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蜜桔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余蜜桔是新余市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产量却极不稳定,在影响产量的诸多因素中,气象条件是最关键也是最活跃的。在此对新余蜜桔的产量与温度、降水、日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了新余蜜桔生产的气象灾害,提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对策,对提高新余蜜桔产量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余蜜桔;生产;气象条件;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91-02
  AbstractTangerine is the pillar industry in Xinyu City. The planting area expand ceaselessly, while the yield is unstab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yiel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sunshine on yield of Xinyu tangerine was deeply analyzed.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ere summariz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yield of Xinyu tangerine.
  Key wordsXinyu tangerine; Produc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Countermeasures
  新余蜜桔2005年获得“江西省名牌产品”称号[1]。属中熟品种。一般4年挂果、5年投产、6年进入丰产期[2],产量可达22 500 kg/hm2,第7年进入盛产期,平均产量可达30 000 kg/hm2以上,最高的可达52 500 kg/hm2。味甜、肉嫩、化渣,果实整齐度高,平均果重70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以上;抗寒性强;较耐瘠旱,易于栽培。
  新余蜜桔各时期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新余市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对新余蜜桔的产量影响大,1997~2001年新余市渝水区农业局张六古等开展了气象因素与新余蜜桔品质的关系研究,得出新余蜜桔的可溶性固形物与日照及昼夜温差呈正相关,与降雨量呈负相关性[3]。曹建祥开展了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研究,得出要改善树体通风、透光状况[4]。新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9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7 ℃,极端最低气温-8.2 ℃,年平均降水量1 591.0 mm,年平均无霜期279 d。笔者在此对新余蜜桔的产量与温度、降水、日照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新余蜜桔生育期间的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避抗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利用有利气象条件指导果农栽培采收,提高新余蜜桔产量,规避气象灾害风险。
  1新余蜜桔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1.1新余蜜桔生长期气象条件月际分析
  3月上旬~5月中旬,春梢萌动开花谢花期,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现蕾,4月中下旬开花,5月上旬进入第1次生理落果,主要是受温度影响,如开花遇到低温,影响坐果;
  5月下旬~7月中旬,夏梢期第2次生理落果,主要是受干热风影响,幼果期如日最高气温36 ℃以上的天气持续2 d以上,并伴有大风,落果严重,造成减产;
  7月下旬~9月中旬,早秋梢抽发果实膨大期,主要是干旱,严重影响果实生长,果实变酸和变小,影响产量;
  9月下旬~11月中旬,晚秋梢抽发果实成熟期,果实10月中旬开始着色,11月上旬成熟,主要是昼夜温差、雨水、光照,对品质形成影响大;
  11月下旬~2月下旬,越冬休眠花芽分化期,主要是冻害。
  1.2新余蜜桔生长期气象条件年际分析
  2011年春季受干旱天气影响,新余蜜桔2011年应属于是大年,但第1次生理落果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造成落果严重,而第2次生理落果又受6月份雨水偏多促发夏梢多抽,引起梢果矛盾,造成大量落果,总体造成减产20%左右。
  2012年新余蜜桔生产情况总体良好,果形均匀、果皮发亮,品质好于2011年[5];但由于11月采收时频繁降水,造成新余蜜桔采收期部分浮皮、水伤,严重影响了新余蜜桔的销售。
  2013年7月中旬以来,新余市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新余蜜桔果园已有叶片卷叶转黄、萎蔫现象,旱情十分严重,成年树果实难以膨大,生长受到抑制,明显引起减产;由于雨水少,抑制了早秋梢抽发,严重影响次年花芽分化和第二年产量。
  2014年春季属于雨量偏多的年份,新余蜜桔总产比2013年增长20%左右;2014年新余蜜桔受天气影响,10月底固形物含量可达11%~13%,但日灼病特别严重,是近几年发生最严重的一年,太阳果特别多而有明显,上部果发生率有2%~5%,影响新余蜜桔外观和品质。
  1.3新余蜜桔生产的气象因子分析
  1.3.1温度。
  对温度要求严格,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5 ℃以上,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7 ℃,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5 ℃。日平均气温12.5 ℃以上开始生长,23~29 ℃最适宜。如果温度低于10 ℃,新余蜜桔则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新余蜜桔要求≥10 ℃积温≥5 000 ℃·d,新余市年活动积温≥10 ℃积温多年平均值在5 628.7 ℃·d以上,有利于蜜桔更早成熟,更早采摘,可以使整个生育期提前,对提前上市新余蜜桔具有一定的优势。
