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体育馆在以体育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如何在管理上提高体育馆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目前高校场馆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作了整理分析,阐述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 F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7-0072-02
随着社会进步,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大众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短缺和浪费并存,在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场所的同时,大量现有场馆却闲置和封闭。为此,合理开发、建设、利用、管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社会公共体育场所的作用,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场馆资源为学生和大众服务,将十分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进程,对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尤其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先后采访了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就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展开了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的现状分析
1.场馆功能单一,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新需求。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主要目的是教学,功能单一,场馆功能多未开发,忽视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在教学之余,体育设施资源闲置,未得以充分利用,增加了维修、管理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场馆的开发和维护需要学校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才能做到不盲目的开发和提高现有场馆资源的利用率是目前学校最需解决的问题。
2.部分新场馆投资大、利用率低,不能有效地为师生所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对象的主要目标是在校大学师生, 它是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和健身、娱乐服务的, 所以高校体育场馆的设计和建设就应该符合高校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特点。但很多高校体育基本设施的施工建设工作, 往往主要是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大多数工程队是非体育运动类型的专业施工队或是没有建设运动场馆经验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体育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落不到实处, 这些因素都是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弊端。也有部分高校修建了豪华、实用的多功能场馆,但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就像有的新场馆功能齐全:体育表演、健身、体质测试、健康评估、文化演出和文娱一应俱全, 但这些设施除了满足基本的教学之外,平时全是有偿服务。而且由于场馆的成本和管理维护的费用较高,造成门票居高不下,普通的在校大学生只能望“馆”兴叹, 而在场馆里进行消费的大都是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人士。更有些高校,在新场馆刚刚建成马上承包给校外的实体部门,成了完全的“体育产业”。也有高校投资修建了标准的400 米塑胶跑道,内套绿荫足球场,但是担心场地、草坪遭到破坏, 所以一到下午课程结束, 就把整个场地大门锁上,造成新场地成了摆设和标志,师生锻炼、休息无处去。这些情况都和当初高校体育馆建设的目的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3.体育场馆的服务、管理滞后。在高校, 体育场馆一般由体育教学单位的后勤人员或是临时的工人进行管理,而这一部分人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体育场馆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很多高校在场馆的开放时间、服务内容、管理方式上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使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相对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种情况导致了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不科学,也很难吸引社会上的体育消费,造成场馆的闲置和浪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
(一)综合利用
将体育馆改造成多功能馆,既作为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用的风雨操场,又为学校提供训练基地,同时也是大学生活动中心。另外,对外适度开放还能创造经济效益达到“以馆养馆”的目标。
(二)服务大学
主要作为大学风雨操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使用。做到既能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之用,也能满足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三)兼顾社会
是指体育馆在满足学校本身教学及管理使用之外,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优势,为社会体育、文化事业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要。“兼顾社会”的主要形式可有:办国内外重大室内体育赛事、大型文体活动;进行健身、娱乐活动;利用场馆设施、设备,探索成立健身俱乐部形式的经营方式等。
四、运动场馆的利用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体育场馆有偿运营和体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工作的基础上,运动场地的使用多以收费(消费体育)和少量的免费形式向全校教职员工、学生开放。高校体育场馆不同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它不是完全免费为大众服务,也不是以单纯获取利润为惟一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有偿运营时,应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运营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的需要,又要能满足大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时也为弥补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保证对场馆的再投人
场馆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场馆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与保障。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并不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将场馆有偿收人中的绝大部分用作场馆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场馆自身条件,改善或丰富体育设施,使其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提高场馆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雇用专职的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些被雇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负责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懂得体育器材的修理技术和维护体育设备的技能。先进的管理办法,能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延长场馆设施的使用年限。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1. 负责大学所有的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日常的开闭、巡视场馆等);2. 承担各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工作;3. 配合体育教师研制教辅器材设备以及各运动场地的清洁卫生等。学校每年定期支出一定的体育维修费,主要用于运动设施和训练器材的补充与维修,做到体育场馆管理维修一体化。
