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践行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美”起来,助力思政“智慧课堂”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思政教学实效。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46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mplements the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ind mapping in the process of pre-class preparation, in-class teaching and after-class promo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move up", classroom "live up", teaching "beautiful" and hel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isdom classroom". We should build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up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mind mapp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1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思政课堂“动”起来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让学生在思政课堂“动”起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衔接、有力联动。思维导图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充分考虑到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教学、学生课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即课前通过思维导图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中师生共画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教学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的转化,课后学生梳理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实现课堂学习过程与知识内化过程的顺利对接。课前、课后作为课中的拓展延伸,使课堂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真正做到思政课“三全育人”。
1.2 助力思政“智慧课堂”建设,让高职院校的课堂“活”起来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助力思政“智慧课堂”的建设,主要在于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对思政教学的正作用,实现教师、学生、知识、网络四者之间的有效联动,在“面对面”的基础上还能“键对键”,线上线下协同共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思维导图的构筑让学生思维“活”起来。学生从“中心词”出发,联想与此相关的素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并呈现其逻辑关系,实现知识的拓展、内化。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使学生学法“活”起来。课堂教学引入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动脑、动手,师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合作共绘思维导图,即有教材知识的“厚度”也有思维导图囊括的知识的“广度”,探索“精准思政”的教学模式,为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指引。
1.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思政课教师教学“美”起来
新时代让思政课教学“美”起来,教育应当呈现出新形态,即“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全力改善“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2]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局面。综合文字、图像和线条的组合,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全图思维导图;二是全文字思维导图;三是图文并茂思维导图。[3]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即师生、生生联动,将教材内容、具体案例、相关图片、其他素材有机联系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张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学生的视野不在局限于教材本身,而是被尽可能地放大到全世界,在“廣视野”中 “深挖掘”,这样既能达到知识呈现的“画面美”,教学过程的“联动美”,也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情怀美”,让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更有温度,更有情怀。
2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表现
2.1 思维导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课前预习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而敷衍了事,达不到预习的效果。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前预习的相关步骤和要求,并要求学生将预习的成果及时上传到课堂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或“雨课堂”。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近况,同时也能大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课堂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预习的效果,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时做好相关标记,主要是督促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增强阅读效果。教师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素材,既能丰富课外知识,拓展延伸,也能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2 思维导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即将抽象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体系的过程演绎。这一过程不仅涉及教材主体内容,还需借助相关案例,联系相关时政热点和教学素材,内容多而杂。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基础知识欠扎实,理解能力欠缺,要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完全掌握众多教学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轮廓,实属困难。如果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就能将这些庞杂的素材进行逻辑性的整合,进而清晰呈现,更好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如果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做课堂笔记,只需要记录相关关键词,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一张简易“学习地图”即为课堂学习成果的“骨架”,并且在思维导图上随时增加相关内容也极为方便。图1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为例。
2.3 思维导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提升中的应用
课后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过程不只是对已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背诵和强化,而是对知识的再认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要想实现知识的体系化、系统化,关键在于能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结合教师的教学以及自身的理解,使之整体化为一个知识体系。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教材知识点条理化,便于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图2)。另外,思政课的学习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由书本的理论知识拓展联系相关案例、事例,这对于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也提供了一些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3 思维导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3.1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有助于新进教师扎实教学基本功
3.1.1 思维导图有助于新教师理顺教材内容的逻辑体系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新版教材,囊括了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等内容,形成了一个宏观而庞大的思想体系。吃透弄懂所教教材内容和逻辑体系是新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表现。新教师在备课时尝试着将一章章教材内容转化为一张张思维导图,即借助思维导图理顺节与节、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清章、节、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将有利于上课时教学过程的实施环环相扣,节奏自如。
3.1.2 思维导图有助于新进教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相比对如一般高校有其特殊的校情、学情,将统一的教材体系转化為适合不同专业高职学生的教学体系也是考验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思政课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重视其专业学习。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实现与专业教育的对接,将很难吸引学生,提高其“抬头率”。另外,同一个思政课教师每学期所教学生将覆盖几大类不同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需要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即贴合不同类型的专业需求。思维导图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就是将这些不同的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衔接,将其进行合理地组织,从而将抽象的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将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教材内容转化为适应性与生动性都很强的教学表达体系,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3.2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改善学习效果
3.2.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以往的预习主要是预习教材内容,学生往往以不爱看或看不懂为由而没有认真落实,预习效果大打折扣。思维导图应用,教师会根据每一节课所教内容选取一个中心词,让学生根据这一中心词按照发散性思维寻找相关时政材料,制作课前预习思维导图并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这一方面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度,提升学习兴趣。如在进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的学习之前,教师拟定一个关键词“中国精神”,学生根据这一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更加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
3.2.2 提升课堂笔记的效率
一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要囊括教材内容,又要讲清逻辑关系,更要结合时政案例分析挖掘,在涉及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素材的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留给学生做笔记的时间相对较少。如果学生的课堂笔记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下所有内容,明显提升做笔记的效率。思维导图式的笔记虽内容精简,但条理清晰。这样,一方面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示教学中材料、案例、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2.3 增强课后巩固的效果
