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颜色词汇情感表达的英汉差异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hou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生活在五颜六色的世界当中。颜色不仅影响着我们所看,同时也影响着我们所听。颜色除了它本身的物理性外,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如此多样的颜色词汇让我们不可避免得用来表达情感和表现事物。然而,英汉语言个属不同语系。人们对颜色词的联想会有相同,有差异甚至有完全相反的理解。所以本篇论文尝试在表达情感和象征意义当中寻找颜色词的英汉差异,使它有于我们更好得理解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汇。
  【关键词】颜色词;情感;英汉差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发现颜色有许多的比喻意义,并且其中一些还常用来表达心理态度。但是,颜色词汇在英汉两语中的应用有十分大的差别。本篇论文尝试从主要的三种情感表达中展示与分析一些颜色词汇的英汉差异。
  一、情感概念
  情感是人们共有的最基本的体验。人类的心理认知和情感相互影响,却也存在独立性。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精神反应。情感的发生发生会涉及到感觉、行为、认知和概念等等。(Ortony, 1990:1-4)认为大多数的情感是从认知反应中产生。人类的认知反复循环不断加深,致使人们做出一些反应,即情感。情感反映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同样的情感,如:高兴、愤怒、悲伤等等。但情感往往是抽象的且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为了能生动得表述抽象的情感,人们会用隐喻来借助表现。许多语言学家都研究了情感隐喻。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对于抽象情感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靠对隐喻的感觉领悟。还有一些语言学家做了英汉情感隐喻的对比,尤其着重在“高兴”和“悲伤”。调查发现英汉情感隐喻上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同时它们又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内涵。颜色词汇被频繁得引用来表述情感隐喻。这是因为生活中的颜色能够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神经并且触发出不同的感觉,给我们热、冷、激动或者沮丧等等。因此,不同的环境、心里因素、风俗、习惯和文化都会导致情感隐喻上出现差异。
  二、颜色词的情感表达
  1、喜悦
  在中国,红色往往代表幸福吉祥。例如,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传统婚礼中中新娘用红头巾盖住头)以及红色礼服都给婚礼增加了喜悦的气氛,使人们想到了幸福的未来。“红色”诸如此类的喜悦意义还有很多。例如汉语习语中的“开门红”即比如事情好的开端。“红人”是得到重视或名望的人。“红火”表达生活的丰裕幸福。“红颜”指志趣投缘的美女。达官贵人喜欢居住在“朱门绮户”。这些习语都表达出高兴欢喜的意义。然而在西方文化更倾向于用“白色”来表达此类喜悦之情。例如,新娘会着白色婚纱出席婚礼。“White Christmas”表达的是一种吉祥。类似的短语还有“a white day”、“white moment of life”和“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西方人对于白色的偏爱会受到生活环境、民族特性和审美观的影响。首先,白色人中的白皮肤,自然让他们认为白色为美。此外,考虑到地理因素,西方人常常见到白色的雪。这些等等原因都加深了白色在他们心目中的喜爱。
  2、悲伤
  悲伤是人们另一种基本情感。在普通心理学中,悲伤被解释为一种失去重要事物而产生的感觉。失败和离别都能引起悲伤。悲伤往往与黑色相伴。这是因为黑色是暗夜之色。它用来象征死亡、恐惧和悲哀。所以西方人在参加葬礼时会穿黑色衣服。“All the students went into black for their beloved teacher.”(所有的学生都为他们喜爱的老师感到悲伤。)句子中的“black”就意味着哀伤、痛苦。英语短语“black Friday”与基督教相联系。“Friday”(周五)表示耶稣在复活节前的受难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传统风俗下,“black Friday”用来指不幸灾难的日子。而在西方人用“黑色”表示苦痛的同时,中国文化却用相反的“白色”来指向死亡和悲伤。中国的传统葬礼中要“披麻戴孝”,“麻衣”即使白色衣服。丧葬事宜中几乎全是白色布匹白色花朵来装饰表达哀伤。因此丧事在中国也被称为“白事”来作为委婉语的表达。
  3、愤怒
  在英语和汉语当中,“红色”都可以用来表达愤怒,例如“气得脸红脖子粗”和“to see red”。“waving a red flag”表示惹人生气的行为。这个短语来源于西方一项著名的角斗项目——斗牛。红旗(red flag)是用来吸引牛的注意力并激怒它们的工具。因此,“waving a red flag”引申为激怒他人。中国人有时也会用其他颜色来表达愤怒,比如“气得脸色发青”或者“铁青的脸”。这点倒契合英文中的“long livid face”,都表达同样的意思。而英文也用其他颜色指称愤怒。“pale with anger”、“white with fury”和“to become purple with fury”都含有同类气愤的意思。
  三、结语
  颜色词的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颜色情感隐喻的产生源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心理因素差异及对事物观察角度不同。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使得颜色词汇的情感隐喻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各民族都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文化,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因此,研究英、汉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之差异,对促进文化交流和英汉双语翻译有一定的意义。并且,对英、汉颜色词汇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更加鲜明、真实而生动,并能不断促进和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1]Andrew Ortony.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Emotion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戴炜栋.简明新编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彭秋荣.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01):30-33.
