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探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yzchen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立足田园风光的实际,从梳理乡镇学校三大特色景观统揽,着眼于宏观的功能、风格与构思理念,着手于质朴的田园耕读景观营造,收拢于“四性”的归纳与融合,探索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乡镇校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85-02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凸现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还体现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念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教育内涵,对于乡镇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特殊的作用。环境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显性表现,其根本目标是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社会的自觉行为;更是人类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必然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1]。只有扎实发展乡镇文化教育事业,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只有环境文化建设在校园中得到示范与推广,才能促进乡镇居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行为和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面精神文化需求均具有重大意义[2]。研究以黄陵县隆坊中学环境文化识别系统规划为例,探讨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旨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文化建设起到推广与借鉴作用。
  1项目地与学校概况
  黄陵地处陕西省中部,轩辕黄帝陵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号古墓葬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华夏第一陵”的美称。簇拥黄帝陵的8万余株古柏,为全国最大的古柏群,是凝聚中华心魂的稀世瑰宝。隆坊镇既是黄陵县城的北面屏障,也是县北原区最大的集镇。隆坊中学始建于1956年,服务于隆坊、阿党、太贤三乡镇3万多人。学校占地面积53 287 m2,学校现有教职工136人,在校学生1 776人。学校着力于创新,以“全面发展+特色”为办学思想,以“合格+特长”为育人目标,以“三点入学教育内容、四项习惯养成训练、五种德育活动和六级主题班会”构建了德育活动模式,以“五个校园文化阵地、四项校园环境建设和三种学校团体精神”构建了校园文化建设模式。2006年被确定为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科研基地学校。
  2乡镇学校景观梳理
  2.1基于理念提炼的演绎特色景观
  核心价值理念是学校办学的哲学灵魂和精神指南,当然也是学校环境文化特色建设的行动指南。如果说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主要体现为归纳的思路,那么,把学校文化特色具体物化到校园环境之中,就是演绎表达的过程。归纳代表水平、品位和个性,务求精益求精;而演绎重在艺术表达,归纳成果仅仅是蓝图,能否变成特色景观,还要靠演绎实施和行动推广。学校文化特色经过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确认后,就要艺术地物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通过校园地形处理、山水骨架、植物搭配、建筑处理与景观小品有机组织与综合展示。否则,学校的文化特色就成为空洞的理念,没有任何实用价值[3]。
  2.2基于乡村文化的田园耕读景观
  乡镇学校由于地处农村,其文化底蕴远不如城市学校深厚。要想提升学校发展品位,只有从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浓郁的乡村文化建设创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有田园耕读的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确立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核心价值取向,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并通过学校的乡村文化引领全校人员朝着田园耕读的方向发展。乡村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的环境建设所形成的具有乡土底气的朴实文化,也是对于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的本土文化。创设“外围是田园,耕读传万家;开门见书山,推窗闻书香”的乡村文化环境旨在让读书变成一种田园享受、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4]。
  2.3基于资源节约的低碳生活景观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要尽量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和知识的机构,中学要承担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意识、创新社会风尚的责任,更应该顺时而动,将低碳理念融入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这就需要每个师生付出行动。技术创新是低碳景观建设的关键,科学决策是低碳景观建设的保障,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景观建设的主导。还应关注低碳建筑、低碳设备的使用,以及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建设[5]。从节约成本入手开展乡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与管理,减少环境管理在学校实施中的阻力。绿色学校建设对乡镇中学开展环境管理有积极影响,将环境保护与学校文化环境联系起来,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校园有积极的意义。
