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演唱动听,独具风格


  前不久,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段四川清音,画面中简陋而整洁的客厅内有一位老妪82岁,头戴一顶红绒帽,衣着十分朴素。她腰板挺直,精神矍铄,面带微笑,放声高唱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 “布谷鸟儿咕咕叫(啊),飞出山林往南飘,这边绕来那边绕,鼓起眼睛它在到(哇)处(哇)瞧(哇)……”她的嗓音轻巧、圆润、明亮、甜美、抒情,充满艺术魅力。演唱者慈眉善目,声情并茂,韵味十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有个同事问我:“那么好听,是不是李月秋在演唱?”
  我笑了笑:“这位老者是肖顺瑜老师,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四川清音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啊——”对方若有所思,好像仍然在回味,沉浸在美的艺术享受之中。

  “‘哈哈腔’好听啊!是不是令人陶醉?”我反问道。
  “嗯,”他点了点头。
  去年底,我在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肖顺瑜的寓所里采访时,她说:“我唱《布谷鸟儿咕咕叫》,感觉春天来了,声音要欢快、要甜、要美、要嗲!我演唱的“哈哈腔”宽大洪亮,有结实饱满的韵味和特色,表现的是布谷鸟儿欢快活泼的情趣。”
  肖顺瑜的嗓音嘹亮丰润,曲调的棱角鲜明,高低音音量、气息的掌握都恰到好处,尤其是她那结实饱满、若断若续的“哈哈腔”颇能显示出光彩。这些在她演唱的《思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演唱现代曲目时,她对“哈哈腔”进行创新,在清音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她将发音向头腔和胸腔两个部位扩展,使唱腔流畅动听,曲折多姿。她演唱《江姐上华蓥》时,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结合美声、民族唱法技巧,生动表现江姐的喜怒哀乐、悲壮和坚强,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这个段子是该院经典保留曲目,50多年来,她教唱一代又一代接班人,曾恋、王小平、江黛琪、卢文庆、丁佩林、张庭玉、卢国珍都有精彩演唱。而她在《送铁牛》中的“哈哈腔”朴实大方而富有活力,充满喜悦和热情。
  肖顺瑜一生共演唱了80多个精彩段子,现代代表曲目有《积肥谣》《九连环》《家住安源》《刑场上的婚礼》《乱云飞》等,她创作(含与人合作)和改编的曲目有《说四川》《新娘昨天才过门》《羞月亮》等,都具有明显她的演唱风格。传统曲目有《昭君出塞》《思凡》《黛玉葬花》《杜十娘》《断桥》等。
  肖顺瑜在继承传统和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广博地吸纳美声唱法等各种声乐技巧并娴熟地应用于演唱之中,将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她嗓音条件优越,明亮清脆,穿透力强,真嗓假嗓兼用;音域宽广,行腔自如,其唱腔既刚劲又华美,既庄重又俏皮,含蓄中有奔放,遒劲中见深情,具有真实酣畅的艺术美。“哈哈腔”和“弹舌音”是四川清音最有特点的润腔手法,也是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她的“哈哈腔”独具特色,委婉缠绵的“懒哈哈”,活泼欢快的“脆哈哈”,凄苦哀怨的“暗哈哈”,爽朗而晶莹剔透的“亮哈哈”均运用自如,别具一格。她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声乐技巧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1958年6月,四川省第一届曲艺会演在成都举行,肖顺瑜从电台走上舞台,崭露头角,《昭君出塞》荣获一等奖。她因此被选入四川省代表团参加同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同样的节目获二等奖、优秀节目奖。会演期间,她应中国唱片出版社邀约灌制了《布谷鸟儿咕咕叫》《昭君出塞》唱片,琴师熊青云,兼唱王龙。同年,她还同侯宝林、韩起祥、邹忠新等艺术家一道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曲艺优秀节目全国巡回演出,她演唱的《布谷鸟儿咕咕叫》《昭君出塞》,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自1958年起,肖顺瑜经常应邀参加国家级、省级重大演出并荣获大奖。她还多次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是四川省第一批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四川清音艺术家。国外专家曾经专门赴川为其录制节目,《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对她的演出进行报道,省内外电台多次播放她的节目录音。
  我采访时,肖顺瑜拿出一张张记录着她光辉业绩的唱片,其中《昭君出塞》是中国唱片社1958年出品的黑色木纹唱片,该节目是她22岁代表四川代表团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汇演的节目。她还拿出文化部颁发的金光闪闪的奖章、命名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清音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四川省政协委员的证件,这些物品让我眼睛一亮,心中肃然起敬!

