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细节塑造豪华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绍健几乎把所有的笔墨给了Q50的驾驶动态,而我则要说一说Q50“静”的一面。
  以往英菲尼迪G系列的车厢铺陈太过于“日产化”了,在用料和设计上面似乎找不到腔调,但坐到Q50的驾驶席后,我们发现Q50更加注重细节了。
  车厢里面几乎所有会跟身体碰触的地方都用上了真皮包裹,皮质细腻柔软,跟欧系车厂所偏爱的生硬手感截然不同。中控台和车门的实木装饰都采用钢琴烤漆,跟试驾车的全黑配色方案组合起来更显得庄重而真雅,另外磨砂质感的金属点缀也是恰到好处。只要您细细揣摩,就会发现内饰设计师对Q50的车厢作出了一个通盘的、全局的细致匹配,而不是简单地把各种豪华元素堆砌一起,贵气但不粗暴。
  第一批进口的Q50没有长轴版,因为本来乘坐空间就足够,就算车里面四位乘客全部身高180cm也不会皱起眉头。而且座椅的乘坐质感在同级里面首屈一指,柔软厚实而且支撑充分,老美的消费口味就是跟国内比较一致,值得点赞。略显遗憾的是Q50没有给后排拓展影音系统,或者这跟偏向运动化的定位有关。
  如果打开Q50的尾箱,你还会发现它竟然能同时装下两个常规尺寸的登机箱和一整套高尔夫球杆。这是优化了行李箱盖撑杆结构的结果,高尔夫球杆是整个横着轻轻松松放进尾箱的,如果这时候你身边站着一位宝马8系车主的话,他会傻了眼的。
  而另一个者点则是有两快屏幕的Infiniti InTouch,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人机交互系统,为什么?因为英菲尼迪想出了两个非常人性化的理念。首先,Q50有上下两个屏幕,上面的主妻负责显示,例如地图和倒车摄像等等,上面的主要负责触控,例如设导航目的地或者车辆设置等等。目前市面上很多触控类的车载系统之所以用得不爽,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一个屏幕要同时兼顾显示和触控两个功能,这非常考验UI的设计功力。Q50的两个屏幕各自分工,就很好解决了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瓶颈。
  第二,InTouch系统引入了“用户”的概念。车子里面的配置越来越多,留给用户个性化设置的项目也越来越复杂,QSQ这种方向盘反馈都能设置的车子就更甚了。所以InTouch系统允许驾驶者建立自己的“账号”,各种车子的设定就会自动跟着不同的用户去走。这个“账号”还可以跟不同的车钥匙挂钩,用你专属的钥匙进入车内,包括座椅位置、后视镜、空调和音响等等都会自动切换到你上一次设定好的模式。
其他文献
8月31日,亚洲勒芒3小时耐力赛日本站在富士国际赛道上,以发动机的轰鸣声拉开帷幕。由米其林旗下的汽车后市场服务网络品牌“驰加”支持的法国OAK Racing Asia车队披甲上阵,征战富士赛道,这支由华人男车手及日本女车手组合而成的车队是本赛季中一颗耀眼的新星。  日本富士赛道拥有长达1.5公里的大直道,车手需充分利用这段直道来超车,这对赛事轮胎的供应商来讲也充满了挑战,毕竟车速在超过275km/
期刊
你可能意识到2014年是Maserati品牌诞辰百周年,由此迎来的一系列重磅活动注定让车迷大饱眼福,而本届日内瓦车展惊艳亮相的Alfieri概念车,便是其中之一,它很可能是接替Gran Turismo席位的全新车型的预演,就让我们来观摩这则预告片如何演绎。  除了品牌应有的家族格栅和GT模范车身元素外,设计师把Alfieri概念车的视觉效果落在了线条上,如引擎盖紧绷的一道肌线、横跨侧门的回勾线条以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在浏览网络上的一些新车资讯时,常常能看到“静态评测”,以我对文字的敏感,我总觉得这个词怪怪的,“评测”没有什么问题,我习惯叫测试或者试车,但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评测”还可以是“静态”的。  只要有初中语文的基础,都知道“静态评测”是一个偏正词组,“评测”可以解释为“测试与评论”,带有动词的意味,而前缀修饰却是实义的“静态”,这样的词组,按照常理,我觉得是不合逻辑,至少是有语病
