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ngwu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货膨胀已成为当今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已经面临通货膨胀的严重威胁,伴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切实受到了影响。如何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以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宏观调控的重点。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解决当前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 成因 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类型
  1通货膨胀的含义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供求均衡,一般物价水平稳定并不经常出现,相反,货币供求失衡,一般物价水平波动是经常发生的,当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时,通货膨胀就会出现。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可以定义为: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总水平持续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大量地超过货币需求量。美国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教授认为通货膨胀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生,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2通货膨胀的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亦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主要从需求的角度来寻求通货膨胀的根源,是指在生产量或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变动,使得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过多的需求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通俗地讲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即供给型通货膨胀,旨在说明在整个经济还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的原因,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前提下,由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普遍的上升。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和利润的提高造成的。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侧重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机理,认为部门间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源。
  二、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1.货币超发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2010年、2011年我国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央行独立性较差,货币政策一直从属于财政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一直处于超发状态。从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从41.78万亿元,已经增长到了85.16万亿元。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来看,钱多了总归是要爆发出来的,可能通过CPI爆发,也可能通过资产泡沫爆发出来。
  2.国内成本上升推动了CPI的走高
  近年来,国内各种初级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上劳动力、土地、服务费用等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经济蓝皮书》,2003-2010年农民工年均工资平均增长10.2%,近三年涨幅明显加快到17%左右。土地成本也出现趋势性上涨,特别是农业生产成本上涨明显,以2005年12月为基期,到2011年3月,牲畜产品上涨70%,农业服务费用上涨5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上涨40%。在国内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剧增,通过价格机制的传导作用,进一步推动下游各种成品价格的上涨。
  3.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在2010年第1季度,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感知成为社会共同的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至2010年第4季度,有73.9%的被调查者持物价持续上涨预期的比例达到61.4%。随着CPI的快速走高,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共同理性预期开始形成。理性预期带来的通货膨胀会在短期内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偏好、投资选择等,从而给宏观调控和人民生活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三、应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对策分析
  1.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政府首先应该在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目标,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库存储备和产量进行调节,使其价格坚持每年稳中略升的态势,避免因供求缺口过大导致价格突然暴涨的现象,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
  2.加强金融特别是特定经济部门的监管
  虽然在目前的金融自由化大趋势下,各国提倡金融以及经济自由化,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中不稳定性因素多而复杂,并且我国刚刚彻底的实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因此,我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在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金融、经济管制的同时,也应该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以及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监管。
  3.开发内需
  开发内需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从长远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内需求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1995年以来,中国形成了出口导向、被动超发货币的经济模式,通胀经济是被动超发货币的恶果。今天中国广义货币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1.6到1.8倍,广义货币与GDP之比全球最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将商品卖到购买力较强的地区,但国内的消费者却在国内等着买商品,再加上国内市场过量的货币供应,使货币与商品之间出现不平衡状态。对企业而言,中国内需市场尚待开发的空间非常大。大家认为中国人不花钱是因为教育、医疗成本太贵,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国内商品、服务的满足度不够也是导致内需市场未完全开发的重要原因。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通货膨胀
  现在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几乎己经没有什么经济体可以独立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外。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价格问题不仅仅只是中国的问题,其波动趋势必受到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影响。要解决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应当立足于国际,必须在认清国际经济走势的基础上来调整我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鼓励竞争。
  参考文献:
  [1]吴振坤.如何认识当前的通货膨胀及其应对的政策措施[J].党政干部学刊,2011
  [2]李娅,朱珊珊.通货膨胀深层次分析与中国式治理[J].市场观察(探索篇),2010
  [3]黄汝光,杜丽娟.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调控政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1
其他文献
[摘要]乡土地理教材忽略了对学生现代环境意识教育,无法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水土流失和耕地面积减少的严峻性。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应该采取访问、实地查看,提出合理性的建议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现代环境意识。  [关键词]地理教学 培养 现代环境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祖国各地变化日新月异。作为自编的乡土地理教材向学生全面的介绍了本州各县市工农业、经济文化、旅游业等变化。这
【摘要】希腊的大学者、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他教授弟子经常采用的就是对话式。他对弟子实施教育,一无固定的课堂,二无固定的教材。或在田头,或在街道,因地制宜,随机施教。他往往让弟子们先去体验,然后再通过与弟子的对话,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有所领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学习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关
[摘要]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神圣的。生命教育最早出现在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逐渐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生命教育珍视生命本体存在的价值,其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中学语文中的内容,结合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及当前社会中一些现实,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以期通过生命教育的实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
[摘要]当前,“有效教学”是新课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做到“有效”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体现还不如人意,甚至与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语文有效教学的尺度把持不够,如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理解的模糊,相关评价制度的不完善等。要让当前受到语文教学更“有效”些,必须:一、从概念定义上把握有效;二、从评价制度上促进有效;三、从素质能力上提升有效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时,常常会碰到一个让学生头疼的问题:“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多数情况下,互见出现在上下两句之中。”①“在文言文中,尤其是在诗词或文学性较强的散文中,古人常常故意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别放在两句或一句中的两个地方,意在避免词语的呆板和单调,增强语势,用比较经济的文字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翻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学校计算机教育全面普及,电脑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互联网已经开始走进小学生的生活。网络以强大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吸引着众多的学生,小学生可以从网上更快、更多地获取信息,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 利和乐趣,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也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此,网络对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 战,又带来了新的机遇。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对生物课堂教师适当微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用微笑与学生沟通,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秩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课堂 微笑 氛围 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学的内容对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学习起来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学习起来并没有多大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
[案例背景]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第一框内容,初中阶段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心变化的特点,学会调控情绪,培养和保持乐观心态,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七年级教材依据课标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专门设计了这一单元。  从教学的对象来看,初一学生的情绪有冲动、易变、肤浅、不成熟、不协调、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的特点,两极性明显。因此,这一框内容就
[摘要]培智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学习十分困难,培智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孩子努力克服和矫正身体残疾带来的这些困扰,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还能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能让智障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智障学生主体性的
[摘要]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源于学生本身写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激发写作兴趣、注重读写结合、在练习中感悟和加强作文评改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 读写结合 感情真實 互批互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来提高学生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