二、伯乐荐人,恩师授业


  四川遂宁,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城区的梭子街有条杀牛巷,住着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她正是肖顺瑜。每逢放学,她就蹦蹦跳跳,哼哼哈哈。她唱:“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嗨啦啦啦,嗨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声音十分甜美,吸引了她家隔壁的文化馆馆长陈朝英。陈館长发现这是学习艺术的苗子,于是用风琴教她练声,唱《北风吹》《翻身道情》。如今她功成名就,仍然难忘恩师。肖顺瑜深情地说道:“陈馆长是我的伯乐,因为有她,才有我的现在!”
  阳光普照,1950年肖顺瑜光荣入伍,两年后中专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川北遂宁军分区供卫队。1953年她转业任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在电台曲艺组长李华飞的推举下,师从琴师罗俊学艺,从此成为党培养下的第一代四川清音演员。罗俊出身于清音世家,技艺高超,功底深厚,演唱时声情并茂,刻画人物细腻。作为老师,他手把手地教肖顺瑜学会《后黄昏》《昭君出塞》《断桥》《尼姑下山》《思凡》等经典名曲,罗老师特别强调“不要那么硬板,语言要婉转悠扬”,一字一句,一丝不苟,这为肖顺瑜后来进入四川省歌舞团曲艺队打下坚实基础。在罗老师的精心传授下,肖顺瑜在大小调的灵活运用、声腔的上下扩展、气息的运用自如、刚柔相济等方面显示出艺术才华。

三、博采众长,自成一体


  肖顺瑜虚心好学,博采众长,不仅继承清音传统唱法细腻甜美之长,吸收京剧、川剧等艺术的精髓,还学习西洋声乐艺术的优点,丰富声音的表现力,对演唱方式和技巧作有益的探索。
  “桃花钮头红,杨柳条儿青,不唱前朝评古事,唱只唱金陵宝塔一层又一层……”一段上海说唱《金陵塔》在她口中却转变成脍炙人口的四川清音,这绕口令本是吴侬软语,用四川语系运用“哈哈腔”和拖长音宽度,听起来忠实于原作,又别有风味。这个唱段笔者听过多少次,每次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思凡》是川剧名家竞华的经典名段,用【红鸾袄】曲牌演唱,表现不甘空门寂寞的青年尼姑的叛逆性格和对人间幸福生活的憧憬。肖順瑜大胆借鉴川剧的演唱方法,又巧妙地运用“哈哈腔”抒发人物的心情,最后在爽朗的笑声中使全曲达到高潮,使人物个性鲜明。

  肖顺瑜演唱苏州评弹《蝶恋花》,能保留曲调中原汁原味的音色。这是因为她年幼时有上海生活的经历,再加上得到上海评弹界赵开生的辅导,因而嗲味十足,亲切自然。她演唱清音《赶花会》,将其后部唱腔旋律改用美声唱法的元素花腔,上下行运转,剧场效果比原来好,深受观众欢迎。
  “西风飒飒雁门关,怀抱琵琶马上弹……”肖顺瑜演唱几十年的经典代表曲目《昭君出塞》,叙述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北上和亲的故事,可谓字字血,声声泪。她一开口就用饱含浓烈感情的演唱,烘托出凄凉、凄楚的气氛,歌颂昭君为了大汉的和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情怀。她在演唱时成功地刻画了昭君故国异境、骨肉分离的形象,如诉如泣地表达凄婉、悲壮、催人泪下的感情。我在1965年购买过肖顺瑜的这张唱片,后来有幸观看过她演唱的大调。她的大气磅礴,华丽行腔,刻画出的王昭君登程北去的悲壮、空恨与凄婉催人泪下,至今让我难忘!

四、德艺双馨,培养人才


  肖顺瑜德艺双馨,桃李满天下,几十年来为曲艺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弟子遍及巴山蜀水。她先后培养了张庭玉、卢国珍、龚七妹、李永玲、梁音、陈琳、朱砂、王小平、曾恋、陈艺丹、吴薇、卢文庆、王晶、江黛琪等人,这些学生在国内多次得奖。龚七妹成为四川清音名角之后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李永玲后来饰演“中江表妹”,成为家喻户晓的巴蜀笑星。刘靓靓随习近平总书记赴莫斯科访问演出,为国争光。歌手李丹阳亮相央视综艺的明星反串节目,演唱《小放风筝》。20世纪80年代,这帮学生都是肖顺瑜在合肥公园里一字一句教出来的。在她的学生中,有一批人成为演艺界的骨干和领军人物,如张庭玉曾任四川省曲协副主席、成都市歌舞剧院院长,卢国珍曾任四川省曲协副主席。她的学生姜正芳、唐淑芬、朱砂、唐岚、丁佩伶、杨莉玲、唐棠、邹晓丹都是演艺界的优秀演职人员。同时,肖顺瑜不忘家乡父老,在四川曲协的支持下,于遂宁文化馆成立四川清音培训基地,现有少儿学生100多人参加培训,这些在校学生们参加全省演出并多次得奖。肖顺瑜高兴地说:“曲艺要从娃娃抓起,我们的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我相信娃娃们中肯定有明日之星冉冉升起!”

