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单调,使得学生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缺乏兴趣,不能主动融入教学过程.另外,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我传授知识,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思维发展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缺乏针对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师应重视“综合教学”.文章从教学
安排不当,缺乏评价制度,教师的学科素养不足,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等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评价方法的完善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6-0048-02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简介:刘刚(1977.6-),山东省邹平人,本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FQ)]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初中以后,数学的学习难度增加了.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挫,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与数学学习产生矛盾,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再者在新课程改革中,部分学校没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致使教学质量下降.为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一、几个因素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1.教学安排不当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学校数学课程设置不科学,造成课程衔接不良;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
2.缺乏评价制度
不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很难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后,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信心下降.二是部分教师对不同学分者持不同态度,影响了部分数学成绩较差但对数学有一定兴趣的学生.
3.教师的学科素养不足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占大多数,虽然学科知识比较丰富,但应用能力较差,对教材内容不够熟悉,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上,而是仅限于课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不敢大胆提问,学生的思维火苗很快就会被老师熄灭.长期以来,学生的思想懒惰导致了教师教学的独角戏,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失效.
4.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对学习情境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内容、要求和练习不一致的现象,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每节课都有一些内容不能学到,甚至不能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学不到的内容都会在一个学年里积累起来,老师的内容大多是不可理解的,当然也会出现睡眠、打盹等现象,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教学内容的合理构思
在教学中,由于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对教材的编排有个大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體系,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2.优化教学方法
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画出函数图像,然后让学生思考交点的数目.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提高学习兴趣.第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自己能够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教学工作;如在中心角和圆周角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的重点是中心角和圆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画圆,引导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寻找圆心角,由于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教师需要加强引导.
通过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中国古代算经《九章算术》介绍记数法,通过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原子钟介绍有理数运算,通过原子钟误差介绍正负数.通过创设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家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实现再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可以发现一些定理,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利用数学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悬念的设定是利用一些与学生现有观念相悖的例子,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法应突出重点,注重把握关键内容.突出重点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如果讲得太多,就会造成时间上的耽搁,思想上的干扰.如讲分式去分母一课时,可用典型、丰富的范例来使学生掌握去分母的方法,不必把每一个方程都从头到尾地去分母,再把去分母的方程式合为整式方程式.因为学生在去分母、去括号的时候,难免会出错,这节课可主要通过填空、选题、解题等方法,让学生熟练准确地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式.在讲课时,有的老师会全神贯注地去分母,而也有的老师则会完整地解出每一个方程式.课后的第二节课,他会进行小测验.
分散难点,注重循序渐进,教师将难题分散,对学生最容易受阻的部分进行讲解或练习,然后让学生自己做题.在学生尝试性地解题后,教师会告诉他们正确的分析和解答过程,并进行对比.教师的铺垫使问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适用,而尖子生则更愿意让自己先思考,教师铺垫在后面. 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数学具有理论抽象、逻辑严谨、应用广泛的特点,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很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基础数学的内容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很远.为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尽量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我们每节课都去探究,就不能完成教学进度,直接教是最快速的”,教师应该具备“探究式教学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因此,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值得探究的主题,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与活动探究的关系.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其中定理和定义不适合探究),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圆和圆的位置等,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究,但数学内容却是密切相关的,如对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探究,为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铺平了道路,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常见的数学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借助几何画板等软件强大的数学可视化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操作来实现对象的转换,并在各种表现形式之间找到内在聯系.举例来说,它们能使图形在几何画板上移动,能在动态变化中发现点,还能通过测量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圆心到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的关系等等.
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反思,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构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3.改进评价方法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法,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教学现状,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制定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等进行记录,避免反复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兰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9(15):135-136.
[2]陈广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5):31.
[3]樊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4):14.
[责任编辑:李 璟]
安排不当,缺乏评价制度,教师的学科素养不足,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等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从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教学方法的优化、评价方法的完善三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6-0048-02
收稿日期:2021-06-15
作者简介:刘刚(1977.6-),山东省邹平人,本科,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FQ)]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初中以后,数学的学习难度增加了.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挫,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与数学学习产生矛盾,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再者在新课程改革中,部分学校没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致使教学质量下降.为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一、几个因素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1.教学安排不当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学校数学课程设置不科学,造成课程衔接不良;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安排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
2.缺乏评价制度
不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很难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后,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信心下降.二是部分教师对不同学分者持不同态度,影响了部分数学成绩较差但对数学有一定兴趣的学生.
3.教师的学科素养不足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占大多数,虽然学科知识比较丰富,但应用能力较差,对教材内容不够熟悉,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上,而是仅限于课本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不敢大胆提问,学生的思维火苗很快就会被老师熄灭.长期以来,学生的思想懒惰导致了教师教学的独角戏,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失效.
4.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对学习情境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内容、要求和练习不一致的现象,造成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每节课都有一些内容不能学到,甚至不能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学不到的内容都会在一个学年里积累起来,老师的内容大多是不可理解的,当然也会出现睡眠、打盹等现象,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教学内容的合理构思
在教学中,由于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对教材的编排有个大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體系,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2.优化教学方法
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画出函数图像,然后让学生思考交点的数目.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提高学习兴趣.第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自己能够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教学工作;如在中心角和圆周角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的重点是中心角和圆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画圆,引导学生在画圆的过程中寻找圆心角,由于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教师需要加强引导.
通过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中国古代算经《九章算术》介绍记数法,通过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原子钟介绍有理数运算,通过原子钟误差介绍正负数.通过创设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家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实现再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可以发现一些定理,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利用数学概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悬念的设定是利用一些与学生现有观念相悖的例子,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法应突出重点,注重把握关键内容.突出重点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条件,如果讲得太多,就会造成时间上的耽搁,思想上的干扰.如讲分式去分母一课时,可用典型、丰富的范例来使学生掌握去分母的方法,不必把每一个方程都从头到尾地去分母,再把去分母的方程式合为整式方程式.因为学生在去分母、去括号的时候,难免会出错,这节课可主要通过填空、选题、解题等方法,让学生熟练准确地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式.在讲课时,有的老师会全神贯注地去分母,而也有的老师则会完整地解出每一个方程式.课后的第二节课,他会进行小测验.
分散难点,注重循序渐进,教师将难题分散,对学生最容易受阻的部分进行讲解或练习,然后让学生自己做题.在学生尝试性地解题后,教师会告诉他们正确的分析和解答过程,并进行对比.教师的铺垫使问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适用,而尖子生则更愿意让自己先思考,教师铺垫在后面. 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由于数学具有理论抽象、逻辑严谨、应用广泛的特点,使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很辛苦,但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基础数学的内容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很远.为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尽量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有些教师认为:“如果我们每节课都去探究,就不能完成教学进度,直接教是最快速的”,教师应该具备“探究式教学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因此,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值得探究的主题,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与活动探究的关系.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其中定理和定义不适合探究),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圆和圆的位置等,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探究,但数学内容却是密切相关的,如对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探究,为探索圆和圆的位置关系铺平了道路,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常见的数学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借助几何画板等软件强大的数学可视化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操作来实现对象的转换,并在各种表现形式之间找到内在聯系.举例来说,它们能使图形在几何画板上移动,能在动态变化中发现点,还能通过测量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圆心到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的关系等等.
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反思,多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构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3.改进评价方法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改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法,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传统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教学现状,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并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制定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等进行记录,避免反复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兰娟.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9(15):135-136.
[2]陈广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5):31.
[3]樊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4):14.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