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素质教育的素质观已逐渐统一起来,人们把素质定义为“个人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筝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和质量水平”。这一定义的核心,是将着眼点放在了素质的这一潜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显然,语文学科更应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认识误区、实施构想、思辨能力、完善评价
【中国分类法】G633.3
一、语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是信息的载体交流工具。无容质疑,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这一门学科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操作时,我们却又忽略了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没有谁来给他们提问。教师解决这种问题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教会学生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获取有关的信息,让学生自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比仅学会这篇文章的主题更实在,更有用。这就是理解、分析语言的素质的培养。所谓“授之渔,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就在于此。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语文素质教育显然也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反映是一种教育目的,而不是一种为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式。但在我们的一些教育实践活动中却本末倒置,用方式来代替目的。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学观”,是围绕提高语文素质的一种顺应世界潮流的教学思想。如果仅把语文的第二课堂或第三课堂才视作是素质教育,那么第一课堂该往那里放?学生真有那么多时间去搞那些个第二、第三课堂吗?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学习阶段的直接经验往往比间接经验更为曲折和耗时。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撞上墙感到痛以后才告诉他那是吃亏的做法!语文教学应落实在字、词、句、语、修、逻、文方面,即落实在语文形式上。素质教育理应以提高学生的这些“素质”为出发点。语文首先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通的工具。如果工具的性能不知,使用方法不清,无论你用什么花样去用它,它也将不听你的使唤。叶圣隐先生指出:“不论国文、英语,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劳力多而收获少”。夏丐尊先生所谓“学习国文应该着眼于文学的形式方面”,这些精辟的论述,使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有了更严谨的认识。依靠学习的直接经验显然是不能代替严谨而科学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师理应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从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弘扬民族文化等诸方面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构想
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实际上对语文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知识层级上,它必须强调语文形式素质的教育;从思维形式上,它须以语文素质和文学素质为核心,建立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思维习惯;从思想道德情操上,它要求完善“习文悟道”的过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语文本是一门修养性学科,其知识层级的层递性与其它学科自然不能同日而语。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促使学生形成这种语文修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低下,不管什么原因,首先是教不得法,导不得要。语文教材中,由于语文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向学生展示一种全新的世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以教纲为蓝本,提高课堂效率,以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材为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得通过教材来实现。通过认识教材来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通过接触一篇篇“活的语言”来提高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力。围绕这些“活的语言”,教师可究透其语言知识。同时,对课文意义上理解,实际上就是将语言交际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辨识一定语流中的表层意义和稳含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上讲,就是将语言材料所承载的信息链中,抽出合符某一特征的信息。古人云“抽释其义而蕴至无穷”也是这个意思。在这个问题上叶老曾指出“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进行指点。
三、扣住质点,融会贯通,形成思辨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单篇课文的教学: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大量的注释,再加上教师的讲授分析。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可是一到高考,学生茫然与困惑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不能自如地将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阅读中。似乎语文知识独立在阅读活动之外。相反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注意这样一个相通的现象,每种文体的差别在于所调动的语文手段不同。语文手段侧重在广泛联想,形象思维,拓展其深邃的意境,让学生沐浴在一个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其具体操作往往通过融情于景,景情穿插,达到一个“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对于普通的小学生来说,如不在这阶段得到全面的训练,显然就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确,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修养性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科学性的不存在。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抓住语文形式素质这一关键环节,再利用课外阅读形促使学生形成应有的思辩能力。
四、完善对于素质教育的评价
教育测量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专门分枝,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这一学科只能提出一些恳切的希望。现在一提到的素质教育,大有用语文活动来取代之势。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仍然在课堂,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语文素质的组成是多元化的,对教师的评估更不能“游戏”定高低。国外对布鲁姆的理论研究是热烈的,我们期待着一个对语文素质较为全面的评估体系。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设想:“让现行的语文考试更接近一些学生的语文能力。”回顾一番教纲和考纲,讲到关键地方,只是用一些模糊概念来带过,规定虽是“浅易”“初步”“一般”,但试题呢?恐怕就不那么“浅易”“初步”“一般”了。教材的简单化、考纲的模糊化、试题的偏离实际,难怪学生坦怨:语文考试是“教的不考,考的没教”。这话虽有些偏激,但一个偏离教学实际的测试又怎能不让第一线教师们疲于奔命呢?应运而来的只有题海战术;接踵而至的就有“应试教育”的“美誉”。这一现实警示着我们应该从语文教育科学的特殊规律上进行一次系统的研究。兴许这样能找到改革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根本出路。
