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顶级盛会,历时4天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再一次吸足了社会各届的眼球。备受关注的不仅仅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种创意文化项目、创出历史新高的成交金额、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有不断涌现的资本大颚的身影,以及金融资本与文化企业的种种签约活动。5月19日,中国工商银行与深圳出版集团、华强集团、华侨城集团、南方传媒等深圳十余家文化骨干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是其中的一例。
“这些签约非常值得关注,它背后隐含的是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参加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峰会的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说。
六大投资热点
文化产业覆盖的领域很广,并非所有子行业都是值得投资的热点。清科集团的数据显示,2007~2011年,创业投资共投资文化产业项目264个,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9,投资金额在所有行业中排名14。2009年以来,VC/PE对文化创意领域的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文化创意领域创下历年VC/PE投资的新高,共投资案例62起,投资金额达到8.4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94%。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文化创意领域的创业投资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上述投资案例中,当前最热点的投资行业包括以下六类:
第一类是电影、电视、演出、动漫行业。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对《经理人》表示,“这个产业进入了经济周期,票房及衍生品前景广阔”。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实现“牛市增长”,总票房高达131.15亿,观众人次在3.68亿左右,全年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
第二类是数字出版。据统计,数字出版从2006年到2010年,几乎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近10%。
第三类是创意服务。靳海涛预测,“在创意的大框架下,广告行业、代理服务业以及策划产业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
第四类是信息传播服务。如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有95%的上市公司到其网站路演,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财经电视节目的供应商,在200多家电视台和有线网站播送一系列的财经节目。
第五类是基于文化创意的互联网服务。这个领域创新的模式和生态不断涌现,比如乐视网、麒麟网、酷狗音乐等,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62.7亿,同比增长99.9%。
第六类是高端设计。靳海涛表示:“这个领域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形态,细分的发展机会非常之多。比如东田造型,中国80%的电影明星是在东田造型进行造型。”
五大机遇引资本热恋
在尹昌龙看来,以嫌贫爱富的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之所以对文化产业另眼相看,首要原因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其次是越来越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此外,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使得其发展环境日臻成熟。当下及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有哪些机遇,引来各路资本的爱慕?
● 上升的广告空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经理陈杭分析,广告在文化产业中占了较大的份额,占GDP的0.4%,而在美国,广告业在GDP的占比是1%。文化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 资本化的机会。陈杭认为:“短短几年,已有30多家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文化产业的投资机遇,就是这个行业在大规模的资本化。文化创意企业从原来的事业单位或者半企业性质的单位转为公众公司,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 科技助推市场规模。2006年到2010年,中国在线广告收入增长率约为45.6%,预计到2016年,中国在线广告市场规模能达到104亿美元。
● 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文化创意产业将是主力军,它跟与其相延伸的教育、体育、培训等行业一起构成了大消费的重要环节。
● 制度和政策的推动。“其中就包括以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纲领性文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
显然,这五大机遇正是金融资本判断文化产业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风险与挑战何在?
文化产业如此受资本垂青,似一座潜藏的金矿。这是一座没有风险的金矿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产品价格涨跌大,行业喜忧参半。
陈杭以电视剧制作为例,说明文化产业的残酷性。在他看来,电视剧制作行业变幻莫测、有喜有忧。令人欢喜的进步是:播出平台从主要依靠电视到互联网与电视台并重;手机也成了播出渠道;销售价格大幅度上涨,制作水准和产品质量在不断提高;创业板的推出极大提升了这个行业的资本实力。而令人担忧的是:电视台和互联网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有的账期甚至长达三年;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制作成本快速攀升,一线艺人从一集20万左右的价格上升到一集80万元;此外,题材同质化、公众的审美疲劳等,都使这个行业有种变幻莫测的感觉。
其次,体量偏小,融资渠道狭窄。
尹昌龙则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增大,金融支持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尹昌龙曾与同事做过关于文化产业现存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所好转,但9成以上的文化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尹说:“文化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很狭窄,银行贷款是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占比43.04%;其次是经营性融资资金,占比27.85%;再次为风险投资,占比20.25%。在向银行等融资机构申请融资时,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是主要制约因素。”
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本热恋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 探索知识产权科学评估方式。尹昌龙认为,知识产权科学评估方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文化产业讲的是创意,而创意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智力想象力,这是典型的知识产权。
●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评估体系。文化产业的价值评估目前已成为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界联系、合作、交流最主要的障碍,银行贷款对软性资产如知识产权的评估严重不足。
●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靳海涛认为,这能促使文化创意企业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包括成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投基金,或在已经成立的投资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等。对文化企业而言,要按照公众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清晰的商业模式,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能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
