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幼儿园主题活动逐渐成为园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笔者通过观察与调研发现,很多年轻教师时常在“如何创设并撰写幼儿园主题活动”“如何完整记录主题活动”等问题方面感到困惑。那么,幼儿园主题活动应该如何开展?我们如何才能撰写出一篇优秀的主题活动方案呢?下面,笔者以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宁真幼儿园“浓浓馒头香深深家乡情”这一主题活动为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一、活动背景需注重科学性与教育性
活动背景:
作为当地世代相传的面食工艺,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大馒头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这里的能工巧匠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开发出了一系列松软甜美、造型新颖的面食产品。“当地食材+独特配方+传统技艺”造就了高品质的“王哥庄大馒头”,并成功申报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为一名地道的王哥庄人,了解家乡特有的美食文化十分重要。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应摒弃“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天地,让孩子走向大自然和大社会。由此,我们借助家园共育,围绕“王哥庄大馒头”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背景分析:
活动背景需阐明创设该主题活动的缘由及其教育意义。首先,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确定主题。馒头是当地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是孩子们熟知的食品,这就体现了主题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其次,挖掘可整合的教育内容与资源。在“浓浓馒头香深深家乡情”活动背景中,我们感受到王哥庄悠久的美食文化,当地特色饮食文化需要孩子们去了解并传承。因此,教师可利用各种教育内容和资源,促使幼儿快乐地玩起来。最后,科学的理论基础是撰写活动背景应考虑的重要内容。作者借鉴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为主题活动寻得理论支持,凸显出科学性与教育意义。
二、活动目标应遵循全面性和时序性原则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馒头的方法,积极参与馒头制作过程;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感受家乡美食的独到之处,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活动目标分析: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教育目标的表述可参考“五大领域”,也可结合幼儿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或能力发展等进行思考。由于主题活动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所以教育目标应遵循全面性和时序性原则。帮助幼儿感受家乡特色,熟悉家乡特产,在他们的心田播撒下爱的“种子”,追根究底是在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这不正是该主题最核心的教育目标吗?因此,不妨将“感受家乡美食”的情感目标置于首位,而将“初步了解制作馒头的方法”的知识技能目标置于末位。
三、活动准备应关注幼儿的前期经验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幼儿家长确定参观馒头店的地点;
2.各式各样花式馒头的照片;
3.制作馒头的材料,如面粉、模具、酵母等。
活动准备分析:
活动准备主要包括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如幼儿已有经验、环境创设、活动所需材料等。其中,活动材料准备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准备,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活动准备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浓浓馒头香深深家乡情”主题活动准备中,教师重点阐述了对操作材料的准备,缺乏对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且在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方面思考不足。其实,环境在主题活动中具有隐形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助推作用。
四、活动过程应循序渐进
活动过程:
活动1:不一样的王哥庄大馒头
为了帮助幼儿充分了解王哥庄大馒头的独特之处,我们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我问道:“孩子们,谁知道我们王哥庄有哪些特产?”孩子们纷纷抢答:“海参鲍鱼”茶叶”“王哥庄大馒头”……“王哥庄大馒头最有名也最好吃!”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相信王哥庄大馒头早已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便继续问道:“那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王哥庄大馒头呀?”“我见过小鱼造型的。”“我见过牡丹花造型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对王哥庄大馒头的兴趣也愈发高涨。这时,我展示出各种王哥庄大馒头的照片:“老师专门到馒头店给大家拍了这些照片,我们一起看看王哥庄大馒头都有什么新花样吧!”看着这些照片,孩子们不禁感叹道:“哇!好漂亮呀!”“我的天呐,这么多馒头!”孩子们睁大眼睛惊奇万分地欣赏着这些造型各异的王哥庄大馒头。
活动2:绘制计划书
引导幼儿制订活动计划能够培养他们自主生活与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参观馒头店也会更具目的性。于是,在参观馒头店之前,我们开展了“班级线上分享会”,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希望在馒头店看到什么或制作什么等想法表达出来,并在班级群里分享。该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时间一到,孩子们纷纷上线,璐璐对着镜头说:“我想做一条小蛇,因为我属蛇。”紧接着,赫赫说道:“我的馒头要是方形的,上面要有—个笑脸。”“为什么要做笑脸呢?”我问他。他回答:“因为我很开心呀,我可以去馒头店参观,还可以学习做馒头……”孩子们用彩色画笔描绘出一幅幅他们心目中的花样馒头,造型千奇百怪,各具特色。
活动3:走进馒头店
