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LI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临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诸多困境,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为载体,进行以能力训练为导向(Capability),以实践(Practice)—学习(Learning)—再创新实践(Innovation)的C-PLI三段式实学交替模式开展教改工作,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四个子维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文化、课堂内容、教学效果平均分值较高,离散度低,说明学生对C-PLI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持肯定意见,达到了预期成效。
  [关键词]C-PLI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宛 岩(1976—),男,辽宁海城人,硕士,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交通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交通工程研究;范新科(1990—),男,浙江杭州人,学士,校外导师,宁波宁工交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師,主要从事交通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5-0-05 [收稿日期] 2020-06-11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2019年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文件精神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改革转型的过程中,教师转型效果不甚理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人才培养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要,这种现状更需要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问题提出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很多学校已经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但目前仍没有完善的模式可供参照和借鉴。部分教师仍沿用科研型本科院校的以知识传授型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失实践能力,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训练为导向的课堂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教融合”改革的重要环节。科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被高校广泛接纳并践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教融合更注重于面向社会的、与学校所在地相关的应用性课题和项目的研究,人才培养定位则以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以能力训练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培养定位的必然途径。
  因此,本研究主要强调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教学必须坚持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实践—学习—再创新实践”的实学交替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技术方面“应用性”培养的特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被动听读教学、直线式单向信息传递、连续课堂教授的封闭模式,使学生经历先实践、有疑问,要思考,再学习,最终实践创新的全过程。强化能力训练与实践,建构知识和能力。
  二、C-PLI模式的实践探索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效果评价改革两个部分。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实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C-PLI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交通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关键技术,并能应用这些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在该领域进行规划与管理的必备技能。课程内容涉及较广,涵盖城市轨道交通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史;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构成;客流预测与线网规划方法、线网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车站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衔接;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运营组织;轨道交通系统的评价等方面。本研究将以能力训练为导向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实践—学习—再创新实践”的实学交替模式,把实践锻炼(发现问题)、知识学习(基础拓展)、再实践创新(创新设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C-PLI模式课程教学改革以发现学习论为理论基础,重新设置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身的摸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该模式是以能力训练为导向(Capability)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实践(Practice)—学习(Learning)—再创新实践(Innovation)”的实学交替模式。实践锻炼模块属于初步实践环节,以项目课题为切入点,直接进入实践环节,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知识学习属于理论教学环节,以解决项目问题为目的,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知识的学习,解决初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创新实践属于深化实践、能力提升环节,熟悉和锻炼所掌握的技能,进行创新设计。
  (二)C-PLI模式实施
  C-PLI模式实施重点围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实现项目课题化,教学方式上突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紧紧抓住能力训练这一核心,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程考核。
  前期理论构建阶段—课前准备。该阶段主要在学期初完成,构建以能力训练为导向的C-PLI课堂教学模式。选取实际项目和科研课题,其中,总项目覆盖全部课程内容,各章节设立子项目,案例的设计要有所注重和富有吸引力。
  中期实践实施阶段—课堂教学。(1)初步实践环节:实践锻炼。课堂教学以“小课”形式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信息的互动和学生接受程度的反馈。(2)理论教学环节:知识学习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灵活机动的组合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多模块组合可以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和途径,打破单一僵化的理论教学方式。同时,由教师与学生进行分阶段“结对”。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章节都分批与部分学生进行更紧密地“结对”互动,再由“结对”的学生作为本章节的“课后助讲”,负责在课后时间对其他同学进行作业辅导和课程训练。(3)深化实践、能力提升环节:该阶段需贯穿整个学期。创新实践在课程开始前,利用寒暑假期等期间提前设置基于实际问题的一系列小规模小范围的“探索类项目”,使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的同时,与教学进度同步,进行独立设计。通过针对性地自主探索研究,提升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并激发个人的兴趣。最后通过该类项目的大作业测评将成绩纳入课程教学评价系统中。   后期课程考核与评价。本研究采用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化方式:课堂训练 各子项目设计 课外设计报告(大作业) 期末考试测评。其中“课堂训练、各子项目设计、课外设计报告(大作业)”三者为过程考核部分。
  教学质量课程评价。目前国内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三种评价模式:以专家评价为主、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从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起,部分高校加大了学生评价的力度和比重,呈现出三种评价方式:学生教学评议小组、学生信息员、学生直接评教,所有学生均参加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至今,集中式管理和统一的要求普遍存在,且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产生了直接影响。首先,高度重视抽出共性要求作为评价指标,其次评价落脚点主要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态度等方面。前者过分强调一般性特征,忽略了课程的独特性;后者主观随意性较大。这导致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满意度。为了检验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的实际效果,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研究采用姜涛博士的论文《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的“物理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在姜涛的研究中,该问卷经过专家意见和大范围的样本实验进行了反复修订,已经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由于该问卷是针对物理课程的有效性评价指标,结合本研究,将其中的与物理相关的概念修改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关概念,将其命名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