  肖顺瑜,这位退而不休的艺术家,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后辈,她的一生是在曲艺舞台多姿多彩的一生。
其他文献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流传在鲁西南、鲁南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莺歌柳书是北方曲艺中的稀有曲种,最早由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本地方言、音调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声腔韵味。在清中后期,莺歌柳书在鲁豫苏交界处颇有影响,民国初年急剧萎缩,豫皖等地分支已成绝响。目前仅有菏泽遗有鸿麟一爪,被称为民间曲艺“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期刊
评弹艺术与传播手段的关系向来密切,后者为前者润色,前者为后者添香。在网络信息架构日益完善的当下,于实地表演、电波传声和荧幕留影之外,评弹艺术更要重视拓展新媒体传播的路径,我们苏州媒体人就一直在从内容生产、平台搭建、受众喜好和影响力辐射等方面,思考苏州评弹在新媒体上的发展。  “看苏州”是苏州广电总台在2016年建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它集新闻资讯、视频直播、网络问政、城市服务、创意活动等功能于一体,
期刊
在全国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曲协、苏州市文广旅局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苏州赛区)的比赛,于5月30日至31日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成功举办。正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刻钟”,这一备受曲艺界瞩目的比赛在两天的时间里,共有来自江浙沪地区和中国曲协香港会员联谊会的135名演员携40个评弹滑稽类节目分4场展开激烈角逐,平均每个节
期刊
中国曲协八届二次理事会暨2021年全国曲协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3月28日至30日,中国曲协八届二次理事会暨2021年全国曲协工作会议在江苏张家港成功召开。会议准确把握和研判了新时代曲艺事业和群团工作发展方向,为推动全国曲协系统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和新时代曲艺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出了规划。(曲讯)四川自贡开展2021年“戏曲进乡村”曲艺展演  3月23日,自贡市2021年“戏曲进乡村”曲艺展演在贡井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史衍生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源头和中国文化的主要范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农村、农民也成为现当代中国文艺创作最主要最具活力的母题之一,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可谓洋洋大观。作为“文艺轻骑兵”,曲艺自是一马当先,广大曲艺工作者积极呼应时代召唤,自觉投身农村发展的生动实践,在火热生活中撷取题材,创作出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和艺术魅
期刊
8月24日,“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代表针对“饭圈”文化、“唯流量论”、“顶流”现象和近期文艺界及娱乐圈集中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等开展座谈交流,表达了对坚决处置违法失德问题、治理不良粉丝文化乱象等涉及行风建设、行业引领等方面工作的共识和态度。座谈会上,与会艺术家代表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倡导
期刊
近年来,山西沁县实施以中国曲艺之乡建设为重点的“文化强县”发展战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新,奋力打造“我们的节日 · 端午”沁县民俗文化节暨山西沁州书会文化品牌,曲艺传承与保护得到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文化品牌魅力,助推北方水城美丽沁州享誉全国。一、夯实基础,扎实拓宽非遗保护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讲:“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
期刊
曲艺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传承千年,有着独具特色的魅力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曲艺艺术流行于民间,内涵丰富,它囊括了千古兴衰,上下纵横,在反映百姓生活、建设精神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明显优势。曲艺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一种高台教化的艺术,在历代发展变化中始终向人们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曲艺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式中,潜移默化地提高
期刊
曲艺是一种以说唱讲故事的叙述艺术。有艺谚云:“说书唱曲劝人方”。说书要成为“劝人方”,就得用叙述这一手段来完成,当然它不是一般说话的叙述,而是一种艺术化的叙述。人类在没有文字以前,就是靠着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向后代传递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可见,说书(讲古)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评书即是。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侯白的“说一个好话”为今日之评书,但可视其为今日评
期刊
采访人:张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袁国虎艺术简介:青年评书演员,幼习戏曲,曾受诸多名师教益。2010年拜师评书表演艺术家徐勍先生,专业从事四川评书。深得乃师“手有劲、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髓,后拜师四川曲艺艺术家罗大春先生与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先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断丰富自我。在舞台表演上大量加入戏曲、话剧、谐剧、相声等艺术形式及手段,开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