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鼻炎患者,都应该被辛夷花熏晕一次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胡兰成)。
  辛夷就没有这个问题,即使云蒸霞起开满了一树花,它也是极静的。
  因为你看,辛夷的花朵和枝条之间都留有小空间,有一股气。
  所有想通过字句去接近辛夷之美的古诗,我最喜欢的是这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的,有灵动的仙气和春山的空寂,读了让人抓狂。
  在中国,当然有这样的地方在,比如四川绵阳的药王谷。据说开花的时候特别当真,满山满谷,都是这种大朵大朵的精灵和老树。
  辛夷,其实是古中国最老牌子的香料和中药材,从先秦就开始使用了。
  李时珍曰:“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升通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辛夷辛温香散,能通肺胃之气、通鼻窍,所以是各类鼻炎患者的福音啊,现如今市面上大部分治疗鼻炎的中成药,甚至西药里,都有辛夷的成分。
  所以我建议,所有的鼻炎患者们,都应该去辛夷花海里徒步,那铺天盖地“通神醒窍”的香味,说不定能唤醒你深藏的一些知觉。
  但不建议单一使用辛夷花来长期泡茶喝,因为这味还是很耗散的,气虚的人顶不住。所以我们就只看看,闻闻、摸摸哒。
  看到这里你大概就明白了吧,辛夷,原来就是玉兰、木兰、木莲、木笔以及玉堂春啊……太特么文艺了!
  “木兰香遮不住伤~”
  古人认为玉兰芳香清烈、形状如莲,有些品格。从小捡玉兰花玩,因为手温的熏蒸,香气纹在手心里了,哇!!一闻香得简直要把人熏晕过去了。
  总体说来,辛夷不同品种之间的香气差很大,有的很香,有的就差点儿(如果闻到一朵辛夷不香,请不要怪我)。
  辛夷(荑)=“性味辛温”的“嫩尖儿”,在春寒中孕蕾开花,最先禀春阳之气,能疏达肝气。
  中药里的辛夷,专指紫玉兰的花蕾,每年初春含苞时摘下晒干,不能用开了或谢了的花。
  鼻塞头痛,用辛夷花通鼻子最好。闻闻辛夷花:摘一朵欲开的辛夷花蕾凑在鼻孔前,症状就会缓解。
  若不是气虚体质,辛夷花来泡茶也是可以偶尔一喝的。中
其他文献
那是有萤火虫的夜晚,  我们等着公共汽车去维莱特里,  我们看见两个老人在  悬铃木下面接吻。就在那时,  你一半对空气说,  一半对我说:  任何爱了多年的人,  都没有白活。  而就在那时,我看见了黑暗中的  第一只萤火虫,围绕你的头  明灭地闪耀着光亮。  就在那时……中
期刊
那个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都爱爸爸妈妈。  夏天他们下了班,我们争相端茶倒水,双手抡着大蒲扇在旁边一上一下地扇风,不知是受教科书关于“孝道”的教化呢,还是儿歌《好妈妈》教给我们的模仿。  我现在又记起了那首儿歌,“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妈妈辛苦了!妈妈、妈妈快坐下, 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 让我亲亲你吧、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然而我们都没有亲过妈妈,害羞,我们都羞于这
期刊
从小,我就喜欢听《沂蒙山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长大了才知道,《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咱们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我去费
期刊
微课群里听老师讲课,讲到了从来不会说人话的拉康 :“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仅仅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那个世界;而世界本来的样子,本来就存在于三个不同的层面——它本来的样子,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样子,和我们可以用语言去交流它的样子。”  呵呵,什么鬼?  我也只能说我大概懂了,所以还是直接举例子吧。  比如说生病。  同样是生病,因为我是独生女,从小就看着母亲,每当赶上身体不适,还要强忍着病痛照顾一家老小,所以
期刊
我之前时常纳闷,为什么男性和女性之间会存在那么大量的误解,这些误解又从哪里来?  直到我经历了这件事,终于明白了。  这原本是普通的一天,然而因为破解了一个千古谜团,这一天将被载入史册。  下午3点,乍暖还寒的沈阳依旧冷风嗖嗖。我带着四五十个同事,向沈城一家日式温泉前进,准备搞一次吃、喝、洗、唱一条龙的团队建设。说到这有必要给没在沈阳生活过的朋友解释一下,为什么公司聚会有男有女竟然会去洗澡。在沈阳
期刊
连续几天听到不同人这样描述一个人:“她没有安全感”。我心里第一反应都是:谁不是呢?  如果我问你,“你有安全感吗?”你会说“是”吗?就好像我问你,“你觉得你现在钱赚够了吗”?你会答“是”吗?  不会啊。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有安全感。这个表述、形容一个人的特别状态,最后归结起来,不过是泛泛存在的普遍现象。正如每个人都会觉得孤独,都会有焦虑,都会有迷茫一样。  这只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根本
期刊
小的时候对味道的认识很单一。妈妈的中学里有个小花园,第一次在花园里闻到了玫瑰的香味,很长一段时间执著地认为只有玫瑰这样的花香是“香”,其他味道不能叫做香味:炒鸡蛋的味道,青草的味道,食堂里大屉甜馒头出锅的味道,妈妈衣服上的味道,下雨过后的味道,所有这些各种各样的味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好闻,我喜欢,但是在心里从来不把它们叫做“香”。  我们老家讲究冬至要炖当归肉汤,家家户户都飘送着中药混合着炖肉的复杂
期刊
台风过后,住在内湖的我开车进城,没想到根本上不了快速道路,所有高架桥及较高的路面都成了停车场。那时才知道,台北惨了!徒步来到基隆路口,放眼望向八德路的那一头,马路竟成了河,无论是大卡车、小轿车,全抛锚了。  天灾起于人祸。在消费时代来临前,人们并不觉得匮乏。经济发展了,生活好过了,大家却开始感到这也缺那也缺,这样不显豪华、那样不够享受。森林砍了开牧场、种高山蔬果,地下水抽了养殖水产,山洞挖了建公路
期刊
我注视着工具棚墙上的家什。该把鹤嘴锄带上吗?地可能很硬,不容易挖。还是……用那把十字镐?  11岁的女儿辛迪突然出现在门口。  我吓了一跳。早上她说要去看外婆,我本以为她要过三四个小时才会回来。  “爸爸,你在找什么?”辛迪问。  “铲子。”  “干什么用啊?”  “我想去挖芦笋的苗床。”  “那你怎么不用铁锹呢?”她说,“用铁锹挖地最省力了。铲子是用来铲土的。”  我拿起铁锹。  辛迪若有所思地
期刊
童年往事大多是美好的,而我记忆里最深的是母亲自制的豆瓣酱,至今想起来,那一股饱满充盈着的香味仿佛还在往我的鼻孔里钻。儿时的嗅觉似乎专为食物而生,我几乎能准确无误地嗅出各种食物的细微差别,这也许是我吃着母亲亲手制作的豆瓣酱长大的缘故吧。  豆瓣酱的原料是黄豆、小麦粉和食盐。黄豆和小麦都是父母亲手栽种的,做酱的黄豆要挑拣饱满的大黄豆,淘净后在水里浸上几小时,然后放在铁锅里用旺火烧熟,再用小火煨半小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