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冰雪为卿热”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ai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中,更加遍布于情感行为中。可是,这种蕴含于情感行为中的美却是那么含蓄,让人难以发现,难以认知,甚至被忽略。情感行为的存在为美的具体表现提供了载体。情感行为的美悄然融入了美学研究范围之内,以一种不可剥离的状态存在于各个角落。具有美感的情感行为其实是以道德为支撑的,但又不仅限于具有道德性的具体形象。
  [关键词]情感行为 载体 审美
  [中图分类号] 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70-02
  美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现实生活、生产条件及其相应的千差万别的文化环境,形成了人类历史和现实中异彩纷呈的美,甚至对立的美。从对于具体的美的事物的欣赏,到凝聚成为一种较为抽象的美的观念,无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今中外,美学都经历了一个从混沌模糊到逐步清晰明朗的认识过程。
  人的行为一般都可以定义为是一种为了满足精神需要或者是物质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人作为行为的主体,总会直接或间接地受着情感的影响。因此,人的大部分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情感行为,都能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可以用审美标准来进行评价。从另一方面来说,大部分行为的产生总要通过一定的情感思考,这些情感包括很多种,例如亲情、爱情、友情等。
  情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情感是具备审美价值的。在生活中,人们通过情感行为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
  美的感受是不能脱离了情感而论的,它是不能直接用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的。人的行为只有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性的具体形象,而后在经过艺术性的提炼与加工,使之上升到审美范畴,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同时也就具有了审美的价值。
  “不辞冰雪为卿热”,最早记载于《世说新语》中,说的是关于荀奉倩的典故:“荀奉倩妇病,乃出庭中,自取冷还,以身慰之。”大意为荀奉倩和他的妻子非常相爱,有一回,他的妻子不幸得了急症,身上发热总是不退,那时候偏偏正逢寒冬腊月,荀奉倩着急得不得了,于是便脱掉了自己的衣服,光着身体跑到院子里,让冰雪冷冻自己的身体,然后再跑回到妻子的旁边贴在她身上来给妻子降温,并且这样来回了好多次。可惜这并没有将上天感动,最后他的妻子还是死掉了,后来,荀奉倩也被折磨得生了大病,并且一病不起,不久便也随他的妻子去了。
  显然,“不辞冰雪为卿热”是一个很典型的情感行为。虽未能感动上天,可蕴含的美却是溢于言表的。
  一、情感行为中“美”的存在
  众所周知,美是具有情感性的,而情感又是人与客观外物进行交流互动的纽带,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因此,外在世界与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生活发生着十分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关系,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具体的行为时,也自然会渗透着一些情感的因素。
  在“不辞冰雪为卿热”中,荀奉倩的行为里寄托着他对妻子深沉的爱,因为这爱,他愿意不顾自己的生死去为妻子治病,这些事情在外人看来,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但是在荀奉倩的意识里,他是带着浓烈的情感去做这件事的。这样一来,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情的本身便透露着一种化不开的深情。再如人们往往对一些电视剧或者小说难以割舍、欲罢不能,并发出感叹:“好看!”于是,问题便出现了:这好看是美吗?其实,人们看的并不仅仅是电视里的道具、场景、服装、色彩,而更多的是看支撑着电视剧或小说的灵魂的故事脉络。而这故事脉络又恰恰是一个接一个的情感行为的具体表现。所以,究其原因,情感行为中处处透露着美。
  行为通常是受情感意识所控制的,没有情感就没有情感行为,更不用谈美的存在,情感行为与美是和谐而统一的,这应当是人们所追求的共同理想。
  二、“美”体现在情感行为之中
  “美”是不要本钱的,看到一朵很漂亮的花,可以称之为“美”,然而,“美”却显然又是不尽一致的。因为,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事物,很可能会有一个人觉得美,而另一个并不那么认为。然而,美会在种种情感行为中不经意的体现,这却是毋庸置疑的。
  曾经,狄德罗也提出“美是关系”的说法,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就是美的。”他肯定了美的存在是具备客观性的,并且在美的本质这一问题上还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对象,对人来说可能有多种属性和价值,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是认知关系(真)、道德关系或者是宗教关系等。同样的,情感行为也可以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分析,荀奉倩的行为对于他本人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美感可言的,总不能在救人的时候还想想这件事是不是件具有美感的事情吧?但是,因为情感,这个对象便显得有韵味了。
  人们的一些行为做法可能直接看起来是没有具体的美感可言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行为只是情感表达方式的其中之一。将此两者上升到审美范畴里去分析,便有了浓厚的美德意韵,这是仅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关系。
  人类个体受具体存在的情感支配的行为呈现出多种类型,审美经验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级精神性实践经验,它是指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给具体个体所带来的审美经历及其体验感受等的心理综合。我们所有的情感意识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嵌在经验里的,都是和许多其他行为经验固结在一起的。正如“不辞冰雪为卿热”中荀奉倩的行为,是与情感紧密相连,融合至深的。
  是故,饱含着深情的情感行为也不再简单的只是一种行为,更多的成了蕴含着特殊灵力的美的情感行为的代表。
  三、情感行为的存在为美的具体表现提供了载体
  情感行为是什么,是在情感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个体活动。
  主体在进入审美状态时,从肉体和生理层面向精神和心理层面升华,从生理快感升华为一种精神的愉悦,这是一个不断扬弃和超越的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以情感为媒介的价值关系,以情感为介质。情感行为以情感为媒介传播的终点。当主体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升华,以情感为媒介传播的终点就是得到了具体的表达方式。美就在此形成并表现出来。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所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与情感价值有关,是主体的情感活动与对象的感性形式密切联系,推动情感活动自由地扩展和抒发。在这一过程中,行为便成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通过行为,审美活动中所表达的内容被认知,被充分地响应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美与其他真理的获得渠道不尽相同,并不需要先通过严谨明晰的逻辑程序取得科学的真,由感性认识,再过渡到理性认识阶段;而是可以通过瞬间的感觉直接过渡引发为一种不自觉的情感活动,这是非逻辑和非理性的。情感行为的出现就是可以让这些非逻辑和非理性不自觉的情感活动变得具体化,更加客观,可以直视。
  四、结语
