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银》阅读训练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卞银
  张维菊
  ⑴谁也没想到,进了城的卞银,还想再回来。
  ⑵“葛针村庙小,盛不下这尊大神!”卞金气不打一处来。
  ⑶当年,发了家的卞银,一心要卖老宅。他哥卞金心急火燎地赶回村时,卞银的大红手印刚刚在契约文书上摁下。兄弟俩干了一仗。唉!几十年前的事喽。
  ⑷提起这,连说事人都笑了。也是当年,卞银站在村子当央,在老槐树底下放话。长篇大论,乡亲们是记不住的,但大意跑不了:他卞银在这个山峪子里住得够够的了,够够的!他卞银这辈子再也不回这小破山庄子!死也不回!那张狂样,谁不记得?连当时拖着黄鼻涕的小屁孩如今大多已是往返在打工路上的青壮,也都懵懵懂懂记下了关键词,动不动就扯了长音——够够的了!够够的!惹得大人们笑骂着,在小小的额头上叉一指头,撵到一边玩去。
  ⑸卞银是去省城卖水果发的家。自打卖了老宅,越来越把自己过成了城里人,也越来越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修路,架桥,盖小学校,建图书馆,选举,投票……当村里的消息沿着乡下的沟沟垄垄,攀上城里卞银家洋气的铁艺门时,卞银随手就掐断了,像掐下一截没用的薯秧。嘁!这跟他还有半毛钱的关系吗?他早就不在那山旮旯了。他早就跟葛针村的一应琐碎事划清了界限。
  ⑹但有一件事没放下,卞银到法院递了诉状,告村委。扬言:豁出老命,也要争西岭小斜子那三分地的赔偿款。他卞银,不蒸馒头,也得争那口气!
  ⑺小斜子那块地的来龙去脉,卞金知道。最早,是分给卞银不假,可卞银嫌河道岭,地忒孬,忒偏远,扔了都没人要。还是卞金陪着弟弟,三番两次地找到老队长家的。老队长无奈之下,拿大斜子同样大小的一块地,给调换了。卞金还知道,表面上,是为争那三分地的赔偿款,而归根到底,往村里迁户口被拒,撺掇儿子竞选村委的美梦被粉碎,宅基地成了泡影,才是卞银恼羞成怒的主要原因。不为老百姓办实事,还想回来捞干饭——他小卞银也不睁眼看看,都啥年代了!
  ⑻听卞金气呼呼地数黄瓜道茄子,说事人重重地叹了口气:“老卞哥,依我看,卞银也是猪油蒙心,一时糊涂,才一步错,步步错!他现在……是想回头哩!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娘的孩儿!”
  ⑼“千万别提这个!自打他卞银卖祖宅那天起,我跟他就一刀两断,老死不相往来!他没我这个哥哥,我也没他这个弟弟!”卞金忽地站起身。
  ⑽“你说他卞银咋就不想想,葛针村小也罢,穷也罢,可山河草木,五谷庄稼,牛羊牲畜,一样不缺。他卞银,过得再富,再有,也是吃葛针村的五谷,喝葛针村的山泉水长大的。”说事人斟酌着用词。
  ⑾“噢,当初,一脚蹬开,不认老祖了,现在,又轻巧地一句,想回来了。那是想回就能回的?按老规矩,卖祖宅——”卞金气得浑身哆嗦,手在半空用力指点着,仿佛卞银就站在面前,“卖祖宅,等于自己把自己从葛针村清户了!”卞金句句斩钉截铁。
  ⑿说事人就有些坐不住了。卞金嫂轻手轻脚地过来,续上茶,给说事人使了个眼色,摇摇头。一时间,都沉默了。岭上布谷鸟却唱起来:“烧香摆供,烧香摆供,赶过年割块肉……”风里送过一缕新麦的香气,卞金吸了一下鼻子,嗅了嗅,说:“开镰了。”“啊!开镰了!开镰了!”
  ⒀麦收了,回乡抢收的劳力,又背起行囊上了路。麦要割,工还要继续打,这日子,人们已经习惯了。
  ⒁葛针村风里的麦香沉下来了。这天,卞金一大早出了门。今年的山楂结得密实,他想去看看,是不是还得再疏一回果。走到村子当央,卞金一下子愣在那里。
  ⒂老槐树下,侄子白孝伏地,怀里抱着一个黑匣子,长跪不起。
  ⒃见到卞金,侄子说:“大伯!我爹咽气前说,他以前行的事,不求您原谅……他只有一个念想——死了要回葛针村!”
