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原因及其对策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是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的基本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崇高理想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德育工作的失败,即学生产生不良道德品质,它的危害性可以说高深莫测,小的范围来讲会影响家庭生活,学校的工作,大的范围来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未来的国家建设。所以说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虽然学生道德不良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原因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归纳如下,以便同仁共同探讨。
  学生道德品质不良表现主要有:自暴自弃、早恋、打架、骂人、破坏公物,说慌、逃课、恶作剧、自杀、欺负弱者、偷窃、拉帮结派等,由此产生的后果及酿成的悲剧,对社全影响极大。
   一、道德品质不良的原因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因为学生本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环境造就的性格的差异,对社会接受能力的差异,道德理想标准的差异,意志的差异,智商的差异,生活学习习惯的差异等,它具有不可改变性,持久性,单一性,
  二、客观上造成学生道德品质不良的原因较为复杂,耳闻目染,速度较快,影响也较深。
   (1)学生的道德品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学校教育正规化、经常化、科学化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会给学生不良道德行为创造条件。比如:个别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能为人师表,处处不严格要求自己,生活随便,那么其学生必将效仿,潜移默化,最终导致“学生身上有老师的影子”。再者, “应试教育”“升学压力”“体罚学生”等违反教学规律的行为,严重压抑了学生的灵性,加重了学生身体、心理的负担,导致性格扭曲,直至沉默持久后的爆发,引发不良行为的产生。另一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处事不公、简单粗暴、管、卡、压等方法造成教育的失败,也是导致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影响抵制了正面教育。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及经济增长,社会一切不良现象同时诞生。毒品泛滥,黄色音像制品及书籍的流行,政法机关对“黑社会”打击不力等严重危害了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前几年,一些教育工作者就提出“6+1=0、5+2=0”的问题,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苦口婆心被学生在节假日看到的社会不良行为、丑恶现象冲刷得干于净净,这再次显示出了教育的无能、软弱、束手无策。例如学生当中的“拉帮结伙”“"称兄道弟”“哥们义气”便是社会不良现象的一个缩影;早恋、恶作剧便是一些不健康电视音像制品的情景再现;电子游戏厅、录像厅、舞厅、台球室等场所的不负责任行为,便是学生说慌、逃学、偷窃的导火索。一个叫李帅的学生由于父母的离异,爷爷奶奶的溺爱,导致其下学后经常流落社会,打游戏机,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小青年混在一起,从开始的逃学到说谎给家里要钱,再到结伙抢劫,偷窃直至被押送到劳教学校,其走向犯罪的道路,与社会给其提供的不良环境密切有关。
   (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的成长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所以说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成员当中,有品行不良、脏话乱说的,是必使孩子受到影响,孩子将来肯定学会打骂;家庭不稳、父母离异,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托付给他人等,孩子成长初期就没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家庭环境,就会导致孩子感情出现缺陷,性格出现扭曲,以致于上学后出现延伸,做出许多违反常规的事情。其次,家庭教育没有形成合力。父母意见,爷孙隔辈亲,对孩子过分溺爱,就会形成孩子无独立性、任性、心理变态等特征,做出一些过分的举动。再者,学生在课本上掌握学习的知识,到了家庭往往家长的一举一动,一句话,就会将学校的教育变为“零”的效应。
   三、学生出现道德不良有种种表现,其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用科学的观点,正面教育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从主观上辨别是非,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从客观上来说,综合以上原因,学校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既教书又育人,从严从高要求学生和自己,把学校办成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同时呼吁全社会都来办教育,综合治理,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良的活动环境。家庭成员也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对孩子积极引导,榜样示范,该批评的必须批评,该表扬的尽量表扬,使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道德品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关键在青少年时期。学生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有利于人类文明延续,也将使其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英语是跨文化的学科语言,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心理因素(如兴趣与爱好,情绪与情感等),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当前处在传统的教学向现代教育过渡的时期,探讨心理学对学科教学的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语文课堂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多媒体教学,它为传统教育成分浓厚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如何使多媒体技术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多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
期刊
摘要: 作者通过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分析,指出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多媒体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以及应对传统教学基本功的重视,论述了在以操作技能为主的 教学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是 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关键词: 课件教学 教学问题 辅助手段   随着学校多媒体软件、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多媒体教室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教师
期刊
摘要:我们需要在幼儿时期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关键词:幼儿 独立性 幼儿园 家庭    每次进行手工活动、数学操作活动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老师帮帮忙”,其实要做的都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些幼儿却只是站在边上,脸上带着悲伤、惶恐的神情看着其他在做的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应该注意的问题。加强对自己信息素质的培育,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本文仅就高中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多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是时代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是一个挑战,在教学中不仅重视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而不能替代传统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关键字:多媒体 误区 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在理解把握教材时,明确作者的编排写作意图,多点入手,在运用和处理教材时,抓住教材的自身特点,有所侧重。  关键词:语文 美育 实践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每一篇文章都是语言规范优美、思想内涵丰富的佳作。在编排和编写上都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但在这些共性上还有不同的侧重,有的重在语言训练,有的重在思想教育。这就是要教师在理解把握教材时,明确作者的编排写作意图
期刊
摘要: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语文 多元 智慧    多元智慧理论对于规划孩子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智慧潜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尝试着用多元智慧理论来指导汉语拼音教学。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
期刊
当今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造就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建设班集体时,以创设“问题袋”作为切入口,在班上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创新氛围,创建开放、自由、宽松、民主的思维空间,提倡“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追问精神,在唤起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创设“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