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门”窥见历史的B面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一个暴雨的深夜里开始了这本11万字小书的阅读。
  我知道我读到的《中国历史的后门》里的这些文字不是历史。可是,当我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忍不住自问:什么才是历史?从小学到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吗?还是历代君王或某个政党某个集团的最高长官钦定的“说法”?每一个活于当今的国人,是不是都该自问一下,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什么?有多少?我们所不知道的,又有多少是真的历史呢?
  “正如阉割尚有不净,罗网尚有漏鱼,百密难免一疏,‘官方净化’总会有形形色色的漏洞,刀笔吏的指缝间也常常泄露出有趣的消息。此之谓‘历史的后门’。”许晖在本书的“编辑缘起”里开宗明义,作者们已经在历史有意无意留出的后门里,窥见了真的历史。
  不论是郭灿金、张闳、许晖、雍容、张宏杰、何兰生、傅国涌,还是其他的作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给了我们一种眼光,一种使用自己眼睛和大脑的方法。
  当我们跟随着作者们,悄悄地走进这扇门的时候,突然发现:门内所陈列的,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但这不陌生又仿佛被这么多年的生活和教育所遮挡着,不确定。不是那些陈列品不确定,是我们多年的思维惯性和认知方式使我们一时不能也不敢确定——这就是真相吗?无论是郭灿金笔下的西厢人物、杜十娘,还是其他作者笔下的孟姜女、西施、项羽、岳飞、尧和舜、秋瑾……也不论这些人物和故事是来自历史的真实,还是来自上古的神话和民间的传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故事、人物、传说,我们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人都了解一些;而且我们的了解多来自“正统”,来自教科书。我敢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没有怀疑过这些故事或人物事件,也没有怀疑过从我们的渠道里知道的这些故事或人物事件的“意义”。而且,我们更没有透过这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透过这些发生的历史环境,去思考过“为什么”和“如果……会怎样”,思考过这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怎样避免再次发生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们习惯了,习惯了做顺民,习惯了知道一切被“恩准”知道的东西……
  我们浸淫于这样的文化宿命里不能自醒和自拔,这才是要命的软肋。
  且看此书的作者们透过这历史的后门看到了怎样的“历史”——
  “在这样的行为准则之下,流氓无产者从来只能破坏旧秩序,而无缘创造新秩序。流氓无产者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在古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书写下叛逆而无意义的诗歌。”(郭灿金《〈西厢记〉:古典浪漫爱情的终结》)“刘邦进了长安,却懂得‘约法三章’,安抚百姓;得了天下,也懂得‘与民休息’。这绝不是他爱百姓胜过爱子女,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雍容《项羽的“妇人之仁”》)“明代中叶以前,阉寺之祸虽盛,士大夫还是耻于公然与之为伍,到了末世,他们连这一点廉耻也不要了……”(张宏杰《魏忠贤: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从舜禹受禅的被历史神化,我们就明白了什么是政治神话,什么是政治谎言,明白了为什么谎言被一再重复后,就成了绝对真理和不可颠覆的神话。”(何兰生《禅让是一个谎言》)……
  行了,如此的引用,我已经是掉书袋了。不过我想说,当历史在作者们的笔下一点点清晰起来的时候,我作为一个读者,所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震撼。他们唤醒了我的头脑,也开启了我被庸常的日子所掩盖起的内心和眼睛。
  
  《中国历史的后门》 许晖主编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7 定价:18.00元
其他文献
《心藏大恶》一书及其出版者被查处  今年4月大连出版社出版了《心藏大恶》一书。该书内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第22条、第26条的规定,属于买卖书号和出版含有禁载内容的色情图书,情节恶劣,社会影响极坏。新闻出版总署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大连出版社作出行政处罚:对该社停业整顿6个月;封存《心藏大恶》全部库存图书,要求其组织力量追缴已经发出的图书,并对这些图书做销毁处理;没收该社出版《心藏大恶》
期刊
洛朗·若弗兰先生在写作《法国的“文化大革命”》这部著作时,法国已有上百种关于五月风暴的文著出版了,但作者并未把写作建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而是重新采访与运动有关的一切人,上至部长、巴黎警察局长和各组织领袖,下至普通干部、学生、工人,这使得自己的作品具有实录风格,更接近历史的真实,也剔除了许多关于运动的讹传和错误的记叙。若弗兰先生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史态度和把历史学与社会学、社会史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颇值得
