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杭州年俗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y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父母都是绍兴人,我从小则是在杭州的郊区生活的,要我写年俗,很有可能是杭州和绍兴混搭的,好在以前有句话叫杭州萝卜绍兴种,反正从大处说,无论绍兴还是杭州都可算是江南地域。而我的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还相当贫乏,我理解的年俗,大约就是农业社会里年年重复代代相传的那一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吃,二是信仰和禁忌,这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我十八岁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算是跟年俗有了一点关系。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钱塘江边做“农民”,真的是下地种田的农民,当然那时我们生产队也已经开始在大棚里种茉莉花了,所以曾有人开玩笑说我是个“花农”,一个曾经花过也农过的人。
  跟年俗的第一次交集就是“干鱼塘”,以前我看到有人写成“赶鱼塘”,我以为还是“干”,就是先把鱼塘的水抽干,这样鱼不用赶就渐渐地蹦跳起来了。这可以说是当时整个村里的节日,所有的抽水机都哗哗地歌唱(有点酸吧),且还是挑灯夜战的,我呢也借来了高帮雨鞋,腰上扎一条麻绳,像是穿扮成一个乞丐,然后奋不顾身地扎进烂泥塘里,好在那时是集体所有制,抓大抓小抓多抓少,都是集体的,图的就是一个气氛,但是请注意,女人几乎是不能下塘的,倒不是说女人不是劳动力或有什么禁忌,她们也有七个工分好赚,只是说女人一下池塘,那男人就不只是浑水摸鱼的事情了……这是我以为的最有感觉的年俗。至于说分鱼的时候,那反而无趣了,因为要绝对公平是做不到的,鱼也是花鲢为主,也有一点包头鱼和其它的。对此最有劲的还是小孩子,因为干鱼塘不可能干到一点都不剩的,为了明年再干,事实上并不竭泽而渔的,所以小孩子看到大人收工之时便又开始第二轮的搜捕,这就热闹了,不过同时抽水机又开始歌唱了,那是要往塘里放水了。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打年糕,那个时候我印象中也已经有机器年糕,但农民还喜欢人工打的,那也基本是大户人家才打,小户人家把米啦什么的去搭一点进去。而我是一个人,算一户的,收工时就在经过人家门前时帮着打上那么几下,我那时实际上还是一文弱书生,虽说十八岁了,但真的打不了几十下的,关键是举起打下的槌没有力气,或者有一点歪扭,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吃力不讨好,黄胖搡年糕”。但是要吃上热乎乎的年糕那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你一记不打,放学路过的小孩子也能吃到几口的,家境好的,门口还放一碗白糖,热乎乎的年糕要糖醮醮才更好吃。不过那时家里的年糕真的是不缺的,一条“新安江”或两包山核桃就可以换来几十斤年糕,其实不是换,是农民朋友送的,我们送他们的只能是店里买来的东西,更早的时候副食品和香烟都是要凭票买的。我十八岁工作,意味着我什么票都有了,包括四分钱一块的豆腐票。
  干鱼塘和打年糕都是在过年之前。那么到了年初三,无论乡村还是小镇上,龙灯开始舞起来了,一个村里往往有几支龙灯队,执龙首者一般是年长者,且不要以为这只是自娱自乐的,不是的,虽然图个吉利是肯定的,但你家也要为这个吉利递上一个红包的,因为他们敲锣打鼓地在你家门前热闹个十几分钟,敬烟是必须的,至于说红包的多少,那倒也没有一个标准,反正总也是逐年水涨船高的,其数目至少相当于给孩子的压岁钱吧。
  而更早一点的时候,去朋友家里吃来吃去也是家常便饭。农村里的人又特别客气,不管早晚总是那一句:菜没有,饭吃得器(去)……而我那时是一个人嘛,有点像祝英台说的呆头鹅一只,还真是老老实实在人家家里坐下就吃了,由此也知道了饭桌上的不少“年俗”,因为是在正月里,所以再怎么样,大鱼大肉也还是有一碗的,可能因为那时气候冷吧,鱼和肉都是冻住的,吃客就告诉我,那肉和鱼是绝对不能碰的,因为那是镇桌之宝,每一顿每一餐都是要端上来的,即使你能偷偷地碰一个女生,也绝对不能碰那鱼和肉。除非到了正月十六,但到了那一天还轮得上我吗?
