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互惠生,大部分中国学生和家长都感到陌生,其实这个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流行了几十年。美国每年接收几十万个“外国互惠生”进入他们的家庭,陪伴他们的孩子。现在,互惠生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也引起了中国家长的广泛关注。
最近,王女士为五岁半的儿子康康请来个“外国互惠生”,包吃包住。互惠生的主要任务是陪伴康康,教他英语,同他一起做游戏。这就是时下刚在国内兴起的互惠生项目。
何谓“外国互惠生”?
“外国互惠生”是指居住在中国家庭的国外年轻人,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和玩耍,全天候教授中国孩子外语与国外文化,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同时他们也能利用这一机会,学习中文和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究竟互惠生来到中国家庭后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不妨来听听已经参加互惠生项目的家庭是怎么说的吧。
“互惠生能与孩子同吃同住,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孩子共同生活。日常沟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孩子每天与互惠生一起生活和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互惠生不仅能让全家‘全天候’说英语,还能让孩子‘零距离’接触海外家庭教育,领略文化差异。更重要的是,孩子从此多了一个‘洋哥哥’或‘洋姐姐’陪伴他们成长。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外国人相处和沟通,而且也会逐渐养成西方人独立开朗的个性,树立较强的国际意识。”
故事一:比读国际幼儿园省多了
家住上海市古北新区的陈先生家最近申请了互惠生项目,并成功邀请到了一名英国互惠生Peter。陈先生本身对英国文化就很感兴趣,再加上他有一个4岁的女儿,他很希望孩子以后能到英国留学。陈先生说:“女儿以前上国际幼儿园,有外籍老师教英语,不过现在申请了互惠生项目后,就可以把孩子转入普通的幼儿园了。相比而言,申请互惠生项目一年的费用远远低于国际幼儿园一年的费用。现在孩子每天幼儿园下课后,都和Peter到小区附近的公园玩,我们很看重这段时间,希望孩子能在和Peter的相处过程中学好外语。”
故事二:儿子学会讲意大利语了
安妮是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她的儿子Alex就读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国际学校。他们家的互惠生是一个19岁的意大利男孩Fulvio。刚开始Alex只会用英语和Fulvio聊天,但是有一次Alex无意中听到Fulvio和朋友用意大利语视频聊天,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让Fulvio有机会就教他说意大利语。现在半年过去,Alex竟能用意大利语和Fulvio聊天了,而且他的英语也进步飞速。有一次,安妮和另外几个朋友带着孩子去吃西餐,别的孩子都不会用西餐餐具,而Alex却用得有板有眼,非常有气质,还赢得了朋友们的赞赏。安妮说:“与其说Alex吃西餐吃得有气质,不如说是因为他懂得礼仪所以不慌张。”
故事三:这是我的德国哥哥
7月初,20岁的德国男生Matthias成为家住北京的波波家的新成员。Matthias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每次他带着波波一起出去踢球,波波都会竖着大拇指跟别人说:“这是我的德国哥哥。”
自从家里有了Matthias,妈妈的教育方式渐渐也有了改变。“有次波波磕到桌子,我就在波波面前狠狠地打桌子。Matthias看到就很不解地问我,难道是想告诉孩子桌子错了吗?然后就与自己家里的教育方式做了对比。除此之外,Matthias还经常拿家里的教育方式来举例。久而久之,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只是教会孩子彬彬有礼,更不是教得孩子‘洋味’十足,而是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家庭适合做互惠家庭?
互惠生适合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更适合有1至10岁孩子的家庭。因为这类家庭,在孩子的外语提高和性格培养等方面能获得更全面的收获。但是该家庭要有一定经济能力来承担互惠生成本,以及能给互惠生提供独立房问。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互惠生?
首先,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定下对未来互惠生的基本要求。比如英语口语特别好的家庭可考虑邀请英语母语国的互惠生:而英语交流只在初级水平的家庭,则适合邀请非英语为母语但本身英文流利的互惠生,因为他们更懂得学习英语的技巧。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过分强调互惠生学历、家庭背景甚至相貌等因素,不利于选择合适的互惠生。
如何与互惠生友好相处?
家庭和互惠生之间的常见矛盾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表现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上的文化差异。大致有以下两点:
直接表达:中国家庭如果对互惠生有意见,经常不好意思明说,而是通过各种暗示希望对方改进:而互惠生不太明白这种暗示,家庭就认为他们“不懂事”。建议直接表达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明确安排:西方学生习惯明确的计划性。比如家庭带互惠生一起外出旅游五天,建议中国家庭尽量事先明确计划,如事先告诉互惠生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有助于改进“无计划性”的弱点。
最近,王女士为五岁半的儿子康康请来个“外国互惠生”,包吃包住。互惠生的主要任务是陪伴康康,教他英语,同他一起做游戏。这就是时下刚在国内兴起的互惠生项目。
何谓“外国互惠生”?
