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遭诬陷内幕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刘少奇为“叛徒、内奸、工贼”的“证据”,是八个所谓“知情人”的“供词”。“文革”结束后,中央派人到辽宁调查,弄清了历史真相,推倒了所有假证,刘少奇的沉冤终于得到昭雪。但江青等人当年是怎么策划的,那些伪证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其详细情节还鲜为人知——
   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大地,“革命”矛头很快便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的第二把手刘少奇。这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数月间竟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成为要打倒的头号对象。
   为了置刘少奇于“永世不得翻身”的死地,江青、康生等得知刘少奇早年从事工人运动时曾在奉天纱厂被捕过,便在这上面大做文章,指派人用各种卑劣手段制造假证,最终给刘少奇扣上了“叛徒、内奸、工贼”的弥天大“帽”。堂堂国家主席被残酷批斗,非法监禁,折磨至死,真可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大冤案。
  
  肩负特殊任务的人
  
   七月流火。1967年7月,辽沈大地武斗正炽,社会一片混乱与恐怖。某日,一架从北京来的飞机在沈阳机场降落,机舱里坐着三个面容冷峻的军人,其中一位是驻辽宁某部的军政委,而他的任务却只是奉命陪同两名比他军职低的人安全抵沈。此举足以说明这是两个有特殊使命的人。
   是的。他们是奉江青之命来沈阳的。此时的北京城里正在“炮打司令部”,江青一手操纵戚本禹组织中南海内的“造反派”对刘少奇、王光美批斗、抄家;一手又策划了声势浩大的“揪刘火线”。此时,“中央文革小组”的专案组得到辽宁“造反”组织的报告,说刘少奇1929年曾在奉天纱厂被捕过,是否也应查一查。戚本禹连忙于7月28日写报告给江青:“建议迅速派专人赴沈阳组织三百红卫兵(三人一组,分一百组共同作业),查找敌伪档案,把刘的‘自白书’找到后,即可在适当时机公布。”江青见报如获至宝,当天就批示:“立即物色一至三名同志去沈阳,照你的意见办。”同一天,中央五O四专案组(王光美专案组)副组长巫中等二人就在某军政委陪同下飞临沈阳。这位炮兵出身的军人专程来沈搜集“重型炮弹”了。
  
  带血的证词
  
   就在巫中等人抵沈的当天,一个具有相当级别的七人领导小组成立了,一个下设15人的彻查办公室成立了。在整整50天的时间里,彻查办发动东北三省,查了1929年前后的245万卷档案和报刊资料。然而,他们却一无所获,没有查到刘少奇同志所谓“叛变”的任何证据,戚本禹寄予很大希望的“自白书”纯属子虚乌有。
   面对这种状况,江青一伙岂肯善罢甘休,从历史档案中找不到的东西,他们要从活人口中挖出来。于是,彻查办把1929年前后中共满洲省委工作人员和张学良时期奉天军警宪特的名单,以及奉天纱厂职工的花名册印发全东北,从市到县直至城市街道、农村公社普遍成立了彻查机构,逐一查找名单上的人,要求“活着的查到人头,死了的查到坟头”。
