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遭遇读者都寄予深深地同情,关于刘兰芝被休回家的命运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一直是文学界在不断探讨的问题,众说纷纭。笔者将对这一主题进行重新探讨。
关键词:家长制;遣归;忠贞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5-0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后人把它与《木兰辞》一同并称为“乐府双壁”。它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深沉凄婉的悲剧。故事的叙述者和读者都被悲剧的巨大力量所深深地打动着。但是作者没有在文中系统的说明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也就导致了后来的学者以及读者的不断揣度。众说纷纭但究竟是何原因致使焦母非要修此妻不可呢?笔者持有不同观念。
一、封建家长制度仅是悲剧的催化剂并非真正的侩子手
尽管文中已经看出婆媳之间的矛盾重重。焦仲卿在外任职,长久不归,一旦回家迎接他的不是融洽和谐的美满家庭,而是妻子开篇的一长串的抱怨。“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依,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刘兰芝近乎哭诉自己在婆家尽心尽力的劳作,看着已经近乎完美了可是没想到焦家的儿媳妇并不好做,及时这样仍然不能满足焦母的要求,于是求归,当然这并不是真心求归。假定新妇意已决,就不会有下文的仲卿求母留新妇,以及新妇天未明而梳妆,“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反复的着装,泣涕涟涟的别阿母,离小姑,不舍之情清晰可见,在离别的那一刻似乎还在盼望着有谁能够挽留,或者是小姑,或者是焦仲卿。但是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她说话,可见焦母心意已决。焦仲卿还家一面要承受兰芝开篇的控诉和抱怨,接着还有母亲的不满——“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可见二人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互不相容。我们不难看出在封建礼教的制度下,封建家长只有话语权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权。最终能使刘兰芝归家的还是焦仲卿的一纸休书。
二、真正使新妇遭遣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兰芝的母亲完全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培养刘兰芝。正如兰芝遭遇遣归回家后刘母所言“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十三岁就能够纺织,十四岁就能够裁剪衣裳,十五岁可以谈箜篌,十六岁就掌握了封建的礼仪,知道如何做一个封建社会里的合格新妇,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十七岁就出家了。从女工到织布到裁衣到修养弹唱礼仪,可谓样样精通,而且技艺纯熟“三日断五匹”。足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个勤劳能手。因此可以说在所有客观理由中没有什么差错。
那么究竟只是焦母怒不可遏,非休妻不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刘兰芝的不忠贞。也许会有人立即反对。的确,笔者不否认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之间的真挚的爱恋。结尾处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及焦仲卿的“自挂东南枝”二人以性命诠释的爱恋是不容否认的。但是纵使有爱情,也不能成为刘兰芝贞洁的保障。这样一个美貌的少妇若是有什么出轨的行为也不足为奇。开篇在刘兰芝的自述中涉及道一句“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很多人要么是忽略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要么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刘兰芝不見丈夫的苦闷。笔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互文的手法。所述“守节情不移,相见常日稀”皆是针对刘兰芝而言。刘兰芝在叙述完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才能后,无缘无故的提出“守节”问题,不禁令人费解。其实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无非是刘兰芝个人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一种心虚的想法。故而说之。在焦仲卿的辩解“女行无偏斜”阿母立刻大怒道:“何乃太区区”区区的意思是愚拙。按照常理来说,焦仲卿与母亲的意愿相违背的时候母亲应该以不孝顺的罪名来谩骂,责备其不遵从母意,甚至可以抱怨这么多年的哺育之恩,而此处竟说“区区”一词。可见里面掺杂了阿母在儿子面前的欲说还休。一方面要顾虑到儿子的感受和尊严,一方面又不能忍受儿媳妇的不忠贞,故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一个看似堂而皇之,又貌似欲加之罪的理由实则是有所指。
再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女子要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为尊为天,女为卑为地,女子要从一而终,绝对的服从男权社会的制度。被休回家的是女子的奇耻大辱,因此当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从刘兰芝的惭愧难当,满面羞愧,到刘母的拊掌而怒、痛彻心扉,足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休的女子是无颜立足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被休的弃妇,在当时看来应该不齿女子在“还家十余日”之后竟然“县令遣媒来”。县令三公子,年方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县令公子不但口才好还多才多能,年纪轻轻,家世背景也很优越,想必登门求亲的女方是络绎不绝的,但是为何弃那么多优秀的女子而向一个被休的女子说媒呢?或许作者有意掩饰刘兰芝的美貌还爱情一个原本的真实感,从而强化爱情。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我们不能否认作者的有意渲染。在刘兰芝拒绝第一个媒人之后,第二个媒人接踵而至。且为太守的第五子,此男子“娇逸未有婚”,娇美文雅。未有婚暗示刘兰芝一旦嫁入太守府,不是妾的身份而是明媒正娶的正室妻子。太守乃是世袭官家,在当地也可谓是名门望族。从刘兰芝一系列的求婚者之中可以看出,求婚者一个比一个优秀,地位一个比一个高贵,以刘兰芝美貌的惊世骇俗来解释这一问题恐怕再合适不过了。人们因她的美貌而盖过一切的缺点和不足。