通过幼儿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得以组织孩子们前往家长就职的面食店参观访学。孩子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面食店实地参观,刚一进门,就被各种花样面点吸引,看得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们一会儿研究这个,一会儿又讨论起那个,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馒头店就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接下来,我们就请专业的面点师傅(幼儿家长)教大家制作王哥庄花样大馒头。
“阿姨,为什么要放酵母呀?”突然,有个孩子提出疑问,其他小朋友也将好奇的目光投向面点师傅手中的和面桶。“酵母是一种可食用的菌,可以使糖类发酵。做馒头的时候放一点酵母,可以使蒸出来的馒头变得更加松软可口。而且,我们—定要用崂山当地的山泉水和面,这样馒头会更加香甜哦!”师傅笑眯眯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这次参观实践获悉了馒头是如何发酵的新经验。 活动4:我来做一做
待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便学着师傅的模样,认真地在面板上揉啊揉,期待着自己制作的花样馒头。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挫折,例如:面粘在面板上了,揉好的面团越来越皱,面团粘在模具上取不出来……师傅不慌不忙地为孩子们一一解答。幼儿在亲手制作花样馒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学习到了制作面点的多种技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陈鹤琴先生也鼓励我们“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经此活动,我更加理解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这句话的深义。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心仪的王哥庄花样大馒头终于做好了,他们爱不释手,自豪地向他人炫耀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带着香喷喷的花样馒头,我们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品尝着香甜的王哥庄大馒头,兴奋的情绪依旧高涨。
宇宇:做馒头真好玩.以前我只看过妈妈做,现在我也会做了,回家可以帮妈妈做馒头啦!
烁烁: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做馒头是这么麻烦呀!以后我们可绝不能再浪费粮食了。
森森:王哥庄大馒头就是好吃.以后我也要开个馒头店.让外国人都尝尝好吃的馒头。
活动过程分析:
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教9币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必须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推进策略,既不能代替幼儿思考或控制其行为,又要善于在关键时刻给予有效支持,进而使活动主题层层推进,不断升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在该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全面观——发现“不一样的王哥庄大馒头”,做计划——我心中的花样馒头,走出去—参观馒头店,动手做——亲手制作馒头,帮助幼儿不断加深对王哥庄大馒头的理解。这充分体现了层层递进的教育原则,也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此外,教师不妨采取“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讨论在后”“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提示在前、帮助在后”等策略,不断加深主题活动的内容深度。
五、反思教育过程,注重经验积累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教师通过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见识花样万千的王哥庄大馒头,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然后,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探索面点制作过程中加入酵母的奥秘,认识到王哥庄大馒头都是由当地的山泉水制作而成的,进而感受王哥庄美食的独到之处,萌生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与自豪之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深切地感受到本土文化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待在教室里啃书本所学不到的。幼儿渴望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更渴望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与知识。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绘制计划书、亲自动手操作等环节,不仅学会了制作馒头的方法技巧,而且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在“活”的教学中展现出无限潜能。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并非所有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制作馒头,有的小朋友揉面的手法较为娴熟,而且能够帮助身旁的其他小朋友。经询问得知,这些孩子在家中就时常与长辈一起制作馒头。由此可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幼儿的居家生活,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有时候,让儿童来教儿童,让儿童来指导儿童,教师退居二线并适时辅助,有益于实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有效、友爱、积极的互动,从而提升保教质量。
活动反思分析:
活动反思是指教师在主题活動结束后进行的自我反思,可以从教师、幼儿、家长等三个方面展开思考。教师需要通过活动反思来分析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并阐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在“浓浓漫头香深深家乡情”主题活动反思中,教师对幼儿社会性情感、合作沟通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说明教师对这些方面的感受最为深刻,相关思考也最多。无独有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教师感悟最深的正是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也是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教育目的之一。
