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罗建国于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至六世纪疆土不断扩大。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遣使朝贡唐朝,从此朝贡不绝。新罗在唐朝的直接帮助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灭百济,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灭高丽,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最后统一了朝鲜半岛。从而把朝鲜民族的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左传》昭公元年云:晋“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大原”也作“太原”,古“大”与“太”通)同年又云:台骀“居大原”。这两个大原在哪里?历来释家说法不一。下面分别考之。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的出现可以视为史前时代与文明时代的分水岭。关于国家形成的际志,笔者曾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提出的两个标准——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修正为:一是阶级或阶层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为避免引起误解,有必要先对本文经常运用的两个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本文所说的太湖地区,是指宋代的苏州(平江府)、湖州(安吉州)、秀州(嘉兴府)、常州和江阴军。这里所说的农业,并非指大农业意义上的农业,而是指狭义的以稻米为主的粮食种植业。
刑徒指犯罪后的罪犯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按照当时的法律条文判处一定刑期者。当然,犯罪的概念是基于维护当时统治者的利益所需,所以常将无辜普通人民强抑为罪犯。刑徒以其犯罪前的身份及成为刑徒的方式来划分,主要为犯罪的统治阶级成员、被统治阶级成员、特殊刑徒三大类。
雍正二年(1724)五月,清廷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抚远大将军年羹尧遵旨筹划善后,上“条陈西海善后事宜折”,提出治理青海和硕特蒙古势力所及地区的十三条措施,史称“青海善后郭宦十三条”。年羹尧不久即获罪赐死,但他提出的大多数措施并未废除。
刘渊,字元海,匈奴族,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建立者,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关于刘渊的生年,《辞源》(商务印书馆,七九年修订第一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八一年版)、《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出版社,八一年版)、《中国历代人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八九年版)及其它诸书均付阙如。《晋书·刘元海载记》也未记其生年。
凭藉祖父荫绪入仕(或享有优先入仕特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阀士族与官僚集团的合一,促使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只凭门第、家世高下确定入仕品第及升迁次序的九品中正制,是一种近乎封闭、凝固的选官方式。
颜色迷信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几乎是所有的民族文化中所包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子。然而,颜色迷信的具体文化内涵,各民族之间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颜色迷信的成因,颜色迷信的内容即崇尚什么颜色,禁忌什么颜色,等等,都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本文拟对我国古代颜色迷信(主要是汉民族的传统颜色迷信)的成因、内容、性质及其文化内涵中的其他要素作初步考察,以就正于方家。
早在三十年代初,著名史学家蒙文通先生提出了我国古代民族分为江汉民族、河洛民族、海岱民族三族的理论。到了四十年代,著名吏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又认为我国古代民族可分成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②。实际上,两位先生的划分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胎教亦称先天教育。我们的祖先早在2700年前,就打开了胎教的大门,研究了胎教的实践,形成了胎教的理论。为了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者就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