作者单位:张琦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张琦(1990— ),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沈广山(1963— ),吉林省靖宇县赤松学校,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1]徐陵.玉台新咏(明惋堂覆宋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家长制;遣归;忠贞
中图分类号:I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15-0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后人把它与《木兰辞》一同并称为“乐府双壁”。它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深沉凄婉的悲剧。故事的叙述者和读者都被悲剧的巨大力量所深深地打动着。但是作者没有在文中系统的说明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也就导致了后来的学者以及读者的不断揣度。众说纷纭但究竟是何原因致使焦母非要修此妻不可呢?笔者持有不同观念。
一、封建家长制度仅是悲剧的催化剂并非真正的侩子手
尽管文中已经看出婆媳之间的矛盾重重。焦仲卿在外任职,长久不归,一旦回家迎接他的不是融洽和谐的美满家庭,而是妻子开篇的一长串的抱怨。“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依,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刘兰芝近乎哭诉自己在婆家尽心尽力的劳作,看着已经近乎完美了可是没想到焦家的儿媳妇并不好做,及时这样仍然不能满足焦母的要求,于是求归,当然这并不是真心求归。假定新妇意已决,就不会有下文的仲卿求母留新妇,以及新妇天未明而梳妆,“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反复的着装,泣涕涟涟的别阿母,离小姑,不舍之情清晰可见,在离别的那一刻似乎还在盼望着有谁能够挽留,或者是小姑,或者是焦仲卿。但是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她说话,可见焦母心意已决。焦仲卿还家一面要承受兰芝开篇的控诉和抱怨,接着还有母亲的不满——“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可见二人在日常生活中早已互不相容。我们不难看出在封建礼教的制度下,封建家长只有话语权而没有实际的行动权。最终能使刘兰芝归家的还是焦仲卿的一纸休书。
二、真正使新妇遭遣的原因是什么呢
刘兰芝的母亲完全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培养刘兰芝。正如兰芝遭遇遣归回家后刘母所言“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十三岁就能够纺织,十四岁就能够裁剪衣裳,十五岁可以谈箜篌,十六岁就掌握了封建的礼仪,知道如何做一个封建社会里的合格新妇,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十七岁就出家了。从女工到织布到裁衣到修养弹唱礼仪,可谓样样精通,而且技艺纯熟“三日断五匹”。足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个勤劳能手。因此可以说在所有客观理由中没有什么差错。
那么究竟只是焦母怒不可遏,非休妻不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刘兰芝的不忠贞。也许会有人立即反对。的确,笔者不否认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之间的真挚的爱恋。结尾处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以及焦仲卿的“自挂东南枝”二人以性命诠释的爱恋是不容否认的。但是纵使有爱情,也不能成为刘兰芝贞洁的保障。这样一个美貌的少妇若是有什么出轨的行为也不足为奇。开篇在刘兰芝的自述中涉及道一句“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很多人要么是忽略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要么只是简单的理解为刘兰芝不見丈夫的苦闷。笔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互文的手法。所述“守节情不移,相见常日稀”皆是针对刘兰芝而言。刘兰芝在叙述完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才能后,无缘无故的提出“守节”问题,不禁令人费解。其实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无非是刘兰芝个人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一种心虚的想法。故而说之。在焦仲卿的辩解“女行无偏斜”阿母立刻大怒道:“何乃太区区”区区的意思是愚拙。按照常理来说,焦仲卿与母亲的意愿相违背的时候母亲应该以不孝顺的罪名来谩骂,责备其不遵从母意,甚至可以抱怨这么多年的哺育之恩,而此处竟说“区区”一词。可见里面掺杂了阿母在儿子面前的欲说还休。一方面要顾虑到儿子的感受和尊严,一方面又不能忍受儿媳妇的不忠贞,故以“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这一个看似堂而皇之,又貌似欲加之罪的理由实则是有所指。
再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女子要遵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为尊为天,女为卑为地,女子要从一而终,绝对的服从男权社会的制度。被休回家的是女子的奇耻大辱,因此当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从刘兰芝的惭愧难当,满面羞愧,到刘母的拊掌而怒、痛彻心扉,足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被休的女子是无颜立足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被休的弃妇,在当时看来应该不齿女子在“还家十余日”之后竟然“县令遣媒来”。县令三公子,年方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县令公子不但口才好还多才多能,年纪轻轻,家世背景也很优越,想必登门求亲的女方是络绎不绝的,但是为何弃那么多优秀的女子而向一个被休的女子说媒呢?或许作者有意掩饰刘兰芝的美貌还爱情一个原本的真实感,从而强化爱情。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我们不能否认作者的有意渲染。在刘兰芝拒绝第一个媒人之后,第二个媒人接踵而至。且为太守的第五子,此男子“娇逸未有婚”,娇美文雅。未有婚暗示刘兰芝一旦嫁入太守府,不是妾的身份而是明媒正娶的正室妻子。太守乃是世袭官家,在当地也可谓是名门望族。从刘兰芝一系列的求婚者之中可以看出,求婚者一个比一个优秀,地位一个比一个高贵,以刘兰芝美貌的惊世骇俗来解释这一问题恐怕再合适不过了。人们因她的美貌而盖过一切的缺点和不足。
作者单位:张琦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张琦(1990— ),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沈广山(1963— ),吉林省靖宇县赤松学校,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1]徐陵.玉台新咏(明惋堂覆宋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