此外,该主题活动的另一亮点就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达成家园合作共育。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从主题活动初期了解王哥庄大馒头,到开展“班级线上分享会”,再到进店参观学习与体验……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但是,在活动反思中,教师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均是无可替代的,唯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一、活动背景需注重科学性与教育性
活动背景:
作为当地世代相传的面食工艺,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大馒头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这里的能工巧匠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不断创新馒头的花样造型,开发出了一系列松软甜美、造型新颖的面食产品。“当地食材+独特配方+传统技艺”造就了高品质的“王哥庄大馒头”,并成功申报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为一名地道的王哥庄人,了解家乡特有的美食文化十分重要。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应摒弃“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天地,让孩子走向大自然和大社会。由此,我们借助家园共育,围绕“王哥庄大馒头”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背景分析:
活动背景需阐明创设该主题活动的缘由及其教育意义。首先,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确定主题。馒头是当地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是孩子们熟知的食品,这就体现了主题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其次,挖掘可整合的教育内容与资源。在“浓浓馒头香深深家乡情”活动背景中,我们感受到王哥庄悠久的美食文化,当地特色饮食文化需要孩子们去了解并传承。因此,教师可利用各种教育内容和资源,促使幼儿快乐地玩起来。最后,科学的理论基础是撰写活动背景应考虑的重要内容。作者借鉴了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为主题活动寻得理论支持,凸显出科学性与教育意义。
二、活动目标应遵循全面性和时序性原则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制作馒头的方法,积极参与馒头制作过程;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感受家乡美食的独到之处,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活动目标分析: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教育目标的表述可参考“五大领域”,也可结合幼儿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或能力发展等进行思考。由于主题活动需要持续较长时间,所以教育目标应遵循全面性和时序性原则。帮助幼儿感受家乡特色,熟悉家乡特产,在他们的心田播撒下爱的“种子”,追根究底是在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这不正是该主题最核心的教育目标吗?因此,不妨将“感受家乡美食”的情感目标置于首位,而将“初步了解制作馒头的方法”的知识技能目标置于末位。
三、活动准备应关注幼儿的前期经验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幼儿家长确定参观馒头店的地点;
2.各式各样花式馒头的照片;
3.制作馒头的材料,如面粉、模具、酵母等。
活动准备分析:
活动准备主要包括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如幼儿已有经验、环境创设、活动所需材料等。其中,活动材料准备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准备,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活动准备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浓浓馒头香深深家乡情”主题活动准备中,教师重点阐述了对操作材料的准备,缺乏对幼儿前期经验的准备,且在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方面思考不足。其实,环境在主题活动中具有隐形的教育价值,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助推作用。
四、活动过程应循序渐进
活动过程:
活动1:不一样的王哥庄大馒头
为了帮助幼儿充分了解王哥庄大馒头的独特之处,我们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我问道:“孩子们,谁知道我们王哥庄有哪些特产?”孩子们纷纷抢答:“海参鲍鱼”茶叶”“王哥庄大馒头”……“王哥庄大馒头最有名也最好吃!”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我相信王哥庄大馒头早已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便继续问道:“那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王哥庄大馒头呀?”“我见过小鱼造型的。”“我见过牡丹花造型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对王哥庄大馒头的兴趣也愈发高涨。这时,我展示出各种王哥庄大馒头的照片:“老师专门到馒头店给大家拍了这些照片,我们一起看看王哥庄大馒头都有什么新花样吧!”看着这些照片,孩子们不禁感叹道:“哇!好漂亮呀!”“我的天呐,这么多馒头!”孩子们睁大眼睛惊奇万分地欣赏着这些造型各异的王哥庄大馒头。
活动2:绘制计划书
引导幼儿制订活动计划能够培养他们自主生活与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参观馒头店也会更具目的性。于是,在参观馒头店之前,我们开展了“班级线上分享会”,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希望在馒头店看到什么或制作什么等想法表达出来,并在班级群里分享。该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时间一到,孩子们纷纷上线,璐璐对着镜头说:“我想做一条小蛇,因为我属蛇。”紧接着,赫赫说道:“我的馒头要是方形的,上面要有—个笑脸。”“为什么要做笑脸呢?”我问他。他回答:“因为我很开心呀,我可以去馒头店参观,还可以学习做馒头……”孩子们用彩色画笔描绘出一幅幅他们心目中的花样馒头,造型千奇百怪,各具特色。
活动3:走进馒头店
通过幼儿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得以组织孩子们前往家长就职的面食店参观访学。孩子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面食店实地参观,刚一进门,就被各种花样面点吸引,看得他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们一会儿研究这个,一会儿又讨论起那个,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馒头店就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接下来,我们就请专业的面点师傅(幼儿家长)教大家制作王哥庄花样大馒头。
