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高兴看到来自网络论坛的网友们对微课程问题调查的积极回答,他们对微课程有认可的,有反对的,有认为是炒作概念的,有对微课程还不甚熟悉的甚或从没听过的。微课程,仅仅是炒作的一个名词,还是对教育教学确实有帮助呢?我也有些疑惑,因此,让我们听听来自深圳、天津和上海的老师们的心声,看他们是如何看微课程的,微课程又给他们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学习带来了哪些改变。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近年来提出了“三微”研究和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并针对微型课程的基本要求、制作线路图、技术和技巧,向全区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展开了培训,让老师们慢慢爱上了这种自动播放,只呈现文字、音乐、画面的表达方式。两年来,共开发电影微课程,策略微课程、教师微课程、故事微课程、家长微课程、图书报刊微课程等500多门,极大地丰富了微课程远程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通过在平台上点播观看微课程,全区近5000名教师受益。
  微型课程这个术语最初出现在美国教育文献中,是由美国依阿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提出的。从其内涵及其实践的发展来看,它最初主要是作为学科课程的“补丁”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发挥其独特作用的,但随着课程多样化趋势的日益彰显,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它已冲破学科微型课程的局限,并以基于信息技术的、更加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广泛运用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教师培训的各个阶段与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我们主张开发和实施的微课程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同时它的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微课程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主要包括策略方法类、故事类、现象类和影视类等。
  ● “三微”研究模式——基于微问题的教师成长新范式
  1.“三微”研究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一般认为“科研引领、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课题研究门槛太高,自我反思缺少载体。为了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在教师培训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微”研究模式——针对微问题,开展微研究,形成微成果,以此来促进教师的成长。微问题是指在研究内容上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微研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作支撑,而是遵循发现小问题—想办法—解决—梳理的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微成果则以微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
  2.“三微”研究模式的实践与解析
  一节美术课,老师布置完绘画任务后,要求学生30分钟完成。当时间到了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于是便出现了问题:展示的同学在上面讲,下面却没有多少人在认真听讲,他们为什么没听讲?怎么办?
  这种课堂现象是典型的“微问题”。
  在教师培训时,针对刚才提出的美术课堂上出现的现象,许多老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不注意倾听、发言学生声音小、讲课的人语言不生动不吸引人、听讲的人没有参与进来等。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老师们思考问题也变得有深度起来,就有许多老师提出了新问题:学生没有按时画完,说明时间管理还不行,缺少时间概念,做事前松后紧,教师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把问题推给学生是不对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研究不能只关注表问题,而且更要注重背后的真问题!感觉又深了一步,老师们继续在实践中研究。当再次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时,老师们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学生缺乏时间管理,教师要教会学生管理时间。
  微研究正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地成长。同时,做微研究不但要“做得好”,还要“写得好”,如何把老师们在实践中提炼出的好经验、好策略进行归纳、汇总和传播,让更多的教师受益?显然,作为“草根化”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不能让老师们写长篇的报告和专业论文,利用PPT,把教师们的微策略、微故事以叙述分析、配以音乐的方式呈现出来,将这些成果“课程化”,“微课程”就产生了。
  微课程是一种供教师学习的“课程”,一个借以成长的工具,更是一种教师自发的“草根”的教研方式,因为,微课程的提供者正是一线教师自己,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不用依靠“专家”,每个教师都是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
  ● 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有效的培训应该是双方互动式的,要符合信息化时代成人的学习方式。在培训过程中,要满足教师学习的碎片性和交互性,就要构建即时互动的学习社区,方便学员实时在线交流,实现信息沟通,构建学习共同体。因此,我们在“三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微学习生态系统”。
  1.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
  微学习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项目合作,由我们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起一个“微课程远程学习平台”,通过专家团队的引领,使教师既是微课程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形成了生产与消费双向循环、开放性发展的“微学习生态系统”(如下图)。
  在微学习生态系统中,学习者(全区教师)受惠于微课程远程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获得知识增长——学习者获取、吸纳、内化学习资源中的知识营养,作为学习资源的消费者,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学习体验。学习者(全区教师)通过参加相关培训活动逐渐成长为骨干教师,他们在引领者(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开发出有针对性的微课程,不断创新和丰富微课程远程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成为知识资源的生产者,众多学习者共同反哺学习资源,从而优化学习资源。
  2.微学习生态系统的特征
  第一,互动性。我们建立的微学习生态系统为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空间,一个和专家获得连接的空间,一个讨论和对话的空间,营造了相互尊重、信任、民主的互动环境,从而建构了一个能够激发、保护学习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学习氛围。通过交互使全区教师获得自己兴趣领域里更多的资源连接、人际连接,使他们反思和确认自己对知识、对教学的理解,从而使学习更有效的发生。
