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育人艺术,优化班级管理需要策略,班主任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爱心、责任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用细心、耐心谱写后进生转化的和谐乐章;要坦诚相待、将心比心,用真心与家长沟通,密切家校配合,实现双向管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和谐温馨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 策略 和谐 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构建和谐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多观察、多了解、多花心思、多动脑筋,用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和真心优化班级管理,以实现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育人艺术,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我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集体氛围
我常常在学生面前倡导“人人平等”的思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微笑着面对学生,我利用一切机会去熟悉、了解每一位学生,知道他们的性格、脾气,熟知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与学生倾心谈话,与学生交流沟通,在谈话中给他们提出意见,指出方向,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友情,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班里的学生也对我表示了极大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快乐与烦恼都会向我诉说,心与心的交流,使我们这个班级充满着爱与关怀。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觉得特别轻松、愉快。现在,全班学生把自己的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看到班里的扫帚坏了,就会主动修理,有学生学习成绩差了,就会有其他同学主动的为他补课。看到全班学生有了很大进步,看到班集体处在团结向上、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二、要理解宽容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提法“理解万岁”,成人需要理解,小学学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他们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常常有一些近乎离奇的想法与做法,对此,班主任老师要能理解,进行具体分析和引导。另外,小学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错误。而对他(她)们的错误,班主任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体罚,而要分析他(她)们犯错误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一旦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要宽容,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三、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授予固定的几个学生范围内,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的健康发展。
四、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搭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良好的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不可低量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因而班干部应由那些品学兼优且有一定感召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对班干部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学生中的表率,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为学生自我管理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设立了班级日记制度,由每天的值日班长做好记录,针对学生的违纪现象,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班主任要做到“三勤”即脚勤、 眼勤、口勤。做生活的有心人,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服装还是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有良好的素质。教师要用优良的师德风范,为人师表,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执着的信念默默耕耘,用自身的道德风范去感染学生,逐步地激发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点,教师良好的素质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内容。班主任要想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格,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班主任而言,最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会生活,如何做真正的人。新世纪的班主任就应当具有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在言行中教育学生,在行为上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五、坦诚相待、将心比心,用真心与家长沟通,密切家校配合,实现双向管理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管理学生需要沟通,协调科任教师的关系需要沟通,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也需要沟通。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家长、真诚相待,让其感到我们是为孩子成长着想;要善于倾听,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让家长觉得我们是可亲可信的;要准确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特长爱好等情况,让家长感觉到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们对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同时也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坦诚地与他们交流,将心比心,共同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的成长,一切跟学生的血肉相连。
【关键词】班级管理 策略 和谐 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构建和谐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多观察、多了解、多花心思、多动脑筋,用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和真心优化班级管理,以实现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育人艺术,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我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集体氛围
我常常在学生面前倡导“人人平等”的思想。作为一名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首先要放下“师道尊严”,微笑着面对学生,我利用一切机会去熟悉、了解每一位学生,知道他们的性格、脾气,熟知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与学生倾心谈话,与学生交流沟通,在谈话中给他们提出意见,指出方向,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的朋友式的友情,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班里的学生也对我表示了极大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快乐与烦恼都会向我诉说,心与心的交流,使我们这个班级充满着爱与关怀。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觉得特别轻松、愉快。现在,全班学生把自己的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看到班里的扫帚坏了,就会主动修理,有学生学习成绩差了,就会有其他同学主动的为他补课。看到全班学生有了很大进步,看到班集体处在团结向上、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二、要理解宽容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提法“理解万岁”,成人需要理解,小学学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新时代的少年儿童,他们富有幻想,敢于实践,常常有一些近乎离奇的想法与做法,对此,班主任老师要能理解,进行具体分析和引导。另外,小学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十分清楚,容易干傻事,犯错误。而对他(她)们的错误,班主任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体罚,而要分析他(她)们犯错误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一旦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要宽容,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三、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促使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总有些班主任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学期结束时,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授予固定的几个学生范围内,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的健康发展。
四、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搭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良好的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不可低量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形成良好班风的骨干。因而班干部应由那些品学兼优且有一定感召力与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对班干部应严格要求,使他们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学生中的表率,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为学生自我管理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设立了班级日记制度,由每天的值日班长做好记录,针对学生的违纪现象,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班主任要做到“三勤”即脚勤、 眼勤、口勤。做生活的有心人,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服装还是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有良好的素质。教师要用优良的师德风范,为人师表,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执着的信念默默耕耘,用自身的道德风范去感染学生,逐步地激发学生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点,教师良好的素质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内容。班主任要想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品格,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对班主任而言,最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会生活,如何做真正的人。新世纪的班主任就应当具有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在言行中教育学生,在行为上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五、坦诚相待、将心比心,用真心与家长沟通,密切家校配合,实现双向管理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人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管理学生需要沟通,协调科任教师的关系需要沟通,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也需要沟通。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家长、真诚相待,让其感到我们是为孩子成长着想;要善于倾听,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让家长觉得我们是可亲可信的;要准确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特长爱好等情况,让家长感觉到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们对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同时也要理解家长的心情,坦诚地与他们交流,将心比心,共同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去帮助学生的成长,一切跟学生的血肉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