  1.3.2降水量。   新余蜜桔是常绿树,挂果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水分是新余蜜桔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果实增大期是新余蜜桔需水的关键时期,果实成熟期和越冬期需水量较少,新余蜜桔7~9月需降水量≥350 mm,年需水量为1 400 mm,且要求果实膨大期有充足的水分供应。降水量主要影响果实的酸度和甜度,降水量多,含酸量就少同时甜度也小[6]。
  1.3.3日照时数。
  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1 200~1 500 h。光照对新余蜜桔生育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时间长短和光照强度2个方面,光照时间和强度不但影响新余蜜桔的布局,还影响新余蜜桔的产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光照条件是不同的,新余市历年日照时数达1 657.6 h,有利于新余蜜桔的种植。
  2新余蜜桔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影响新余蜜桔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冻害、开花座果期的高温低湿和伏秋期间的高温干旱、涝害。
  2.1冻害
  发生时段为12月1日~次年2月底。受害指标分别为轻度,日极端最低气温≤-7 ℃,或日降温幅度≥10 ℃以上,日极端最低气温≤-5 ℃;重度,日极端最低气温≤-9 ℃,或日降温幅度≥10 ℃,日极端最低气温≤-7 ℃;特重,日极端最低气温≤-11 ℃,或日降温幅度≥10 ℃,日极端最低气温≤-9 ℃。
  防御对策:①蜜桔采摘后及时施肥培土,增强树体活力,提高抗寒能力。②
  入冬前树干刷白,树基覆草。搭棚覆盖可减轻平流降温的风害和因强烈辐射降温而导致的霜冻害,尤其是晴冻型和雪后霜型冻害。③
  因辐射降温引起的低温出现时熏烟。对蜜桔树树冠喷布抑蒸保温剂,使其在蜜桔叶面上形成一层分子膜,可以抑制柑桔冻害的生理失水而减轻冻害。④
  冻害来临前灌水,灌水时间应在冻前10 d左右。⑤
  冻害来临时,树冠覆盖,注意开沟排水,果园要全面清沟排水,防止渍水造成二次伤害。
  2.2高温低湿
  发生在4月15日~5月31日,受害指标为日平均气温≥25 ℃、日最高气温≥30 ℃,14:00空气相对湿度<50%,风力2~3级。持续3 d以上,会引起新余蜜桔异常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防御对策是提前搞好桔园灌溉,高温低湿灾害天气出现时段内,于中午前后每天进行树冠喷水,降温增湿。
  2.3高温干旱
  发生时段为7月上旬~8月中旬,当日平均气温≥30 ℃、日最高温度≥35 ℃、果面温度≥45 ℃时,容易造成树体缺水,叶片萎蔫,果实停止膨大,加剧落果。
  防御对策是旱前松土,覆盖杂草、秸秆等。遇15 d以上未下雨就要及时灌水。
  2.4涝害
  多发生于春季,其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造成根部逐渐腐烂,叶片转黄脱落,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或枝梢枯死,甚至整株死亡。
  防御对策是平地和沿河冲积地桔园应开深沟,久雨后桔园及时防病灭虫,根外追肥。
  3提高新余蜜桔产量的对策
  3.1为新余蜜桔果业公司和果农开通直通式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要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共同制定周年服务方案。要将直通式服务对象纳入气象服务用户数据库,建立专门的、点对点的产品提供和信息传送渠道,要提升直通式服务质量。切实提高直通式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联合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其利用气象服务信息组织生产经营和防灾减灾的能力。
  3.2合理科学的栽培管理
  新余蜜桔种植综合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最优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渝水区、分宜县中、西部及江口水库周围水稻田以外的低丘岗地、旱地区域;较适宜种植区范围较小,一般区主要分布在分宜县中北部及全市南部;不适宜区以山区为主。
  水分对新余蜜桔果实大小和产量的影响均起着决定作用。新余蜜桔果实膨大6~10月有3次高峰,第1次是6月份,第2次是7月上旬~8月上旬,第3次是9月下旬~10月上旬。总的来说,第1次高峰虽然果实生长量最大,此时正值雨季,不会出现水分亏缺;第2次高峰正值夏秋伏旱季节,最容易引起缺水,而出现大量不可逆转的小果,因此这一阶段是决定产量和大果率的临界期,要千方百计地满足果实对水的要求,过晚灌溉,小果难于再膨大。所以,前期要注意排水,防止果园积水,产生“闷根”;中后期要注意灌水,防止小果,影响品质和产量。采前控水,提高果实含糖量。蜜桔成熟期恰遇秋冬季节晴朗少雨的天气,为蜜桔控水提供了有利条件。采前20~30 d一般不需灌水。干旱较重桔园也应控制灌水量,以缓和干旱为度。遇多雨天气也可在雨前采用透气性地膜覆盖地面,保持土壤干燥。
  新余蜜桔有转色早的特性,一般10月上旬即开始着色,如此时采收,因未到生理完熟期,糖分转化不充分,品质不是最好,有损品牌声誉,但如采摘过迟,拖至11月下旬采,则往往易产生泡皮果,皮肉分离。特别是遇雨天,容易造成腐烂,因此在11中旬前适时采摘。
  新余蜜桔种植密度普遍是4.0 m×2.5 m行株距,进入丰产期后,表现为光照条件差,果皮粗、酸度高、品质差[4]。修剪不到位,主枝过多,通风透光差,病虫滋生。果农在施肥后不盖土,造成新余蜜桔对高温感应强,不耐寒、不耐旱、降雨吸水多,吸收不到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干旱、暴雨、冻害等极端天气频发,果树病虫防治难度加大。因此要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推行大枝修剪技术,改善树体通风、透光状况。建设标准化生态果园。
  参考文献
  [1] 胡志平,张哲峰.新余蜜桔产销现状及扩大出口对策建议[J].中国果业信息,2010,27(5):6-7,21.