  3环境规划方案
  3.1功能定位
  依据隆坊中学地处乡镇、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围绕学校文化理念系统,田园耕读文化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依托行为文化系统,以人为本、和谐自然;与视角文化系统紧密结合,相得益彰。集快乐教学、健身康体、文体活动、休闲游憩、环境育人五大功能于一体。
  3.2风格定位
  以田园耕读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积极吸收乡镇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深入挖掘并着力打造当地文化和校本文化的亮点,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隆坊中学独有的环境文化识别系统。①主体建筑:整体以淡色调(白色、浅黄)为主,多为传统的规整式样,但布局形式多变,也显得有些凌乱。②植物景观:由于校园面积较大,植物品种多样、郁闭度大,大树也不少,但是管理养护不足。③硬质景观:以“田园耕读”文化为主脉络串联景观,以植物群落为陪衬。
  3.3指导思想
  作为一个有一定规模和景观环境基础的中学,为了创造更加轻松、自然、温馨、健康的绿色园林景观生态环境,整体环境景观规划围绕主体建筑,以山水游园为构图中心,以立体生态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景,置石塑石、园路汀步、广场水景交叉布设,景观雕塑小品巧妙点缀,既保证校园空间的舒朗、开敞,又营造了各种尺度宜人、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场所,从而很好地体现出景观环境的均好性。①以绿色植物群落为主,绿中求美、绿中求彩、绿中求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嘉则收之、俗则屏之、相得益彰。③力求经济实用、景观长久,采用置石题刻、假山凉亭、水池雕塑。   3.4构思理念
  整体以原有功能布局区划为基础,以四周田园风光为背景,以“和·力·远”及其田园耕读文化景观为中轴线,以山水游园(三致苑)为立体景观构图重心,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生态植物群落优势,略加改造使其成为校园最大的软质特色景观群,根据“耕读”文化脉络增加景观雕塑小品,增加置石题刻,突出校园乡土气息及其传统文化内涵,形成绿色生态鲜明、文化内涵突出的校园环境。
  4景观设计方案
  4.1大门入口景观——点状景观(先睹为快)
  ①大门前路中的雪松,除非是风水上的需要,否则可以移走,便于师生通行。②左右侧花坛增加置石题刻(或花钵、或石鼓),增强立面景观效果。③左右侧山墙可以利用,除学校简介之外,也可手绘景墙,形成优美的廊道视角环境。
  4.2道路绿化景观——线状景观(左右穿行)
  根据隆坊中学景观现状,东西为道、南北称路。①东西主干道即大门入口主干道,形成国槐大道。②东西次干道即主教学楼前干道,形成银杏大道。③南北主路为樱花路。④南北次路为柳荫路。根据现状既可采用规整式,也可采用自然式;既可乔木单一栽植,又可乔灌错落搭配。
  4.3中心游园景观——构图重心(立体景观)
  在现有中心游园的基础上,保留园柏,拆除花坛,形成园林景观建设的重点。①总体平面景观,不外乎规则、自然与综合3种形式。②中心游园景观可以为山体式(以稍高的土带石假山为主景,山顶筑四角简易凉亭)、平台式(以四角平台为主景,以读书木屋为构图重心,点缀景观文化柱)、亭廊式(以简易圆形廊架为构图中心)、水景式(自然回环的水池主景,以低矮的吊桥构图)。③综合式中心游园(塑石小桥流水,以茅草凉亭构图)景观。④特殊式中心游园(景墙景窗)景观。
  4.4植物群落景观——广场主景(串面景观)
  ①充分利用乡村校园面积较大的优势,形成5处植物群落景观:植物群落+简易园路+置石坐凳;植物群落+简易园路+置石坐凳;构筑园中园景观,设置坐凳,形成清幽学习环境;草坪+林带景观;植物群落+块石汀步+健身小游园。②树阵广场以景墙与操场隔离,以绿篱分割,下设石桌石凳,主要为师生提供学习和休闲的优美景观环境,这也是隆坊独有的地方优势。
  4.5特色小品景观——陪衬辅景(点缀景观)
  ①特色景观主要在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等楼前及其两侧,包括置石、塑石、景架、书卷小品、手绘景墙、树池坐凳、铺地、花箱、园灯、指示牌以及操场看台等。②通过绿化,提供一些很小的读书小环境。③土坎进行三级灌木垂直绿化,四周设置乔灌防风林带。④通过绿化细节,解决校园中存在的一些不美观的问题。如树池土层降低,以防尘土飞扬;公厕、垃圾台周围绿化掩映等。
  5结论
  21 世纪人们所追求的生活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生存与生态、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文化的价值在于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校园环境文化特色建设只有依托周围环境,努力链接地域文化,深度挖掘校史遗存,彰显文化的精神个性,才能呈现出学校文化的原生态,才能使环境文化真正属于独特的“这一个”学校[6]。实践表明,需要将以下“四性”有机融为一体:①美善引领的标准性:学校文化建设之所以成为事关全局的方向引领,是其至善至美的思想和“目标战略”的规约使人们找到了事物发展的根本所在,解除“唯智”浮躁带来的烦恼,让社会看到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景和希望[7]。②润物无声的智慧性:文化对学校的价值在于为其提供广阔的资源背景,让教育走向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境界,这种影响自然而不刻意、无痕而极有效[8]。③环境物化的生态性:文化的实质是人类行为选择的标准体系,只有根据学校自身行为选择标准赋予物质环境以一定的文化色彩时,才称得上校园环境文化。生态理念是校园环境文化的底色,环保、节能都是它的延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地域特色的体现是当今环境文化规划发展的大趋势[9]。④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最应被关注的是环境主体,这就需要促成学校成员对环境文化作品的设计、创造、解读、反思和改进,系统梳理学生生活内容,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将其反映在环境文化之中,使人的成长与环境氛围融为一体[10]。唯有如此,乡镇校园环境文化景观建设的特色才会更加鲜明,也才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梦中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 皮福娥.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7(7):213,66.
