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尚城·创城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是老城千年的根基,一边是现代化的宿命,这如同白发与少年,是事物相悖的两面。没在老城区生活的人,不会知道老城的困境,但也不能真正体味老城的韵味和精妙。
  掀开上城区古老的外衣,我们确能看到一颗时尚蓬勃的内心,这座老城区不但没有被现代化的潮水拍打得措手不及,而是逆流而上、勇立潮头。她宣告,在创意创新的时代,老城的新生还有无限可能。
  老城困局
  每天早晨,87岁的柴爱民老人(化名)总是在一阵鸟叫声和汽车声中醒来。他的家在劝业里,紧挨着西湖,从他家踱步到西湖几分钟而已,而他家的另一边是繁华的湖滨商圈和龙翔商城。于是,每天早起晨练的老人们和忙碌奔波的生意客,在这里频繁地擦肩而过,慢节奏和快节奏的人生同时在这里上演。这样的地段,真正的寸土寸金,但这里的房子既没人卖、也没人买,住的人也不多,年轻人几乎都已搬走,也不太有人愿意租住,原因很简单——房子太老了,住得不舒服。
  与劝业里情况相同的,还有思鑫坊、星远里、齐心里、蕲王路等地方,这一个个名字,都是一段段沧桑的故事,它们铭记着杭州的过去,相信在以后也很难有更好的替代。“里”在古汉语中的意思之一是“居住的地方”,如故里,返里(回老家);还有一种意思是“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和“坊”都标记了亲近的生活和浓浓的乡情。这里的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20年代,传统的石库门建筑风格保留了民国时期的人文风貌。也许这里曾经风华优雅、名士云集,而如今已经残旧破败、杂乱不堪。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狭隘的里弄加上杂乱的堆放,让走路都显得拥挤;上厕所要跑到屋外的公厕去;高亮探照灯在晚上彻夜通明;夏天屋里闷热难耐。但老人们依然舍不得离开这里,他们把里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天井里、墙角边、房顶上种花,把鸟笼悬挂在屋檐下,在阳光和煦的午后搓麻或者听戏,他们的生活是静止在时间里的。
  这样的房子在杭州不多,几乎都集中在上城区。上城区,是杭州面积最小的一个城区,从地图上看它的陆地行政区划面积仅仅只有18.1平方公里。如果再除掉属于西湖风景区和钱江新城的部分,真正老百姓概念上的上城区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面积大约只有拱墅区的1/8、西湖区的1/17。可就在这块城区中,却藏着南宋皇城的遗址,浓缩着无数旧杭州的回忆,这里的古桥古井、老街老巷,在许多老底子的杭州人看来,只有上城区这样一脚下去就是800年历史的城区才能代表“杭州的味道”。
  上城区也是浙江省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城区,60岁及以上老人7.7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7%。如今,上城区不得不面临着与它的居民一样的困境——格局老、空间小、土地少、发展难。辉煌的过去恰恰成了当下的瓶颈,但这个难题不仅是杭州面临的问题,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国内大城市都普遍存在这样的老城区,它们怀旧、经典,但它们的发展又何以为继?
  尚城破局
  走进凤凰山东麓中山南路77号,斑驳的杭州卷烟厂旧址,建筑工人正在对老厂房进行翻修改造,停车场正在紧张地施工中,大楼内不时传出金属撞击和敲打拖动的声音。这座上世纪50年代建起的老卷烟厂,2011年已迁至转塘,此后这里的旧址空置了三四个年头。去年6月,这里正式开工,将改造成一个集娱乐﹑餐饮﹑购物﹑休闲﹑秀场等于一体的“南宋坊巷”综合体——潮生活主题Mall“尚城1157”。“尚城”寓意“时尚之城”,同时又与“上城区”同音。1157,指的是项目所处地块为原南宋三省六部官署的始建时间。
  “经过谨慎的设计和规划,整个改建项目不改变厂房原有结构,仅在内外部进行装修。”“尚城1157”项目开发商杭州紫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啸说:“以‘南宋坊巷’文化为基础,做‘潮生活’概念。怎样去描述这种感觉呢?比如上海的新天地和成都的宽窄巷子,纯正的中国风和西洋的咖啡馆、潮酒吧,结合得很棒,赢得大多数游客市民的欣赏。我们会将此打造成潮人集散地和年轻人夜生活的好去处。”
  在卷烟厂老厂房的楼顶之上,有一个巨大的鸟笼装置,里面放着两颗醒目的巨型红心。这个装置艺术的灵感来自于“腾笼换鸟”的政策。“近年来,上城区已连续多年没用新增建设用地,落地项目主要通过内涵挖潜,充分盘活存量用地。”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上城区分局局长许联辉说。
  在古老的地方,注入最时尚的元素,用复古去超越潮流,用曾经去探寻未来。在去年最新亮相的湖滨四期in77B区,十一幢小楼保留了江南特有的骑楼、青砖等建筑元素以及中式合围式院子,若隐若现于众多时尚品牌旗舰店之间,营造出一种中西文化碰撞的奇妙氛围。这里有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快时尚Forever 21;演绎年轻时装文化的i.t及旗下潮流品牌CHOCOOLATE、Aape;集潮流风尚、前沿艺术、个性设计为一体的时装设计师集合店D2C;High爆杭城的徒手料理“动手吧”等众多品牌。今年,万众瞩目的亚洲最大苹果店也在这里华丽登场。
