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小猫和安尼尔先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ha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曼妮姑妈微笑着打开门,拉维和米娜立刻跑出来,把表姐梅里杜往屋里推。“等等,让我先把鞋脱掉。”梅里杜喊道。她把她的鞋放在一双大号的、沾满灰尘的黑色拖鞋旁边。
  梅里杜没有时间考虑这是谁的拖鞋,因为拉维拽着她匆匆往后院跑。
  “大人们总是告诉我们要善待动物,但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就会大喊,‘哦,别把那脏兮兮的动物带回家!’”拉维说,“你知道我从厨房里弄一点牛奶出来有多难吗?”
  “可是这个秘密迟早会被你们奶奶发现的。”梅里杜担心地说道。她也很喜欢小动物,可是她妈妈不允许家里出现任何动物,因为她爸爸对动物的毛发过敏。
  “我们打算让拉莉去向奶奶求情,因为奶奶最喜欢拉莉。”拉维说道。
  “好主意。咦,拉莉呢?怎么不见她?”梅里杜说道。曼妮姑妈一共有三个女儿,拉莉是大姐,拉维是二姐,米娜是小妹。而梅里杜是拉莉的表妹,拉维和米娜的表姐。
  “她正在练琴呢。今天教他练琴的是妈妈新请来的老师,安尼尔先生。”米娜说道。
  三个女孩悄悄走到一个窗口。屋内,拉莉正在专心致志地拉琴。旁边,拉莉的新老师安尼尔先生正在仔细地聆听。安尼尔先生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琴师,今天是他第一次来给拉莉上课。安尼尔先生显然对他的这个新学生非常满意。
  突然,厨房的窗口传出了曼妮姑妈的声音:“米娜,拉维,那个流浪汉又来了。快让他离开。今天没有剩饭。”
  女孩们转身望去。一个衣衫破旧、蓬头垢面的男人正坐在院子里的树下。后院的門敞开着,刚才她们三个沉醉于琴声当中,都没有注意到他进来。“这个流浪汉每天都来我们家要吃的,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拉维向梅里杜解释道。
  米娜走过去,说道:“先生,刚才我妈妈说的话我想你已经听到了,你还是走吧。”
  时间将近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流浪汉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说:“小姑娘,太阳太大了,你就让我在树下躲一会儿吧。外面的路已经被晒得发烫,我的脚都被烫伤了。你瞧。”说完,他抬起了他的脚。
  显然,流浪汉没有鞋。他是赤着脚走路的。米娜看到他的脚底已经被烫得通红通红的,连皮都破了。看到这,她咬着嘴唇不出声了。
  要是他有一双鞋就好了。梅里杜想。可是,她不知道姑妈家是否有多余的鞋。就算有,适合他穿吗?她小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米娜和拉维。米娜和拉维都摇了摇头。
  梅里杜看着流浪汉那双黑乎乎的大脚,突然想起了什么。她拉起拉维和米娜的手来到了前门。刚才她进门时看到的那双大号的、沾满灰尘的黑色拖鞋还摆在那里。
  “这是谁的鞋?是姑父的吗?”梅里杜指着那双拖鞋问道。
  “不是。爸爸今天不在家。我们从来没见过这双鞋。”米娜答道。
  “可能是妈妈打算扔掉的旧鞋,不知什么原因暂时放在了这里。”拉维说道。
  “我们就把这双鞋送给那个可怜的流浪汉吧。应该适合他穿。”梅里杜说道。
  米娜和拉维没有反对。梅里杜拿着鞋回到树下。“你愿意接受这双鞋吗?”梅里杜对流浪汉说道。
  “当然!”流浪汉高兴地说道。他接过鞋,马上把脚伸了进去。哈,不大不小,刚合适。“太好了,今后我再也不怕发烫的马路了。谢谢你们,善良的小姑娘。也谢谢你们一家这些天施舍给我的可口饭菜。今后,我不会再来打扰你们了。谢谢!你们一定能得到好报的!”说完,流浪汉哼着小曲离开了。
  三个女孩也很开心,准备进屋向大人汇报这件事。
  这时,拉莉的小提琴课也结束了。曼妮姑妈、奶奶与拉莉一起正送安尼尔先生出门。
  “咦,我的鞋呢?”安尼尔先生说道。
  听到安尼尔先生的话,梅里杜、米娜和拉维马上知道她们闯祸了。原来那双被她们送给流浪汉的拖鞋是安尼尔先生的。
  “你们三个看到安尼尔先生的鞋了吗?”奶奶问道。梅里杜、米娜和拉维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怎么回事?”曼妮姑妈问道。
  梅里杜一咬牙,抬起头说道:“姑妈,都是我的错。请你不要责怪米娜和拉维。”
  三个大人和拉莉都奇怪地看着梅里杜。梅里杜把刚才她们三个所做的好事说了一遍。
  听了梅里杜的解释,安尼尔先生哭笑不得。奶奶和曼妮姑妈向安尼尔先生道了歉,然后回屋去找鞋子。路面这么烫,没有鞋,安尼尔先生怎么走路呢!