以往在新课讲授完毕,教师会采取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这其实忽略了知识结构图的一个缺点:只能体现主干知识,而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并结合教材,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既能帮助学生重新记忆所学知识,还能将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有机融合,融会贯通,而非死记硬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记忆能力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3] 陈资璧,卢慈伟.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34-35.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46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mplements the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ind mapping in the process of pre-class preparation, in-class teaching and after-class promo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move up", classroom "live up", teaching "beautiful" and hel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isdom classroom". We should build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up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mind mapp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1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思政课堂“动”起来
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好“怎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让学生在思政课堂“动”起来,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衔接、有力联动。思维导图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充分考虑到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中教学、学生课后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即课前通过思维导图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中师生共画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教学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的转化,课后学生梳理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实现课堂学习过程与知识内化过程的顺利对接。课前、课后作为课中的拓展延伸,使课堂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真正做到思政课“三全育人”。
1.2 助力思政“智慧课堂”建设,让高职院校的课堂“活”起来
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助力思政“智慧课堂”的建设,主要在于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对思政教学的正作用,实现教师、学生、知识、网络四者之间的有效联动,在“面对面”的基础上还能“键对键”,线上线下协同共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思维导图的构筑让学生思维“活”起来。学生从“中心词”出发,联想与此相关的素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并呈现其逻辑关系,实现知识的拓展、内化。思维导图的课堂应用使学生学法“活”起来。课堂教学引入思维导图,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动脑、动手,师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合作共绘思维导图,即有教材知识的“厚度”也有思维导图囊括的知识的“广度”,探索“精准思政”的教学模式,为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指引。
1.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思政课教师教学“美”起来
新时代让思政课教学“美”起来,教育应当呈现出新形态,即“以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全力改善“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2]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局面。综合文字、图像和线条的组合,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全图思维导图;二是全文字思维导图;三是图文并茂思维导图。[3]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即师生、生生联动,将教材内容、具体案例、相关图片、其他素材有机联系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张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结构清晰的思维导图。学生的视野不在局限于教材本身,而是被尽可能地放大到全世界,在“廣视野”中 “深挖掘”,这样既能达到知识呈现的“画面美”,教学过程的“联动美”,也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情怀美”,让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更有温度,更有情怀。
2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表现
2.1 思维导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课前预习往往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而敷衍了事,达不到预习的效果。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前预习的相关步骤和要求,并要求学生将预习的成果及时上传到课堂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或“雨课堂”。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近况,同时也能大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课堂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预习的效果,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时做好相关标记,主要是督促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增强阅读效果。教师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素材,既能丰富课外知识,拓展延伸,也能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以此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2 思维导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即将抽象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体系的过程演绎。这一过程不仅涉及教材主体内容,还需借助相关案例,联系相关时政热点和教学素材,内容多而杂。并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基础知识欠扎实,理解能力欠缺,要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完全掌握众多教学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轮廓,实属困难。如果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教学,就能将这些庞杂的素材进行逻辑性的整合,进而清晰呈现,更好提升教学效果。另外,如果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做课堂笔记,只需要记录相关关键词,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层层推进,最后形成一张简易“学习地图”即为课堂学习成果的“骨架”,并且在思维导图上随时增加相关内容也极为方便。图1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为例。
2.3 思维导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提升中的应用
课后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过程不只是对已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背诵和强化,而是对知识的再认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要想实现知识的体系化、系统化,关键在于能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结合教师的教学以及自身的理解,使之整体化为一个知识体系。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教材知识点条理化,便于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图2)。另外,思政课的学习不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由书本的理论知识拓展联系相关案例、事例,这对于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也提供了一些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3 思维导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3.1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有助于新进教师扎实教学基本功
3.1.1 思维导图有助于新教师理顺教材内容的逻辑体系
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新版教材,囊括了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等内容,形成了一个宏观而庞大的思想体系。吃透弄懂所教教材内容和逻辑体系是新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表现。新教师在备课时尝试着将一章章教材内容转化为一张张思维导图,即借助思维导图理顺节与节、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清章、节、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将有利于上课时教学过程的实施环环相扣,节奏自如。
3.1.2 思维导图有助于新进教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相比对如一般高校有其特殊的校情、学情,将统一的教材体系转化為适合不同专业高职学生的教学体系也是考验教师基本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思政课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重视其专业学习。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实现与专业教育的对接,将很难吸引学生,提高其“抬头率”。另外,同一个思政课教师每学期所教学生将覆盖几大类不同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需要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即贴合不同类型的专业需求。思维导图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就是将这些不同的教学素材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地衔接,将其进行合理地组织,从而将抽象的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体系,将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教材内容转化为适应性与生动性都很强的教学表达体系,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3.2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改善学习效果
3.2.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以往的预习主要是预习教材内容,学生往往以不爱看或看不懂为由而没有认真落实,预习效果大打折扣。思维导图应用,教师会根据每一节课所教内容选取一个中心词,让学生根据这一中心词按照发散性思维寻找相关时政材料,制作课前预习思维导图并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这一方面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度,提升学习兴趣。如在进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的学习之前,教师拟定一个关键词“中国精神”,学生根据这一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更加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
3.2.2 提升课堂笔记的效率
一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要囊括教材内容,又要讲清逻辑关系,更要结合时政案例分析挖掘,在涉及丰富的知识内容、教学素材的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留给学生做笔记的时间相对较少。如果学生的课堂笔记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下所有内容,明显提升做笔记的效率。思维导图式的笔记虽内容精简,但条理清晰。这样,一方面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示教学中材料、案例、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3.2.3 增强课后巩固的效果
以往在新课讲授完毕,教师会采取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这其实忽略了知识结构图的一个缺点:只能体现主干知识,而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并结合教材,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既能帮助学生重新记忆所学知识,还能将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有机融合,融会贯通,而非死记硬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与记忆能力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3] 陈资璧,卢慈伟.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