   在中央专案组巫中指挥下,按照他们在北京虚构的刘少奇叛变情节,彻查办成立了若干彻查小组,进一步沿着“奉天纱厂——警察局——法院——张学良长官公署”这样一条线,查找1929年前后在其中任职的人员,不管是否了解情况,只要活着又任过职务的就列为重点知情人。有些甚至已经是神智不健全的人,也作为证人搜罗起来。
   专案调查尚未开始,巫中就划框框、定调子,肯定刘少奇已经“叛变自首”。他说:“查刘少奇罪证关系极为重大……这是一项战略任务。有罪证是肯定的,只是查出来查不出来的问题,不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对调查方法,他明确提出:“要经过斗争”,“以政治斗争为主,也要采取一定措施,如斗争会、小型专政等。”按照这个指导方针,办案人员对“知情人”采取了种种威逼手段。通过外调方式谈话得不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就以隔离办班为名进行拘留审查,剥夺人身自由,用专人监管,施加压力。一次次的审讯,一次次的威胁恫吓,直到证人俯首就范,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证什么就证什么,不达目的不罢休,比古已有之的“莫须有”手段还要毒辣。
   办案人员对原奉天高等法院检察处书记官(即记录员)刘青第的审讯,在1967年12月14日至1968年1月10日的27天里进行了38次。刘青第本来什么也不知道,只因专案组对他的身份感兴趣,所以成了重点“知情人”。在多次威逼下,刘青第受不住了,说:“我想了,没想起什么来,你们是不是把那时候的事写下来,我签个字行不?”办案人员咄咄逼人地说:“你能想起来,你的立场转变了就会想起来了!”“你打算怎么办呀?就打算受处分吗?”又恫吓说:“是在这儿常住下去吗?”“你不说,我们有地方把你搁起来!”在反复的诱、逼、吓唬下,刘青第照专案组的指点写了“交代”,几经修改,形成“证词”后,立刻被当作战果带回北京。
   在办案人员的高压威逼下,先后有贾文琦、董仁、熊守成、关庆云四名“知情人”自杀(均未遂)。有的吃药,有的跳楼,有的用刀片割脖子。
   1967年12月13日晨5时,在严寒的晨光里,一个被关押在公安厅招待所隔离班的人,突然用刮脸刀片割开了自己的脖颈,顿时鲜血淋漓。他叫关庆云,曾在奉天省警察局行政科当过代理科长。办案人员在他家中讯问十几次没有结果,就将他关押起来。经过多次审讯,仍然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关庆云被逼不过,只得一死了之。经过抢救脱险之后,关庆云血迹未干,伤口未愈,审讯就又开始了。根据彻查办主任的授意,办案人员先向关介绍了1929年的所谓案情,然后让他自己“交代”。关庆云欲死不能,不说不饶,被逼无奈,最后表示:“只要能打倒走资派,我就证实,哪怕牺牲我自己。”一份刘少奇被捕后如何叛变、如何出卖党的机构和同志、造成共产党多人被捕的假证词,就这样出笼了。
   在专案组取证的人中,还有一个叫杨明襄的。这人曾在纱厂看门,是个文盲,从1953年患神经病,一直未愈,是当地有名的“杨魔症”(东北话称半疯半傻的人)。专案组也把他作为重点知情人带到招待所“办班”。杨大小便不能自理,就找专人照看;杨根本记不得什么事,专案人员就不厌其烦地给他讲“纱厂的故事”。有时吓唬他,有时又来软的。知道他傻乎乎,爱吃好的,就给他弄好的吃,以此进行诱供。他吃油条吃饱了,就往兜里揣,那时候吃上一顿炸油条很不容易,取“证”自不成问题。给他双大头鞋,他就会在所谓的证据上按手印。叫他回家时,他竟不愿走,问他:“怎么不愿回家?”他说:“这里吃得好。”就这样,1967年12月15日,一份杨明襄的“证实材料”形成上报。一个“魔症”竟然在置国家主席于死地上“发挥”了作用。
  
   “你们学过历史唯物主义吗?”
