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新教材

来源 :考试·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zsx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82-02
  征询一线教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新教材(下称新教材)的初步印象,发现具有代表性的负面印象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书本很不具体"。本文不讨论"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对与错,只针对新教材"书本很不具体"进行分析探讨,以帮助一线教师较客观地认识新教材,并从心理上尽快接纳新教材。
  1对新教材"不具体"的印象并不客观
  1.1仔细研读新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具有如下优点:
  (1).知识结构更科学合理。①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调整了章节顺序;②每一节的内容经过调整,突出了重点知识,分解了难点知识,更利于教学。
  (2).学习过程设计更严谨高效。①由感性经验→理论→应用;②由易到难;③活动的操作性更强;④例题和示例更丰富。
  (3).文字表述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可读性更强。①从学生视角看物理现象;②用生活语言解读物理术语。
  (4).物理素材更贴近学生生活。①事例和插图要么贴近学生生活,要么反映当今科技成果;②插图主题更突出。
  (5).课后习题经过精心调整和补充,操作性、可检测性更强。
  1.2从教学实际的角度看,新教材也有美中不足:
  (1).章节数偏少可能导致在1课时教学的内容偏多。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物理总课时偏少,再加上平时考试占用部分课时的原因,教师往往根据教材的编排把教材中1节的内容确定为1课时,这样会导致一部分课时内课堂实践、应用的时间不足。
  (2).个别地方仍然不尽人意。例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理解浮力产生原因的基础,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往往要用到这一知识,但新教材并没有关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处理方法。因此,同一直线上几个力之间的关系应该通过某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
  2人教社三个版本教材中对力和运动章节编排比较
  与教师们比较认可的义务版教材相比,除了删除选修内容《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以外,新教材还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删除了力的图示、二力合成;二是新版教材对章节进行了整合,如义务版中《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惯性现象》两节内容在新版中整合为《牛顿第一定律》。
  新教材在删除力的图示、二力合成两个知识点后,新教材页码仍然比义务版多1.5页(比实验版教材多出近5页),知识点减少且难度降低,但是篇幅反而有所增加。
  从篇幅上看,新教材比前两个版本更细致更具体。同时也不难看出,新教材在章节顺序上吸纳了义务版的优点。
  3实验版、新教材中对《力》的对比分析
  简析:
  (1).新教材中力的示意图画法与以往不同,在示例中标出了力的大小(以前只要求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这是借鉴国际上其它教材的做法。
  (2).新教材在难点突破上分解得更细致。例如,对作用点进行文字表述的同时,配有插图帮助学生体会什么叫做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全面示例出力的三要素;让学生用"提水桶"事例来体会力作用的相互性,更易于学生冷静思考;每一个插图都与文本紧密结合。
  (3).课后习题的变化:注重对力的示意图进行巩固训练;4个习题由易到难具有明显的梯度。
  简析:
  (1).新版的结构具有线条清晰、过渡自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另外,新版教材在这一节提出支持力和压力的示例和名称,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作了较好的铺垫。
  (2).新版第7页图7.2-3中乙、丙所示弹簧秤托盘秤标注的单位是"kg",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上的混淆。解释:弹簧秤、托盘秤实质上是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日常生活中为了计量方便,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在这些工具上标注了相应的质量的数量和单位,即生活中将测力计改装成粗略测量质量的工具,但在物理学中它仍然属于测量力的工具。
  (3).课后习题的变化:体验性习题换成了关于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训练巩固题;改进了"玻璃瓶形变"一题,
  使之操作性、可检测性更强,学生解答时的思维含量也会有所提高。
  简析:
  (1).新版结构具有"简单→复杂"、"直观→抽象"、"生活→物理→社会"的特点。
  (2).新版内容的变化:增加了重力计算的例题(删除了关于不倒翁的《想想议议》);增加"为了研究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花在重心上(并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新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很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
  (3).课后习题的变化:关于同一物体在月球、地球上的重力变化的表述更加严谨;增加了关于斜面、平面上物体作重力示意图的训练题。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新教材内容的呈现流程和逻辑结构上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调整。新版教材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学习音乐这门艺术课程,来丰富人们的思想、情感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具有比较分析、鉴别判断的能力,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音乐;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1-01  1高中音乐课程的实践背景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
期刊
摘要:音乐的德育功能,就是指利用音乐的美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告别灌输式教育,轰轰烈烈的实行素质教育,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教育理念越来越先进,教育的手段越来越丰盛,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突出。本文试论述音乐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主要研究音乐如何在德育教育中体现功能作用,以及怎样有效地利用音乐教学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5-01  "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1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1.1音乐的功能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音乐的功能主要
期刊
摘要:体育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6-01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我们
期刊
摘要:只有灵敏性和柔韧性与各种身体素质密切配合,才能使足球运动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因此,抓好小学生足球运动的灵敏性和柔韧性的培养至关重要。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足球运动的灵敏性和柔韧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的练习方法。  关键词:灵敏性;柔韧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2-01  1灵敏性  灵敏性是"以短促的时间开始,并在精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9-01  当今教育追求的基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乐观向上、胸怀宽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这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我国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是,现实地讲,学生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面临来自多方面对心理健康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学校课业负担重
期刊
摘要:个别教育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广义上的教育;他不仅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和信念。实施个别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全面、深入了解。个别教育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宗旨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发展个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观;个别教育;推进策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
期刊
摘要:校外艺术教育有效性问题,已成为当前校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立足本土,潜移默化、改变观念,重视老师、着重主体,学生培养"等有效教育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能学,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有效的教育途径的实现,而艺术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少年宫作为校外艺术教育的单位,更应该重视有效的教育,使学生有效的成长。  关键词: 校外;艺术教育; 有效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60-01  体育锻炼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有利于自我身心的发展,强健体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鉴于学习压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学生忽视体育锻炼,导致学生耐力素质普遍下降,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主动意识,可促进学生体质及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271-02  1课前分析  一直很喜欢鲁迅,喜欢他的文字。如今教授他的文章,心中总是有那么一份忐忑与不安:如此厚重的文字,如此厚重的人,我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不但没有让孩子们了解鲁迅,反而新中国与他产生了距离……  本文主旨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只是,天真幼稚,欢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