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佛达人雅俗共赏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化佛(1884—1964),现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被人尊为“辛亥首义老人”,他也是海上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尤以画佛著称于世。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1910年自日本回国,留沪习英文,后在天津路创办补救社,外面看,其为一民办教育机构,实质多有全国革命志士入社为会员。1911年秋,武汉爆发辛亥革命,淞沪响应,钱化佛即奋力参与起事,曾受到孙中山接见,并结翰墨之缘,孙中山还为他题写了“无量佛”。
  民国成立后,南北议和,许多同盟会员都成了高官,然钱化佛却急流勇退,避谢一切官职,解甲返沪,并组织新剧社,创办影片公司,从事电影和戏剧活动,力谋改进社会教育。曾主演电影《春宵曲》等,成为我国第一代电影明星,在上海最早创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的无声滑稽短片中饰演男主角,其表演风趣幽默,轰动一时。他曾多次举办专题画展,震动海内外。
  钱化佛有收藏癖,所得民国元老墨宝甚多。他收藏种类很多,有成扇、历代泉币、紫砂壶、鼻烟壶及日伪告示等十余大类。
  他还是当时全国收藏火花第一人。有次梅兰芳出访外国,问他需带回何物,他曰:“要火花”。梅兰芳回国时,便带回很多俄国沙皇时代的珍贵火花给他,充实了他的火花收藏。钱化佛收藏从少积多,日久汇集大观,堪称“民间收藏大师”。
  解放后,钱化佛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与郑逸梅合著《三十年来上海》(钱化佛口述,郑逸梅撰)。1964年钱化佛病逝于上海,享年80岁。
  画佛逼真栩栩如生
  钱化佛以画佛名世,一生绘佛像上万幅,并以“万佛楼”为其室名,然幅幅佛像均认真创绘,每绘前必先焚香净手,先草稿勾勒再复绘渲染。所绘佛像,无不神情逼真、栩栩如生。钱氏作品格局出入宋画,人物取法梁楷、陈老莲、任伯年,树法多用丁云鹏、吴彬画法,可谓师出有门,笔笔有来路。
  民国时期,钱化佛影响甚广,各大社团组织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如1924年3月“南通金石书画会”成立,会员遍布全国,约280人,钱化佛与吴昌硕、王一亭、张大千、徐悲鸿、金拱北、朱屺瞻均为其会员。1925年其又与于右任、王一亭、吴昌硕、马企周、张善孖、张大千、黄宾虹、刘海粟、周鍊霞、陶冷月等参加了查烟谷创办的“海上书画联合会”,他的作品还在查创办的《墨海潮》美术月刊上发表和介绍。同年,九世班禅到沪,钱化佛绘《我佛如来》一帧前往拜谒,班禅为其佛画题字:“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大智大慧的文殊菩萨,大智大勇的金刚佛,是慈悲、智慧、力量的化身,三位一体的宗喀巴大师保佑我。”并王震书“我佛如来”,遂成佛事与文坛活动之一段佳话。
  1929年,钱化佛的《文殊·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无量寿佛》《睡佛》《红衣罗汉》等多件作品曾于民国时期“教育部第一次美术展览会”出版展览,参展数量与张大千相仿。尤值得一提的是,钱的很多作品有不少当时社会各界的名人题跋,如康有为、曾熙、于右任、吴昌硕、王震、章炳麟、张善孖、张大千、黄宾虹、胡适、梅兰芳、太虚法师、经亨颐、潘天寿、刘海粟、朱复戡、袁克文、钱崇威、姬觉弥、老舍、欧阳予倩、戈公振、潘飞声、杨度、许世英、贺天健、邓散木、朱孔阳等,这些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显赫人物,一方面说明钱化佛本人当时的影响力之大,另一方面反映了他朋友圈之广、人缘关系之好,记得钱的重要生日,不少好友如张大千等都会作画以示祝贺。
  1947年,钱化佛的照片、艺术生平、作品被收入民国唯一出版的《美术年鉴》,可见其影响之大。代表作品有《林间悟道》《笑和尚》《达摩渡江图》《八仙祝寿图》《蟠桃会图》《十八罗汉图》《降龙伏虎图》等。
  作品收藏渐入佳境
  钱化佛作品很早就在市场上流通,1922年他就颁布润格——佛像(观音、罗汉)每尺4元,白描大青绿同润;墨龙照例,扇册每件5元,摹古点图另议。由于他画的作品题材好,且几无敷衍之作,故很受藏家青睐。以后,又多次调整润格。
  1936年他的佛像画已调至3尺50元、4尺60元、5尺80元、6尺100元,观音视上加半。这个润格在当时已属很高。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拍卖兴起后,钱化佛的作品很少见,偶有亮相,价格一般,这主要是人们对钱化佛的宣传不够,导致藏家对他很陌生。1999年朵云轩曾推出钱化佛乙丑(1925)作《白猿献寿图》镜心,这幅作品不仅精湛,而且尺幅也很大(148×80厘米),结果只以2.97万元成交,价格低得离谱。
  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字画行情的大幅上扬,各地拍卖行也开始挖掘有题材的画家作品,2007年北京荣宝率先推出“化佛画佛——‘万佛楼’书画专场”拍卖会,上拍123件钱化佛作品,结果成交率为64%,总成交额338万元,其中成交价最高为钱化佛的《搜山图长卷》手卷33万元。应该讲,尽管这次专场成交情况并不理想,但在市场上集中推出钱化佛作品,对海内外众多藏家了解钱化佛其人其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年后,也就是2013年,北京匡时国际又隆重推出了“钱化佛作品暨‘万佛楼’藏画专场”拍卖会,结果上拍的130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为本季最亮眼的“白手套”专场。尤需指出的是,专场总成交高达5918万元,与2007年荣宝338万元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其中有三件作品突破了200万元大关,价格最高的是《红衣罗汉图》立轴,绢本设色,估价28至32万元,画上题裱边的有58人之多,其中有吴昌硕、章炳麟、黄宾虹、胡适、梅兰芳、太虚法师、王震、曾熙、刘海粟、朱复戡、任堇、袁克文、易大厂、马骀、田桓、谢公展、吴仲熊、吴敬恒、钱云鹤等,该作上拍后,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不少藏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后被一藏家以高达575万元收入囊中,高出最高估价近18倍,不仅创下其作品市场新高,而且价格突破了500万元大关。
  近两年,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艺术市场也呈现疲软态势,钱的作品在市场亮相不多,2018年香港市场上曾推出《观音坐像图》,成交价为60.5萬港元。笔者以为,钱化佛一生专研画佛,技艺堪称一绝,而这类题材受众群体又相当的广泛,后市仍会受到海内外藏家的关注。
其他文献
