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捕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视剧中的捕快跟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一样的吗?在古代当捕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捕快那些事


  要当捕快,得先弄清捕快的“职位描述”“日常工作”和“任职要求”。古代的捕快,属于衙役,是衙门里少不了的跑腿办事的勤杂人员,负责当地行政权力的执行,算是执法和行政的主力。从重要性来看,衙役名列前茅,但从地位看,衙役基本是地位最低的一群人:没有官方身份, 即没有编制,只算是为衙门服役。
  以明清州县衙门为例,衙役分四班,即皂、捕、快、壮班(也有学者称分为三班衙役,不包括捕班,或捕、快合一)。各班都有班头,也叫头役,统领本班。《水浒传》中的武松在阳谷县就是担任这种班头。四班之外,还有零星杂役,包括门子、禁卒、仵作、库丁、仓夫、斗级(收粮掌斗)、轿夫、伞扇夫、鸣锣夫、吹鼓手、灯夫、更夫、伙夫、马夫、铺兵(邮驿)等等。
  这么多种类的衙役都对应着什么样的工作职责呢?

  皂班的职责是前驱护卫和仪仗,知县升堂办案时执行刑讯拷笞;快班分为马快和步快,职责是巡夜、传唤、逮捕,问案时到庭供长官驱使,还会被派出到乡下催征赋税;捕役的职责是侦查案件,缉捕盗贼,也同快班一道巡夜,押运官银时充当护卫;壮班的职责是守卫粮仓、金库和监狱,护送官银或罪囚时,也充当杂差;门子掌管仪门(衙门中正门与正堂之间的门,正官升堂办公,须关闭仪门),叫升堂,喊人犯,掌管发令竹签。
  其余零散衙役的职责大多从名字就可以判断出来。
  了解捕快的“职位描述”和“日常工作”后,我们来看看衙门对捕快的要求。古代生活史专家倪方六曾说:“只要是手脚利索、脑子好使的都能当捕快,从目不识丁的农民到有前科的小混混,都能做,因此捕快的素质整体来说是不高的。”
  此外,衙役的身份分两种:良民和贱民。民壮、库丁、斗级、铺兵为良民,皂、快、捕、仵、禁卒、门子为贱民。可以看到,这些身份为贱民的衙役才是我们所认知的捕快主力,所以,捕快一般是由素质并不很好的贱民担任。而贱民身份的衙役一旦从业,其三代不能参加科举,也不准捐纳买官,所以有些家庭严禁子孙从事衙役。
  但是,除了官户和缙绅外,其余百姓都要服役納税,而衙役可以豁免或逃避徭役,在官府办事还可以照顾本家和三亲六故。
  行文至此,也许你会有个问题——为什么对衙门来说这么重要的职位,要由贱民来做?因为捕快干的活儿,在古人看来,是一种得罪人的活计:总是要抓人拿人,总是跟坏人坏事打交道,所以只能让贱民做。
  在古代,当捕快大概是一种美梦逐渐破灭的体验吧。没有编制福利不说,工资还不高;工资不高就算了,至少能庇护家人,但却影响了长远发展,成了贱民,家人三代不能入仕。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应该还是会选择科举或从军,衙役说到底是无路可走的人去混口饭吃而已。