(四)合理安排运动场馆的开放时间
体育场馆在白天主要是保证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使用,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体育场馆的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天下午的17:00~22:00,每个运动项目的练习时间为90分钟(包括运动项目更换、运动场地衔接、运动器材搬运等),每周各运动项目练习2~3次不等,但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体育计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实施。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管理,主要由学校体育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如场地维修、场馆卫生、器材设备安全等),以确保各种运动项目能够有序地衔接、转换、运转。
(五)室内训练场地功能利用
学校体育的室内训练场地进行开发利用制定合理的活动安排,安排各种不同运动项目。如利用帷幕或档板将一个训练馆分隔为若干个活动区域,制作当以便捷操控为宜,运动项目之间将互不干扰,能够满足参与不同运动的练习者的活动需要。也可根据不同运动场地的运动要求,采用各色颜料划分不同的运动场地区域,如跆拳道(黑线)、瑜伽(红线)、健身操(绿线)等,以满足各种运动项目活动的需求。使室内训练场得以高效的使用,避免场地的浪费。
(六)体育场所假期的利用
在假期制定“假期体育活动计划”,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优势,进行有偿营运,为校外体育健身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从经营效果看,可以采用通卡、通票的作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经营,使场馆经营逐渐由学生向大众体育健身的会员制过渡,扩大体育场馆服务面积扩大化,无论是学校教师员工和学生,还是校外体育爱好者和健身锻炼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情趣、生活习惯、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增进身心的健康,减缓学习(工作)的压力,丰富日常生活的内容,享受体育的乐趣。学校的假期体育为完善终身体育观念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满足了体育锻炼者的愿望和需求,减少体育场馆设施的闲置现象。
(七)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高水平体育赛事相结合,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亮点,一是可以提高高校的社会知名度,扩大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二是影响和吸引高校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关注,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三是推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要尽可能地减少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闲置现象,合理地开发利用,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做到既能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之用,也能满足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管庆丽,王海源.试析德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7,(2).
[2]何芳雄,胡金慧.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
[3]崔杰,张健,胡斌.高校奥运场馆体育馆赛后运营模式初探[J].低温建筑技术,2007,(1).
【作者简介】何芳雄(1969-),男,江西萍乡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和体育理论。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 F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07-0072-02
随着社会进步,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大众健身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现阶段我国体育场馆资源最大的特点就是短缺和浪费并存,在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场所的同时,大量现有场馆却闲置和封闭。为此,合理开发、建设、利用、管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和社会公共体育场所的作用,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场馆资源为学生和大众服务,将十分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进程,对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尤其对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需要,先后采访了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就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展开了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的现状分析
1.场馆功能单一,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新需求。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主要目的是教学,功能单一,场馆功能多未开发,忽视市场资源配置的要求,在教学之余,体育设施资源闲置,未得以充分利用,增加了维修、管理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体育设施利用率较低。场馆的开发和维护需要学校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才能做到不盲目的开发和提高现有场馆资源的利用率是目前学校最需解决的问题。
2.部分新场馆投资大、利用率低,不能有效地为师生所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对象的主要目标是在校大学师生, 它是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和健身、娱乐服务的, 所以高校体育场馆的设计和建设就应该符合高校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特点。但很多高校体育基本设施的施工建设工作, 往往主要是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大多数工程队是非体育运动类型的专业施工队或是没有建设运动场馆经验的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体育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落不到实处, 这些因素都是体育场馆建设中的弊端。也有部分高校修建了豪华、实用的多功能场馆,但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就像有的新场馆功能齐全:体育表演、健身、体质测试、健康评估、文化演出和文娱一应俱全, 但这些设施除了满足基本的教学之外,平时全是有偿服务。而且由于场馆的成本和管理维护的费用较高,造成门票居高不下,普通的在校大学生只能望“馆”兴叹, 而在场馆里进行消费的大都是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人士。更有些高校,在新场馆刚刚建成马上承包给校外的实体部门,成了完全的“体育产业”。也有高校投资修建了标准的400 米塑胶跑道,内套绿荫足球场,但是担心场地、草坪遭到破坏, 所以一到下午课程结束, 就把整个场地大门锁上,造成新场地成了摆设和标志,师生锻炼、休息无处去。这些情况都和当初高校体育馆建设的目的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3.体育场馆的服务、管理滞后。在高校, 体育场馆一般由体育教学单位的后勤人员或是临时的工人进行管理,而这一部分人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体育场馆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很多高校在场馆的开放时间、服务内容、管理方式上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使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相对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种情况导致了学校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不科学,也很难吸引社会上的体育消费,造成场馆的闲置和浪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
