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的父母是农民,为谋生常年在城里“漂着”,他们也就顺理成章来到城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漂二代”——流动中的花朵。他们比留守儿童幸运,可以伴在父母身边,但他们又比身边的本地儿童尴尬。他们在繁华的都市生活,呼吸着城里并不新鲜的空气,他们的父母也想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让他们上最好的幼儿园,希望借此改变他们的命运,有朝一日能成为城里人。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我想上幼儿园!
情景1
冬日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农贸市场上。这是北京一个普通的早市,弥漫着各种蔬菜水果的味道,到处充斥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笑声和各种嘈杂声。在一堆蔬菜中间,躺着一个熟睡的男孩。他全身裹着厚厚的棉被,可刺骨的寒风和地上的湿气还是把他的小脸冻红了,鼻子下面还挂着一串冻干的鼻涕。有人不忍地问:“为什么不让他上幼儿园啊?”“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哪能供得起啊?放在老家又不放心,只好让他跟在身边了。”爸爸扭头看了一眼儿子,皱着眉头说。
原来,这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家庭。没有钱、没有城市户口,无法将儿子送进幼儿园,只好带在身边。每天早上四五点他们就要去菜市场批菜,儿子在睡梦中就被抱上了三轮车,颠簸一阵后,又躺在了嘈杂脏乱的农贸市场里……
情景2
下午4点多,5岁小女孩胡双静静地待在一个不到3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等着妈妈回来。房间里摆满了儿童玩具,废弃的儿童食品包装袋扔了一地。隔着一堵墙,便是公园的厕所。
胡双的妈妈来自安徽,离婚后,自己带着孩子到杭州市做保姆。本来妈妈每天干活都带着胡双,可是雇主觉得她老是把孩子带在身边,没法好好地工作,所以就把她辞掉了。现在她在一家公园做清洁工,每天就把孩子锁在家里。“妈妈,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5岁小女孩之口。
情景3
幼儿园放学了,小虎和几个小伙伴也背着落满煤渣的小书包像模像样地回家了。他的爸爸妈妈在贵阳市郊的煤矿村干活,因为种种原因,5岁的小虎上不了幼儿园,只好和同样都是随迁子女的小伙伴在外面疯玩。最近,他们迷上了上学的“游戏”,每天背着不知道从哪捡来的书包,准时去附近的一家幼儿园“报到”。在课间游戏时,这群小伙伴就隔着围栏和园里的小朋友玩耍,等人家上课了,他们就静静地趴在园门口听,还摆弄着自己的小本子……
与留守儿童相比,这些流动儿童没有了独守乡下的孤独,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在城里过起了另一种苦涩的童年生活。
很多进城务工家庭表示,现在基本上都是夫妻两个人出来打工,与其把孩子留在老家,让自己挂念,还不如让孩子到大城市见见世面,可没想到在城里连找个幼儿园都这么难。
一位进京务工人员这样说过:
“对我来说,有没有尊严不重要,但一定要有希望。我在北京不关心房价,也不在乎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我就关心教育,因为教育是我们底层老百姓的最后一条出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好好解决,希望就没了,就完了。”
让孩子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最美好的企盼,他们对孩子有着比较高的成才预期。然而,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民办幼儿园又掀起了“涨价风”,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愈演愈烈,无奈之下很多父母选择了资质不够、条件简陋但是收费低廉的“山寨”幼儿园。
“山寨”幼儿园 让人又爱又恨
“山寨”幼儿园规模普遍较小,多分布在大城市的城乡结合处,主要招收聚居在这里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学龄前子女。“山寨”幼儿园收费低廉、经营手段灵活,赢得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青睐,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填补了公办幼儿园的“真空”。
但是,一位家长无奈地说:“‘山寨’幼儿园收费低,提供的服务当然就差。这就像多少钱能买什么样的衣服一样,其实我们心里也明白。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并且,绝大多数“山寨”幼儿园周围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扩大生源,这些“山寨”幼儿园不但收3岁以下的幼儿,还办周托、月托,有的甚至还办有针对中小学生的午托班,加大了幼儿园的管理难度;为了减少成本,这些“山寨”幼儿园大都不愿多聘用教师,师资和教学实力都难以保证,根本起不到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许多家长也表示,这只是找个看管孩子的地方罢了。
同时,这些“山寨”幼儿园的服务也十分令人担忧。一位母亲说:“孩子已经3岁多了,上幼儿园没几天就病了。老师根本不会照顾,居然给孩子喝凉水。现在孩子一提到幼儿园就哇哇大哭。”后来她先后给孩子换了几家幼儿园,每次孩子都会在幼儿园出些意外,最严重的一次是孩子在玩耍时磕破了头,而园方态度却非常蛮横:“是你们孩子自己调皮,我们没责任!”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批“山寨”幼儿园,也随时可能被停办和拆迁,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前不久,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家“山寨”幼儿园就遭遇了这样的命运。该园负责人在凌晨被突然闯进的联防队员强行带离,挖掘机、推土机随后驶入,幼儿园瞬间化为废墟,破损的玩具和设施杂乱地散落在各处。
家庭教育缺位“漂二代”心理断粮
除了面临上幼儿园,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问题,这些“漂二代”的家庭教育也因其家长进入城市而被简单化、边缘化了。
“漂二代”的教育生活环境不如迁入地的孩子
进城务工家庭多在城市临时、流动性地生活。他们居住及工作的环境差,工作时间和收入也不稳定,与之交往的人群单一,还存在不遵守道德与行为规范的现象。加之,进城务工人员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能力有限,不懂得从何处入手教育孩子。因此,限于种种客观条件,众多随迁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远不及当地的孩子。
