
山里的孩子识字和理解能力都跟不上,所以只能因材施教,自己选诗。每周一诗,一个学期就是18首,选诗还稍微容易一些,谱曲时常跟不上教学进度。有时候,曲子还没有写好,孩子们就歪着脑袋问:“老师,为什么这首诗不唱了?”梁俊只能硬着头皮说:“老师会努力的。”
一个学期以后,孩子们的唱诗声响彻了整个山谷,在教室,在操场,在后山,这些歌声,让乌蒙蒙的乌蒙山也明亮了起来,大山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对古诗有更天然的亲近感。春天山野绿了的时候,大家一起歌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布谷鸟声响彻山谷的时候,孩子们唱道:“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夏日闷热难耐,就吟唱清凉的诗:“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冬天雪花大如席,就一起高歌:“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放学后值日的孩子,一边扫地一边高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午排队打饭的时候,孩子也会突然高歌:“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扬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一年下来,每个孩子都有了百多首诗的储备量,几乎“出口成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梁俊要求孩子们坚持写日记,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 有一个孩子叫张礼国,比较懒惰,从前考试分数总是个位数,后来有一次考了60分,喜滋滋地写了一篇作文:有一次英语考试,试卷发来,我看到了一个6,后面还有一个0,我高兴坏了!可惜当时爸爸妈妈不在家,不能马上告诉他们。现在我是一个努力的孩子,有一种药可以救我了,就是不要做懒惰人!
“我的家乡是个美好的地方,虽然它在高山之间,但是我爱它。”“城市有空调,农村却没有,这就是人类发明的。我还要发明比城市更好的东西。”“我每天去爷爷的坟前看一下,我想:为什么人会死?”……孩子们写村寨的景色、动物和植物,写乡野生活中的趣味,为他们去世的亲人写下思念,给脾气不好的父亲写下“你要好好帮妈妈干活”的感人长文,也写出“为什么让我来到这个世界”这样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挨了父母责骂后的委屈心情……
有一次考试,梁俊出作文题“什么东西是看不见却存在着的?”一个叫朱思语的小不点5分钟交上来一首诗《爱和风》:“爱,当爱之锁开了,就很难关住,那爱就像魔鬼,深深地抓住你的心,让你爱吧,爱吧!风,就像梦一样。你想把她抱住,可她还是去了,你看不见她,她却可以穿过你。”朱思语后来告诉梁俊:“有一天我和朱思英、朱银春去赶场,在石门那里看到一个女孩,我就爱上她了。”这首小诗,写的就是他当时的体会。
班里有一个叫吴荣兴的男孩,性格有点儿木讷。虽然与人沟通有些困难,但小男孩学诗却很认真。在一次写作课上,吴荣兴写自己在寨子里的所见所闻,“明月悬空照大地,东边烟火亮点灯”。梁俊很感动:“我感动的不只是他写了美好的诗句,更是他在以诗的方式记录着眼前的生活。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不单纯是月亮,不单纯是烟火,而是有生命的。他将这些记录成诗的时候,我就被这些字句给打动了。那些单纯的简单的字句,是他生命的故事。所以,孩子心里都会有一首诗,只看你要怎么样让他拿出来。”
“我们即使拥有的不够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梁俊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在梁俊的鼓励下,孩子们写下越来越多令人赞叹的作品。
梁俊像着迷一样,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們身上,弄得新婚妻子经常嗔怪他:“你去跟你的孩子们结婚吧!”梁俊掩饰不住内心的甜蜜:“我们在山上的蜜月之旅多特别,多幸福啊!”周晓丹看到丈夫从未这么开心过,她的内心同样有所触动:“做这些事情你能体会到孩子们的成长,那种快乐我觉得是代替不了的,它能够让人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两年的支教生涯结束后,梁俊和妻子将孩子们写作课上完成的日记、作文、诗歌编辑整理成册,取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书中记录下老师和孩子们在乌蒙山相遇时发生的故事,吹拉弹唱,喜怒哀乐藏于字里行间,每篇下面都有梁俊和周晓丹真诚美好的点评。
青春是一朵绽放的“苔花”
虽然梁俊已经离开了乌蒙山,但孩子们却成为他心中放不下的牵挂。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回去看看他们。
2014年春节,梁俊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童书乌蒙”,将孩子们的诗文作品整理发布,与所有人一起分享。2016年年底,他发起众筹,集结孩子们诗文作品的新书《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也得以出版。
2017年年底,梁俊和梁越群还有乌蒙山里30个孩子受邀参加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录制。梁俊和周晓丹带着刚刚一周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和大山里的孩子们再次重逢。孩子们见到梁老师都一脸傻笑。梁俊担心,这么长时间,孩子们是不是把那些古诗都忘了呢?他默默地背好吉他,召集大家站好,弹起《乡村四月》的前奏,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些旋律,那些诗词,孩子们脱口而出!梁俊心里乐滋滋的,一首接一首弹,他们跟着伴奏一首接一首地唱……这些旋律与诗句,依旧在孩子们心间,从未走远。
“小梁,你紧张吗?”正式录制下台后,梁俊不禁问梁越群。因为现场不但有工作人员和许多观众,还有鉴赏团的老师们,连他心里都有点小紧张。可是梁越群却轻声说:“我不紧张!”“为什么不紧张?”梁俊简直不敢相信,以前羞涩的小姑娘,在这么大的场合却如此镇定。“因为我们练习过很多次了,还有,因为老师在我的身边。”小梁的声音仍是轻轻的。
梁俊说:“我知道在外人看来,表达是一个很正常的能力。但是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我看到很大的成长,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可能这样的教育并不能与那些很好的资源比肩,但对于孩子来说,我觉得这是非常宝贵的。《苔》不仅映照着孩子们的生命,也映照着我的生命。”很多人对《苔》这首小诗的理解是励志,但梁俊另有所见。“我的解读有两种,一种是安静,就是做不起眼的小事,生命会长出特别的花朵;另一种就是,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苔是不会开花的,是一种隐花植物,它生命的意义就是死亡,它的死亡可以让那片土壤变得肥沃,然后小昆虫和真正开花的植物就愿意去到那片土壤上生存,苔有这样一种精神,成就别人的一种精神。”支教,就是梁俊选择的一条安静的、成就他人的路。正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18年春节过后,梁俊召集几位不知名的音乐人,组建了一个名为“苔音乐”的音乐团队,专心于音乐创作。他的公益之行还在继续。“我希望尽快成立一个‘苔基金’,把我所创作的诗歌民谣放回到乡村,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即使不会弹吉他,也可以拿这些歌一起来唱,一起来感受这种诗性教育的方式。”
责编/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