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为王,愿赌服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抢钱至尊》讲述了美国后工业时代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被华尔街投资商收购清算的过程,充分展现了美国自由主义经济传统下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商业画卷。在这幅画卷中,不管掠夺者和被掠夺者有何立场和动机,使用何种手段,他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或屈从于丛林法则。
  关键词:收购;反收购;别人的钱;自由主义经济
  作者简介:韦美璇(1972.11-),女,广西人,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2
  电影《抢钱至尊》的英文片名实际上是《别人的钱》,讲述的是美国后工业时代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被来自华尔街的投资商拉里收购清算的过程。在影片中,被视为掠夺者的拉里毫不避讳地宣扬他最喜欢的是钱,尤其是别人的钱。他特别推崇自由主义经济,热衷于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游戏,通过收购陷入困境的公司清算拍卖其资产牟取暴利。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厂的负责人乔根森为了抵制拉里的收购,请来了美女律师凯特与拉里周旋。双方在收购与反收购的过程中各施手段,也让观众看到了美国商业运作的自由主义经济环境和背后的丛林法则。
  一、掠夺者的视角——弱肉强食,胜者为王
  影片是以掠夺者拉里的独白开始的,一开篇就毫不掩饰地宣扬他爱钱,尤其是别人的钱。随着影片的展开,观众可看出他位于黄金地段规模可观的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盯住有利可图的企业,挖掘这些企业的问题,瞄准时机下手收购。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厂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根据拉里的测算,该厂资产价值远远高于其股票价值,他可以以低于实际资产价值的价格买下该厂,清算其资产,从中获取暴利。于是,他开始大量购买该厂的股票,同时上门跟乔根森沟通,意图收购该厂。他指出电线电缆厂实际上一直在亏损,乔根森在用其他部门的盈利填补这家工厂的亏空。他很明确地跟乔根森等人说他不需要懂电线电缆生产,他只知道这家工厂不挣钱了,就应该停止生产,直接安乐死——清算拍卖资产。遭到乔根森拒绝后,他很愤怒地指责乔根森在牺牲他作为股票持有人的利益,拿着他的钱填补工厂的亏空。他随后指示他的手下继续买入股票,打算短期内就能达到控股的目标。
  凯特跟拉里达成停止购买股票的协议,但是背后却指使各自的团队成员买入股票,当凯特怒气冲冲地质问他的时候,他理直气壮地说他是按照自由主义经济的规则行事的,能吃得多的就是赢家,凯特想要跟他玩这样游戏,就得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规则。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基本上贯穿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建国后也基本上一直奉行自由经济,由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经济运行,任由企业自由发展、优胜劣汰,而政府并不对经济生活加以干预。美国人认为他们经济的繁荣得益于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影片中拉里的所作所为很明显地演绎了自由主义经济的精神和传统。在拉里与凯特的交锋中,双方运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增持股票、寻找适用法律条款、舆论宣传甚至互相色诱等等,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政府干预的影子。唯一有点政府干预意味的是凯特援引某项法律条款对拉里增持股票申请了临时限制令,拉里认为这条限制令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的精神,大为光火。然而,由于他无法突破这条限制令,也只能受其约束,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吃掉电线电缆厂的计划。