  
   1968年向全党公布的中央专案小组审查报告,诬陷刘少奇被捕后叛变革命,上书张学良感恩戴德,并在中东路事件中充当内奸等等。在一份所谓“证词”上,证明人写的是原省政协副主席刘多荃,而实际的撰写者却是彻查办和专案组的人。
   刘多荃当年是张学良卫队的上校团长。侦破共产党案件这类事并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也确实不知道。但专案组急于利用他的身份,就把他监管起来,反复进行威逼、恐吓、引供,拍桌子瞪眼睛,警告他:“不要执迷不悟,如不老老实实写材料,绝没有好下场”,“识时务者为俊杰”,“要老实交代,这对你自己及家庭、子女都有很大关系。”随即没完没了地让他写。刘多荃当时已是年逾古稀之人,残酷的折磨使他难以承受,从精神到身体都陷于崩溃。于是,专案组看准火候,开始“启发”、“诱导”式的讯问。先让刘多荃回想“九·一八”事变前几年发生的重大政治案件,后来又让他考虑1929年7月至1930年11月间发生的大事,最后又缩小到1929年8、9、10三个月发生的大事。要他一月一月地猜、说。当他按顺序猜到“9”时,专案组马上告诉:“抓的时间差不多。”
   被捕时间解决了,又开始追被捕地点。刘多荃讲:“听说破获的案子,一部分是工业区,一部分是日本站,日本站这个重要。”专案组对此不满意,反复追问,进行指供:“纱厂是怎么回事?”刘多荃含糊搪塞地说:“纱厂抓的人与他们是一个组织的。”于是少奇同志的被捕地点问题又算解决了。对被捕人的身份,刘根本不清楚。从当年的审讯记录上可以看到,刘多荃说:“几次谈话你们都让我考虑这个共产党案件是个什么身份的人,在我的记忆里没听到有人向我直接讲;我想不起来,也不能瞎编呀!不过……我想一定是个大案子,是个东北主要负责人。”在多次诱供之后,办案人员干脆露骨地挑明:“你往最大走资派身上联系过吗?”在这样明显的指供下,刘只好说:“关于最高领导人职务,我记得当时听他们说书记或总书记。”在专案组的继续“引导”下,被捕人数从十几人逐渐减少到三人。关于释放后的去向,刘说“往西南”,不行!说“送天津或营口”,也不行!最后改为“上北边去了”,“就是为了利用他”,这才使专案组满意了。刘多荃出狱之后,于1979年5月至11月两次写出更正材料,说他1968年写的两篇证明材料,“是专案组从我到学习班被监护的整个期间,被逼所写的几十万字材料中,摘录要我抄写的”,完全是虚构的。
   为了把证词搞得不露马脚,办案人员在彻查办负责人指挥下,对所谓“证人”的谈话记录进行随心所欲地再加工,把“听说”、“可能”、“如果”等词句统统删掉,再经过赤裸裸地篡改、罗织、生编硬造,然后整理成材料,再让“证人”抄写、签字、画押。结果,他们送往中央的71份证词中几乎没有一句是真话。对定少奇同志所谓叛徒、内奸、工贼的八份主证中七份出自辽宁。另一份就是在北京的孟用潜。专案组在辽宁大搞逼供信的同时,对孟用潜也进行了威逼。他们将和刘少奇同时被捕的孟用潜“隔离审查”,采取小型斗争会的办法,白天晚上连续审讯了7天。孟用潜在身心交瘁的情况下违心地按专案人员的授意,讲了被捕叛变的话。以后孟曾给毛主席写了20封信申诉翻供,讲述真相,但均被扣压。
   经过这样一年多的紧张编导,一起骇人听闻的特大冤案出台。“四人帮”一伙欣喜若狂,在一些“证词”上,江青还满意地做了亲笔批注:“重要证据”。1968年9月11日,江青在一次会议上得意忘形地大声宜布:“我现在担负着第一个大专案。”“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刘少奇是一个五毒俱全的大反革命、大内奸、大叛徒、大特务。……这个大内奸啊,我觉得他应该千刀割、万刀割。”张春桥指着一摞假证阴险地说:“这样一本就要叫刘少奇永世不得翻身!”