调查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学习环境普遍比较差,有18.5%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家庭缺乏安静的学习环境,比当地学生高7.5个百分点。而且,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学习环境的不稳定也造成了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城市儿童。
“漂二代”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注度低
大部分“漂二代”家长将孩子的教育交付给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而不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除家长自身工作忙碌没时间之外,也与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2.5%的进城务工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更为重要,25%的进城务工家长认为家庭教育较为重要,12.5%的进城务工家长则认为社会教育更重要。
这些随迁家庭在子女兴趣培养、智力开发等方面都不及城市家庭。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与城市幼儿相比,随迁儿童更易出现知识面窄、求知欲低、学习能力及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
“漂二代”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受自身教育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漂二 代”家长的观念,与城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之间存在差异错位。在自身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家长虽然对孩子抱有的期望很高,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犯错后,一般会采用“打骂”或“放任不管”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此外,还有部分家长因不能陪伴孩子,所以就用物质上的溺爱来补偿他们。这样容易误导孩子,使他们丧失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勤俭、真诚、勤劳、朴实等,从而出现拜金、虚荣和自私等不良倾向。
随迁儿童的心理问题常被家长忽视
虽然随迁儿童生活在城市中,但他们的户籍仍然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既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孩子,也有别于城市儿童。他们在幼儿园与流动的居住环境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因经济生活条件、语言环境、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引起的心理不适,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关注与重视。
比如,孩子来到幼儿园,不会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小朋友交流,不会玩新型的玩具、不明白集体生活的各种规则,这些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如果周围有存在家庭优越感、爱相互攀比的孩子,更容易让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打击。他们不仅会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当然,那些能进入城市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幸运的,相比之下,大多数随迁儿童还处于放养状态,跟着父母四处漂泊,他们的心理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随迁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上述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他们同样还有众多城市家庭也要面对的子女教育问题。随迁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思路和对策,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各抒己见话未来希望城市更“给力”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着重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要在整合利用资源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之外,还要积极扶持引导正规的民办幼儿园,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从政策层面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而此前,温家宝总理特意到北京前门附近的一个幼儿园进行调研。这是一所街道办的幼儿园,共有167名儿童,其中北京本地的孩子107名,外地儿童60名。孩子们大部分来自中低收入家庭,或者是农民工子弟。温爷爷的到来,让教室里的气氛更加热闹起来。温总理亲切地和孩子们说笑玩乐,最后他郑重地对幼儿园的全体师生说:“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影响孩子一生。对学前教育政府要加大投入,拓宽投入渠道,既有政府投入,也有民间投入,发挥合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总理的态度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
学前教育受关注,全国各地在行动
未来5年,北京将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每年不低于教育费附加的8%,各区县学前教育投入经费达到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0%。北京市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建设和改造600所幼儿园,政府办园比例达到50%,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80%将建设为公办园。
福建省将实施“公办幼儿园近期发展计划”,力争2011年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