  由于限制令,收购与反收购的双方进入了僵持状态,因此双方除了试图买下对方的股票之外,只能展开舆论战,分别在报纸上宣传各自的主张争取其他股东的支持。在影片接近结束的股东大会上,拉里发表演讲指出股东买股票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他们应该关心的是什么产业赚钱,哪家公司能给他们赚取最大的利益,而不需要为具体的某个产业某家公司的存活和该产业该公司员工的就业等等负责。拉里的演讲实际上表达了很多美国人的想法,因此最终投票结果是赞成清算工厂的票数远远多于保留工厂的票数。在这一场弱肉强食的游戏中,掠夺者拉里成功地吃掉了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厂,即使影片最后该厂起死回生,他还是捞了一大笔钱。
  二、被掠夺者的视角——遵守规则,愿赌服输
  乔根森在影片中代表被掠夺者。他出场的场景是一家看上去很传统的工厂——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厂。事实上,这家工厂的名称以及工厂的所在地暗示着美国的商业背景信息——传统。新英格兰这个名字代表着美国工業与英国一脉相承的渊源,而工厂所处的罗得岛是美国第一家通过发行股票筹资建立的企业所在地。乔根森的工厂显然也是按照这样的传统建立起来的,因为影片中他一出场就提到了公司的股票价格在上涨,之后有个场合说到公司发行了四百万股票,影片后面的年度股东大会也让观众看到了众多的股东。这一切都在说明虽然乔根森很传统,他的想法和立场跟拉里是对立的,但是他的公司的创立和运行(比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重大事情股东大会投票决定的做法)遵循的也是自由主义经济的传统。事实上,他也在用“别人的钱”来创造和维护一个梦想,一个为员工、为邻里、为国家、为未来负责的梦想。
  面对拉里的收购,一开始,乔根森的反应是他拥有足够数量的股权,拉里不可能接管工厂。后来得知拉里的手段,意识到拉里有可能购买到足够数量的股权左右公司决策时,他一方面拒绝借款增持股票,另一方面对从拉里手中购回股票让拉里白白获利很不甘心。但是,乔根森知道无法阻止拉里增持股票,因此很痛快地接受了聘请律师应对拉里的提议,运用自由经济的规则来保护公司的利益,维护他的梦想。很显然,乔根森知道自由经济的原则,也乐于遵守规则。
  随着剧情的发展,收购与反收购双方都利用各种规则和手段去追求自己的目标,拉里和乔根森等人都在继续增持股票。凯特运用法律手段阻止了拉里继续增持股票后,建议乔根森买回拉里手中的股票,但是拉里的报价让乔根森很难接受,尤其是想到拉里什么都没做,只是买进卖出股票就平白赚走他们的钱,他就非常愤怒。虽然乔根森痛恨拉里的贪婪和唯利是图,感情上很抵触关停拥有悠久光荣历史的工厂,但是他没有一意孤行意气用事,而是遵循自由主义经济的传统,把决定权交给了股东,实际上也是变相地交给了市场。在股东大会上他发表演讲,痛斥拉里等人的贪得无厌唯利是图,指责他们玩弄别人的钱追逐利益,既不生产也不制造任何东西,也不关心人们的福祉。但是,他并没有采取什么非常手段去干预投票。最后投票结果出来时,乔根森看上去很受打击,但是仍然平静地接受了结果,展现了愿赌服输的精神。
  三、结语
  影片中的拉里和乔根森实际上都是在自由经济的环境下玩“别人的钱”。拉里是在利用自由经济的规则正大光明地巧取豪夺“别人的钱”。乔根森则是在用“别人的钱”维护梦想的同时不自觉地遵循自由经济的传统,当这个梦想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面前破灭时,他愿赌服输,平静地接受了结果。总之,影片从对立的层面展示了美国自由主义经济精神和传统对美国商业运作根深蒂固的影响:不管掠夺者和被掠夺者有何立场和动机,使用何种手段,他们都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或屈从于丛林法则。
  注释:
  [1]影片及影片字幕等资料来自互联网资源。
  参考文献:
  [1]lovesuw99,自由主义经济模式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7588440-7862535.html,2016-10-26.
  [2]Other People’s Money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ther_People's_Money。 2017-06-10.
  [3]程研子qj,抢钱世界_360百科 https://baike.so.com/doc/6364114-6577753.html,2014-06-03.