(一)综合利用
将体育馆改造成多功能馆,既作为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用的风雨操场,又为学校提供训练基地,同时也是大学生活动中心。另外,对外适度开放还能创造经济效益达到“以馆养馆”的目标。
(二)服务大学
主要作为大学风雨操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使用。做到既能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之用,也能满足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三)兼顾社会
是指体育馆在满足学校本身教学及管理使用之外,充分发挥场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优势,为社会体育、文化事业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需要。“兼顾社会”的主要形式可有:办国内外重大室内体育赛事、大型文体活动;进行健身、娱乐活动;利用场馆设施、设备,探索成立健身俱乐部形式的经营方式等。
四、运动场馆的利用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体育场馆有偿运营和体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工作的基础上,运动场地的使用多以收费(消费体育)和少量的免费形式向全校教职员工、学生开放。高校体育场馆不同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它不是完全免费为大众服务,也不是以单纯获取利润为惟一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有偿运营时,应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运营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的需要,又要能满足大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同时也为弥补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保证对场馆的再投人
场馆日常维护和保养是场馆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与保障。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并不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将场馆有偿收人中的绝大部分用作场馆的维护与保养,提高场馆自身条件,改善或丰富体育设施,使其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提高场馆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雇用专职的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这些被雇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负责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懂得体育器材的修理技术和维护体育设备的技能。先进的管理办法,能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延长场馆设施的使用年限。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1. 负责大学所有的体育场馆的安全管理(日常的开闭、巡视场馆等);2. 承担各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工作;3. 配合体育教师研制教辅器材设备以及各运动场地的清洁卫生等。学校每年定期支出一定的体育维修费,主要用于运动设施和训练器材的补充与维修,做到体育场馆管理维修一体化。
(四)合理安排运动场馆的开放时间
体育场馆在白天主要是保证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使用,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开放体育场馆的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天下午的17:00~22:00,每个运动项目的练习时间为90分钟(包括运动项目更换、运动场地衔接、运动器材搬运等),每周各运动项目练习2~3次不等,但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体育计划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实施。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设备的管理,主要由学校体育机构的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如场地维修、场馆卫生、器材设备安全等),以确保各种运动项目能够有序地衔接、转换、运转。
(五)室内训练场地功能利用
学校体育的室内训练场地进行开发利用制定合理的活动安排,安排各种不同运动项目。如利用帷幕或档板将一个训练馆分隔为若干个活动区域,制作当以便捷操控为宜,运动项目之间将互不干扰,能够满足参与不同运动的练习者的活动需要。也可根据不同运动场地的运动要求,采用各色颜料划分不同的运动场地区域,如跆拳道(黑线)、瑜伽(红线)、健身操(绿线)等,以满足各种运动项目活动的需求。使室内训练场得以高效的使用,避免场地的浪费。
(六)体育场所假期的利用
在假期制定“假期体育活动计划”,充分利用体育场馆的优势,进行有偿营运,为校外体育健身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运动环境。从经营效果看,可以采用通卡、通票的作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经营,使场馆经营逐渐由学生向大众体育健身的会员制过渡,扩大体育场馆服务面积扩大化,无论是学校教师员工和学生,还是校外体育爱好者和健身锻炼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情趣、生活习惯、年龄特征和知识结构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增进身心的健康,减缓学习(工作)的压力,丰富日常生活的内容,享受体育的乐趣。学校的假期体育为完善终身体育观念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满足了体育锻炼者的愿望和需求,减少体育场馆设施的闲置现象。
(七)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高水平体育赛事相结合,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亮点,一是可以提高高校的社会知名度,扩大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二是影响和吸引高校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关注,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三是推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五、结语
要尽可能地减少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闲置现象,合理地开发利用,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做到既能满足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训练之用,也能满足开展各种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管庆丽,王海源.试析德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7,(2).
[2]何芳雄,胡金慧.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
[3]崔杰,张健,胡斌.高校奥运场馆体育馆赛后运营模式初探[J].低温建筑技术,2007,(1).
【作者简介】何芳雄(1969-),男,江西萍乡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和体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