捕快的生财之道


  也许有人会问,捕快待遇这么差为什么不辞职呢?而且感觉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很厉害,看起来也没那么穷?
  那再来说说捕快为什么不辞职,答案其实就在后两个问题里:他们被百姓畏惧,就可以借机搞自己的生财之道,有钱自然就不愿意辞职了。
  为什么老百姓怕他们?他们的钱怎么来的?对百姓而言,可以不认识远在天边的皇帝,但近在眼前负责县里日常治安的捕快大家必然都是知道的。百姓对捕快的感观还来源于其具体职能。皂班负责刑讯拷笞;捕役缉捕盗贼的刑罚权力让人们不自觉地畏惧;再者,捕快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像无赖一样无常的捕快来负责刑讯和缉捕盗贼,总有种一言不合就会套罪抓人的既视感,老百姓定然也生怕自己触了霉头被抓。
  说到捕快怎么获取钱财,其实就是诈百姓、收贿赂。
  宋人沈梦溪说:“天下吏人,素无常禄,唯以受赇为生”。一般州县认为,衙役办差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驴费、鞋袜费和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只是不准借机勒索敲诈,这说的就是一般的收费由头了,多数衙门的规费,属于书吏和衙役分享。
  只要派差,就能得到规费或贿赂。举个例子,一桩杀人案,从勘查现场到审结案件,各种规费可达数万钱。捕役由于发案不规律,没有案件时就没有额外收入,所以主要从娼妓户和宰牲户收取陋规。这样一来,小地方的捕役,缺乏规费来源而生活像乞丐,而大城市的捕役,则因收费花样繁多而十分滋润。有的衙役,陋规收入一年甚至能有数千上万两银子。
  再举个例子,清朝方苞在《狱中杂记》中称:同样三个人受刑,一人花了三十两银子,被打伤骨头,躺了一个月才好;另一个人花了六十两银子,打伤的是皮肉,二十多天恢复;第三个人花了一百八十两银子,挨打的当天晚上就能像平常一样散步。方苞问这些衙役:既然都花了钱,为什么挨打轻重不一样?衙役回答说:如果一样,谁还会多给钱?
  即使进了班房,有钱和无钱的待遇也大不一样。所以,不管地方政府有什么公务,到衙役手里总能生出捞钱的法子来。可以说,收陋规的方式和理由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此外,衙役之间,或者说是衙门的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私相授受,基层贪腐总会有个上下庇护,不然贪污者早就被揭发了。
  总而言之,在古代,除非是服役需求,普通百姓一般都不会去做捕快。如果真要回到古代谋职,考科举做正儿八经的官可比捕快香。说白了,捕快并不是一个实现抱负的好职业。
  (摘自 “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不读世界史,你无法准确地判断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自身的独特之处。  历史课本给我们的印象是,清代中前期的皇帝,从顺治到康雍乾,个个雄才大略。到了清代晚期,道光、咸丰到光绪,一个个懦弱无能,中国才落后挨打。然而事实上,如果仔细阅读史料,你很容易发现,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乾隆皇帝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关系。  地理大发现之后,西方人来到神
期刊
我们的研究生不爱提问题。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颉看来,“这种现象最突出的反映便是在大学的研讨课上。这里是我们最希望学生给我们带来互动反馈的地方,但往往会遭遇冷场。”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荀振芳曾访谈过一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10多位面临学位论文开题的硕士研究生,其中竟有85%以上学生的选题是导师为其拟定的。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期刊
1861年4月12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英国深惧美国的进步和强大,乘机插手美国内部事务,企图将美国内战国际化,制造“两个美国”。一  英国制造“两个美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美国一直是英国在美洲大陆进行扩张的主要对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美国是英国扩张的巨大威胁。而一个分裂的美国,南北双方互相制衡,无疑符合英国的利益。  第二,美国南部一直是英国巨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当时英国的支柱
期刊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消息传回国内,毛泽东主席形象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  非洲兄弟如此支持新中国,离不开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首次非洲之行。“波罗的海号”  1963年12月13日,一架名为“波罗的海号”的专机从昆明机场起飞,启程访问非洲的周恩来总理就坐在这架专机上。  周恩来此行,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出访非洲。
期刊
战略讨论  无论多强大的军事手段,一旦找不到军事运用的方向,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二战结束,美国失去了作战目标。军事运用的不清晰,导致美军对航母的发展失去了发展方向和动力。  1949年美海军巨型航母“合众国”号刚开工不久,就被国防部长约翰逊叫停,约翰逊更是批准大幅缩减航母计划。艾森豪威尔提议只保留6艘大型攻击型航母,更有人建议削减至4艘。最终,高层批准将现役攻击航母减至6艘,美航母降到了
期刊
1月2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在新冠疫情和经济不平等加剧的情况下,“局势可能会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不受控制地发展”,世界有可能卷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冲突。他把当下形势与上世纪30年代相提并论,称当时也正是由于未能解决国际问题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俄罗斯领导人如此悲观地看待国际局势,与复杂的国际大变局和俄罗斯特有的世界观相关,但更直接的原因是俄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
期刊
有这样一个国家:领土仅2.5万平方公里,不如中国海南省陆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大;全国人口才800多万人,仅为中国上海的1/3;资源方面除了沙漠,就是死海。但这个国家成了“小国中的超级强国”,赢得了全世界的钦佩、赞叹与尊重。这个国家叫以色列,在世界地图上找这个国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它太小了。  以色列没有前线与后方之分,只要一打仗,炮弹可能落到任何人的家门口。以色列前国防部长、独眼将军达扬说:
期刊
《水浒传》中,如果说王伦的缺点是“小”,那么晁盖的问题就是“大”。王伦的心眼太小,不能容人,以至于招人恨,被人杀;晁盖则是心太大,没有心机,所以被人架空还浑然不觉,最后黯然离场。  晁盖的这个缺点,吴用早就知道。当他们劫了生辰纲,击退了官兵,一起投奔梁山时,王伦说了一通场面话,安排他们暂时住下,其实并不想收留他们。但晁盖浑然不觉,还心中欢喜,觉得碰到了好人,对其他哥们儿说:“我们造下这等弥天大罪,
期刊
2020年11月27日下午,59岁的伊朗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首席核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在首都德黑兰附近的一个城镇被暗杀。虽然伊朗长期以来一直否认寻求将核能武器化,但法赫里扎德一直被欧美国家和以色列描绘成2003年停止的伊朗秘密原子弹计划的负责人。路透社报道称,他是国际原子能机构2015年对伊朗核计划进行“最终评估”时唯一被點名的伊朗科学家。伊朗国营全球卫星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指控以色列情
期刊
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象棋比赛中,象棋大师胡荣华和傅光明经过前面幾个回合的厮杀,迎来比赛的最后一轮。此时,胡荣华落后傅光明一分,必须赢下傅光明才能成就“十连冠”,而傅光明只需一盘和棋便可获得全国冠军。  胡荣华不占上风,但很想获胜,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走对方赢过的棋。象棋一开局,胡荣华选择的就是傅光明赢过三四次的走法,这看似正中傅光明的下怀,实则暗藏胡荣华的计算,胡荣华算准了傅光明没有反思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