兽面纹亦称饕餮纹,其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為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吕氏春秋·先识览》中有“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以言报更也”之记载,说明饕餮是种贪吃的野兽。饕餮是人们通过艺术的夸张和抽象的手法,并综合多种动物特征而形成的幻想中之怪兽,令人有神秘威严之感;其兽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是它最主要的特征。而商周青铜器上此类纹饰的构图形式(图1),或有首有身,或有首无身,或无目
期刊
中国陶瓷装饰种类丰富,题材广泛,陶瓷匠人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形式表现在器物上,制作出具有文化艺术魅力的精美瓷器。本文以馆藏精品瓷器为参照,主要从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三个方面浅析文化艺术对中国陶瓷装饰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国先民们善于发现大自然,并利用大自然为自身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早在远古时期,出现陶制用品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巧手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日常用品,并为之装饰纹饰、添加色彩。
期刊
在人类文明史中,很多民族都会用泥制陶,但瓷器却是中国先民独步天下的发明。瓷器超越了实用器皿的意义,是泥土与矿石在烈火中的一次涅槃。如今,瓷器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皿之一,但在古代,瓷器却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们所钟爱的奢侈品,还通过各种渠道出口海外。今天笔者为大家整理了一批河北博物院馆藏的精美元代青花瓷,以期更为直观地感知我国令人惊叹的瓷器文化。  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到了元代在景德镇发展成熟。
期刊
在中国著名的鲁迅美术学院里,曾有四位著名的老艺术家,德高望重,德艺双馨,他们大都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鲁迅美术学院执教,春风桃李,化育英才。在教授绘画的同时,钟情于绘画创作,且艺术风格各异,有的工笔重彩、风华绝尘,有的上宗宋元、功力深厚,有的没骨花鸟雅秀超逸,有的写意花鸟栩栩如生。这四位老艺术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少翔、季观之、钟质夫、郭西河,合称“鲁美四老”,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推晏少翔,他活了10
期刊
河北省处于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西边依靠太行山,北边与内蒙古接壤,东边毗邻渤海,南方连接河南诸省。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呈现出半湿润半干燥的状态,这里的四季较为分明,冬天寒冷,夏天炎热,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地较为干旱。河北省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蚩尤就曾在河北征战并进行融合,由此开创了中华的文明历史。这些自然的地理环境和北方特点形成了河北人独有的性格特征与生活习俗
期刊
学田是指古代书院和州县官办学校所用的田地,设学田以赡学的制度,创始于宋代,延续至清朝。福建省惠安孔庙作为宋代至清代的官办县学,历代设有学田以维持学校的运作,现存有一方清代学田碑记录了清代惠安学田的来源。  惠安孔庙始建于北宋,从宋至清,一直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和县学学宫,现存有孔庙建筑照屏、棂星门、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和崇圣祠。历史上还曾有学宫建筑明伦堂和教谕廨等,可惜现已无存。在惠安孔庙戟门西
期刊
吉州窑是我国江南地区一处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遗址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因隋至宋吉安属吉州管辖,故名“吉州窑”,又称“永和窑”。它创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宋,南宋末年衰退,终烧于明代中期,延烧600多年。吉州窑善于利用自身地理和人文优势,集各大名窑之大成,尤其是受唐以后古吉州地区活跃的经济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其产品种类多、釉色全、造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在众多民窑中脱颖而出,成为唐宋时期南
期刊
在不久前结束的西泠印社2018秋季拍卖会上有这么一枚不起眼的印章,说它不起眼,是因为在这个专场——“文房清玩——田黃暨名家钮工”中,它并非耀眼的明星,甚至被安排在最后出场。然而它却是我们在这里要讲的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之一,因而有着特殊的意义。  林元珠,清末民初的福建寿山石雕大家,东门派集大成者。时人评述,“其所作兽钮,筋力遒健,特别着意于须、鬃、毛发的处理;行刀流利,精致活泼;螭虎穿环,飞鳌水兽
期刊
最近,笔者经办了一对T41《从小爱科学》小型张邮票的咨询鉴定。持票人李先生是一位集邮20余年的爱好者,去年因为买了一套房子,已花去了全家的积蓄,年底收房后面临的装修费用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虽然两口子收入不菲,但要解决将近40万元的装修费,还是遇到了难处。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他们只好忍痛卖掉唯一的一个T46《庚申年》猴四方连和一对心仪的T41《从小爱科学》小型张邮票。李先生之所以心仪这对《从小爱科学》
期刊
唐云与赖少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便密切交往,伴随着四十年友情的是他们艺术上的共同进步、事业上的相互砥砺、生活上的彼此扶持。二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诸多藏品、艺事见证了他们的友情,这些既是历史长河中的吉光片羽,又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书画大师不断进取,创新风格,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决心与努力,对于当代艺坛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