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引领物理课堂教学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red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2月27日,学校初二物理备课组举办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安排初二物理备课组四位老师进行“世界是运动的”同课题教学研讨。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物理学科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了活动,一致反映受益匪浅。对于此次活动,笔者感受颇深,尤其是对姚老师的那堂物理课回味无穷。在通过活动引领物理课堂教学方面,姚老师显示出他的匠心独具,展示了他出色的学科修养和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一、“世界是运动的”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1】在“运动与静止”教学中设计学生活动:说说谁运动了,为什么?
  活动交流:学生观察、相互讨论后,一致认为1号同学与2号同学运动了。
  教师紧跟着指出:你们究竟是如何判断出1号同学与2号同学运动了,而其余两位同学没动呢?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不变叫做静止。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定作为比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活动2】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中设计学生活动①:火车到底动了吗?
  活动交流:小明看着车旁的站台,发现火车一直停在站台上,认为火车没有动;而小华盯着旁边另一列火车,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动了,到底火车动没动呢?
  师生共同分析:小明选取站台作为比较的标准,发现自己坐的火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改变,故得出“火车没动”的结论;而小华选取旁边另一列火车作为比较的标准,发现自己坐的火车相对于旁边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改变,故得出“火车动了”的结论。两位同学之所以结论不同,在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
  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也可以说它是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活动3】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中设计学生活动②:辨一辨车上乘客到底动没动?
  活动交流:车上乘客想知道自己动没动,司机认为乘客没动,而路上行人认为乘客动得很快。说乘客“静止”该如何选取参照物?说乘客“运动”又该如何选取参照物?
  【活动4】在“运动相对性的应用”教学中设计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双人跳水中,两名运动员同时起跳,同时落入水中。
  问题讨论:双人跳水中,两名运动员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以及二者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何?若此时以其中一人作为参照物,另外一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活动交流:双人跳水中,两名运动员的运动速度相同,运动方向相同,二者之间的距离 不变,此时,以其中一人作为参照物,另外一人是静止的。
  观看视频: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
  当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时,以其中任何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都是静止的(此时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做相对静止。
  二、“世界是运动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考
  对于姚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引领物理课堂教学,笔者想从两方面谈谈教学思考。
  1.挖掘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世界是运动的”的学习活动中,他刻意安排了四次学生活动及活动交流:第一次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谁运动了,为什么”,学生根据1号同学与2号同学位置变化了,其余两位同学位置没变,得出“1号同学与2号同学运动了,而其余两位同学没动”的结论;第二次活动让学生判断“同一列火车到底动了吗”,由于两位同学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的必要性;第三次活动让学生辨一辨“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反过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选取参照物;第四次活动让学生观看视频双人跳水、空中加油、地球同步卫星,让学生自主获取相对静止的条件。通过教师设计的四次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三次均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与他人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教师再及时挖掘学生的情感,抓住学生的成功之处给予适时鼓励,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觀能动性,引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新课程体制下,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主导的角色,学生要由以前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姚老师通过课前设计的四次学生活动,让学生先主观判断谁在运动及谁是静止,从中提炼出运动与静止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列火车既可以说它是静止的,也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从而体会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根据乘客是运动或是静止去选取参照物,训练学生由结论寻找条件,通过逆向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自主获取相对静止的条件,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创造性的体验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而且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其他文献
测试、反馈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测试反馈,提高学习成效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要保证测试反馈的有效性需要抓实抓好“准、精、巧、实”四字诀。  一、设定测试范围讲究“准”,尊重学生认知  在测试前,学校教务部门、备课组或者教师个人,要预先规定测试的知识范围或章节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测试内容或题目。如果测试范围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或者忽
期刊
矫祥田,1942年11月生,山东省武城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电气专业,经历部队锻炼,分配到国营建成机械厂。1972年8月调入254厂,先后任设计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副总工程师。1987年9月任254厂副厂长。主持并参与多项军品研制和民品试制任务。主持设计I-VI型快速充电机、红旗七号地面维修电源。承担航天部“地面直
期刊
授权公告号:CN205670958U  专利权人:张贵德  摘要:  玉米播种机在单位面积上播种玉米,所需化肥的重量是所需种籽重量的40~60倍,玉米播种机的化肥斗不是很大,不能盛装与种籽的重量相配合的化肥,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多次向化肥斗补充化肥,很是烦琐。加大玉米播种机化肥斗的尺寸,在化肥斗中多裝化肥能减少补充化肥的次数,但是由于玉米播种机机架的负荷尺寸有限,难以加大。另外,在拖拉机提起玉米播种
期刊
几个月前,硅谷一位资深投资者展开了一项实验:他整理了Facebook和谷歌分别持有的有关他的所有数据,然后把这些资料进行对比。  结论让他震惊,谷歌持有的信息是Facebook的好几倍。“结果是惊人的,”我们在旧金山共进早餐时他告诉我,“为什么没有人讨论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特别是在你每天多次使用谷歌服务的情况下,就像我这样。一个答案可能是谷歌高管擅长建设政治支持网络。另一个答案是谷
期刊
地球科学  超高精度量子惯性导航技术  空間天气的及时准确预报  岩石圈构造应力场及其作用过程  公共安全  煤矿重特大灾害智能报警方法与技术  工程结构安全的长期智能监测预警技术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协同运营技术  交通运输  基于北斗卫星和5G通信技术的新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高原高寒冻土地区高速铁路与公路修建关键技术  跨深大海峡通道(悬浮隧道)关键技术  面向未来交通的路网全感知
期刊
江苏省无锡市新城中学自2015年确立为无锡市25所“新优质”培育项目后,积极呼应地方社会对促进教育公平和变革教育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以“文化融心工程”“德育润心工程”“教学慧心工程”“特色悦心工程”“管理凝心工程”,打造有细节的德育,多元化的评价,有品质的课堂,差异化的作业,有选择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在文化、德育、教学、特色、管理等五
期刊
一、本课培养的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是“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落地的学校实践”主题研究活动的展示课,执教者首先定位本课要着力围绕哪些核心素养展开深度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基于此,本课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自主发展中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二、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反比例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在对比和联想中领会反比例函数的内涵和外延。  三、教法分析  在对一类例子的概括和抽象中,相互启发和补充是必要的;在对一类例子的辨析和判断中,独立思考和积极尝试是必要的。因此,本节课的教
期刊
先分享一个课堂小故事。  一堂复习课,笔者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一个平时连作业都很难收上来的学生脱口而出:“以动写静。”笔者追问什么是“以动写静”,他却瞪着我说不出话来。于是我就问他抄的谁的作业,他坚决说没抄,最后在我的再三追问下,他终于说出了一个当时让我感觉和学生们很有代沟的一个名词—“作业帮”。  “作业帮”是智能手机中的一款APP,只要拍张照片,答案马上出来,屡试不爽。经过我的明查暗访,我发现
期刊
一、教材分析  “酶的特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单元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三大内容。其中“酶具有高效性”的内容,已在前一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中学习。对于酶的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通过情境设置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和理性思维。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