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公开课谈“高中生英文诗歌的欣赏与创作的尝试”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i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课标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英文诗歌语言优美,韵律感强,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是英语教学中很有潜力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可以创造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林景鸿,2007)。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选修六Unit 2提供了一些诗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学习空间。然而,英文诗歌作为一种很好的目标学习资源,目前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除了受应试文化的影响外,有些老师或许认为英文诗歌难懂,觉得英文诗歌的欣赏是大学文学课的任务,要中学生去欣赏英文诗歌太难了,更不用说去创作英文诗。下面,笔者以一节“英文诗歌的欣赏与创作”的公开课为例,谈谈高中生英文诗歌的欣賞与创作的尝试。
  二、案例描述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文本来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高中英语模块教学材料以外的三首经典英文诗歌“Reflection”(by Shel Silverstein),“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by Xu Zhimo)和一首非洲黑人小男孩写的“When I was born,I was black”。学生通过对这三首英文诗歌的欣赏,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理解诗歌的内涵意义,从而学习创造简单的英文诗歌。
  2、文本特点
  材料1:“Reflection”为美国诗人谢尔.希尔维斯坦的作品,诗歌简短,但内涵很丰富,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剖析一些人生的哲理;材料2“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是学生熟悉的一首诗歌,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再别康桥》这首诗。学生能从英文的角度,对本首诗歌进行诵读、理解;材料3“When I was born,I was black”是一个5岁的非洲男孩写的诗歌,为2005年度的最佳诗歌之一,文字浅显易懂,但十分有力地抨击了种族歧视。此外要求学生尝试创作的诗歌也是学生非常熟悉话题:“Life”、“Dream”。
  3、学情分析
  (1)语言能力分析
  该理科班60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1人),英语水平总体还不错,但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模块6诗歌单元时,他们都接触了部分英文诗歌,能诵读、理解诗歌,但由于接触材诗歌料不多,英语水平有限,他们在诗歌的创作方面还是很生疏。
  (2)背景知识与兴趣爱好
  由于该班不少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班级内部有比较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而且在经过诗歌单元教学后,学生们对英文诗歌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有进一步探索诗歌的兴趣。从高二开始,在学科代表的号召下,班级组建了“高中生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俱乐部”,借此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
  4、教学设想
  本节课学生的任务目标是赏读三首诗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取诗歌的主旨,并尝试翻译诗歌,在同学之间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学生通过感知诗歌、了解诗歌,然后尝试简单诗歌的创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要完成这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容易降低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笔者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让学生先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
  (二)教学过程
  Step 1 课堂导入
  1、让学生背诵一两首学过的英文诗歌,如:Summer:Sleepy,salty/Drying,drooping,dreading/Week in,week out.Endless.
  2、呈现中文诗歌《静夜思》,然后给学生展现此诗歌的英文版本:“In the Quiet Night”,让学生齐诵读。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英文诗歌的兴趣,活跃课堂。
  Step 2:英文诗歌的欣赏
  呈现给学生三首诗歌,让学生大声朗读。根据诗歌的不同特点,有齐读,也有学生单独朗诵,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思考诗歌的主旨,翻译诗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提出如下思考:
  Poem 1:
  1、Read the poem aloud then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2、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m?
  Poem 2:
  What feelings does the author express in the poem?
  Poem 3:
  What do you think the boy wants to express?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英语国家的文学和文化中;通过诵读、听说等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接触英语经典诗歌,陶冶情操;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链,深入领会诗歌的主旨,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分享彼此对诗歌的理解,从而在凝练的文字中看到人生,看到风景,看到自我,生成人生的智慧。
  Step 3 Creation of English poetry
  在经过诗歌赏析后,教学活动进入了结构提炼方面。让学生熟知诗歌创作的一些规则,为接下来的诗歌创作做好准备。
  Rules of writing poems.
  (1)Know your goal.
  (2)Use short sentences.(3)Use beautiful adjectives,adverbes…(4)Use images.(5)Pay attention to the rhyme.(6)Express true feelings.   活动一:
  体验、欣赏诗歌后,学生自己尝试创作诗歌,才能进一步了解英文诗歌。但对高二的学生来说,除了班级中参加了“高中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俱乐部”的同学更有接触诗歌,其他的同学在诗歌创作方面还是很陌生。根据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笔者打算让学生从填词、填写句子开始,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题目:Life(生命)
  Life is beauty, it./Life is a ,meet it./Life is too precious,do not it./Life is a ,complete it./Life is sorrow, it. , .
  活动二:
  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对接下来要求写作的话题先熟悉起来。教师从以下问题着手:
  Do you have a dream?Can you share your dream with us?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以“Dream”为话题,让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学生能够写出有韵律的诗歌最好,也或者可以写一些简单的自由体诗歌,旨在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经过诗歌的赏析后,把输入的知识经过加工后输出。诗歌创作在于作者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和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歌的创作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一些长短不一的诗歌,使他们自己在创作中获得了成就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技能,而且增强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活动三
  写作结束后,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在作品上划出写得比较好的地方,然后评选出小组内的佳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对这篇习作进行修改、润色。为了分享成功,教师在班级选出了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俱乐部成员也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诗歌朗读给其他同學听,并交流自己的创作体会。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不仅让学生分享成果,而且让他们获得共同发展。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一篇出色的诗歌,是离不开评价和反馈的。以下为班上一个学生的作品:
  Dream
  Everyone should have a dream./If you do not have it,life must be meaningless,just a waste of time./Everyone should have a dream.
  If you try to realize it,life will be more challenging and meaningful./To have a dream is to have youth.To realize your dream is to beat yourself.
  三、案例反思
  诗歌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以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朱光潜)。笔者认为,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培养灵魂、优化情感的场所。英语的学习也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还应该让英语这门语言成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因此,教师有责任通过诗歌引导学生品读人生,感受真善美。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一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6[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林景鸿.英语诗歌与英语教学[J]龙岩学院学报,2007.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0-),女,汉族,吉林省四平市人,中教一级,本科学历,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七中学,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生物学科,是自然学科中最直观、最具体的学科,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领悟水平都处在发展阶段“以深刻的经历引导教学,以具体的教学增强学生生活经历的升华”,是我们贯彻市教育局提出的“经历教育”的重要环节。  人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历教育”是通过有
本文通过中国信访制度改革背景,及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新条例的创新:强化信访机构权力;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紧扣“以人为本”“务实”的执政理念;尊重司法权威,
国际象棋是一项兼具体育、艺术、科学等各方面特质的智力体育运动。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教学形式是我们发展和实践的方向。文章探讨了将艺术教育融合到国际象棋教
资本是公司赖以设立和发展的基础.为使公司资本的运行有序高效,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较严格的资本制度.现行的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问题.
一个案件需要解决的法律焦点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解决每一个焦点问题可能只有惟一可适用的法律规则,体现一种法律价值,但更多的是体现不同的法律价值或者社会价值。文
文章提出了一个忠诚度递减律假说。并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人文与社会等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这一假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文章区分了忠诚和忠诚度概念,探
文章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重振殴东大会.完善股东大会的运作规则;强化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赋予监事会实质性监督权;改变外部监督方式等设
[前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一时红火但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而一些企业则能保持长盛不衰.长盛不衰的企业有一共同特点:具有鲜明独特的企业文化.纵观兆维集团的发展历史,
摘 要:促进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其次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源配置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配置资源  一、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  均衡,在《辞海》中指“平衡,指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
摘 要: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下,受网络技术、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途径,从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