  ⒄卞金仰起头,唇抖喉颤:“弟啊——”
  ⒅卞金看见,老槐树上,悬着一个相框,相框里,一张黑白照,他卞金的亲弟弟卞银。照片里,卞银双目有神,看着葛针村。那神情,正是他离乡时志满意得的模样。(选自《小说林》2020年第2期)
  [习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倒叙手法,从卞银想回葛针村写起;接着回叙他当年发誓离开,与家乡断绝联系,起诉村委等事;再写卞金不同意卞银回来;最后卞银的儿子将其骨灰带回葛针村以求得归。
  B.小说语言整体较为平实,但不乏鲜明生动之处。如第4段反复使用“够够的”,将卞银的“张狂样”写得形象生动;第5段将消息比作“薯秧”,卞银随手把它“掐断”,写出卞银对家乡葛针村的割离。
  C.卞金对卞银的心态比较复杂。有对卞银私自卖老宅的极度气愤,有对他“想回来捞干饭”的鄙弃。他嘴上不认他这个弟弟,但毕竟是兄弟,所以看到卞银的骨灰盒时才会“唇抖喉颤”,悲呼“弟啊——”。
  D.小说标题为“卞银”,正文却从卞金角度组织推动情节,表面看似矛盾,实则非常巧妙;卞银的故事同样贯穿于全文,两相交织而形成更有张力的完整结构,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2.结合小说内容和情节,简要分析卞银的形象特点。
  答:
  3.小说第4段和第13段为什么反复写葛针村人往返在打工地与家乡之间?试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A
  (解析:选项A中“倒叙”错误,应为“插叙”。倒叙是“在叙述时先交代故事结局或后发生的某些情节,再交代故事的开端和经过”。插叙是“在叙述时不依时间次序插入其他情节”。)
  2.①不满现状,敢闯肯拼。不满意葛针村贫穷现状,敢于出去闯,到省城賣水果并发了家。②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到法院递诉状告村委,争西岭小斜子那三分地的赔偿款。③看重个人利益。他只顾一己私利,不顾他人感受,卖老宅、打官司其实都是为了一己私利。④张狂轻浮,但最终有所醒悟。发家后看不起家乡这个山旮旯,认为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最后卞银有醒悟改变,希望死后骨灰能回葛针村。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时应结合小说情节,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依据人物具体的言行举止感受形象特征。葛针村贫穷落后,卞银对此感觉“够够的”,他要出去闯,并发誓死也不回。卞银瞒着哥哥卞金卖了老宅,到省城卖水果发了家。发家后他看不起葛针村的一切,也不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想与葛针村一应琐碎事划清界限。后来他看到有利可图,又想往村里迁回户口,撺掇儿子竞选村委等。美梦破灭后又借着当年一块地的事情,到法院递诉状告村委,想要赔偿款。卞金对他这一切非常不满,不认他这个弟弟,也坚决反对他回葛针村。卞银临死前对以前的行为有所忏悔,希望儿子将其骨灰带回葛针村。)
  3.①写出葛针村人观念的变化。他们不再固守先前的封闭,开始走出山村,外出打工,就像当年卞银走出去一样。②写出他们不忘家乡的品质。农忙返乡,农闲打工,往返在家乡和打工地之间。他们与卞银一去不回,对家乡不管不顾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③多次写他们往返于打工地等同一内容,前后形成照应,使小说内容更加紧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该类题可能涉及小说各方面的整体构思,思考时要有全局视野,避免思维狭窄化。从情节内容上看,前后多次写同一内容有利于前后照应;从人物形象上看,这些葛针村人与主要人物卞银形成鲜明对比;从主题上看,他们走出葛针村也是突破原有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的表现。)
  (作者单位: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
其他文献
去年,南昌某中学的一份班规引发了网友热议。“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请假不上课。”“班级所有男生不得在操场上进行球类运动。”……人们讥之为“奇葩”班规,为之忧虑、愤怒。  班规,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约束本班学生的规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制定班规的目的是维持班级纪律,为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学生更好地在校学习保驾护航。比如,上课随意讲话接受什么样的处罚,与同学打架要承担怎样的后果。不用思考
期刊
外婆说,吃饭的时候两只手都要用,一手握勺,另一只手就得把住碗,否则碗不稳当;喝汤不咂嘴,咀嚼时不能发出声音,否则不像样;再喜欢的菜也要“浅尝辄止”,因为家里不止你一人,你吃光了别人咋办?  外婆顶爱干净,她说,人连自己都收拾不利索,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她的房间被收拾得干净整洁,是我幼时最爱的去处。更可喜的是,窗外长着一棵含笑。每逢花季外婆总要把凋落的花瓣拾起放进竹篮里,提到暖洋洋的阳光下晒干,然后在
期刊