  “你们也真是的,干吗不先问问大人呢?”拉莉忍住笑说道。
  几分钟后,曼妮姑妈拿着一双鞋和奶奶一起出来了。“可能不太合适,但家里最大号的男鞋只有这一双了。”曼妮姑妈满脸歉意地说道。
  安尼尔先生把脚伸进去,果然不合适,鞋子偏小了。“没关系,没关系。能走回家就行了。请你不要责怪孩子们,她们毕竟是做好事。再说,是我太不修边幅了,穿着一双拖鞋就来上课。呵呵!就当我把那双拖鞋送给流浪汉了吧。”安尼尔先生笑着说。
  梅里杜、米娜和拉维松了一口气,准备向安尼尔先生道谢。
  “喵——”一声猫叫突然从身后传来。米娜和拉维的脸色马上变了。她们两个今天早上收养的小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跑到了她们的身后。
  “哪来的猫?”奶奶厉声问道。曼妮姑妈也生气地盯着自己的女儿。
  “奶奶,是我今天早上从后院的门外捡回来的。”米娜颤抖着说道。
  “你们不知道奶奶不喜欢猫吗?快把它扔了!”曼妮姑妈大声道。
  “可是,姑妈,这只小猫咪太可怜了!”梅里杜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大声抗议道。
  “唉,梅里杜,她们的奶奶跟你爸爸一样,也对动物的毛发过敏。”曼妮姑妈说道。
  原来是这样。梅里杜不出声了。
  安尼尔先生笑道:“这样吧,你们把我的拖鞋送给了流浪汉,那么,你们也回送我一份礼物,就把这只小猫送给我吧。我刚好想养一只猫。你们愿意吗?”
  女孩们尽管有些舍不得,但小猫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她们怎么会不愿意呢?米娜俯身抱起小猫,然后把它交给了安尼尔先生。
  安尼尔先生抱着小猫,穿着那双不太合脚的鞋离开了。
  “拉莉表姐,姑妈给你找了一位好老师哦!”梅里杜说道。
  “当然!”拉莉开心地说道。
  (赵红星摘自微信公众号“庞启帆编译”,李晓林图)
其他文献
几乎所有的感情都能引发爱情,导致热恋——几乎所有的感情:憎恨,怜悯,冷漠,崇敬,友爱,畏惧,甚至蔑视。  是啊,几乎所有的感情——唯有一种是例外:感激。  感激,这是一种债务——每一个诚实的人都會还清自己的债务——然而爱情,它不是金钱。
期刊
這个立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上都有一个著名人物的头像。将这个立方体在一个棋盘上滚动,游戏规则如下。  游戏一:首先将爱因斯坦头像正面朝上放在棋盘左下角的方格里。然后,让这个立方体从一个格翻滚到另外一个格,直到遍历棋盘的每个方格。最终,使这个立方体停留在棋盘右下角,并且爱因斯坦头像依然是正面朝上的。这听上去可能很简单,但爱因斯坦头像除了在起点和终点正面朝上外,在整个“旅程”中绝对不能正面朝上。  游戏
期刊
有一個人说:“我永远幸福。”我问:“为什么?”他说:“你应该先问:‘你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我便这样问了。他答:“就是能简单地呼吸,在呼吸停止之前,没有什么不幸的。”我又问:“那呼吸停止之后呢?”他说:“那就不幸了。不过,那时我也感觉不到了。”
期刊
囚犯的内心生活可能很极端,他们能体验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艺术美和自然美。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影响下,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在从奥斯威辛集中营到巴伐利亚集中营的路上,如果有人看见我们透过囚车铁窗远眺扎耳茨伯格山脉的山峰在落日中闪闪发光时的一张张面孔,他们绝不会相信这是丧失了自由的人的面孔,尽管这也可能是由于我们渴望借由许久未见的大自然的美而转移目前的痛苦。  在集中营中,一个人也能转移旁边干活