  [4]张培基.英语声色词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其他文献
【摘 要】“功能同形现象”概念提出者奈达2003年指出,“讲述功能对等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同形现象,言语与其翻译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形现象的运用。”藉此可以判断其核心思想是:不同语言系统中的表达形式是千差万别的,译者不应该追求译文和原文的一一对等,而是应该考虑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从而实现“象似”的语言效果。  【关键词】功能同形;功能对等;翻译  引 言  我国著名认知语言学派学者王寅(20
期刊
【摘 要】帽子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帽子人们可以非常明了地识别着装者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族别、身份、生活的地域环境和其他一些文化特征等信息。所以帽子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能折射出一个民族文化崇尚、个性特征、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永仁彝族支系俚颇的帽子极富特色,是其独具魅力的“密码符号”,挖掘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本文试图研究的问题。
期刊
纳西语、汉语四音格词比较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文化形态有巨大的变迁.作为草原文化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也在受着新型文化的影响,并且也有巨大的变迁。一个民族具有特色的服饰文化,是一种传统服饰的区别,对于本民族则是互相认同的符号。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本民族对本民族有很好地认识传统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并且把本民族历史
期刊
【摘 要】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挖掘戴维·哈维“空间理论”中“文化霸权”的情愫,可以发现两者内在的关系:文化霸权是空间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空间是文化霸权的场所载体,采用的方式相同,理论指向相同。哈维的“空间理论”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两者内在关系的解读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戴维·哈维;空间理论;文化;内在关系  戴维·哈维(David Harvey,1935—)是美国当代著
期刊
【摘 要】本文考察了现代汉语南北若干方言的语序现象和导致此结果的原因因素。并且举例分析了现代汉语方言的语序问题,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和修饰成分及中心语的位置等等。  【关键词】现代汉语方言;语序;普通话  1.前言  经过社会的发展变迁,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最终形成自己地区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人们之间不再拥有同一种语言或者说不同地区的人们交流起来会出现误区和困惑。其实这是
期刊
【摘 要】《钓蜂人》是瑶族作家蓝怀昌的一篇短篇代表作,小说借瑶族独特的钓蜂民俗描绘了瑶族的风土人情,叙述了瑶胞在共产党关怀下的新生活,小说散发着浓郁旖旎的瑶族风味。本文拟对小说中涉及的瑶族民俗做一个简要梳理与阐释,以便于读者对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蓝怀昌;《钓蜂人》;瑶族;民俗  《钓蜂人》是瑶族作家蓝怀昌短篇小说的一篇代表作,小说截取瑶家钓蜂习俗这一侧面,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瑶族
期刊
【摘 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运动事件的研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之一,经常借用“运动”这个具体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活动与事物,因此隐喻运动事件的存在不容忽视。但目前很少有人研究隐喻运动事件。基于此,本文拟结合英汉两种语言,探讨隐喻运动事件的认知规律,及其具体的词汇化模式和语言表征,试图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作出贡献。  【关键词】隐喻运动事件;认知规律;词汇化模
期刊
【摘 要】刘勰认为文学的创作活动是来源于人的思想情感活动,它们是前后因果关系。作家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是隐藏于内心而无法见到的,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需要明确的是,在注重“才”和“气”的基础上,应更加处理好才能与能力之间、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体性;风格;才;学  《体性》篇作为《文心雕龙》里的一篇专论,着重论述了作品的个性与作家个性之间的关系,文章所展现的风格与
期刊
【摘 要】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项水平测试,具有权威性和标准性。新HSK的改革从原则、特点和其创新性上都充分体现了其现代化,本文主要从原则、特点、创新性来阐述新HSK的现代化。  【关键词】新HSK;现代化;原则;创新  一、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定义、权威性与标准性  汉语水平考试(HSK )是北京语言大学(原北京语言学院)自主研发的标准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