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应激和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骨断端削切结合骨延长加压术微创治疗下肢骨折不愈合的疗效。 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采用经皮骨断端削切结合骨延长加压术微创治疗的32例下肢骨折不愈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3例,女9例;年龄15~62岁,平均33.4岁。治疗方式为先将原有的内、外固定物取出,再用可延长的单臂或环形外固定支架在骨折端两边固定。透视下用一5 mm宽的薄骨刀经皮穿刺至骨断端,沿骨折线将骨断
目的探讨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的9例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3例;年龄18~53岁,平均33.8岁。骨折按照Schatzker分型:Ⅴ型5例,Ⅵ型4例;开放性骨折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5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Hybrid外固定支架结合或
期刊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双支点体外撑开器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1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微创经皮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2例(双支点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双支点体外撑开器复位骨折,19例(单支点组)采用常用单支点体外撑开器复位骨折。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中、后缘高度、伤椎
目的探讨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312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男182例,女130例;年龄18~75岁,平均44.3岁;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52例,Ⅲ型146例,Ⅳ型11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59例,交通伤97例,重物砸伤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外侧延伸"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性别、年龄、致伤原因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比较伤椎后1/3切除重建与椎体次全切除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28例)接受伤椎后1/3切除闸门式融合器重建治疗,对照组患者(34例)接受伤椎次全切除圆形钛笼重建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AS
目的观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同种异体肌腱治疗的30例CLAI患者资料,男12例,女18例;年龄23~45岁,平均35.3岁。比较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Karlsson-Peterson评分、Sefton关节稳定性分级及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角度。 结果术后26
目的通过在体外测量方式测定骨外固定器的轴向载荷与患者体重的分担比例来评价骨愈合程度,探讨骨外固定器的安全拆除时机。 方法在体外模拟实验中,用经过处理后的人体胫骨制造胫骨横行骨折模型,在骨外固定器上轴向并联安装拉压力学信息采集系统。利用不同软硬的材料来模拟骨断端由腔隙血肿直到骨痂硬化不同阶段的骨痂。将装有骨外固定器的胫骨远、近端放置于BOSE3510机械性能测试系统中并于骨端施加轴向压力70 kg。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Gustilo ⅢB型胫骨干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9例Gustilo ⅢB型胫骨干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4例;年龄21~58岁,平均45.3岁;病程16~21个月,平均17.9个月。感染创面面积10 cm×6 cm~21 cm×12 cm;骨缺损长度5~1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35所医院与西部地区28所医院诊治的成人股骨干骨折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和骨折AO分型等数据。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A组,西部地区28所医院患者资料定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结果共收治5 980例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占同期成人股骨骨折的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