  情感行为的美悄然融入了美学研究范围之内,以一种不可剥离的状态存在于各个角落。当我们真正去审视它的时候,就是要掌握情感行为与美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几乎可称之为辩证的关系,去分析情感行为与美之间一系列微妙的问题,而不是抛开彼此的关系,各个分析,没有进行以关系为基础的研究。
  具有美感的情感行为其实是以道德为支撑的,但又不仅限于具有道德性的具体形象。它是将具有典型特征的具体形象达到意象上的升华,是主体心灵突破意向的域限而再造的虚空,从而走向审美的升华。
  [ 参 考 文 献 ]
  [1] 朱光潜.谈美书简[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149-152.
  [2] 马觉民.行为美与行为中的审美因素[J].道德与文明,1985(2):15,21,22.
  [3] 张立华.朱载堉乐舞理论探究[J].大学教育,2012(2):16.
  [责任编辑:陈 明]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八大对“概论课”第十章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党中央精神,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应该借鉴吸收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在针对学生特点、实现教学目标、确定学习问题和制定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后现代教学设计 价值观教育 文化建设 “概论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140-03  [
期刊
[摘 要]对文科实践平台进行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理论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本次研究立足于天津商业大学,通过文献、问卷、网络等调研方法对本校文科实践平台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借鉴相关高校的先进经验,从学校、社会、企业三个角度对我校文科实践平台进行完善,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从而努力探索解决文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实践平台 就业
期刊
[摘 要]历经3年研发和4年规模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形成了包含228门课程、36万道试题的大型题库,实施了975场近20万人次的网络考试,网考人次已经占学校学期总考核人次的50%以上,题库被全国15家高校和医院所采用。该成果被单位教师誉为“最成功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它创建了一种多方促进、协作共赢的教育管理模式,开辟了一条生命力、拓展力较强的教学改革新途径,构建了一个多向、全程、高效的评价体系。  [
期刊
[摘 要]教学与科研紧密联系,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提高。两者有机结合是培养综合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的有力保证。教师的科研能力能够迁移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独立学院的科研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受自身、学校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科研成果及科研能力极为有限。为此,本文从自我提升、学校扶助及政府扶持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独立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
期刊
[摘 要]整齐划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对刚性的“学年学分制”教学模式,无疑会出现很多问题。高等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统一,学校未能提供培养各类职业人才的条件,大学生自身欠缺工作能力,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缺乏完整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生涯规划课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影响有:课程对专业设置理念创新,课程对教育质量标准创新,课程对教学安排的创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课程对大学
期刊
[摘 要]证券投资学作为培养证券投资人才的一门主要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在分析金融本科毕业生在证券业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基础上,对证券投资学课程设计贴近实战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配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使实践内容设计的初衷得以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 实践内容 实践教学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
期刊
[摘 要]高等数学由于其抽象的语言形式和“沉闷”的逻辑推演而容易使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首要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多年授课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激活课堂,将抽象的高等数学解构得既深刻又生动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兴趣 高等数学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
期刊
[摘 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能竞赛为载体,以《电子技能竞赛》课程为平台,落实职业综合技能为目的,根据技能竞赛操作规范,结合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联系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产品导向,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认真探索,目前的教学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接近職业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能推进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产品导向 赛教结合 技能竞赛 应用电子  [
期刊
[摘 要]面对当今地方高校学生写作水平较低的现状,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释其对写作教学的影响,地域文化对提升写作兴趣、提供写作材料、学习独特艺术样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写作教学 地域文化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102-02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项目支持下,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面开展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针对研究型工科专业也面临的诸多问题,设计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教学和综合设计项目系统,通过引入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 工程能力 模块化教育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