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对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14例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骨折,采用背侧入路,骨折复位后用解剖型直形和“L”形LCP固定.术后早期开始腕关节动能锻炼.随访评价术后12,24周、1年的活动痛和腕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随访5~24个月,术后12,24周,1年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1.88±0.26)分、(0.87±0.14)分、(0.37±0.06)分;腕关节功能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分别为(6.45±1.72)分、(2.73±0.52)分、(2.10±0.31)分.终末随访时Gartland-Werley评分:优10例,良2例,可2例.并发拇长伸肌腱炎和指伸肌腱炎各1例. 结论 背侧双LCP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骨折可有效恢复腕关节的解剖结构,无明显活动痛,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降低创伤后创面感染率的基本策略包括:(1)早期清洁(冲洗)伤口和外科清创;(2)充分引流、封闭创面或延迟缝合;(3)恰当应用局部药物,包括皮肤黏膜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剂型;(4)全身应用抗菌药物[1].目前,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仍常见于临床,如将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广谱抗菌药物剂型用于局部,或用消毒剂稀释后冲洗创面等.这些可能会导致耐药菌株出现,影响伤口愈合,引起过敏反应等.为进一步规范创伤后局部用
期刊
胸腰椎骨折年发病率为0.03%~0.04%[1],其中约70%的骨折发生在胸腰椎的交界处[2],即T10~L2.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治疗仍存争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short 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SSPI)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术式之一,但仍存在一定的内固定失败率[3].单纯椎弓根固定术后断钉、断棒、螺钉松动、Cobb角增加等相关并发症高达21%[4].
期刊
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生物力学及影像学的进展,尤其是MRI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使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对于胸腰椎骨折的分型系统、手术指征的把握、手术入路的选择、微创手术及球囊辅助的高能量骨折复位等问题仍存在争议.笔者就目前临床工作中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作一简述。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应用损害控制治疗的16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68例,女98例;年龄(85.23±3.19)岁.AO分型:A1型18例,A2型89例,A3型59例.围术期实施损害控制治疗,运用改良生理学与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
目的 全面了解并提高部队官兵脊柱脊髓损伤的急救技能. 方法 在全军(海陆空三军)范围内抽样2 200名官兵进行现场急救能力调查及干预研究.干预方法包括调查表考核、多媒体教学及脊髓损伤急救技能演示.总的干预时间为1年,每4个月干预1次. 结果 干预前发放调查表2 200份,收到有效调查表2 118份,总回收率为96.27%.干预后发放调查表2 118份,收到有效调查表2 074份,总回收率为97.9
目的 探讨ICU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伤情标准及意义. 方法 通过分析“中华创伤数据库”收录的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交通伤急救中心2006-2012年收治的64例(ISS≥20分)非死亡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比较ICU救治组和非ICU救治组在创伤评分、并发症、功能预后及医疗成本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ISS与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SS,N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CS和修正创伤记分(revis
目的 探讨高渗高胶液(4.5g/ml氯化钠联合6.0 g/ml羟乙基淀粉,简称HHS)对肺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兔脑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乳酸林格液(LRS)组,C组为HHS组;每组10只.B、C组建立肺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维持60 min后,以3倍失血量的LRS和5ml/kg的HHS分别对两组兔进行液体复苏.复苏后4h处
目的 观察早期不同速度液体复苏对肠系膜淋巴循环的影响,了解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6只,失血+断尾法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模型.将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UHS模型组(12只)、快速复苏组(12只)和限制性复苏组(12只).快速复苏组及限制性复苏组分别以5 ml·kg-1·min-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正常情况下,出现突发瞳孔散大病情恶化的原因并验证针对性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47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4例患者在颅内压正常情况下,出现突发意外的瞳孔散大原因,观察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变化和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颅内压正常情况下的异常瞳孔散大主要源于经历一定时限的颅内高压后进行充分减压,脑灌注压持续> 110 mm Hg;或者
战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一大公害,其死亡率已跃居疾病谱的第三位,创伤失血性休克(traumatic hemorrhagic shock,THS)为战创伤的重要并发症,占战创伤早期死亡的近50%[1].近年来,针对战创伤早期救治提出了许多新的治疗理念和措施,包括限制性(低亚)液体复苏(limited/hypotensive fluid resuscitation)、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