  (三)C-PLI模式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1.材料与方法。(1)调查对象。涵盖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2016级所有学生,发放78份问卷,回收65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率为78.46%。问卷施测后,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该问卷包含34个条目,分为4个一级维度,9个二级维度,19个三级指标,分别是:第一,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问题(探究问题适切性:t1、t2)、证据(实验器材及安全性:t3、t4、实验设计:t5、t6、数据收集:t7、t8、t9、评价证据:t10)、解释(形成假设:t11、t12、进行推理:t13、t14)、发表(交流和论证:t15、t16);第二,课堂文化:学习情境(严谨尊重:t17、t18)、师生关系(合作:t19、支持:t20、t21、倾听:t22、t23);第三,内容:内容选择(适度:t25)、内容意义(准确阐述:t26、合理建构:t27、联系:t28);第四,教学效果:目标达成(知识理解:t29、t30、过程t31、情感:t32、t33、t34),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3)统计分析方法。将问卷统一编码后,将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4)施测程序。将问卷打印装订成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由主试详细介绍测试目的,根据指导语对被试进行测试,人手一份,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2.研究结果。(1)信度分析。本研究的克伦巴哈系数为0.957,信度系数较高,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一致性较好,可以作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2)内容效度分析。从表1可知,探究问题适切性、内容、教学效果和课堂文化彼此之间显著相关,这四个子维度与总分均值也高度相关,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3)相关分析。第一,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从表2可以看出,分值普遍较高,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的“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持比较肯定的态度,且标准差普遍较低,说明学生意见比较统一。在第16道题目当中,“教师允许学生基于自己的想法和已有证据提出假设”分数最高,这说明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被抹杀,学生的想法没有得到关注,而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中,教师教学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个人想法,鼓励学生基于已有想法大胆提出假设并进行论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启发学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作用。在能力训练的时候,教师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这说明教师充分地以生为本。第二,课堂文化。从表3可以看出,各个题目的平均分均高于4分,说明学生认为该课程的课堂文化呈良性状态。在课堂文化中,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有“尊重他人和贡献的课堂氛围”。这说明该课程的课堂气氛使得每个学生得到了尊重,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有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竞争与合作,营造了一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氛,并且与教师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主动地通过课堂文化对教学内容采取适当地调整以适应学生的水平,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学内容。从表4可以看出,平均值较高,这说明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其需求相适应;离散度较低,这显示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意见比较集中,说明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契合了学生的需求,并且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工作需求搭起了桥梁,这符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第四,教学效果。从表5可以看出,平均值均高于3.8分,说明学生认为该课程的教學效果是比较符合其预期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加强了对该课程的信心,提升了学习兴趣,理解了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学习方法,端正了学习的态度,进而提升了专业学习能力和素养。
  三、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C-PLI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从探究活动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文化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较好地对课程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经过问卷分析发现,学生对于C-PLI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应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持肯定意见。
  (二)研究不足
  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教学需求。本研究虽然为避免对教学效果采用单一化的评价方式,采用了实证研究,但由于笔者研究视野和角度的问题,可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研究被试的局限性,本研究主要的被试范围在一个二级学院的两个专业,样本量代表性稍显欠缺。其次是研究方法的问题,研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采用的是定量的方式,定量的缺点在于过分量化,可能无法对教学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此外本研究主要是横向研究,缺乏对被试的持续性追踪。   參考文献
  [1]姜涛.物理探究课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郑延福.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2.
  [3]张水潮,杨仁法,宛岩.基于科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1):79-82,87.
  [4]宛岩,宋海燕.基于发现学习论的C-PLI模式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6(1):110-113.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C-PLI Model:
  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in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
  WAN Yan1, FAN Xin-ke2
  (1.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 2. Ningbo Ninggong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打破既有思维模式,在科学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时代创新的不同特点,以三幅图片从三个方面阐述创新意识的提升以及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引导,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时代特征;创新人才培养;自我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00-02  引言
摘要:通过走访调研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大学六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从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工作机制、教育体系、实施举措等方面进行梳理、对比,探索三峡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085-02  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
摘要: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放进小学数学课程,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来看,其内容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要求“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关键词:数学
[摘 要]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产业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在教育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除了社会上的各种网络教育培训机构,各大高校也积极开展了线上教学,各种网络教育平台和在线课程呈井喷式增长。在上述背景下,文章以材料专业英语课程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的线上教学为例,深入探讨了高校专业英语在线教育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并结合专业英语教学自身特点,提出并实践了多种改进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目前中医学专科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为改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临床实习效率和质量提供证据支持,初步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课程体系,以期推动中医学专科生实习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医;专科生;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166-02
[摘 要]“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为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根据课程及研究生教学特点,结合机械制造领域知识与理论的新发展,从加强课程团队建设、坚持工科德育教育为课堂育人导向、完善、丰富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研究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先进制造工艺和制造模式,提升对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各种
摘要:《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评价:要足够重视对于作文修改的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看到学生在修改过程当中的态度及方式方法。通过自己修改或者相互更改,从中取长补短,促进相互合作学习,以便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作文评价;自改;互改;从学生出发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41-02  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
摘要: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思考,探索和改革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深入到美国和中国第一线高等数学课堂,掌握第一手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比较优劣,综合因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美;比较研究;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03-02  一、引言  本人曾于2008年间以访问学者陪同身份来到美
[摘 要] 目前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将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进行,这一模式极大提升了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然而为保证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原有研究生理论课程集中学习的时间被分散,理论课程学习时长被压缩,造成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欠缺以及科研能力欠佳。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传统授课教学与小规模限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主要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技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