梦里江南是一个个古朴的小镇,镇里有河,河上有桥,桥畔有柳,柳树下是被岁月洗过的青石板,青石板上驻留着落拓清高的行吟诗人。一切不急不徐,濃淡恰到好处,古色古香的江南就这样停滞在时光里,拥着远离尘嚣的宁静。  轻抚因岁月而斑驳的古墙,犹如聆听一段隐秘的传奇。若正逢花期,墙头悠然凝起的一缕香魂便似穿越千年红尘而来。一面古墙,一抹花事,却是情意潺潺。  阳光在这里褪尽刚烈,散发着一种近乎母性的光辉。它拂开
期刊
“我们都是摘星星的女孩,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会成功。”她在我的日记里留了这么一句话。  在这段閃闪发光又异常艰难的时光里,她像诗一样美好,让我从不怀疑这世间的美好与我们环环相扣,从不怀疑“月圆是画,月缺是诗”的浪漫,从不怀疑我们终将渡过高考这条深水,抵达彼岸。  那是三月,学校的樱花开得烂漫,午后的阳光洒得温柔。我们沿着小路散步,我随意拍打身边及腰高的杂草,听她诉说过往。那段过往,我不曾在场;往
期刊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樣: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只肯花一点点钱以维持生命的守财奴其实等于是个穷光蛋,他的万贯家财也就形同乌有。同样,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也是虚度年华。  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里:黑夜与白昼有规律地交替,哪一方也不会更多地占去另一方的时间。生命则被分为有限的几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个阶段都有只适于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工作,就如同种庄稼,
期刊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然而经典的成色似乎日渐黯淡,当下的学生大多游离于这片“荷塘”,漠然围观朱自清一个人享受那无边的“月色”,学生与文本之间似乎缺少连接的桥梁和通道。关于朱自清缘何写作《荷塘月色》,似乎已有定论。其一是钱理群教授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分析立足于政治视角,着眼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身份,认为“荷塘月色”的“梦”是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的精神避
期刊
文言文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尤其是文言实词。只是按照教材中的注释枯燥地讲解实词,学生只能懂得教师讲过的句子,难以理解课本以外的古文,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于文言实词词义的积累,大多学生都是选择死记硬背,然而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训诂学历来被称为一门高深的学问,主要用来解释古代汉语的字义词义,具体分为形训、声训、义训三大类。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与表音文字的最大区别在于字形具有表达意义的功能
期刊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昌耀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  我小心地探出前额,  惊异于薄壁那边  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石砾不时滑坡,  引動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在锈蚀的岩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  与我
期刊
涉及省份和考生众多的全国卷Ⅰ高考题,历来都是人们热衷评论的话题,其作文题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人们注意到,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仍然延续了要求考生在“问题”或“任务”情境中完成写作的风格,但材料的选择则由“宏大叙事”变为“史实陈述”和“后人评价”;题目被教育部考试中心定性为“历史人物评说”(《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其浓浓的“语文味”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好评。  一般来说,考生写
期刊
【阅读导引】哈  尔滨的特色食品与中国其他城市的都不同,可以说是独有的,这与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有关,她散发着浓郁的欧洲味道。除了常年与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外,在二十世纪初期,哈尔滨还是当时远东最多犹太人聚居的城市之一。列巴就是俄语里面的大面包。哈尔滨生产面包,已有百年的历史。1898年,俄国人来到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同时也把面包生产技术传入哈尔滨。那个年代,从道里中央大街到南岗大直街一些主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