● 搭建良好的股权结构,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平台和退出渠道。
“这些签约非常值得关注,它背后隐含的是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参加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峰会的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说。
六大投资热点
文化产业覆盖的领域很广,并非所有子行业都是值得投资的热点。清科集团的数据显示,2007~2011年,创业投资共投资文化产业项目264个,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9,投资金额在所有行业中排名14。2009年以来,VC/PE对文化创意领域的投资稳步增长。2011年文化创意领域创下历年VC/PE投资的新高,共投资案例62起,投资金额达到8.4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94%。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文化创意领域的创业投资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上述投资案例中,当前最热点的投资行业包括以下六类:
第一类是电影、电视、演出、动漫行业。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对《经理人》表示,“这个产业进入了经济周期,票房及衍生品前景广阔”。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实现“牛市增长”,总票房高达131.15亿,观众人次在3.68亿左右,全年新建影院803家,新增银幕3030块。
第二类是数字出版。据统计,数字出版从2006年到2010年,几乎以每年50%的速度在增长。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近10%。
第三类是创意服务。靳海涛预测,“在创意的大框架下,广告行业、代理服务业以及策划产业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
第四类是信息传播服务。如深圳证券信息公司,有95%的上市公司到其网站路演,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财经电视节目的供应商,在200多家电视台和有线网站播送一系列的财经节目。
第五类是基于文化创意的互联网服务。这个领域创新的模式和生态不断涌现,比如乐视网、麒麟网、酷狗音乐等,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62.7亿,同比增长99.9%。
第六类是高端设计。靳海涛表示:“这个领域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形态,细分的发展机会非常之多。比如东田造型,中国80%的电影明星是在东田造型进行造型。”
五大机遇引资本热恋
在尹昌龙看来,以嫌贫爱富的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之所以对文化产业另眼相看,首要原因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其次是越来越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此外,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使得其发展环境日臻成熟。当下及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有哪些机遇,引来各路资本的爱慕?
● 上升的广告空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经理陈杭分析,广告在文化产业中占了较大的份额,占GDP的0.4%,而在美国,广告业在GDP的占比是1%。文化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 资本化的机会。陈杭认为:“短短几年,已有30多家文化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文化产业的投资机遇,就是这个行业在大规模的资本化。文化创意企业从原来的事业单位或者半企业性质的单位转为公众公司,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 科技助推市场规模。2006年到2010年,中国在线广告收入增长率约为45.6%,预计到2016年,中国在线广告市场规模能达到104亿美元。
● 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要从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文化创意产业将是主力军,它跟与其相延伸的教育、体育、培训等行业一起构成了大消费的重要环节。
● 制度和政策的推动。“其中就包括以十七届六中全会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纲领性文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
显然,这五大机遇正是金融资本判断文化产业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
风险与挑战何在?
文化产业如此受资本垂青,似一座潜藏的金矿。这是一座没有风险的金矿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产品价格涨跌大,行业喜忧参半。
陈杭以电视剧制作为例,说明文化产业的残酷性。在他看来,电视剧制作行业变幻莫测、有喜有忧。令人欢喜的进步是:播出平台从主要依靠电视到互联网与电视台并重;手机也成了播出渠道;销售价格大幅度上涨,制作水准和产品质量在不断提高;创业板的推出极大提升了这个行业的资本实力。而令人担忧的是:电视台和互联网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有的账期甚至长达三年;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制作成本快速攀升,一线艺人从一集20万左右的价格上升到一集80万元;此外,题材同质化、公众的审美疲劳等,都使这个行业有种变幻莫测的感觉。
其次,体量偏小,融资渠道狭窄。
尹昌龙则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增大,金融支持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尹昌龙曾与同事做过关于文化产业现存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所好转,但9成以上的文化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尹说:“文化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很狭窄,银行贷款是文化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占比43.04%;其次是经营性融资资金,占比27.85%;再次为风险投资,占比20.25%。在向银行等融资机构申请融资时,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是主要制约因素。”
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本热恋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 探索知识产权科学评估方式。尹昌龙认为,知识产权科学评估方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文化产业讲的是创意,而创意主要来自于个人的智力想象力,这是典型的知识产权。
●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评估体系。文化产业的价值评估目前已成为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界联系、合作、交流最主要的障碍,银行贷款对软性资产如知识产权的评估严重不足。
● 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靳海涛认为,这能促使文化创意企业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包括成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投基金,或在已经成立的投资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专门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等。对文化企业而言,要按照公众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清晰的商业模式,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能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增值服务能力。
● 搭建良好的股权结构,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平台和退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