因此,现实是严峻的,现状也实在令人担忧。以上这番议论,实在想抛砖引玉,以求得广大同仁商榷。从而多学一点理论,求取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真正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认识误区、实施构想、思辨能力、完善评价
【中国分类法】G633.3
一、语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是信息的载体交流工具。无容质疑,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这一门学科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操作时,我们却又忽略了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没有谁来给他们提问。教师解决这种问题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教会学生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获取有关的信息,让学生自己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比仅学会这篇文章的主题更实在,更有用。这就是理解、分析语言的素质的培养。所谓“授之渔,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就在于此。素质教育为的是让学生得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语文素质教育显然也是一种能力教育。它反映是一种教育目的,而不是一种为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式。但在我们的一些教育实践活动中却本末倒置,用方式来代替目的。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学观”,是围绕提高语文素质的一种顺应世界潮流的教学思想。如果仅把语文的第二课堂或第三课堂才视作是素质教育,那么第一课堂该往那里放?学生真有那么多时间去搞那些个第二、第三课堂吗?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学习阶段的直接经验往往比间接经验更为曲折和耗时。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撞上墙感到痛以后才告诉他那是吃亏的做法!语文教学应落实在字、词、句、语、修、逻、文方面,即落实在语文形式上。素质教育理应以提高学生的这些“素质”为出发点。语文首先是信息的载体;是交通的工具。如果工具的性能不知,使用方法不清,无论你用什么花样去用它,它也将不听你的使唤。叶圣隐先生指出:“不论国文、英语,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劳力多而收获少”。夏丐尊先生所谓“学习国文应该着眼于文学的形式方面”,这些精辟的论述,使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有了更严谨的认识。依靠学习的直接经验显然是不能代替严谨而科学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师理应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从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弘扬民族文化等诸方面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构想
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实际上对语文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知识层级上,它必须强调语文形式素质的教育;从思维形式上,它须以语文素质和文学素质为核心,建立起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思维习惯;从思想道德情操上,它要求完善“习文悟道”的过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语文本是一门修养性学科,其知识层级的层递性与其它学科自然不能同日而语。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促使学生形成这种语文修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低下,不管什么原因,首先是教不得法,导不得要。语文教材中,由于语文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向学生展示一种全新的世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以教纲为蓝本,提高课堂效率,以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材为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得通过教材来实现。通过认识教材来认识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通过接触一篇篇“活的语言”来提高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力。围绕这些“活的语言”,教师可究透其语言知识。同时,对课文意义上理解,实际上就是将语言交际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辨识一定语流中的表层意义和稳含意义。从信息论的角度上讲,就是将语言材料所承载的信息链中,抽出合符某一特征的信息。古人云“抽释其义而蕴至无穷”也是这个意思。在这个问题上叶老曾指出“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地方给学生进行指点。
三、扣住质点,融会贯通,形成思辨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单篇课文的教学:预习提示,自读提示,大量的注释,再加上教师的讲授分析。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可是一到高考,学生茫然与困惑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不能自如地将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到阅读中。似乎语文知识独立在阅读活动之外。相反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注意这样一个相通的现象,每种文体的差别在于所调动的语文手段不同。语文手段侧重在广泛联想,形象思维,拓展其深邃的意境,让学生沐浴在一个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其具体操作往往通过融情于景,景情穿插,达到一个“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对于普通的小学生来说,如不在这阶段得到全面的训练,显然就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确,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修养性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科学性的不存在。教师只有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抓住语文形式素质这一关键环节,再利用课外阅读形促使学生形成应有的思辩能力。
四、完善对于素质教育的评价
教育测量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专门分枝,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这一学科只能提出一些恳切的希望。现在一提到的素质教育,大有用语文活动来取代之势。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仍然在课堂,教师应致力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语文素质的组成是多元化的,对教师的评估更不能“游戏”定高低。国外对布鲁姆的理论研究是热烈的,我们期待着一个对语文素质较为全面的评估体系。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设想:“让现行的语文考试更接近一些学生的语文能力。”回顾一番教纲和考纲,讲到关键地方,只是用一些模糊概念来带过,规定虽是“浅易”“初步”“一般”,但试题呢?恐怕就不那么“浅易”“初步”“一般”了。教材的简单化、考纲的模糊化、试题的偏离实际,难怪学生坦怨:语文考试是“教的不考,考的没教”。这话虽有些偏激,但一个偏离教学实际的测试又怎能不让第一线教师们疲于奔命呢?应运而来的只有题海战术;接踵而至的就有“应试教育”的“美誉”。这一现实警示着我们应该从语文教育科学的特殊规律上进行一次系统的研究。兴许这样能找到改革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根本出路。
因此,现实是严峻的,现状也实在令人担忧。以上这番议论,实在想抛砖引玉,以求得广大同仁商榷。从而多学一点理论,求取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真正达到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