“外国互惠生”是指居住在中国家庭的国外年轻人,他们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和玩耍,全天候教授中国孩子外语与国外文化,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同时他们也能利用这一机会,学习中文和亲身体验中国文化。
究竟互惠生来到中国家庭后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不妨来听听已经参加互惠生项目的家庭是怎么说的吧。
“互惠生能与孩子同吃同住,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孩子共同生活。日常沟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孩子每天与互惠生一起生活和游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互惠生不仅能让全家‘全天候’说英语,还能让孩子‘零距离’接触海外家庭教育,领略文化差异。更重要的是,孩子从此多了一个‘洋哥哥’或‘洋姐姐’陪伴他们成长。这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外国人相处和沟通,而且也会逐渐养成西方人独立开朗的个性,树立较强的国际意识。”
故事一:比读国际幼儿园省多了
家住上海市古北新区的陈先生家最近申请了互惠生项目,并成功邀请到了一名英国互惠生Peter。陈先生本身对英国文化就很感兴趣,再加上他有一个4岁的女儿,他很希望孩子以后能到英国留学。陈先生说:“女儿以前上国际幼儿园,有外籍老师教英语,不过现在申请了互惠生项目后,就可以把孩子转入普通的幼儿园了。相比而言,申请互惠生项目一年的费用远远低于国际幼儿园一年的费用。现在孩子每天幼儿园下课后,都和Peter到小区附近的公园玩,我们很看重这段时间,希望孩子能在和Peter的相处过程中学好外语。”
故事二:儿子学会讲意大利语了
安妮是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她的儿子Alex就读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国际学校。他们家的互惠生是一个19岁的意大利男孩Fulvio。刚开始Alex只会用英语和Fulvio聊天,但是有一次Alex无意中听到Fulvio和朋友用意大利语视频聊天,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让Fulvio有机会就教他说意大利语。现在半年过去,Alex竟能用意大利语和Fulvio聊天了,而且他的英语也进步飞速。有一次,安妮和另外几个朋友带着孩子去吃西餐,别的孩子都不会用西餐餐具,而Alex却用得有板有眼,非常有气质,还赢得了朋友们的赞赏。安妮说:“与其说Alex吃西餐吃得有气质,不如说是因为他懂得礼仪所以不慌张。”
故事三:这是我的德国哥哥
7月初,20岁的德国男生Matthias成为家住北京的波波家的新成员。Matthias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每次他带着波波一起出去踢球,波波都会竖着大拇指跟别人说:“这是我的德国哥哥。”
自从家里有了Matthias,妈妈的教育方式渐渐也有了改变。“有次波波磕到桌子,我就在波波面前狠狠地打桌子。Matthias看到就很不解地问我,难道是想告诉孩子桌子错了吗?然后就与自己家里的教育方式做了对比。除此之外,Matthias还经常拿家里的教育方式来举例。久而久之,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只是教会孩子彬彬有礼,更不是教得孩子‘洋味’十足,而是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家庭适合做互惠家庭?
互惠生适合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更适合有1至10岁孩子的家庭。因为这类家庭,在孩子的外语提高和性格培养等方面能获得更全面的收获。但是该家庭要有一定经济能力来承担互惠生成本,以及能给互惠生提供独立房问。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互惠生?
首先,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定下对未来互惠生的基本要求。比如英语口语特别好的家庭可考虑邀请英语母语国的互惠生:而英语交流只在初级水平的家庭,则适合邀请非英语为母语但本身英文流利的互惠生,因为他们更懂得学习英语的技巧。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过分强调互惠生学历、家庭背景甚至相貌等因素,不利于选择合适的互惠生。
如何与互惠生友好相处?
家庭和互惠生之间的常见矛盾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表现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上的文化差异。大致有以下两点:
直接表达:中国家庭如果对互惠生有意见,经常不好意思明说,而是通过各种暗示希望对方改进:而互惠生不太明白这种暗示,家庭就认为他们“不懂事”。建议直接表达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明确安排:西方学生习惯明确的计划性。比如家庭带互惠生一起外出旅游五天,建议中国家庭尽量事先明确计划,如事先告诉互惠生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有助于改进“无计划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