重庆市学前教育的普及目标是:2012年达到90%的毛入学率,累计建成农村乡镇幼儿园1000所,保证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幼儿园。
杭州市“十二五”期间每年将拿出土地出让收入的0.5%,专门用于农村学前教育……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展望“漂二代”教育的未来。
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代表 张志同
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大力发展普惠园是新环境下的要求和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方向。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各级政府正在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国未来的学前教育竞争很激烈,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前景越来越明晰,未来会更好。
公办幼儿园教师 李娜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如今看到了国家终于把学前教育提上了日程我真的很高兴,我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受到健康、科学、快乐的学前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 柳士荣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即使我们再苦再累,也希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令我们家长很苦恼。今天,得知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政策的出台,我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自己也会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多抽时间关注孩子,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还希望社会各界能多开办一些针对农民工子女的低价正规民办幼儿园,加快解决眼前入园难的问题。
随迁务工人员子女 王笑笑
妈妈说以后我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了,不用一个人在家了,太好了。
虽然当前国家制定了政策措施,保障随迁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但目前仅是“进得去”,要想让这部分孩子“学得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据一项有关“说说你对未来学前教育的期望”的问卷调查显示,位列随迁流动儿童期望前三甲的是:希望老师同学和善一些,希望教学条件更好些,希望享受公平的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涉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各层面的大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想真正融入这个城市,除了家长们要多加努力,还需要城市更“给力”,给予他们更好的、更公平、更公正的教育发展机会,让他们拥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尽情地绽放。
我想上幼儿园!
情景1
冬日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农贸市场上。这是北京一个普通的早市,弥漫着各种蔬菜水果的味道,到处充斥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笑声和各种嘈杂声。在一堆蔬菜中间,躺着一个熟睡的男孩。他全身裹着厚厚的棉被,可刺骨的寒风和地上的湿气还是把他的小脸冻红了,鼻子下面还挂着一串冻干的鼻涕。有人不忍地问:“为什么不让他上幼儿园啊?”“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哪能供得起啊?放在老家又不放心,只好让他跟在身边了。”爸爸扭头看了一眼儿子,皱着眉头说。
原来,这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家庭。没有钱、没有城市户口,无法将儿子送进幼儿园,只好带在身边。每天早上四五点他们就要去菜市场批菜,儿子在睡梦中就被抱上了三轮车,颠簸一阵后,又躺在了嘈杂脏乱的农贸市场里……
情景2
下午4点多,5岁小女孩胡双静静地待在一个不到3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等着妈妈回来。房间里摆满了儿童玩具,废弃的儿童食品包装袋扔了一地。隔着一堵墙,便是公园的厕所。
胡双的妈妈来自安徽,离婚后,自己带着孩子到杭州市做保姆。本来妈妈每天干活都带着胡双,可是雇主觉得她老是把孩子带在身边,没法好好地工作,所以就把她辞掉了。现在她在一家公园做清洁工,每天就把孩子锁在家里。“妈妈,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很难想象,这句话出自一个5岁小女孩之口。
情景3
幼儿园放学了,小虎和几个小伙伴也背着落满煤渣的小书包像模像样地回家了。他的爸爸妈妈在贵阳市郊的煤矿村干活,因为种种原因,5岁的小虎上不了幼儿园,只好和同样都是随迁子女的小伙伴在外面疯玩。最近,他们迷上了上学的“游戏”,每天背着不知道从哪捡来的书包,准时去附近的一家幼儿园“报到”。在课间游戏时,这群小伙伴就隔着围栏和园里的小朋友玩耍,等人家上课了,他们就静静地趴在园门口听,还摆弄着自己的小本子……
与留守儿童相比,这些流动儿童没有了独守乡下的孤独,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在城里过起了另一种苦涩的童年生活。
很多进城务工家庭表示,现在基本上都是夫妻两个人出来打工,与其把孩子留在老家,让自己挂念,还不如让孩子到大城市见见世面,可没想到在城里连找个幼儿园都这么难。
一位进京务工人员这样说过:
“对我来说,有没有尊严不重要,但一定要有希望。我在北京不关心房价,也不在乎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我就关心教育,因为教育是我们底层老百姓的最后一条出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好好解决,希望就没了,就完了。”
让孩子在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最美好的企盼,他们对孩子有着比较高的成才预期。然而,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少,民办幼儿园又掀起了“涨价风”,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愈演愈烈,无奈之下很多父母选择了资质不够、条件简陋但是收费低廉的“山寨”幼儿园。
