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如何给骨关节“除湿”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p3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认为,湿与水同类,其性属阴,如入侵人体,则为湿邪。湿邪之性黏滞,从体表肌肤入侵人体,留驻于肌肤、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及其间的空隙)、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在关节,则出现四肢关节疼痛等症状。由于湿性黏腻,这些症状往往缠绵难愈,贯穿整个湿邪“泛滥”的黄梅季。防治这类关节疼痛,“除湿”很关键。

梅雨“着痹”,中药除湿分寒热


  在梅雨季出现的关节疼痛,常伴有肢体重着(沉重感和附着感)、食欲不振、胸脘痞闷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着痹”,治疗以健脾除湿、通络止痛为主,可用薏苡仁汤加减。该方有渗湿、通经、活络的功效,并针对“着痹”湿盛的特点,配以健脾之药。方中薏苡仁(即米仁)甘淡利湿、疏筋和脉,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苍术健脾化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除可伴有湿邪内阻症状外,因个人体质不同、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及治疗是否得当,患者可出现湿从“寒化”或湿从“热化”的表现。若从“寒化”,则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减轻,应温经散寒、除湿宣痹,可用乌头汤加减治疗;若从“热化”,则关节红肿热痛,得冷稍舒,应清热除湿、宣痹通络,可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

中医外治法,除湿止痛


  中药经皮肤吸收,通过腧穴经络直接作用于患处关节,对湿邪所致的关节疼痛也有一定疗效。以下是中医常用的几种关节疼痛外治法。
  ·熏洗疗法
  使用中药煎汤,趁热在疼痛关节处进行熏蒸、淋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祛除湿邪,从而达到脉络调和、气血流畅的健康状态。
  ·药棒疗法
  用特制的木棒蘸上配好的除湿通络药液,在适当的穴位上进行叩击,以痛为腧,由点及面,以通畅经脉,使闭阻于关节处的湿邪随气血流通而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泉水疗法
  择朱砂泉、硫黄泉、食盐泉等温泉水,通过泉水所含的不同矿物质,以及温度、水压、浮力等自然物理因子刺激人体,鼓动阳气,温通经络,流畅气血,对湿邪所致的“着痹”患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居家保健处方,给关节除湿