期刊
“时间只允许我向稿纸上喷血,不允许我‘玩弄文学’。”这是七旬作家丛维熙的肺腑之言,迄今他出版的50多本书就是最好的诠释。自1979年重返文坛以《大墙下的红玉兰》轰动之后,他的创作势头犹如掘开了旺盛的泉眼,喷涌不止。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故事片奖;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获全国第一、二、四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断桥》、《鹿回头》备
期刊
自从“历史”出现之后,关于历史的言说就时常让人心存疑惧,“心忽忽而未稳”。因为“历史”是不再到场的现实。历史的不在场性给历史叙事留下了充裕的空间。这意味着,忘记它是无可指责的,而借助于支离破碎的文献和考古材料再行拼装、打扮出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般的历史,请她盛装“出场”,眩人耳目,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关于这后一种做法的理由,一个很方便的借口是:“拒绝遗忘。”  是的,“拒绝遗忘”,或者用曾经流
期刊
“庖丁解牛”中的那位屠宰匠人,俨然是一位艺术家——其“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手握利刃,目透牛身,能够“以无厚入有间”。儿时读此,印象深刻。这一次,在乐山主编的《潜流》一书中,我仿佛又观赏了一次“庖丁解牛”——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中国学人,拿起理论的手术刀,分解近年来一股颇为引人注目社会思潮——“狭隘民族主义”,同样是“奏刀騞然,莫
期刊
一部“红楼梦”,成千古奇书。曹雪芹穷困潦倒时,在北京西山黄叶村铸就了这部不朽名著。作者在看似不经意的,世俗的家常里短中,让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领悟了世态炎凉,领悟了晚清的兴衰。《红楼梦》非梦,让多少痴男怨女醉于书中。  我不禁想到,那“红楼”中的人们,活在现代是什么样呢?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本《非常红楼》,书中没有欢喜、悲泣的爱情,却有《红楼梦》中诸多人物人生历程的变化——作者讲述了他们在红楼大学
期刊
如今,关于中产阶级的话题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在普通人看来,“中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词语,它是和小康、富裕紧密相连的,是夜光美酒,是别墅、楼房、汽车,是富裕的象征,是高品位的代名词,是一种时尚,是一种生活。团结出版社新近推出《中国中产者调查》,率先对正在中国崛起的中产者阶层进行了定义和解释,关于“什么是中产者”的问题成为本书最有价值的所在。  改革开放20年,大多数中国人在告别“温饱”过上“小康”的同
期刊
K0 史学理论    社会发展导论/高峰等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09.-435页;20cm.-(社会工作丛书/宋林飞主编).-ISBN 7-80190-302-1:¥26.00    K1 世界史    历史文化早知道/周新华编著;罗军,金斐,罗筱石绘.-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07.-197页;21cm.-(小学生课外早知道).-ISBN 7-5342-322
期刊
2000年5月,德国外长菲舍尔在洪堡大学演讲时率先提出“欧盟制定宪法的问题”,随之引发了一场“欧盟是否需要一部宪法”的大讨论。占上风的观点认为,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成员国把越来越多的主权授予欧盟,欧盟的权限已经从刚开始的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社会领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欧盟作为一个政治与司法实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合法性危机。因此,欧盟需要通过制宪在其传统政治文化中取得合法性地位。欧盟从19
期刊
本书通过极为复杂的矛盾和冲突,概述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反映了成吉思汗不息抗争、积极进取、恩仇必报、睥睨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气概,肯定了成吉思汗缔造蒙古民族、统一中国北方的伟大历史功绩。对其褒贬不一的“西征”,本书也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还是蒙古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是中国境内的民族政权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对于这一问题,在我国的老百姓当中,乃至国外的民众和学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