“山寨”幼儿园 让人又爱又恨
“山寨”幼儿园规模普遍较小,多分布在大城市的城乡结合处,主要招收聚居在这里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学龄前子女。“山寨”幼儿园收费低廉、经营手段灵活,赢得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青睐,一定程度上,也确实填补了公办幼儿园的“真空”。
但是,一位家长无奈地说:“‘山寨’幼儿园收费低,提供的服务当然就差。这就像多少钱能买什么样的衣服一样,其实我们心里也明白。可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并且,绝大多数“山寨”幼儿园周围环境恶劣,安全隐患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扩大生源,这些“山寨”幼儿园不但收3岁以下的幼儿,还办周托、月托,有的甚至还办有针对中小学生的午托班,加大了幼儿园的管理难度;为了减少成本,这些“山寨”幼儿园大都不愿多聘用教师,师资和教学实力都难以保证,根本起不到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许多家长也表示,这只是找个看管孩子的地方罢了。
同时,这些“山寨”幼儿园的服务也十分令人担忧。一位母亲说:“孩子已经3岁多了,上幼儿园没几天就病了。老师根本不会照顾,居然给孩子喝凉水。现在孩子一提到幼儿园就哇哇大哭。”后来她先后给孩子换了几家幼儿园,每次孩子都会在幼儿园出些意外,最严重的一次是孩子在玩耍时磕破了头,而园方态度却非常蛮横:“是你们孩子自己调皮,我们没责任!”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批“山寨”幼儿园,也随时可能被停办和拆迁,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前不久,北京市丰台区的一家“山寨”幼儿园就遭遇了这样的命运。该园负责人在凌晨被突然闯进的联防队员强行带离,挖掘机、推土机随后驶入,幼儿园瞬间化为废墟,破损的玩具和设施杂乱地散落在各处。
家庭教育缺位“漂二代”心理断粮
除了面临上幼儿园,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问题,这些“漂二代”的家庭教育也因其家长进入城市而被简单化、边缘化了。
“漂二代”的教育生活环境不如迁入地的孩子
进城务工家庭多在城市临时、流动性地生活。他们居住及工作的环境差,工作时间和收入也不稳定,与之交往的人群单一,还存在不遵守道德与行为规范的现象。加之,进城务工人员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能力有限,不懂得从何处入手教育孩子。因此,限于种种客观条件,众多随迁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远不及当地的孩子。
调查发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学习环境普遍比较差,有18.5%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认为家庭缺乏安静的学习环境,比当地学生高7.5个百分点。而且,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学习环境的不稳定也造成了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差于城市儿童。
“漂二代”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注度低
大部分“漂二代”家长将孩子的教育交付给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而不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除家长自身工作忙碌没时间之外,也与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2.5%的进城务工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更为重要,25%的进城务工家长认为家庭教育较为重要,12.5%的进城务工家长则认为社会教育更重要。
这些随迁家庭在子女兴趣培养、智力开发等方面都不及城市家庭。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与城市幼儿相比,随迁儿童更易出现知识面窄、求知欲低、学习能力及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
“漂二代”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受自身教育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大部分“漂二 代”家长的观念,与城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之间存在差异错位。在自身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家长虽然对孩子抱有的期望很高,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犯错后,一般会采用“打骂”或“放任不管”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此外,还有部分家长因不能陪伴孩子,所以就用物质上的溺爱来补偿他们。这样容易误导孩子,使他们丧失一些可贵的品质,如勤俭、真诚、勤劳、朴实等,从而出现拜金、虚荣和自私等不良倾向。
随迁儿童的心理问题常被家长忽视
虽然随迁儿童生活在城市中,但他们的户籍仍然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既不同于纯粹的农村孩子,也有别于城市儿童。他们在幼儿园与流动的居住环境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因经济生活条件、语言环境、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引起的心理不适,往往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关注与重视。