   1968年10月7日,周恩来同志看到这些假证后,感到非常可疑,追问彻查办外调组的一个负责人说:“你们是不是把情况都告诉了被调查的人,刘少奇的名字是你们说的还是暗示的?还是诱供的?什么大个子、白净脸、高鼻子、南蛮子?”这位负责人当面欺骗总理说:“这些问题我们没有告诉他们。”总理问:“那刘多荃没说刘少奇的名字,为什么在证据上写上了刘少奇呢?是不是你们告诉给他了?”回答说:“那是我们在最后取证时加上的。”周总理生气地说:“那就不好。你们学过历史唯物主义吗?”在周总理赶去接见外宾后,这些人立即做手脚,对可疑之处进行修改,然后送张春桥,由张春桥最后作了亲笔修改。当时连中央专案组也有人提出: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和党组织遭到大破坏是杜兰亭出卖的,与1929年刘少奇被捕无关。但张春桥仍然生拉硬扯,将罪名强加在刘少奇头上。
   由此,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号领导人物和国家元首在1968年10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继而在中共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被“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党的内外的一切职务。
  (据《百年潮》)
其他文献
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人提出了“少生”、“优生”重视人口质量和整体素质的“计生”理论。    在吴越之战中,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国内人口。勾践当时实行的
期刊
1. 忌酗酒无度   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2. 忌嗜烟成癖   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3. 忌饥饱不均   饥饿时,胃内的胃酸、蛋白酶无食物中和,浓度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暴饮暴食又易损害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
期刊
在英年早逝的中国革命先烈中,有一位烈士死得很惨烈,他是被人出卖、暴露身份后被乱刀砍死的。此人就是陈独秀长子、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1927 年7 月2 日,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有封致吴稚晖亲笔信函,通过此信可以推断出,出卖陈延年的罪魁祸首就是蒋介石的大红人、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吴稚晖——  由欣赏到憎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吴稚晖是中国社会有名的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与陈独秀同在北大
期刊
最适合的补品:大枣蜂蜜最养肝   春天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所以在饮食上我们要多选择护肝健脾的食物,应添加大枣、蜂蜜、山药、莲子、芡实,可以每天做一点粥来食用,不仅可以帮助护肝健脾胃,还可以帮助滋补、增加气血。   最适合的水果:草莓   这个时候草莓刚好大批的上市,另外草莓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铁含量也是水果中最高的,而维生素C和铁结合刚好就是最好的养颜益肤的绝好搭配。在每天
期刊
孔、宋操纵经济有一个重要因素,即蒋介石需索金钱“剿共”。委员长的“剿共”依靠两个来源取得经费:一是财政部长,一是从毒品生意挤钱。蒋介石如何设法把鸦片市场的交易所得注入“剿共”作战,同时又义正词严下令取缔吸毒,乃是一个成功的政客说一套、做一套最鲜明的例证——   一九二八年,蒋介石确立他在国民党内领导地位的那一年,设在北京的国际反鸦片协会秘书长抱怨说:“数以百万计的巨款,从鸦片之中挤出来供
期刊
“一号命令”也称“第一号号令”、“林副主席指示第一个号令”等,是指1969年10月中旬,林彪通过军委办事组发给全军的一个战备命令。这个命令当时在军内外产生了很大震动,在党和军队的核心领导层引起复杂的反应,多年之后仍然众说纷纭。   1969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公开号召全国人民做好战争准备,他在审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口号时,加上这样一条:“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
期刊
1决绝离去的情人,是他心底深处的痛  时年34岁的殷重凡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1997年来到哈尔滨某医学院上大学。读完研究生之后,他在一家烧伤整形医院找到了工作。殷重凡和妻子黄珍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婚后他们相处得还算融洽。但日子久了,殷重凡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味。这时,一个女人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2007年3月,殷重凡所在的医院邀请韩国专家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考察,专家带来了一个26岁的翻译金珍
期刊
西湖、美女,这是人们在描述杭州的时候,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事实上,千百年来,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边,也的的确确演绎过许多美女与杭州的故事。      李清照:在杭生活20多年 却只字未提西湖   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李清照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她的诗词,既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样的铿锵有力,也写得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样的伤时念旧。
期刊
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近日整理出的一本侵华日军战地记录,再现了与以前史料不尽相同的着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壮烈牺牲的细节。   据宜昌市档案馆保管利用科科长程锡勇介绍,过去有关张自忠将军以身殉国的史料中,只记载了1940年5月枣宜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于5月7日亲率仅剩的2个团加总部直属特务营由宜城渡过汉水与日军作战。5月9日至13日,张自忠将军所率的部队陷入日军包
期刊
白居易在他那个时代就是偶像级人物,他的文字的影响力不仅在文化圈子里流传,同时也风靡娱乐界。他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流传之广,即使到今天大概都不比《双截棍》差。同时,也有很多人对白居易的作为很不以为然,甚至有人给他加上了“老流氓”这样的操行评语——  【少年得名】被粉丝疯狂追捧   在众多名家当中,白居易大概属于天才那一类。   他出生不过六七个月的时候,家里人指着“之”和“
期刊