慊慊思恋诉衷肠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风华,百年沧桑,百年奋斗,百年辉煌。聆听了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心潮激荡,倍受鼓舞,心中有话对党说:亲爱的党,祝你生日快乐!
  我是1978年10月入党的,屈指算来,党龄已经有43年了。是党教育了我,是部队培养了我。作为一名部队的文艺工作者,一名曲艺舞台上的老兵,我虽然人退休了,但是我的心、我的精神、我的艺术不能退休。我要永远为党说唱,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抒怀。我曾经写过一首诗,来形容和总结我的从军从艺之路:“我把欢笑送给战士,战士把安宁交给祖国。”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40多年来,我随原沈阳军区文工团曲艺队、原武警文工团曲艺队,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记不清演了多少场次,记不清走过了多少军营哨所,记不清送走了多少老兵,迎来了多少新兵。我参加过大兴安岭扑火、98抗洪、汶川抗震,三上老山前线,去新疆,赴西藏,深入基层,为兵服务。除了下部队之外,我还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团,到全国各地去慰问演出。
  干什么就要吆喝什么,我覺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初心使命,写出好作品,演出好节目,做文艺“高峰”的攀登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担任了中国曲协“向党汇报”演出的总撰稿、创作了曲艺说唱《初心百年见精神》、担任了福建省庆祝建党百年晚会的总撰稿,创作了诗朗诵《我是共产党员》、歌曲《古田我的家乡》、情景表演《一诺重千斤》《真情永远》、歌词《魂牵梦绕的地方》,为保利集团创作诗朗诵《党旗飘扬在雪山之巅》,我用我的作品表达对党的敬意,为党的生日献礼。
  站在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我要继续践行党员初心使命,永做红色文艺战士。7年之后,我希望获得一枚“光荣在党50年”的纪念章,在党旗下照一张相:敬礼!
  (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 全维润)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风霜雨雪,100年夙兴夜寐。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秉承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我心潮澎湃。聆听并多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热血沸腾。在全国各行各业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热潮中,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办实事,怎样在文化赓续中开新局,应该成为我们反复思索和体悟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七一”讲话给了文艺从业者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终究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恰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我带着这份对党的深厚情感,和天津曲艺团国家一级编剧杨妤婕,编排出了河南坠子《红船故事》。作品以保障一大的顺利召开的幕后英雄王会悟的视角,用河南坠子的表现形式,生动地重现了那段辉煌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作品搬上舞台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在新创作品之外,我还将河南坠子带到了高校讲堂、青少年学生中,用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让青少年了解文化,热爱文化,传播文化。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我将继续和同志们一起认真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尤其带动青年同志们回顾历史,感受当下,将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接力棒传到下一代人的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学习,让传统艺术以崭新的风采为党为国作贡献,为新时代放歌。
  (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委会委员 陈梅生)
其他文献
近年来,山西沁县实施以中国曲艺之乡建设为重点的“文化强县”发展战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新,奋力打造“我们的节日 · 端午”沁县民俗文化节暨山西沁州书会文化品牌,曲艺传承与保护得到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文化品牌魅力,助推北方水城美丽沁州享誉全国。一、夯实基础,扎实拓宽非遗保护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讲:“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
期刊
曲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千年,有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曲艺艺术流行于民间,内涵丰富,它囊括了千古兴衰,上下纵横,在反映百姓生活、建设精神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曲艺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一种高台教化的艺术,在历代发展变化中始终向人们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曲艺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式中,潜移默化地提高
期刊
曲艺是一种以说唱讲故事的叙述艺术。有艺谚云:“说书唱曲劝人方”。说书要成为“劝人方”,就得用叙述这一手段来完成,当然它不是一般说话的叙述,而是一种艺术化的叙述。人类在没有文字以前,就是靠着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向后代传递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可见,说书(讲古)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评书即是。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侯白的“说一个好话”为今日之评书,但可视其为今日评
期刊
采访人:张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袁国虎艺术简介:青年评书演员,幼习戏曲,曾受诸多名师教益。2010年拜师评书表演艺术家徐勍先生,专业从事四川评书。深得乃师“手有劲、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髓,后拜师四川曲艺艺术家罗大春先生与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先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丰富自我。在舞台表演上大量加入戏曲、话剧、谐剧、相声等艺术形式及手段,开拓
期刊
一、演唱动听,独具风格  前不久,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段四川清音,画面中简陋而整洁的客厅内有一位老妪82岁,头戴一顶红绒帽,衣着十分朴素。她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面带微笑,放声高唱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布谷鸟儿咕咕叫(啊),飞出山林往南飘,这边绕来那边绕,鼓起眼睛它在到(哇)处(哇)瞧(哇)……”她的嗓音轻巧、圆润、明亮、甜美、抒情,充满艺术魅力。演唱者慈眉善目,声情并茂,韵味十足,给我留下深
期刊
在中国,曲艺是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它以来自于民间的、口耳相传的文学作品作为流传载体,以应用于演出的、富有动作性的说和唱作为表达方式。曲艺虽“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却一直为民众所欢迎并喜爱,其发展可谓持续绵长、历久弥新。目前,对中国曲艺的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讨论热点,其中不乏如《中国曲艺通史》这样有分量的成果出现。不过,这些学术专著大多
期刊
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老编辑,我在长期的工作生涯中,接触过不少曲艺名家。但给我印象最深、使我由衷敬佩的,还是马季先生。回顾他在艺术上5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可以以史为镜,认真思考相声的未来。一、初识  我和马季最早接触是在1964年的秋天,那时我刚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毕业,分配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前身),正在郊区农场劳动锻炼。一天收工回来,我正和老同志们聊天。恰好有个
期刊
2021年5月,由多位曲艺名家共同主演的四幕相声剧《依然美丽》在北京剧院火爆上演。该剧是在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下,由北京曲协创作的“回天”题材项目,讲述了主人公王守俭在退休后为支持孙子上学,委曲求全从城里搬到回龙观生活,“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心灰意冷的王守俭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这部将来自真实生活的烟火气化作一幕幕含泪带笑的剧情的相声剧是如何诞生的,近日,《曲艺》杂志专访了该相
期刊
中国曲协召开曲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  8月25日上午,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曲协曲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宣读了《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倡议书,与会嘉宾就新时代下曲艺工作者如何坚定道德做人、立定脚跟做事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曲讯)“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
期刊
100年前,一批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在一艘小小的木船上,用低沉但坚定的声音,向正饱经忧患的祖国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72年前,一位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庄严宣告,一个古老的国家,正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政党的领导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今天,一位领袖在14亿中国人的欢呼声中,作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科学论断。  誓言、宣告、论断,历史的声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