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魏书生教学中的体现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可以增强教育效果,促进教育工作。而民主则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越牢固。所以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的关系,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而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的首要任务则是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民主思想,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教与学之间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关系。魏书生在给青年教师留言签名时曾说过:“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要和同学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老师还必须关心,尊重学生。魏书生老师认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因为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学生感受的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更加热爱、更加亲近,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诲。 除了关心,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老师与学生交心赢得学生尊重的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体察每个学生的存在及其特点,宽以待人。实践证明,当每个学生感到被老师尊重、欣赏、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的与老师配合,并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魏老师给学生出的日记题目重复最多的就是《尊人者,人尊之》,他说:“你尊重别人了便是尊重自己,便能的到别人的尊重,你帮助别人一定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魏老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使班集体建起了良好的民主师生关系就为民主的决策和民主的教学课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主的决策过程
  魏书生事务繁忙,真正用于教学的时间很少,但他却能用这小部分时间把学教得很成功。有人问他有什么秘密武器时,他说他有两个字的长处:多和学生“商量”。魏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写道: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是善于商量,班级纪律不好,找班干部一商量,大家帮我想了许多办法。用这些办法维持纪律,班级秩序比以前好多了。我不会开主题班会,又和学生一起商量,大家帮我想出了提高班会质量的好办法。凭着商量的长处,我这个从没带过班的人居然使班集体有了极强的凝聚力。后来,离开农村,到工厂、又回到学校教书,当班主任,我一直记着自己这一点长处,并努力发展这一点长处。魏书生这里的“商量”便是他民主决策的过程。
  魏老师的民主决策在实际工作中处处都能体现出来。魏老师带的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比较大的事,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举手或投票表决。譬如:作业究竟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布置,单元或平时检测是进行还是不进行,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教师批,这些问题他都和学生一起商量,请同学们讨论表决、确立怎么办,这样就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的较大失误,同时又获得了学生热情自觉的支持。实践证明,学生对他们自己参与制定决策总是拥护并认真执行的。
  正是由于有了前面教师的民主思想,和学生建立了民主的关系,决策也就很自然地采取商量和集体表决的民主方式。魏老师的民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民主的课堂教学无疑则是重中之重。
  三、民主的课堂教学
  魏书生认为教学是双边活动。教课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参与学,而且参与教,在教学中时时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生参与进去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魏老师坚持多和学生商量,上课讲什么内容,用多少时间,用什么方法讲,某道习题有没有练习的必要,某篇文章有没有朗读的价值等,一些看起来较小的问题,也尽可能征求学生的意见。魏老师正是在和学生的商量中很轻松地把学生引进教学中,积极发挥了学生主人的作用,通过和学生商量,使魏老师很好的了解学生的需要。魏老师的课堂民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换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 语文学科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决定了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教学手段不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而且还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形式单一等弊端。而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广博的内容,翔实的文本、直观的图片、美妙的音频、多彩的
期刊
今年11月,我主讲了一节观摩课,课题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小说阅读复习》。课后,我以《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中招语文单元复习教学》进行了第一次反思。主要分三点谈了对单元复习的一些思考。  1.以课程标准和河南省语文中招精神来统领单元复习。 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选入四篇课文:《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前两篇课文是推荐的重点课文,我就以这两篇课文为例进行单元
期刊
一、提升语文教师素养,丰富教师感情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越深厚,他的语言感染力就越强,就越能唤起学生与作者和文本的情感共鸣,他的课堂也越有语文味。要使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首先要热爱语文教育事业,以语文教学为乐,全身心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和作者的情感体验,才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体验传递给学生,这样上出来的语文课才容易有语文味。其次,语文教师应
期刊
我想读——满足学生好奇的需要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问题常常是将学生推向深层次阅读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满足学生质疑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笔者通常从这样几方面着手:(1)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越俎代庖,以“讲”代读;也不蜻蜓点水,让“读”匆匆走过场。要给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时间,读通,读顺,读出真情实感,个性化的感悟自会油然而生。(2)设计让学生大胆质疑的环节。
期刊
一、重视阅读的前期指导  1.时间上有保障。除了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我把每周五的语文课定为我们雷打不动的阅读课。每到周五,课前的教室总是非常安静,学生早早的坐好捧着书籍贪婪的读着。时间上的保证,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也保证了阅读的效果。  2.书目的选择引而不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越来越体现了其内在的优势。大多数教师都经常为如何提高后进生和学困生的成绩所困惑。后进生之所以成绩难以提高,我觉得除了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不扎实外,还因为他们绝大部分都缺乏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要想改变他们的面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进行新主动学习的质疑意识,而不是“饭来张口
期刊
一、借助注解,疏通诗意  诗词的语言精练,遣词造句有很大的跳跃性,所以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是学生要跨越的第一关。那么,怎样理解字面意义?那就一定要仔细研读注解了。一般来说,注解为学生提供很多信息,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诗词产生的背景,诗词中的生涩用典,了解一些较生僻词的意思。虽然疏通诗词内容,不必像翻译文言句子一样字字落实,但借助注解可以消除阅读的障碍,使思路豁然开朗,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期刊
一、介绍背景法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法。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或者因年代隔阂,或者因文化历史背景的代沟,往往会使学生形成理解障碍,这时就有必要引述相关背景材料。例如,在教授《观沧海》时,我这样导入: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
期刊
一、民主气氛的形成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落到学生的心理基础上
期刊
语文知识是文化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为了提高语文课教学的质量,我在实践中发现深入研究并巧妙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科学灵活的设疑、提问,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教学自始至终在师生间和谐的互动与交流中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善思、求解、知难而进、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进而使这有限的校内课堂学习,在以后一生的社会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