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兴通讯终于看到起死回生的希望了,但是,由于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有观察者指出,这样的中兴通讯,生不如死。
代价有多大?大家都看到了“14亿美元”,这并不包括之前已付的8.92亿美元,两项相加为22.9亿美元,约合146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中兴通讯净利不过45.54亿元人民币。但比钱更重要的代价其实是大家不容易看到的“软代价”,中兴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接受美国选定团队并监管的中国国企,未来十年稍有不慎仍可被美国“掐死”。“软代价”可能还包括,美国饶了中兴一家,其他的可能就不会妥协了,而不是相反。这一条,可能会祸及一家A股上市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15,以下简称:“海康威视”)。
5月24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其中包含一项禁止美国政府采购多家中国公司监控摄像头和设备的规定,海康威视成为该法案重点的对象,被明令禁止与美国政府和国防部进行商业交易。
这个禁令,目前并未随着中兴禁令有条件解除而松动的迹象。
海康威视为什么会被美国政府盯上呢?
海康威视是一家以音视频为中心做系统集成的公司,曾位列全球50强安全监控产品榜首。而现在的3D、AI、工业4.0等一系列的动作中都离不开声音和图像,掌握先进技术,成为了海康威视能在这些领域获得绝对优势的关键。
对海康威视来说,过去的十年是辉煌的十年。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截至2018年6月8日,海康威视的市值已经较上市之初增加了3193.59亿元,在整个A股市场的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与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农业银行等位居前五。同时,海康威视已经连续6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
股价与市值上涨的背后是海康威视多年来持续出色的业绩表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已经連续五年保持在30%以上,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也长期保持在25%以上;自由现金流除了2015年有所下降,2010年以来逐年增长,财务指标相当靓丽。2017年,海康威视营业总收入为419.0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1.22%;净利润94.11亿元,同比增长26.77%。2018年一季度,海康威视营业收入42.88亿元,继续同比增长65.26%。
财报还显示,到去年年底,海康威视的海外分支机构已达到37家,海外服务点达106个。而且海康威视的主营业务也已从过去单一的安防监控向视频物联网发展,形成了多元化、智能化的视频服务体系。
此外,公司还在互联网视频(萤石)、机器人、汽车电子、红外传感、智慧存储等创新业务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发展的更多空间。其中萤石去年营收已突破10亿元并实现盈利,成为海康威视首个盈利的创新业务。
然而市值持续增长的同时,公司高管却选择了大规模减持。
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视副董事长龚虹嘉减持公司1.14亿股股份,成交均价37.48元,套现近43亿元。这也是龚虹嘉在海康威视上市后的最大一笔减持套现。
这不仅是龚虹嘉的第一笔减持。早在2017年9月27日,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显示,海康威视以29.06元/股的价格成交了1.07亿股,占海康威视总股本的1.16%,成交金额达31.01亿元,该次卖方就是龚虹嘉。
根据2017年11月胡润发布的套现富豪榜榜单,自2016年7月以来,龚虹嘉持续减持海康威视股份,减持套现额达到60亿元,成为“2017套现大王”。自海康威视上市到2017年底,龚虹嘉、陈春梅夫妇累计从该公司套现总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加上1月的这次套现,意味着公司上市以来,龚虹嘉夫妇累计套现金额超140亿元。
在高管大幅减持的同时,公司股价飞涨。2016年底,海康威视股价约为15元,到2017年底涨至39元,涨幅达1.6倍,2017年成为海康威视上市后股价涨幅最大的年份之一。
可见,海康威视不但是A股市值增长“大王”还是大股东减持“大王”,是少有的“双料大王”。
根据年报,海康威视去年419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境外的收入达到122.44亿元,占比29.22%;境外收入的毛利率达到48.79%,远超过国内收入42.02%的毛利率。
海康威视的安全监控产品在2016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市场份额高达19.5%。近5年来,公司境外营收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近70%。2017年,境外市场营收高达122.5亿元,占比总营收的30%。
其实,这也不是海康威视第一次被美国政府盯上。早在今年1月份,美国密苏里州陆军基地伦纳德伍德堡移除了海康威视生产的监视器。
对此,海康威视也做出声明表示,关于禁止美国联邦政府向海康威视等中资企业采购视频监控设备的提案是没有事实依据和证据的,提案人的指控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和偏见。
在声明中,海康威视认为,自身是一家商业公司,恪守商业伦理,严格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开展全球范围的业务经营,致力于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此项议案感到遗憾的同时,海康威视也表示要坚决捍卫公司的声誉和合法利益。
对于该法案的提出究竟会给海康威视造成什么影响,有行业分析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其实,在海康威视的营收中,国内市场是境外市场的2倍多,国内市场仍是公司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海康威视的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市场只占其境外市场的一小部分。而且,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法案,是指联邦政府不能采购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设备,并未禁止民间的采购。
不过,由于美国市场的强大示范效应,这种解释显然很难解除投资者对其海外市场前景的担忧。
代价有多大?大家都看到了“14亿美元”,这并不包括之前已付的8.92亿美元,两项相加为22.9亿美元,约合146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中兴通讯净利不过45.54亿元人民币。但比钱更重要的代价其实是大家不容易看到的“软代价”,中兴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接受美国选定团队并监管的中国国企,未来十年稍有不慎仍可被美国“掐死”。“软代价”可能还包括,美国饶了中兴一家,其他的可能就不会妥协了,而不是相反。这一条,可能会祸及一家A股上市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15,以下简称:“海康威视”)。
5月24日,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其中包含一项禁止美国政府采购多家中国公司监控摄像头和设备的规定,海康威视成为该法案重点的对象,被明令禁止与美国政府和国防部进行商业交易。
这个禁令,目前并未随着中兴禁令有条件解除而松动的迹象。
实控人逢高减持超140亿元
海康威视为什么会被美国政府盯上呢?