  也因为工作的关系,现在一有机会就在“大杭州”内游走,于是知道了不少地方还有杀年猪的习俗,这在整个浙江省都是这样的,但在千岛湖库区的淳安金峰乡,那里在杀了年猪之后,还有一个比赛,名称就叫“赛猪头”,即家家户户都把猪头放在门口……这一年俗这些年通过摄影家的照片已经传遍世界了。想想这些猪也蛮奇特的,死后的遗容还能得到世人的瞻仰,这就说明今天的人们,已经不只是图口腹之欲了,人们在年俗中更向往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要记得住乡愁的意思。乡愁是什么,是青山,是净水,是一只猪头,也可能是一条鱼干。
其他文献
简介:  “这里的路蜿蜒崎岖,要多难走有多难走,好几次车子都差点上不去,头一回感觉把命交到别人的手上……  这里都是木板房,而且大部分可以说是危房;这里没有水、没有床、没有食堂、没有食物……  这里从来没有出过一名初中生,没有一个女娃读过书……”  这是俞真记录在走访日志中的文字,说的是一个叫做大歹的苗族村寨。  俞真说:“秋风起,杭州的天气转凉了,对于走在城市马路上的我们,也许只是多加件外套的事
期刊
简介:  施建华是杭州高新公共设施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洒水车驾驶员。作为一名老司机,他具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开车永远讲求“安全第一”,为达到安全行车,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执行安全行车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在车队里常常以身作则,任劳任怨,谁有需要帮忙,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每逢节假日,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提出
期刊
《轻尘》  作 者:高梁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简 介:罗马老城区,一座偶尔闹鬼的公寓里,住着美丽孤独的中餐馆领座小姐小鱼。大厨王大江渐趋平庸的爱情对她正迅速地失去吸引力,但她又无力摆脱。就在此时,貌似阴郁高傲的意大利律师江尼出现在小鱼的生活中。她竭尽全力企图抵挡他的魅力,但心底却充满了对他的生活及所属社会阶层的深深向往……  近日,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轻尘》,为我们描绘了一群“
期刊
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全国闻名的“礼仪之都”,“最美司机”“斑马线让人”等事件的宣传报道使杭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美丽杭州”建设,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与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等单位共同举办2014“美丽行者”活动,宣传文明驾车、文明出行,弘扬谦和礼让之风,鼓励表彰遵章守纪的“美丽行者”,让“美丽行者”活动在交通中得到延续和彰显,让美德成为马路新风尚。  2013年12月2日,“美丽行
期刊
已经过去的2015年春节,有一篇“返乡日记”文章在网上爆红。作者是上海大学80后博士生,他的家乡是湖北大别山的某个乡村。二十多年的家乡记忆和朴素感情,让他在文中深情关切了老家触目惊心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现象,为无数被废弃和变卖了的乡村小学和中学而悲怆,还有为“农村大学生”更严峻的就业问题表达强烈不满。虽然这篇原题《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笔墨朴实、情真意切,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叫好和感叹,但
期刊
如今在饭局上,人们经常碰到这一幕:当一道菜上来,有人不是伸出筷子夹菜,而是举起手机拍照。微信朋友圈上,晒各种美食图片已成为“拉仇恨”的一道风景线。  对这种做法,有人乐此不疲,有人嗤之以鼻。我一般并不反对,偶尔也会掺合一把。但我知道,许多人对这一举动的意味,并不那么了解。那些掏出手机拍照并发微博、朋友圈的人,或许不明白,这不仅是在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公共化,还可能是将他人的私生活曝光于众。  私人生活
期刊
七奶奶八十多了,七奶奶胡说八道是出了名的,譬如,她说,她一梳头,梁上就有动静,什么动静,她不能说,反正是有动静。  七奶奶,冬天皮袄,夏天拷皮衫,纺绸裤,一看就是有来头的。这样跟你说吧,前个三十年,七奶奶闻一记桶里的水,就知道这水是哪里一口井吊起来的。那时候一条巷里有七八口井,哪里跟哪里啊,一般人,弄都弄不灵清。  三十年前,一条巷里,两百来户人家,只有七奶奶家备有狗油,这是七奶奶的父亲七公公传下
期刊
初夏时分,又是杜鹃花开时,节日的主人,是天台山上的云锦杜鹃。山野间常见的映山红,曾邀得多少路人驻足,眼下已悄然退隐远去。这姗姗来迟的云锦杜鹃,则在温暖的五月,将山门轻轻打开,盛装素裹,笑脸迎来八方宾客。原本宁静的峰林间,顿时车水马龙,人声熙攘,栖息在枝头的鸟儿,也闻之雀跃。  云锦杜鹃古名“娑罗”,俗称“佛花”,也叫千花杜鹃,是一种常绿乔木,树高四五米,冠呈浑圆,主干分明,旁枝逸出,树干显着黑褐色
期刊
立夏的第五天。  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  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有点难。我们整个的千人大村,如今只剩了三头还是四头牛。我们这片田畈,距犁田佬的家有些远,足有三里地。只我们家一丘田用牛来耕,他得挑着犁、耙、耖几百斤重的
期刊
杭州柳浦渡坐落在钱塘江畔,上有白塔。自古以来,大江东去,塔影阡陌,风帆点点,渔人撒网捕鱼。晨曦中,小船在波浪里时隐时现,滩边牛羊悠然,牧童短笛,白塔与六和塔遥相对峙,构成了江上一幅最美的图画。  白塔为杭州最古老的佛塔之一,建于吴越王钱俶时期(929—988年),因宝塔采用纯白石材故名,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代,我国南北运输主要依赖水运,钱塘江上舟楫如棱,有运货、有打鱼、有官员赴任的、赶考的读书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