  [4]米歇尔(Charles Mitchell),国际商业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朱永涛,王立礼,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孤独的伦敦人》揭示了生活在伦敦的特立尼达离散群体面对多元文化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及后果。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试图分析离散群体的不同选择如何导致身份危机以及如何相反地促成身份构建。离散群体在面临文化冲突时应积极化解二元对立,做双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文化融合中构建新身份。  关键词:离散;身份危机;身份构建;杂糅;模拟  作者简介:程露(1992.2-),女,硕士
有时候你在  有时候你不在  有时候你是牧仁  有时候你是黎明  有时候你是雪  干净的雪  雪一样的丹顶鹤  丹顶鹤头顶上的一点朱砂痣  有时候刚在盐城荒凉的  滩涂消失  又出现在扎龙广袤的湿地  它们成群地飞啊飞  一只丹頂鹤鸣叫  更多的丹顶鹤开始复读  在清晨 水草丰饶  空气中的回响把乌裕尔河引向  四野八荒 那些永恒的事物  都是善于飞翔的  翅膀挨着翅膀  它们飞啊飞  直到我们的
喊了一辈子妈妈  今天庄重一把  一簇康乃馨放在墓碑上  上面有母亲的字样  母亲,过节了  五月的鲜花都在你脚下  此刻,我离你最近  你的世界已成为方向  隐约看见我的余生  慢慢走向你招手的地方  我的贪婪从吸吮开始  你的乳汁是我生命的全部  在記忆的光影里  总有最熟悉的声音  和夕阳一起落下  回家了  多少个五月过去了  母亲,天堂寂寞吗  没事多和上帝唠叨唠叨  我时常后悔  没有
摘 要:茹志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女性作家,在当代文坛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她个性十足、热情、细腻。茹志鹃偏爱短篇小说创作,其短篇小说笔调俊朗、清新、明快,具有浓郁的散文化特征,这在其短篇小说的结构形态上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以《百合花》为例来探讨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结构形态。  关键词:茹志鹃;《百合花》;散文化;结构形态  作者简介:姜艳艳(1991-),女,黑龙江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祖国,我是一把古老神奇的泥土  见证了五千年的沧海桑田  收藏过竹简和陶片  掩埋过战旗与忠骨  孕育了诗经、离骚、唐诗、宋词  生长出茶叶、丝绸、瓷器、水墨  祖国,我是一把生机勃勃的泥土  千年的沉睡被巨人唤醒  乘坐欢歌疾驰的高铁  拥抱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  我是生态农业的鸟语花香  我是中國品牌迈向世界的坚实脚步  祖国,我是一把普通卑微的泥土  颗颗粒粒都是对你爱的倾诉  生长花草,生长
繁星中的一颗  光芒中略带落寞  好像在赌气  嘟着嘴,偶尔象征性地  闪烁  你可知它心底的秘密  “或者永恒明亮  或者永坠黑暗”  真正的恐惧  來自明与暗仓促交替  如同隐忍的咳嗽  怎会静默
六月里  一拨拨山花  走马灯似地轮流登场亮相  六月里  一群群蜂蝶  擠在花间,昼夜不停地忙碌  六月里  一股股花香  四溢山野,沁人心脾  六月里  花儿,都咧着嘴儿笑  不时发出嫉妒的长叹  ……  最终,各路花儿都输给了  默不作声的大地
大约是因为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很长时间我都偏好婉约凄清的文字,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渺茫的痛感,似乎这样我们可以更清醒地看待人生的多变与缺憾。可就在邂逅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后,我蓦然发现自己其实更钟爱也更契合于东坡那快乐明亮的笑容,那慈仁纯真的心境,那浑然天成的文字,那卓然于世的风骨。  就是这样一位男子,长发不羁地挽起,戴着一顶特别高、顶上窄而微向前倾的帽子,竹杖芒鞋粗布衣衫却难掩
離开是一次意外  就像九月下了一场真实的雪  大雁来不及留言  据说土地已睡去  玉米在场院里微笑  没有人在意这场出人意料的雪  就像没有人注意我的离去  冷也是真实的  皮肤有些夸张  血管收缩  心停止张望  双手相互抚慰  脚与土地在碰撞  一声声 响亮
在兴安杜鹃绚烂多彩的枝头上  我看见,有一首歌谣在倾情传唱  在雅鲁河畔稻香旖旎的旋律中  我看见,有一个梦想在拔节生长  在父老乡亲望眼欲穿的期待里  我看见,有一行脚印在铿锵作响  在鱼水情深丹心绘就的蓝图上  我看见,有一面党旗在迎风飘扬  春和景明,东风浩荡  在广袤的龙江大地,迸发出磅礴的力量  走出机关大楼的扶贫干部,焕发出无限的激情  质朴的山村,从此绽放出浓墨重彩的脱贫画卷  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