  第二,开放性。我们创建的微学习生态系统同生物生态系统一样都是开放系统,这个系统与外界每天都进行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在微学习生态系统中,知识创新不是教育专家或者研究者的专利,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区的每位老师都是知识的创造者。
  自“三微”研究和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以来,我们建立了学习共同体下的微学习:一是教育教学小策略飞信共享平台,每天由一名学员自主奉献出一条比较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通过飞信发给全体学员共享学习;二是专题小组QQ群研讨平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案例组、不同的学科组组建不同的专题QQ群研讨平台;三是网络专题式研讨平台,新教师开展每月一个主题的网络自主研修。主题是根据新教师走上岗位后的适应情况来设计的,每月由一名学员提供案例,全体学员进行跟帖,探讨解决策略和方法,结束后每个学员就研究的情况做一个案例作业上交到区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学校派专家进行指导点评。这种“三微”研究模式,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寻找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成为基于微问题的教师成长新范式。“微学习生态系统”的建构,有效推动了我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说是一种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8日至9日,我们三人组团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决赛公平公正,当场公布赛题,小学数学的赛题是人教版《分数除以整数》。  整个决赛分四个阶段进行。8日上午,在机房进行团队信息化教学设计,并进行上传。8日下午,开放小学数学各团队的教学设计,按1号团队评2号、2号评3号的顺序进行点评,并将评价与建议上传;9日上午主要是针对他队的评价和建议对自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联系将更加密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整合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当前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摆在
众所周知,只有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决定不育症治疗方案之前,应该先明确其不育是绝对不育(不治疗即不能生育),还是相对不育(生育力低下,还有生育的可能);夫妻双方是否同时有不育因素存在。现在人们逐渐明白了,对于不育症患者而言,如果有更多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那就会有更好的结果。此外,还应该明确,在找不到原因的不育男人中,如果能治疗他们妻子引起不育的明确的特异性疾病,那将会更有
学生们都很喜欢微课Do you lide fruit。那么,诀窍在哪里呢?在教学设计方面,本微课所采用的故事化设计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因为故事是一种学生非常喜爱的形式,它有生活情趣,有发展线索,有着大量的隐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除了有好的教学设计外,微课是一种媒体,因此还需要有好的媒体设计,才能提高表达效果。下面我们用两个模型来对照、赏析。  模型一:微课的媒体设计框架(如图1)  微课是
随着新课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Python编程已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重要内容。虽然编程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不应该只关注编程知识的记忆,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用编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围绕问题解决开展编程教学,既可让学生实践其编程技能,又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所以,以Python编程为工具,设计问题驱动的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
自主学习任务单作为翻转课堂教学的产物,为学生課前的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支架。当教师启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时,不经意间,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开启了教师职能“转型”的大门,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一教学原则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它以学生的实践为基础,将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以及师生的“做”融合在了一起,打破了教师“一统天下”
这个小主,那个阴谋,这番变脸,那般变化,竟然是这样的……她们可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宫廷的起起落落。  大学老师岚庭(化名)的暑假,完全被几部宫斗剧给承包了。她每天在电视和几大媒体APP里切换,追剧成了她的主要功课。不仅自己看得津津有味,写影评、剧情和剧中人物被挂在嘴边;她还带动了家人、亲友、学生等一大波人热追,掀起不小的宫斗剧热潮。  古装剧不少,但让大学老师岚庭等一干女性,无论职业或年龄,
主持人语:自2019年9月采用新课标新教材开展教学以来,北京、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等5个省(市)大多完成了必修模块的教学,部分省(市)还进行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20年,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最新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更加明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内容模块的结构,增强了教学应用的方向感。当下,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已经
1个月前,知名摇滚歌手臧天朔因肝癌去世,享年54岁。人们再一次关注肝癌。那么,肝癌最喜欢哪类人群?如何远离肝癌?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这首《朋友》是臧天朔在22岁时写下的作品,他也因这首歌而一举成名。如今,朋友已逝,江湖不再。他的离开带来了无数人对青春的缅怀,也再次为人们敲响了健康警钟,提醒我们好好生活,警惕肝癌这个杀手。  Q:相关研究显示,中国肝癌
此次开展的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探索项目的研究,将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对新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情况的了解和对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绩效的评价,综合运用数据模型、统计分析等手段,总结出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模式、经验及做法,不断探索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为全面推广和完善政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