比如,孩子来到幼儿园,不会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小朋友交流,不会玩新型的玩具、不明白集体生活的各种规则,这些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如果周围有存在家庭优越感、爱相互攀比的孩子,更容易让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打击。他们不仅会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严重的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当然,那些能进入城市幼儿园的孩子还是幸运的,相比之下,大多数随迁儿童还处于放养状态,跟着父母四处漂泊,他们的心理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随迁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上述这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他们同样还有众多城市家庭也要面对的子女教育问题。随迁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思路和对策,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各抒己见话未来希望城市更“给力”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学前教育工作,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着重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要在整合利用资源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之外,还要积极扶持引导正规的民办幼儿园,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要把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从政策层面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而此前,温家宝总理特意到北京前门附近的一个幼儿园进行调研。这是一所街道办的幼儿园,共有167名儿童,其中北京本地的孩子107名,外地儿童60名。孩子们大部分来自中低收入家庭,或者是农民工子弟。温爷爷的到来,让教室里的气氛更加热闹起来。温总理亲切地和孩子们说笑玩乐,最后他郑重地对幼儿园的全体师生说:“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影响孩子一生。对学前教育政府要加大投入,拓宽投入渠道,既有政府投入,也有民间投入,发挥合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总理的态度明确地向我们展示了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
学前教育受关注,全国各地在行动
未来5年,北京将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市级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每年不低于教育费附加的8%,各区县学前教育投入经费达到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0%。北京市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建设和改造600所幼儿园,政府办园比例达到50%,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80%将建设为公办园。
福建省将实施“公办幼儿园近期发展计划”,力争2011年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
重庆市学前教育的普及目标是:2012年达到90%的毛入学率,累计建成农村乡镇幼儿园1000所,保证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幼儿园。
杭州市“十二五”期间每年将拿出土地出让收入的0.5%,专门用于农村学前教育……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展望“漂二代”教育的未来。
民办幼儿教育机构代表 张志同
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大力发展普惠园是新环境下的要求和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方向。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各级政府正在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国未来的学前教育竞争很激烈,这也从侧面说明我们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前景越来越明晰,未来会更好。
公办幼儿园教师 李娜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如今看到了国家终于把学前教育提上了日程我真的很高兴,我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受到健康、科学、快乐的学前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 柳士荣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即使我们再苦再累,也希望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一直令我们家长很苦恼。今天,得知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政策的出台,我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我自己也会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多抽时间关注孩子,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还希望社会各界能多开办一些针对农民工子女的低价正规民办幼儿园,加快解决眼前入园难的问题。
随迁务工人员子女 王笑笑
妈妈说以后我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了,不用一个人在家了,太好了。
虽然当前国家制定了政策措施,保障随迁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但目前仅是“进得去”,要想让这部分孩子“学得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据一项有关“说说你对未来学前教育的期望”的问卷调查显示,位列随迁流动儿童期望前三甲的是:希望老师同学和善一些,希望教学条件更好些,希望享受公平的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涉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各层面的大课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想真正融入这个城市,除了家长们要多加努力,还需要城市更“给力”,给予他们更好的、更公平、更公正的教育发展机会,让他们拥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尽情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