海康威视是一家以音视频为中心做系统集成的公司,曾位列全球50强安全监控产品榜首。而现在的3D、AI、工业4.0等一系列的动作中都离不开声音和图像,掌握先进技术,成为了海康威视能在这些领域获得绝对优势的关键。
对海康威视来说,过去的十年是辉煌的十年。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截至2018年6月8日,海康威视的市值已经较上市之初增加了3193.59亿元,在整个A股市场的3500多家上市公司中与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农业银行等位居前五。同时,海康威视已经连续6年(2011~2016)蝉联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第1位。
股价与市值上涨的背后是海康威视多年来持续出色的业绩表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已经連续五年保持在30%以上,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也长期保持在25%以上;自由现金流除了2015年有所下降,2010年以来逐年增长,财务指标相当靓丽。2017年,海康威视营业总收入为419.0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31.22%;净利润94.11亿元,同比增长26.77%。2018年一季度,海康威视营业收入42.88亿元,继续同比增长65.26%。
财报还显示,到去年年底,海康威视的海外分支机构已达到37家,海外服务点达106个。而且海康威视的主营业务也已从过去单一的安防监控向视频物联网发展,形成了多元化、智能化的视频服务体系。
此外,公司还在互联网视频(萤石)、机器人、汽车电子、红外传感、智慧存储等创新业务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发展的更多空间。其中萤石去年营收已突破10亿元并实现盈利,成为海康威视首个盈利的创新业务。
然而市值持续增长的同时,公司高管却选择了大规模减持。
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视副董事长龚虹嘉减持公司1.14亿股股份,成交均价37.48元,套现近43亿元。这也是龚虹嘉在海康威视上市后的最大一笔减持套现。
这不仅是龚虹嘉的第一笔减持。早在2017年9月27日,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显示,海康威视以29.06元/股的价格成交了1.07亿股,占海康威视总股本的1.16%,成交金额达31.01亿元,该次卖方就是龚虹嘉。
根据2017年11月胡润发布的套现富豪榜榜单,自2016年7月以来,龚虹嘉持续减持海康威视股份,减持套现额达到60亿元,成为“2017套现大王”。自海康威视上市到2017年底,龚虹嘉、陈春梅夫妇累计从该公司套现总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加上1月的这次套现,意味着公司上市以来,龚虹嘉夫妇累计套现金额超140亿元。
在高管大幅减持的同时,公司股价飞涨。2016年底,海康威视股价约为15元,到2017年底涨至39元,涨幅达1.6倍,2017年成为海康威视上市后股价涨幅最大的年份之一。
可见,海康威视不但是A股市值增长“大王”还是大股东减持“大王”,是少有的“双料大王”。
境外市场还能否高歌猛进
根据年报,海康威视去年419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境外的收入达到122.44亿元,占比29.22%;境外收入的毛利率达到48.79%,远超过国内收入42.02%的毛利率。
海康威视的安全监控产品在2016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位居全球首位,全球市场份额高达19.5%。近5年来,公司境外营收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近70%。2017年,境外市场营收高达122.5亿元,占比总营收的30%。
其实,这也不是海康威视第一次被美国政府盯上。早在今年1月份,美国密苏里州陆军基地伦纳德伍德堡移除了海康威视生产的监视器。
对此,海康威视也做出声明表示,关于禁止美国联邦政府向海康威视等中资企业采购视频监控设备的提案是没有事实依据和证据的,提案人的指控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测和偏见。
在声明中,海康威视认为,自身是一家商业公司,恪守商业伦理,严格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开展全球范围的业务经营,致力于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在对美国众议院通过此项议案感到遗憾的同时,海康威视也表示要坚决捍卫公司的声誉和合法利益。
对于该法案的提出究竟会给海康威视造成什么影响,有行业分析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其实,在海康威视的营收中,国内市场是境外市场的2倍多,国内市场仍是公司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海康威视的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市场只占其境外市场的一小部分。而且,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法案,是指联邦政府不能采购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的设备,并未禁止民间的采购。
不过,由于美国市场的强大示范效应,这种解释显然很难解除投资者对其海外市场前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