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n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主要介绍特种禽类、特种兽类、特种昆虫及特种水产的养殖,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该文针对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进行了初步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畜牧人才。
  关键词: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143-2
  Abstract:"Special economic animal produc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animal science and animal medicine. It has strong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economic animal production.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production,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production and training high-quality animal husbandry talents.
  Key words:Special economic animal production;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odel
  近30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畜产品已不能满足多样化产品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迅猛,各地区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充分开发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在部分地区已成为支柱产业。为满足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需培养专业人才,为特种养殖积蓄后备力量[1]。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特种禽类、特种兽类、特种昆虫及特种水产的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然而,目前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或不足,相较于特种动物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所滞后。因此,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紧跟现代特种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步伐,培养优秀的特种动物养殖人才,特种动物养殖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实践活动 过去传统教学工作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侧重于特种经济动物的品种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发育特点和饲养管理理论,与当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实际生产联系不够紧密,更没有深入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一线企业进行实践,致使学生动手能力欠缺。同时,现有的教材已经有十余年为进行更新,课本内容相对陈旧,已经严重滞后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最新技术水平,学生从课本学到的知识也无法满足现代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2]。
  1.2 教学模式落后 教师往往只根据教学大纲选择特定几种经济动物,十几年过去了,主要讲授的动物种类还是那几种,尽管这些特种经济动物具有代表性,但是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在发展、养殖的种类也有了新的变化,因此,特种经济动物的选择要“新”。教师过于关注几种特种经济动物的典型代表性,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如特种宠物等方面的动物。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替代了传统板书,但部分高校依然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更不能很好地与学生互动,老师辛勤备课,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而学习效率低下,更不能将理论与特种养殖的实践相结合。
  1.3 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传统考核评价方法为期末考试比重占80%,其他考核成绩(课堂测试、作业撰写、回答问题、出勤率等)占20%。这种评价体系中,卷面成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有较大比重,不仅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反而诱导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1.4 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是一门集成课程,该课程所涉及的动物种类相当多。在实际教学中,1位任课老师很难亲身接触所涉及的全部特种经济动物物种,所以导致教师对于部分特种经济动物实际了解不够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将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既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还要求教师具有很好掌控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丰富自身对各种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经验,也要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改革探索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革新
  2.1.1 调整课程内容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由于特种經济动物种类较多,有的并不适合全国养殖,所以在讲授过程中需对教材进行取舍。结合安徽省畜牧业生产特点与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对内容进行取舍,主要讲授内容与教材相比有一定的删除与增补,达到课堂理论教学与当地特种养殖实际的统一。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对当下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领域涉及的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等做及时更新,并结合教师自身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的案例带入课堂中,及时更新授课内容[3]。   2.1.2 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产学结合实用型人才 加大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由原来的0%提高到40%,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交叉进行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4]。每种经济动物理论课程结束后,都安排学生到学校实验基地或相应企业亲自参与此种经济动物养殖工作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理论知识做出解决方案。并且由养殖场技术人员和任课老师共同考核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2.2 革新教学模式
  2.2.1 开展专题讲座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课程各个章节相对独立,内容关联性不强,这种课程体系非常适合开展专题讲座。围绕某种经济动物,邀请特种养殖成功的校友或当地特种养殖的企业家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上课,不仅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得学生及时了解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真实问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5]。
  2.2.2 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具体为教师预先准备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在线完成课程学习,在课堂上师生一起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和协作探究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6]。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等优点[7]。结合“翻转课堂”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课程特点,进行如下革新:(1)授课教师课前将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工具(qq,微信)形式提前通知给学生;(2)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并结合老师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自我检测;(3)每1位学生据家乡主要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品种或自己所熟悉的特养品种做专题报告;(4)任课教师针对报告内容、拓展范围及准确度等进行总结、点评和指导,并记录成绩。引入全新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3 革新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既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使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8]。传统考核体系(期末考试成绩80%+平时成绩20%)仅仅通过1张试卷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评价体系革新将考核体系改为2个部分,即理论课程评价和实践过程评价,成绩各占50%。理论课程评价将采用期末卷面考试+翻转课堂考核;实践过程评价由养殖场技术人员和任课老师共同考核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
  3 结语
  总之,通过对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的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实践能力。但新的教学模式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卫功庆.试论“经济动物”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动物学报,2018,22(03):128-131.
  [2]库尔班·吐拉克.《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127-128.
  [3]王国富,高树新.《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03):209-210.
  [4]何勇,姜金仲,李兴美.《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9):142-143.
  [5]臧伟进,王渊.开展教学系列专题讲座 更新教育理念 深化教学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02):95-97.
  [6]冯宪超.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反转课堂”教学的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08):183-184.
  [7]周霞.反轉式教学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192-193.
  [8]于建华,任绍洁.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鱼类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2):129-130.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黑臭现象越来越普遍,黑臭河道治理已成为研究热点。该文以南京市某黑臭河道整治工程为例,阐述了其黑臭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治理措施,并评估了治理效果,为区域内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關键词:黑臭河道;整治;效果评估;建议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131-2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发
摘 要: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用水相关资料的收集,采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用水定额的覆盖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河南省农业用水定额与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河南省;农业用水;定额评估  中图分类号 S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3-0146-04  Abs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文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针对该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
摘 要: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生产类非植物保护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为了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着“精简优化、加强基础、突出应用”的原则,对地方本科院校植物保护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通过科学合理精简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植物保护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突出区域特色的应用教学内容等3项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为
《设施园艺学》是研究设施、环境与植物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该文以园林专业为背景,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体现园林专业
摘 要:植物保护通论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农学类专业和本课程特点,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植物保护通论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植物保护通论;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1-01
摘 要:研究濉溪县1957—2018年霜的变化及结霜与气象要素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延续,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霜日减少,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66、-2.96、6.62、-4.26d/10年。随着当日最低温度升高或隔夜温差的增大,结霜频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结霜频率与上日湿度、日照率或降水量多直线相关。对结霜频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当日最低气温?上日日照率?上日湿度?隔夜温差?上日降水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倾向于选择原生态的旅游方式,农家乐旅游应运而生且发展势头迅猛。农家乐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增长点,但发展基础薄弱、产品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该文分析了合肥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家乐;SWOT分析;对策;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
摘 要:利用河西走廊西部7个气象站1971—2010年高温(日最高气温≥35℃)、低温(日最低气温≤-20℃)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高、低气温的时空分布、强度和环流形势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西部高温天气主要发生在中部盆地和北部川区,低温天气主要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北部山区和戈壁。随着气候变暖,高温日数呈增加趋势,强度增强;低温日数总体变化不明显,强度略有减弱。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7、
该文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新机遇,探索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及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