期刊
最近的试车,最特别、最难忘的莫过于是试驾Tesla Model S了。这一辆最强版本的P85车型0~100km/h加速只需要4.4秒,而在实际驾驶当中,起步的初段甚至比起很多3秒俱乐部的超跑还要快,十分过瘾。  试车之前,我与特斯拉中国的媒体负责人进行对话,其反复强调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企业,他们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卖的是IT产品,尤其是中国地区,他们的员工都是从各大IT企业挖人过来,没有一
期刊
汽车工业,除了要求高精密度的机械技术,还要讲求个性化的外形及车厢,除此之外,车厢更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驾乘要舒适,遇上意外时又可以提供最基本的撞击安全保护。而谈到汽车设计,也必须考虑全球不同市场的部署。以奔驰为例,设计一款新车,往往动员位于欧洲、美洲及亚洲的设计团队共同参与开发,务求全新设计的新车,能够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口味要求。  设计一款新车可谓殊不简单,因为一款新车由最初的设计蓝
期刊
这是一个我亲历的险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3月初的一个下雨天,我在一段车流不大的4车道高速上用经济安全的80公里时速在第2车道巡航着,后面一辆重型危化品罐式半挂车从第四慢车道超越我。正当我忖度它的速度有点太快的时候看到刹车灯亮起,就在这时候我发觉半挂车后部的罐车竟然向左侧“飘移”起来,与在前的牵引车形成一个V型的角度。呵呵,没想到传说中的半挂车独有的“折叠”险情就在我面前出现了!  事发时我的车
期刊
厌倦在柏油路上比速度?那请进入另—个世界、—个真正属于英雄的世界。  有点惭愧的说,我在采访前,对于北极星的想像,还停留在三亚沙滩上的那种四轮钢管小吉普车,也就是俗称的沙滩车。但等到我到了位于太仓的新动力越野基地——北极星体验中心后,我才明白,北极星跟你(当然也包括我)所认知的沙滩车,完全是两码子事。  别看我小  眼前这辆车是目前北极星的旗舰产品:剃刀1000(英文原名RZR XP 1000 E
期刊
卡丁车玩腻了?又想玩另类的纯粹赛车,或者你可以考虑一下Radical。  很多人可能还对Radical这个名字很陌生,但你可否知道,这个英国的赛车品牌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赛道用车生产商,这个外形看起来有些怪异的玩意儿甚至还颇有些“辉煌”的战绩,它没有F1那样富有科技感,但曾经还创造出了纽博格林北环的赛道纪录。  北环最快  在位于伦敦北部的彼得伯勒市,有一家名为Radical的赛车工厂,它既不是F
期刊
无疑,MKC会是林肯的主力,林肯在中国的第一步走得如何,就看你喜不喜欢MKC了。  相比上月介绍的轿车MKZ,这款MKC就显得“正常”多了,至少它符合中国人对SUV的主流审美。  很难将MKC归结到哪一个级别中去,MKC处于两个级别之中,如果放在主流豪华轿车ABB的尺寸下来比较,它位于Q5和Q3的夹缝里,不过如果告诉你它与福特翼虎共享了平台,大概就能知道它的基本尺寸了。在大哥MKX换代之前,MNC
期刊
任世界脚步神速,英国总是径自踩着自己的步调,这里诞生了许多传奇,其中之一就是Morgan,因为他们将一个理念坚持了过百年,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车坛经典。  如果你是被蒙着眼带到Morgan车厂里,你可能会以为自己回到了过去,因为你会看到车厂工人拿着槌子慢慢敲出钣件的弧度,旁边还有木工师傅用木料制作车身,而组装到一半的车子用简单的推车,从这个厂房推到另一个厂房。是的,一百年前的人就这么造车,但一百年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