  [2] 胡智,曹建祥,王军.创新思路做大做强新余蜜桔产业-新余蜜桔产业发展调查报告[J].现代园艺,2008(1):2-4.
  [3] 张六古,王琪,宋立勇.气象因素与新余蜜桔品质的关系[J].现代园艺,2002(3):9-10.
  [4] 曹建祥.以生态、优质为核心,推进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J].现代园艺,2011(6):61-62.
  [5] 胡志平,张哲峰.2012年新余市“新余蜜橘”产销形势分析[J].现代园艺,2012(23):85-86.
  [6] 雷娟.影响新余蜜橘品质的气象因子及其变化趋势[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3):67-72.
其他文献
摘要以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立足田园风光的实际,从梳理乡镇学校三大特色景观统揽,着眼于宏观的功能、风格与构思理念,着手于质朴的田园耕读景观营造,收拢于“四性”的归纳与融合,探索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乡镇校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85-02  当前学校之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化能(DE)水平日粮对圩猪生长性能、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圩猪适宜的DE水平。[方法]选用24头体重为(38.7±4.91)kg的健康圩猪,随机分为高能组、中能组和低能组3个处理组,饲养于采食量和体重可实时自动记录的自动饲喂系统内,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比例3∶1。试验期分为生长期(35~60 kg)和育肥期(60~80 kg)2个阶段。生长期日粮粗蛋白(CP)为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广西的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果,各地涌现了许多成功的林下经济典型。为了更好地开发广西的林下经济产业,文章对广西林下经济模式的典型开展了系统调研总结,找出广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各地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经济;模式;典型;建议;广西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65-
期刊
摘要  文章概述了林下经济概念、特点和现实意义。结合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将吉林省林下经济划分归纳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4种类型,并将4种类型细分为林药、林菌、林菜、林果、林禽、林畜、林蜂、林景等多种发展模式,找出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
期刊
摘要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种子植物共有56科246属618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占甘孜州被子植物科、属、种的35.90%、26.97%和13.08%,占四川被子植物科属种的29.79%、16.48%和6.21%;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多,涉及15个属的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40.24%,有一定的优势;区系的基本特点除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外,还具有起源古老及单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宝鸡市春季核桃展叶-花期的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极端最低温度、地面日最低温度等历史观测资料以及历年宝鸡地区低温冻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宝鸡地区核桃春季低温冻害不同时期出现频率及分布特征,并利用GIS技术,以极端最低温度出现的范围确定指标,按照重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轻度风险区、基本无风险区进行分区分析,为宝鸡地区核桃种植的趋利避害以及扩种的气候可行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核桃;低温冻害;变
期刊
摘要在湄潭县兴隆镇接官坪茶山选取观测点,进行茶树物候期、气象要素的收集,同时每隔3~4 d进行品质的测试,研究气象条件对绿茶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年茶树从萌发初期到采摘期间相对提前10~20 d。  关键词绿茶;气象因子;物候期;影响;春季  中图分类号S1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89-02  AbstractSelecting observ
期刊
摘要  森林火灾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干扰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有效地加强对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我国森林火灾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评述,总结了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性,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林火;发生规律;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29对黄瓜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和化学杀菌剂(百菌清)灌根处理黄瓜根际土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对根际功能细菌和土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施用枯草芽孢杆菌B29菌剂后,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在第10、20天显著增加,第30、40天恢复到与对照一致;施用百菌清处理后,在第10、20天根际氨氧化细菌、
期刊
摘要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县市气象站1961~201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黔东南地区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复杂地形的影响,黔东南地区雾日分布不均,出现雾日较多的区域是北部的三穗至东部的锦屏一带和西部的雷山、丹寨,形成2个高值区;较小的是西北部地区和东南部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年雾日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以0.26 d/a的幅度下降;雾日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