  ·局部熏洗处方
  熏洗疗法可分为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居家保健推荐局部熏洗法。
  处方:苍术、泽泻、桑枝、西河柳、川乌、细辛、乳香、没药、威灵仙、透骨草、延胡索、冰片(后下)各9克,具有除湿、温经、通络之效。
  方法:准备一个脸盆(用于手、肘等关节)或高度能浸没到膝的木桶(用于膝、踝、足等关节)、毛巾、布单。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倾入盆桶,先把患处关节搁于盆、桶口上,上覆布单使热气不外泄。待药液不烫手时,把患处关节浸于药液中洗浴。熏洗完毕后用干毛巾轻轻擦干,注意避风。每天2~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艾灸处方
  艾灸的纯阳热力和药力可使气血温暖,流动更加畅快,达到祛寒逐湿、通络止痛的效果。一般选3年或5年陈艾条,点燃后放入木制或竹制艾灸盒中,固定在穴位處施灸。可选具有除湿作用的曲池穴、委中穴、丰隆穴、太白穴、阴陵泉穴等,也可直接灸于疼痛关节处。一般以灸处皮肤潮红,受灸者能忍受的热度为佳。每周灸4~5次。一般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1小时施灸为宜,不要空腹时或饭后立即施灸。
  ·食疗处方
  中医常说“药食同源”。可选取几味具有祛湿通络功效的药食同源中药,如赤小豆、薏米、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冬瓜皮、木瓜等,加入大米或小米熬粥,在梅雨季节常喝可健脾祛湿。饮食不要过甜、过饱,以免损伤脾胃,这虽属老生常谈,但在梅雨季节更应避免,以防湿邪损伤脾胃,侵犯关节,导致“着痹”。
  ·运动处方
  要祛除湿邪,就要给邪以出路。汗能排湿,通过出汗使湿邪从经络、腠理、肌肤外出,是祛邪的好途径。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习八段锦等。在运动过程中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剧烈运动。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淋雨、蹬水及居住潮湿之地,不让湿邪乘虚而入。
其他文献
生病看医生,有病吃药,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不一定!有时,你可以不吃药;有时,你可以少配药;有时,你不一定要到医院配药。这些不仅涉及药物安全问题,还涉及经济学问题。  一、某些病可以不吃药 感冒可以不吃药;某些腹泻病也可以不吃药;工作劳累后的头痛失眠,也不一定要吃药。感冒发热后,大多数人会要求医生退热、“吊水”,甚至还要求“消炎”(用抗生素),于是半夜赶到医院,排队、挂号、看医生、验血、拍片、配药、
姜是我国传统的烹饪调料,除具有去鱼腥、除膻味作用外,还被中医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然而,近来网传食用生姜会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使很多人对姜望而却步。  网传生姜增加肝癌患病风险的说法源自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
“吃糖补肝”的由来  早在40多年前,在医学尚不发达的年代,治疗肝病的药物主要以“黄药片”(复合维生素B)和“白药片”(维生素C)为主,治疗原则是通过“补”让受损的肝细胞进行自我修复。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连一日三餐的营养都难以保证,除维生素外,肝病患者还能补什么呢?于是,“多吃糖可以补肝”的说法便在民间广为流传。事实上,“吃糖补肝”之说完全是错误的。“吃糖补肝”可谓火上浇油  “吃糖补肝”非但
近年来,夏季高温天气时间较长,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全年最热的时候,每年都有超过35℃的天气,极端高温可达40℃。暑天气候闷热,常使人头昏脑胀、胸闷、心烦、口渴、食欲不振,容易发生感冒、腹泻,出现皮肤问题等。夏日烦恼何其多!本刊特邀中医专家巧用中药为大家去烦恼、保健康。热伤风可以理解为因气候炎热、调摄不慎而引起的感冒,也就是夏季感冒,传统中医称其为冒暑、阴暑。“热伤风”:防、治两手抓热伤风不同于普通
生活实例  高先生是独生子女,母亲从他小时就特别溺爱他。由于家庭条件一般,高先生自小就体会到母亲的难处。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等高先生成家后,他小心侍奉母亲。每天给母亲添饭、捶背、梳头、洗脚;好吃的大部分留给母亲,妻子儿子只能分到很少一点。他每次出差,都会给母亲带上各种土特产。另外,每年都给母亲过生日,除了隆重的生日宴会,他还会购买昂贵的衣物和保健品送给母亲。相比之下,在妻子和儿子的生日里,他
“糖心病”,即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冠状动脉病变、心肌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从而所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其中,冠心病是“糖心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80%。  “糖心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糖尿病在心血管病发生机制中起到独立和主导作用。  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并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
如果置身孤岛,只能选择随身携带一种药,你会选择哪种?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从1899年问世至今,已有119年的历史,它不仅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解热、镇痛、抗炎等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更在胃肠道肿瘤、高危妊娠、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的防治方面大放异彩。但是,在2018年8月25日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临床研究报告对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
从营养角度,只能说,原汁机比一般的榨汁机稍微好一些。与一般榨汁机不同的是,原汁机以石磨原理榨汁,以较慢的速度(每分钟70~80转)研磨水果和蔬菜,营养破坏确实要比榨汁机少一些,但也不可能“100%保留营养”。 至于用原汁机自己动手做豆制品,倒是不错的选择。  不管是榨汁机还是原汁机,只要固体的水果蔬菜被榨成了液体,就不可避免地都会有营养素的损失。而且,水果蔬菜的抗氧化营养素都很娇嫩,一旦暴露在空气
感冒清片(胶囊)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3种化学药物成分及板蓝根、大青叶、金盏银盘、岗梅、山芝麻、穿心莲叶6味中药组方而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功能主治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显示,感冒清片(胶囊)致血尿等不良反应报告较多,因此,希望大家谨慎使用感冒清片(胶囊),防范血尿等不良反应发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会常委,国际神经病学联盟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执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早期治疗、规范治疗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不二法宝”。患病率上升,有一定年轻化趋势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