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硬皮病的治疗经验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介绍一例中药治疗带状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经验。患儿系5岁女孩,1973年1月4日初诊,主诉1971年秋出现皮疹,在附近医院治疗,1972年5月一度治愈,同年7月起右下肢又出现皮疹,在某医大皮肤科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后来本院医治。患儿体格消瘦、苍白。既往除经常感冒外,未患过其他严重疾患。无头痛、口渴等。无食欲、二便、睡眠等异常。右下肢外侧皮肤散在乾燥的淡红色小疹,并有瘙痒感。

其他文献
前十年中,已日益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疮、银屑病及蕈样肉芽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增殖性疾病。然而,关于用这些药物来治疗非恶性疾病,以及治疗后不能增加存活率的疾病的问题,还是非常有争论的。临床医生必须仔细权衡用这些药物可能得到的好处及其不利反应,而且必须完全了解这些药物的药理,并且要准备处理所发生的任何副作用。
期刊
本病是小儿出生时已有单发或环状表皮、真皮或直到皮下组织的缺损。1826年William Campbell首先报告兄弟二人头皮发生先天性缺损。本文报告的病例是生后第二天的女婴儿。双亲健康,非近亲结婚,家族无同病。母亲系初产妇。患儿足月平产系双胎,其他一胎在妊娠4~5月时即死亡,浸软的胎儿和患儿一同娩出。
期刊
本文对近年来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一些临床特点方面作了文献综述。现将其病因学中有关病毒学说部分摘要如下: 在病因学方面,认为感染(病毒)和遗传学说仍然是银屑病发生的基本理论,至今已积累了一些资料并继续在进行研究。如向绒毛膜尿囊腔注射0.2毫升病人血清、尿液或鳞屑混悬液,能“感染”6~9天发育着的鸡胚。象早已证明过那样,向鸡胚传染银屑病患者的物质通常可导致胚胎死亡或引起它的病理变化。用病人血清或已
期刊
在皮肤科领域应用氨苯砜疗法是从50年代用氨苯砜治疗疱疹样皮炎开始的。至1962年Lorincz报告,包括疱疹样皮炎在内共有5种皮肤病用氨苯砜治疗有效。他并进一步设想氨苯砜对各型变应性血管炎可能有效。有效的机理可能是氨苯砜与组织内或细菌的粘多糖结合,改变了它的反应性,从而阻止了疾病的进程。
荨麻疹的组织病理学为:水肿、皮肤微血管扩张和充血、淋巴管扩张及血管周围少数细胞浸润(可含有一些嗜酸粒细胞)。真皮上层受累最为明显,而血管神经性水肿则为真皮较深层之血管受累。皮肤划痕症之风团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表皮及感觉神经末稍和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的改变。
期刊
本文报导了用小剂量(125毫克/公斤/日)阿扎利宾(Azaribine)治疗13例严重的银屑病。疗程8周。结果对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及银屑病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80~100%的皮损消退,关节疼痛及肿胀消失,关节移动范围加大,而对斑块型银屑病仅在治疗初期有效,治疗4周后反而恶化或有新疹发生。
作者对100名皮肤病患者的周围血液作了超微结构研究,并以20名正常人作对照。检查方法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细胞层的切片,找寻以下几种结构: 1.狼疮型包涵体:即分枝管状结构,这种包涵体在淋巴细胞中可有两种形态: (1)丝状结构:丝的直径约为220A,长短不一,互相交织在一起,在横断面切片上可见到丝的中心透明。
理论上,在同一患者同时存有炎症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即为银屑病风湿病。患者经常是因关节病就医,在系统检查时发现皮肤损害,皮损往往轻微或隐蔽,必须仔细寻找。多数病例银屑病较关节炎先发。关节损害的分布和演变常具特殊性,使人认为银屑病风湿病是一种与类风湿多关节炎或风湿性骨盆脊椎炎相并列的炎症性风湿病。
期刊
麻风杆菌至今未能作体外培养,进行细菌学的研究还必须应用鼠足垫接种的方法(Shepard,1960;Rees,1964)。取自鼻粘膜冲洗物或鼻粘膜分泌物的麻风杆菌虽也可作鼠足垫接种,但通常仍取自麻风病人皮损的活体组织,这样就需要局部麻醉和外科护理。采取皮肤组织后还要剪碎,磨匀,再经过一系列离心沉淀去分离皮肤组织成份,才能制成菌液,因此这是费时费事的。
期刊
自从异菸肼应用于抗结核以来,目前以利福平为最好的抗结核药物,但是利福平的应用出现耐药菌株较快,为其主要缺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