“阿姨,为什么要放酵母呀?”突然,有个孩子提出疑问,其他小朋友也将好奇的目光投向面点师傅手中的和面桶。“酵母是一种可食用的菌,可以使糖类发酵。做馒头的时候放一点酵母,可以使蒸出来的馒头变得更加松软可口。而且,我们—定要用崂山当地的山泉水和面,这样馒头会更加香甜哦!”师傅笑眯眯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这次参观实践获悉了馒头是如何发酵的新经验。 活动4:我来做一做
待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便学着师傅的模样,认真地在面板上揉啊揉,期待着自己制作的花样馒头。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挫折,例如:面粘在面板上了,揉好的面团越来越皱,面团粘在模具上取不出来……师傅不慌不忙地为孩子们一一解答。幼儿在亲手制作花样馒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学习到了制作面点的多种技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陈鹤琴先生也鼓励我们“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经此活动,我更加理解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这句话的深义。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心仪的王哥庄花样大馒头终于做好了,他们爱不释手,自豪地向他人炫耀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带着香喷喷的花样馒头,我们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品尝着香甜的王哥庄大馒头,兴奋的情绪依旧高涨。
宇宇:做馒头真好玩.以前我只看过妈妈做,现在我也会做了,回家可以帮妈妈做馒头啦!
烁烁: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做馒头是这么麻烦呀!以后我们可绝不能再浪费粮食了。
森森:王哥庄大馒头就是好吃.以后我也要开个馒头店.让外国人都尝尝好吃的馒头。
活动过程分析:
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教9币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必须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推进策略,既不能代替幼儿思考或控制其行为,又要善于在关键时刻给予有效支持,进而使活动主题层层推进,不断升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在该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全面观——发现“不一样的王哥庄大馒头”,做计划——我心中的花样馒头,走出去—参观馒头店,动手做——亲手制作馒头,帮助幼儿不断加深对王哥庄大馒头的理解。这充分体现了层层递进的教育原则,也较好地实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此外,教师不妨采取“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讨论在后”“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提示在前、帮助在后”等策略,不断加深主题活动的内容深度。
五、反思教育过程,注重经验积累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教师通过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见识花样万千的王哥庄大馒头,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然后,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探索面点制作过程中加入酵母的奥秘,认识到王哥庄大馒头都是由当地的山泉水制作而成的,进而感受王哥庄美食的独到之处,萌生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与自豪之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深切地感受到本土文化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待在教室里啃书本所学不到的。幼儿渴望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更渴望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经验与知识。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绘制计划书、亲自动手操作等环节,不仅学会了制作馒头的方法技巧,而且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和劳动的喜悦。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在“活”的教学中展现出无限潜能。
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并非所有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制作馒头,有的小朋友揉面的手法较为娴熟,而且能够帮助身旁的其他小朋友。经询问得知,这些孩子在家中就时常与长辈一起制作馒头。由此可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幼儿的居家生活,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有时候,让儿童来教儿童,让儿童来指导儿童,教师退居二线并适时辅助,有益于实现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有效、友爱、积极的互动,从而提升保教质量。
活动反思分析:
活动反思是指教师在主题活動结束后进行的自我反思,可以从教师、幼儿、家长等三个方面展开思考。教师需要通过活动反思来分析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并阐述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在“浓浓漫头香深深家乡情”主题活动反思中,教师对幼儿社会性情感、合作沟通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说明教师对这些方面的感受最为深刻,相关思考也最多。无独有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教师感悟最深的正是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也是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教育目的之一。
此外,该主题活动的另一亮点就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达成家园合作共育。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从主题活动初期了解王哥庄大馒头,到开展“班级线上分享会”,再到进店参观学习与体验……这些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但是,在活动反思中,教师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均是无可替代的,唯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