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鄱阳湖区居民血清抗体水平现状,探索科学的血清抗体阳性者管理模式,为开展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6-2018年对江西省新建区2个重点流行乡南矶乡(向阳村、朝阳村、红卫村)和昌邑乡(昌北村、曹会村)6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开展血吸虫血清抗体水平检测.302名血吸虫抗体阳性者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吡喹酮化疗+健康教育)、化疗组(吡喹酮化疗)和健教组(健康教育)3组,连续3年观察不同组别间的血清抗体转阴率,并比较血清抗体平均滴度的差异.每年同步对各组进行1次问卷调查,比较血清抗体阳性者血防知识正确率和血防行为正确率的差异. 结果 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职业多为农民或渔船民.2017年联合组、化疗组和健教组的血清抗体转阴率分别为38.1% (37/97)、33.7% (32/95)、40.0%(3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8年各组的血清抗体转阴率分别为47.9% (45/94)、45.3% (43/95)、51.7% (4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联合组、化疗组和健教组的血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22.5、1∶26.6、1∶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8年各组的血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24.0、1∶18.7、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联合组、化疗组和健教组的血防知识正确率分别为84.0% (79/94)、87.5% (84/96)、88.6% (78/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7年各组的血防知识正确率分别为85.9%(85/99)、90.7% (88/96)、90.2% (8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8年各组的血防知识正确率均为100.0%.2016年联合组、化疗组和健教组的血防行为正确率分别为31.9% (30/94)、22.9% (22/96)、22.7%(2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各组的血防行为正确率分别为42.4% (42/99)、44.8% (43/96)、45.7% (4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018年各组的血防行为正确率分别为63.4% (64/101)、65.7%(65/99)、66.3% (65/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宜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在提高居民血防知识及行为意识的同时,可减少药物用量,节约成本,有利于实现对血清抗体阳性者的个案管理,使血吸虫病防治更加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