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氮POSS改性乙烯基树脂的阻燃性和热性能研究

来源 :化学通报(印刷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ueying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多聚甲醛、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原料,通过经典的Kabachnik反应制备了含磷、氮的笼型和半笼型结构的低聚倍半硅氧烷(N/P-POSS).然后,通过与商品化MFE-711乙烯基树脂共混/共聚的方法制备得到改性乙烯基树脂.采用FT-IR、NMR、MALDI-TOF等对阻燃剂N/P-POSS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氧指数(LOI)、UL-94垂直燃烧、锥形量热、热重分析以及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对乙烯基树脂固化物的阻燃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当N/P-POSS的添加量为4(wt)%时,乙烯基树脂固化物的LOI从19.5提高至27.5,并通过UL-94 V-1测试;并且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47.2%和20.9%;同时N/P-POSS的引入显著提高了乙烯基树脂的耐热性能,热分解温度提高了近10℃.采用扫描电镜和热重红外分析了其阻燃机理,主要为含磷自由基的猝灭效应,以及生成致密二氧化硅陶瓷相和含氮不可燃气体的阻隔作用,表现出了良好的磷、氮、硅协同阻燃效应.
其他文献
本工作借助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通过配位作用实现对电化学发光(ECL)分子的空间有序组装,获得了高性能ECL新材料,发展了孔道限域效应和微纳空间ECL分子有序组装的协同增强ECL新策略.具体而言,以非共平面ECL分子1,1,2,2-四(4-羧基苯)乙烯(H4TCPE)为配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优异ECL性能的新型MOF材料(Zr-TCPE).Zr-TCPE通过将发光配体H4TCPE固定在MOF多孔材料上,一方面其多孔结构可以促进限域空间内物质和电子的传递,加快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同时,MOF结构
“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s)催化的烯醇硅醚氢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直接合成醇类化合物的方法,然而目前其反应机理仍不明确.基于此,以乙基取代的全氟苯基硼作为路易斯酸(Et-B(C6F5)2),三叔丁基膦(t-Bu3P)作为路易斯碱,烯醇硅醚化的苯乙酮(Me-TMS)作为底物建立了模型反应,并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其催化氢化反应机理.结果 显示:FLPs催化的烯醇硅醚氢化反应从Et-B(C6F5)2和t-Bu3P形成B-P-FLPs开始,随后会依次经过H2裂解,H+和H-转移等过程,其中H+转移为决速步,
聚乙烯亚胺是典型的聚阳离子基因载体材料,但是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以小分子多胺为基础制备易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是降低聚乙烯亚胺类基因载体材料的细胞毒性和提高基因转染效率的重要方法.为深入了解聚乙烯亚胺类基因载体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综合应用吸收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典型小分子多胺化合物亚精胺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酶的构象、催化活性和催化动力学的影响和机理.亚精胺是两亲性分子,其氨基基团易于质子化而具有较强的静电结合和氢键形成能力,亚甲基基团则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亚精胺较小的分子尺寸
结合稀土化学课程中的稀土发光材料和光学农业背景下研究生材料研究相关专业的特点,开设“Sr1.7Ba1.3MgSi2O8∶Eu2+,Mn2+荧光玻璃陶瓷材料制备与表征”研究性综合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原理阐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确立、材料制备、测试表征、数据处理等环节,使研究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并实践到研究工作中去,同时树立良好的学术诚信品德品质.实践表明,该实验项目选题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
拥有超快放电速率以及超高功率密度的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在脉冲功率技术、先进电力与电子系统等诸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工作采用溶液刮涂的方法,制备了柔性全有机热塑性聚氨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TPU/P(VDF-HFP))复合薄膜,并结合多种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特性、介电特性、绝缘特性、储能特性以及力学性能.系统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热塑性聚氨酯添加到P(VDF-HFP)中,能够形成分散性和相容性均十分优异的两相交联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学、储能、力学等性能.在P(VDF-HF
大量研究表明JAK3与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使得JAK3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药物靶点.其中,JAK3共价抑制剂因其选择性高、活性强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JAK3与其家族的其他成员同源性高,使得开发JAK3选择性抑制剂充满挑战.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可以在分子水平对JAK3的结构特征进行针对性筛选,但是传统的共价对接方法效率较低、准确度欠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药效团和共价对接的虚拟筛选策略.该联用方法从DrugBank数据库成功地筛选出已报道的JAK3临床抑制剂,表明了这种虚拟筛选不仅具有较
CeO2具有良好的赝电容,但有关碳/CeO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待改善.本工作采用简单的微波辅助合成法,将氧化石墨烯与Ce(NO3)3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CeO2复合材料.通过形貌观察,CeO2以颗粒形式均匀分布在褶皱的rGO上,且沿着rGO表面仿形生长;纳米级CeO2颗粒之间存在微小间隙.N2吸/脱附测试结果表明,rGO/CeO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径,有益于与电解液充分接触.通过电化学测试,rGO/CeO2的比电容高达468 F·g-1,经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
锂离子电池(LIB)正极材料比容量及结构稳定性的提高是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本工作选取层状无钴正极材料Li(Li0.17Ni0.17Al0.04Fe0.13Mn0.49)O2 (LNAFMO)为研究对象,使用GGA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U (HubbardU value)方法研究了体系在充电时几何和电子结构变化、氧释放焓、脱锂形成能和脱锂电压.研究结果表明,充电时LNAFMO体系首先Ni氧化,然后Fe氧化,最后O氧化.与未掺杂A1的Li(Li0.
二维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生物界面的相互作用,展现出相比于传统维度粒子截然不同的特性,为功能化医药载体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潜力策略.除了优异的电学、热学、光学等性能外,石墨烯的独特的二维性质,可以引起细胞更强的应激反应,包括与细胞膜发生水平摩擦/竖直嵌入/三明治超级结构、选择性被细胞内吞、胞内限域折叠、引发细胞自噬以及隐形活化效应.基于上述独特界面效应以及理论模拟机制,对石墨烯进行合理设计,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满足药物递送、疫苗佐剂、成像传感、光热治疗等需求.本综述结合课题组近10年在(氧化)石墨烯与生物界面
轴手性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其中苯乙烯类轴手性化合物因其轴手性稳定性相对较差,目前高效不对称合成的方法比较局限.本工作以β-萘酚作为亲核试剂,通过将金属铱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取代与双键异构化串联,实现了中心手性到轴手性的转移,从而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β-萘酚衍生的苯乙烯类轴手性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