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闪现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这里的“独创”,不只是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型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 培养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后天培养造就的,是人人能创造的。可见创造性思维是智力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动因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思维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导趣、导思、导法,使学生多动、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一、以问题情境感知为契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欲望
  可创设人们日常经济、文化、生活活动中遇到的数学应用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进而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有计划、有组织、有预定目标地对呈现的数学问题进行感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问题的关键,确立问题系统,着重考察问题的主要部分,即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弄清已知、未知条件各是什么,多角度、深层次地明确:目标、结论是怎样表示的?呈现了哪些数学结构?条件是否完备、不足或多余?结论是否存在、唯一、开放?欲达目标和题述是否还有更复杂、更隐蔽难以被发现的关系?在整个感知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反馈调控,交流感知结果,发现隐蔽的条件,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欲望。例如:某博览会门票,票价比上次降低了20%,而观众比上次增加了一半,问收入比上一次是增加还减少?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是多少?
  让学生充分感知问题情境,弄清已知、未知和目标后,首先要确定求未知数的条件是否充分。事实上设上次票价为a元,观众为b人,则可得上次总收入为ab,本次票价为(1-20%)a,观众数为 b,总收入为(1-20%)a· b=1.2ab。显然收入增加了,增加百分比为20%。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让学生探索、得出,若上次票价为1,观众为1,则分析过程中的算式可进一步简化。通过问题情境的知觉,使学生体验到认识上的冲突与挑战,以此为契机,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欲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奏。
  二、以实际应用为契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数学问题的来源是大量地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提出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是知识综合运用、思维纵横交错、矛盾发展转化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要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思考,这恰恰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当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运用各种不同的联想,如类比、化归、数形结合、因果关系等,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了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造就一代开拓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尤其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及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达到使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目的。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发散思维,实现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转向机智及思维的应变性,提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把习题通过变换条件、变换结论、变换命题等,使之变为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从而应用更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能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很多数学习题,虽然题型各异,研究对象不同,但问题的实质相同,若能对这些“型异质同”或“型近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抓共同的本质特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规律,就能弄通一题而旁通一批,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的感知、图像变换、分类讨论、实际应用等问题的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创设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激发、培养、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他文献
1990年国家教委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根据多年识字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技巧,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一、激发识字兴趣,感受和体验识字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不拘一格,教给了学生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  一是通过字谜识字。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用
期刊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多样了,师生互动丰富了。老师们对公开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课件设计新颖、富有动感,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教学形式有唱、有听、有欣赏、有表演等,教学效果相当不错,真正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走进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另一种现象:教师上课随意性强,没有对课堂四十分钟作精心的安排。一会儿听音乐,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表演,时间就在这
期刊
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重视电脑基本功训练  电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只有练就一手好的基本功,才有可能熟练地使用鼠标让计算机执行各种任务。因此,在学生接触计算机之初,就应该鼓励他们利用计算机中附带的纸牌、扫雷等小游戏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教师要不断学习完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音乐课堂丰富活跃起来。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步伐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学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诗的空白美,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诗人在创作中特意留下某些感情的空白、诗意的空白,期待读者去完成所带來的含蓄美。  关键词:诗歌 空白美 探讨    人们所能运用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对生活范围的直接再现都是有限的。诗,以其精练区别于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  诗人用诗行來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时,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在结构与意象的组合之中,在诗情的抒发和诗意的表达之间,都是有意露出一点,藏起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教学艺术,也是每个化学老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面临的难题:学生生活面狭窄,阅历浅,难以写出有深度、有广度的作文。要送给学生一双慧眼,学会观察和思考,从平凡的校园生活中挖掘题材;善于把校园生活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取材,把“校园——家庭——社会”三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善于变换思维角度甚至从反面捕捉题材”。这样,就一定会发现和捕捉到许多美丽的“红蜻蜓”!  关键词:作文教学 红蜻蜓 捕捉    从事作文教学,教师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
期刊
《新课标》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多方面的,通过课前预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  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预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它具有严密、准确、精练、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语言特点,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字”、“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等。因此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