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改的深入,合作学习方式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并得到推广,但这种学习方式走进初中体育课堂时却在操作层面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初中体育教育实践得出一些认识,以期对当前合作学习有更好的推动。
【关键词】初中体育;合作学习;反思
合作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合作共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强调的是个体责任,发挥的是集体智能,提倡的是主动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个个提高,形成的是“组内同学合作,组间同学竞争”的新格局,这不但能发挥集体互助力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教学案例:
在一节初二年级的“迎面接力跑”游戏中,比赛前我按平时一贯用的高矮顺序分好组,刚开始大家显得特别开心。比赛开始后,其中有一组的一位女同学跑得很慢,最后影响了本组的成绩,这时那组的同学开始指责她,埋怨她,“就是你跑得那么慢,害得我们组最后一名”“不要她在我们这组”、“讨厌,跑得那么慢”、“你就不会跑快点……”这位女同学哭了起来,看上去很伤心,这时全班都安静下来了。我看到这情景后,马上说:“大家在游戏中都渴望胜利,总想自己所在的小组能勇夺第一名,这点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有上进心,荣誉感,但是体育比赛中有胜有负,第一名只有一个,应该做到胜不娇,败不馁,失败不要紧,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能从中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下次第一名也许就是你们组,况且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各有各的长处,这位同学虽然跑得很慢,但她很细心,操做得特别棒,其次学习也好,大家再想一想,在一场足球、排球、篮球比赛中,是不是只凭一个人的实力就能拿到冠军呢?那么从今天起啊,我们同学之间不能相互埋怨、互相指责,只有与同伴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听了我的话,大家都不好意思起来,有几个同学走到那位同学面前说了“对不起”。
二、教学反思
原因一:没有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对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体育的兴趣不够,缺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只强调人人都必须参加。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地位,并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有一个学习主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充分重视学生自身和互相之间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能力较差的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挖掘他们的体育潜能,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原因二:没有进行学生的差异性分组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运动竞赛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主题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所擅长的体育运动差异,每个小组由擅长不同类型技能的学生组成,也可以进行自愿组合,然后教师进行少量的调整,使每个小组中混合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让学生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最后再选择一名体育基础好,思维活跃,待人热情,乐于在学习中对其他同学进行帮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让他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纽带。
原因三:学生缺乏团结合作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娇生惯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别人指出的错误与缺点,往往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与别人沟通,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是一名平等的合作者。师生之间应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剖析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让学生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相互谅解、鼓励和支持,切忌相互埋怨、责备,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相处得更加融洽,胜利、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
教学改革,作为教师,不但要注重教材、教法,还要更加真诚地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关注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参考文献】
[1]李德显. 合作学习的经验与局限[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6,(Z1)
[2]董玉泉.合作学习的经验与局限[J].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2006,(05)
[3]袁跃. 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学校体育, 2001,(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合作学习;反思
合作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平等交流、合作共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强调的是个体责任,发挥的是集体智能,提倡的是主动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个个提高,形成的是“组内同学合作,组间同学竞争”的新格局,这不但能发挥集体互助力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教学案例:
在一节初二年级的“迎面接力跑”游戏中,比赛前我按平时一贯用的高矮顺序分好组,刚开始大家显得特别开心。比赛开始后,其中有一组的一位女同学跑得很慢,最后影响了本组的成绩,这时那组的同学开始指责她,埋怨她,“就是你跑得那么慢,害得我们组最后一名”“不要她在我们这组”、“讨厌,跑得那么慢”、“你就不会跑快点……”这位女同学哭了起来,看上去很伤心,这时全班都安静下来了。我看到这情景后,马上说:“大家在游戏中都渴望胜利,总想自己所在的小组能勇夺第一名,这点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有上进心,荣誉感,但是体育比赛中有胜有负,第一名只有一个,应该做到胜不娇,败不馁,失败不要紧,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能从中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下次第一名也许就是你们组,况且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各有各的长处,这位同学虽然跑得很慢,但她很细心,操做得特别棒,其次学习也好,大家再想一想,在一场足球、排球、篮球比赛中,是不是只凭一个人的实力就能拿到冠军呢?那么从今天起啊,我们同学之间不能相互埋怨、互相指责,只有与同伴相互配合,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听了我的话,大家都不好意思起来,有几个同学走到那位同学面前说了“对不起”。
二、教学反思
原因一:没有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对那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体育的兴趣不够,缺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只强调人人都必须参加。而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地位,并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有一个学习主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充分重视学生自身和互相之间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能力较差的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挖掘他们的体育潜能,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原因二:没有进行学生的差异性分组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运动竞赛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主题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所擅长的体育运动差异,每个小组由擅长不同类型技能的学生组成,也可以进行自愿组合,然后教师进行少量的调整,使每个小组中混合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让学生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人交往,最后再选择一名体育基础好,思维活跃,待人热情,乐于在学习中对其他同学进行帮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让他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纽带。
原因三:学生缺乏团结合作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娇生惯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别人指出的错误与缺点,往往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与别人沟通,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是一名平等的合作者。师生之间应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意识,并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剖析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让学生把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相互谅解、鼓励和支持,切忌相互埋怨、责备,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只有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才能相处得更加融洽,胜利、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
教学改革,作为教师,不但要注重教材、教法,还要更加真诚地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关注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参考文献】
[1]李德显. 合作学习的经验与局限[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6,(Z1)
[2]董玉泉.合作学习的经验与局限[J]. 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2006,(05)
[3]袁跃. 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学校体育, 2001,(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