  “如果你母亲是老杭州人,你跟她一起来这里逛街,她看到这些龙翔里的老建筑,也会讲个故事给你听,回忆这里以前是怎么样的,这就是一种城市感情的传承。”湖滨银泰in77B区设计师、香港意汇商业设计CEO邓启邦说。湖滨in77B区所在地前身是龙翔里,因南宋时期龙翔宫在此而得名。此番湖滨in77B区改造,不仅没有将这些老建筑拆毁,反而将它们保留了下来,并进行粉饰与翻新,与地铁上盖的商业中心共同组成in77B区综合体,低调而又有腔调的文艺范正是湖滨受到年轻一族欢迎的格调。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把“上城”变成“尚城”,让老皇城变成“范儿城”,这是上城区的破局之路。
  创城新局
  继诺贝尔奖得主著名作家莫言在上城设立工作室后,以诺贝尔奖得主费里德·穆拉德博士命名的“穆拉德生育力评估中心”也正式落户上城。
  上城区丰富的医疗资源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首屈一指。这也正是让穆拉德博士心动的地方,他利用自己的资源,专门在杭州举办了浙沪生殖与健康首届国际高峰论坛。“以后每年,穆拉德博士都会来两三次,将生殖医学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带过来,和杭州的医学专家研讨、对接。”穆拉德生育力评估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一年内,先后引进两位“诺奖”得主入驻,这在全省、全国也没有先例。而这背后,却深藏着一个老城区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上城区独具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历史文化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经过几年的时间,上城区变被动为主动,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内涵发展、无限发展的过程中,着力发展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健康医疗等主导产业,坚持金融带动、创新驱动、消费拉动“三位一体”引领转型,打造形成湖滨商圈、山南基金小镇、望江智慧产业园三大产业平台,构建起了具有上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此外,上城区出台了《关于吸引海内外领军型人才来上城区创新创业“1211”计划的实施意见》《上城区“128”人才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打造了一批集聚高层次人才的产业发展平台。据不完全统计,上城区2014年以来新引进海外留学人员50余名,引进4个外国专家项目16人次,投入人才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高层次人才在技术创新、项目研发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珍贵的土地资源让上城倍感珍惜,他们甚至提出“平米产出效益”理念,以近乎“苛刻”的方式利用每一寸土地。为用好每一宗土地,2013年,上城区成立区零星地块调查盘活利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零星存量地块全面摸底,调查出可开发利用地块20宗。在此基础上,对地块信息梳理分类,甄别筛选,提出不同的利用方案。与此同时,上城区积极储备全区可供开发利用土地。一方面全面清查全区可用于开发出让的经营性用地26宗395亩,制作分布图;另一方面,协调杭州市城市土地发展有限公司,盘活9宗储备地块共110余亩土地。
  “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等一系列行动改善了城区发展面貌,提升了百姓生活品质,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上城的转型发展增添了“正能量”。通过精细化发展,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8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亿元,实现了占杭州市9%的GDP和8%的地方财政收入;亩产税收、经济密度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主城区中均排名第二位。
  促发展、拓空间、优环境、惠民生……如今,土地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利用,已成为上城推进低端产业淘汰剥离、发展结构整合转变、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上城区陆续建起了LOMO创意园、凤凰御元、凤凰公社等文创产业园区,将一栋栋“灰头土脸”的老旧厂房变成了充满灵性的创意空间,散发着蓬勃的创新活力。坚持产城融合、产业融合的转型路径,让上城区成为了杭州创新发展的“标杆”。
其他文献
如今在饭局上,人们经常碰到这一幕:当一道菜上来,有人不是伸出筷子夹菜,而是举起手机拍照。微信朋友圈上,晒各种美食图片已成为“拉仇恨”的一道风景线。  对这种做法,有人乐此不疲,有人嗤之以鼻。我一般并不反对,偶尔也会掺合一把。但我知道,许多人对这一举动的意味,并不那么了解。那些掏出手机拍照并发微博、朋友圈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不仅是在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公共化,还可能是将他人的私生活曝光于众。  私人生活