  [2] 谭建跃.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X乡村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5-19.
  [3] 崔玉婷.普通高中学校文化特色的类型与建设路径——以北京市三所普通高中学校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1(11):15-19.
  [4] 丁步洲.强化文化建设: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初中文化建设案例群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2):110-115.
  [5] 王丹净.低碳校园环境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198.
  [6] 张映春.自然的才是贴切的——南京市滦水区第一初级中学环境文化建设摭述[J].中小学德育,2014(5):65-67.
  [7] 王继华,徐超.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的哲学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1-10.
  [8] 吕建国.以智慧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2):63-66.
  [9] 连伟,张兵,亓立云.营造具有和谐之美的校园环境文化[J].高校后勤研究,2007(6):90-91.
  [10] 李伟胜.学校环境文化的主动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24):82-8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为鉴定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专用肥在湖南、湖北主要双季稻区水稻生产上的施用效果。[方法]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两省水稻主要产区设置大田试验,对史丹利公司四种不同配比的水稻专用肥进行研究。[结果] 史丹利23715普通型、30510高氮型、18918高钾型以及20911缓释型水稻专用肥与汉寿县、澧县两地习惯用肥的株高无显著差异;史丹利20911缓释型水稻专用肥与其他施肥处
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药剂和施药方式。[方法]采用6种无公害农药对蒙古栎栗实象成虫分别进行室内筛选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同时对施药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室内药剂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1.2%阿维菌素、稀释100倍和500倍的5%噻虫啉及25%灭幼脲致死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稀释100倍的5%噻虫啉效果最佳,120 h后致死率达到84.21%;室外药效试验结
期刊
摘要主要从形态学、细胞学、生化水平和DNA水平上简述了国内对金花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分析金花茶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为今后金花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花茶;品种;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034-04  Abstract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genetic diver
期刊
摘要  蒲桃为广东常用中草药,在此对该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蒲桃主要含有挥发油、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菌、抗氧化、镇痛抗炎等作用。  关键词蒲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076-03  AbstractThe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 re
期刊
摘要  2012~2013年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及周边地区采用样带法对该地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7 种,隶属16目34科。分别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数量进行分析后发现,共有繁殖鸟类77种(夏候鸟32种、留鸟45种),非繁殖鸟类70种(冬候鸟26种、旅鸟44种);古北种85种,东洋种49种,广布种13种;种群的年活动格局变化规律为每年的2月和10月是鸟种数量和个体数量的高峰期。  关
期刊
摘要对西藏农区牦牛舍饲、半舍饲育肥技术进行单阐析,并提出一些提高西藏农区牦牛养殖效益的建议,以期为西藏农区牦牛的健康养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藏农区;牦牛;育肥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823.8+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52-02  Abstract The barn feeding, half barn feeding fattening t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少花龙葵与芦荟间种对镉胁迫的效应。[方法]通过不同程度镉胁迫的种植培育,研究少花龙葵与芦荟间种模式下镉的分布,考察间种模式下对少花龙葵镉的积累影响,并对其风险评价。[结果]少花龙葵在生长期对镉胁迫有明显的敏感反应,对其株高、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略微影响鲜重。土壤镉处理浓度为0.60 mg/kg时,少花龙葵叶子镉浓度明显比单种低,虽间种的芦荟比单种高,但两者叶子符合绿色行标;土壤
期刊
摘要  以黑河沾河林业局的7种典型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共选择21块样地,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和样本采集称重法,数据均用平均值对照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沾河林区7个典型林型中,羊胡子苔草绣线菊兴安落叶松林和小叶章柴桦兴安落叶松林乔木碳储量无显著差异,其他5个林型碳储量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沾河7个典型林型林下灌木层平均碳储量除羊胡子苔草绣线菊兴安落叶松林和小叶章柴桦兴安落叶松林之间无显著差
期刊
摘要  综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隐性灾害的加重趋势,总结了低温冷害、阴雨寡照、高温热害、阶段性干旱、渍害和收获期降雨等主要隐性灾害的危害和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并指出了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关键词隐性灾害;玉米;对策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0-116-03  Abstr
期刊
摘要  [目的]筛选适合河南鹤壁市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方法]对豫单606、金赛38等12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豫单606、玉迪216、美豫5号、金赛38产量表现较好、性状优良,适合鹤壁地区夏播大面积种植。[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鹤壁地区推广优良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