期刊
京城,某饭店,流水席。  来了个人,一屁股坐下來,拿起筷子,俯下身子,眼睛觑缩着,贴近瞅着菜。他的样子够骇人,他瞅着菜,所有人瞅着他。  其中有认识他的,笑着喊他。他起来,环顾大家,意识到自己的窘迫,说:“哦,对不起,我呢,近视眼,今天一天没戴眼镜。”说完,便在兜里摸,摸了半天,摸出一副眼镜来戴上。一下子,清丽出尘,样子清爽了许多。  他解释说:“今天,办了一天的事,见了各色人等,因为我不想瞅清楚
期刊
一位将军来到镜前整理衣冠,镜子因此骄傲无比,仿佛自己也成了将军。  可是将军离开后,它還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我们每个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都应该是本真面目,至于何时与何人有过交往,并不重要。
期刊
同永厚先生相识,是在30多年前。他从合肥来到北京,客居于紫竹桥附近的中国画院,一位朋友约我一道去拜访他。    未见之时,只能凭对他兄长永玉先生的印象想象,不料一见之下,大為意外。若论模样,兄弟二人颇为相像,一旦交谈又似迥然有异。永玉先生稳健深沉,虽然健谈,但对初次相识的人,总保有一份矜持,令人敬重之余也有几分敬畏。永厚不同,他热情洋溢,毫无遮拦。我们去时,他正在作画,迎我们进去,便道:“等一下,
期刊
来到树林边,小溪旁,  溪水在鹅卵石上流淌  来到这儿吧,低垂的枝丫  把泥土的台阶掩藏。  投进我张开的怀抱吧  扑到我的胸脯上  我要取下你头上的轻纱  露出你美丽的脸庞。  我们两个人将单独在一起,  你要坐在我的膝盖上  战栗的菩提树的花朵  会落到你的发丝上。  你把被金发遮盖的洁白的前额,  轻轻地依偎在我的手臂上,  你把甜蜜的双唇,  紧贴在我的嘴唇上……  我们望着幸福的梦景, 
期刊
我是从“尤金回家”这条新闻留意到这个人的。  尤金,英文全名Robert Eugene Oxford,昵称尤金,美国空军中尉。2017年6月,在他的家乡,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康科德市,美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有专机、仪仗队、国旗,还有跟他同期服役的空军飞机从低空掠过。  这是我们渐渐从美国大片中熟悉的美式做法,不稀奇。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当天自发前往现场为他送行的人群中,除了他的乡亲们,还有特意从外
期刊
明朝高攀龙(世称“景逸先生”)有首诗:“小阁凭栏莞尔,匡床拥被陶然。夜半人声何处,隔浦芦花渔船。”  闲居没事,登上阁楼远眺,在安适的床上,陶然拥被而卧,半夜醒来,听见远处芦花中渔船的桨声。冬天早上,推开窗子,下了大雪,一树梅花绽放。  如果生活在这样的情景里,该是何等自在!  实际上,这种生活,一般人过不了。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把他放进去,他马上就会动心思:你看,眼前只是一株梅花,就已有如此境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