期刊
七奶奶八十多了,七奶奶胡说八道是出了名的,譬如,她说,她一梳头,梁上就有动静,什么动静,她不能说,反正是有动静。  七奶奶,冬天皮袄,夏天拷皮衫,纺绸裤,一看就是有来头的。这样跟你说吧,前个三十年,七奶奶闻一记桶里的水,就知道这水是哪里一口井吊起来的。那时候一条巷里有七八口井,哪里跟哪里啊,一般人,弄都弄不灵清。  三十年前,一条巷里,两百来户人家,只有七奶奶家备有狗油,这是七奶奶的父亲七公公传下
期刊
初夏时分,又是杜鹃花开时,节日的主人,是天台山上的云锦杜鹃。山野间常见的映山红,曾邀得多少路人驻足,眼下已悄然退隐远去。这姗姗来迟的云锦杜鹃,则在温暖的五月,将山门轻轻打开,盛装素裹,笑脸迎来八方宾客。原本宁静的峰林间,顿时车水马龙,人声熙攘,栖息在枝头的鸟儿,也闻之雀跃。  云锦杜鹃古名“娑罗”,俗称“佛花”,也叫千花杜鹃,是一种常绿乔木,树高四五米,冠呈浑圆,主干分明,旁枝逸出,树干显着黑褐色
期刊
立夏的第五天。  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  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有点难。我们整个的千人大村,如今只剩了三头还是四头牛。我们这片田畈,距犁田佬的家有些远,足有三里地。只我们家一丘田用牛来耕,他得挑着犁、耙、耖几百斤重的
期刊
杭州柳浦渡坐落在钱塘江畔,上有白塔。自古以来,大江东去,塔影阡陌,风帆点点,渔人撒网捕鱼。晨曦中,小船在波浪里时隐时现,滩边牛羊悠然,牧童短笛,白塔与六和塔遥相对峙,构成了江上一幅最美的图画。  白塔为杭州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建于吴越王钱俶时期(929—988年),因宝塔采用纯白石材故名,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代,我国南北运输主要依赖水运,钱塘江上舟楫如棱,有运货、有打鱼、有官员赴任的、赶考的读书人
期刊
我父母都是绍兴人,我从小则是在杭州的郊区生活的,要我写年俗,很有可能是杭州和绍兴混搭的,好在以前有句话叫杭州萝卜绍兴种,反正从大处说,无论绍兴还是杭州都可算是江南地域。而我的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还相当贫乏,我理解的年俗,大约就是农业社会里年年重复代代相传的那一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吃,二是信仰和禁忌,这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我十八岁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算是跟年俗有了一点关系。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
期刊
孝子坊,又名周孝子弄。南起清波街西段,北至河坊街的西段,与荷花池头相对,长约一百六十米,宽约三米,是一条沥青铺面的小巷。这条巷以孝子命名。那这位孝子是谁呢?  孝子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孙子周之官,他避金兵而南迁杭州至此居住。《杭郡诗辑》载:南逃至杭州,家产全无,仅保留元祖公像,在艰难之时,仍以祖像为重,虽多污渍痕迹,依稀可辨“宋玺及董元宰题字”。  周之官,字待圣,兄弟五人,皆友爱,住在一起不分家
期刊
郁达夫,这位杭州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杰出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名望和地位,人人皆知、无容置喙。  郁达夫抗战胜利后不久死于南洋苏门答腊,这也广为人知。但是,郁达夫究竟如何死,死因是什么?曾经一度是个谜。日本一些右翼分子,绝口否认郁达夫是死于日本人之手。国内在左倾思潮泛滥时,也对郁达夫在南洋最后的岁月有过不同的评论。  其实,早在1946年,周恩来获悉郁达夫在苏门答腊殉
期刊
烧煮米饭时,火太大或者焖制的时间长了一些,便会在锅底上产生一层焦饭,俗称“锅巴”。锅巴本是做饭的副产品,是无意之中产生的,但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中国烹饪,却用这层锅底的焦饭,做出了鲜美爽口的锅巴菜、香美诱人的锅巴点心、香醇可口的锅巴茶。  说起食用锅巴,在我国己经有悠久历史。据《世说新语》一书记载,离现在一千五六百年前的晋代,国人已将锅巴当作美食。后人们动脑筋以锅巴入菜,做出了“番茄虾仁锅巴”这道独具
期刊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多次到过浙江,到过杭州,在他的日记体游记中就有详细记载,但他到过富阳万市却很少有人知道。因为富阳万市旧属古老的南新县,该县早已不复存在,所以这一历史故事鲜为人知。  根据《徐霞客游记》的记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家乡江阴启程,道经无锡、苏州、昆山、青浦、嘉善、乌镇,而达杭州。登宝石山,访岳王祠、朝灵隐、上天竺,饱览了杭城的湖光山色。  十月初,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